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不见的情感纽带——读《依恋三部曲》有感(3)
userphoto

2022.10.18 天津

关注

依恋三部曲(第三卷)

ABOUT

这一卷的内容是探索年幼儿童对于母亲人物(抚养者)的暂时性丧失(分离)或者永久性丧失(死亡)的反应方式在人格心理学和心理病学方面的影响。

这一卷的话题有点沉重,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面临的最重大的挫折就是丧失。

这里的“丧失”不仅仅是指至亲的死亡,而是涵盖一切与你密切相关的所有人和物的丧失,包括离婚、失业、失恋、被迫搬家、投资失败、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等,即涵盖了人这一生中一切重要关系的丧失。

谈到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不久前尘埃落定的“北大弑母案”,吴谢宇的悲剧,正是由于其父的去世从而引起的病理性哀悼所导致的最终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受害者。

当然,法律对吴的判决是公平且公正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他的故事应当引起所有父母的反思——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如果没有发生这个案件,他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完美“学霸”,是所有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吗?

……

言归正传,本卷作者首先从丧失带来的创伤谈起,这是婴儿和儿童在经历分离时最早期的悲伤:“如果把一个儿童从他母亲身边带走,事实上好像他的世界都被击碎了。”被分离的孩子的感受,就好像母亲真的去世一样。

丧失后的哀悼极其重要。作者通过研究成人丧偶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即对寡妇、鳏夫与失独父母的跟踪调研,来展示健康哀悼和慢性哀悼(病理性哀悼)的异同。再从那些丧失父母中的一方的幼儿和儿童中观察其哀悼过程,得出结论:至少16个月大的孩子能够开始萌生具备哀悼的能力。

本书最重点的内容是,经历丧失的儿童在何种有利条件下才能进行健康的哀悼,又是在何种不利的情况下演变成慢性哀悼。而能否创造出这些有利条件,无疑是对我们每一位父母的考验。

知识点提取

健康的哀悼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逝者的情感投资的收回,并且可能准备好要与新的个体建立关系。

父母的丧失不仅能引起孩子的分离焦虑和悲伤,还会引起哀悼的过程,在哀悼过程中攻击也起到了主要作用,攻击的功能是实现重聚。

人类存在一个分析机制,可以在意识之外对所有传入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并加工。

本该被正常接受进行下一步加工的信息,因为其对于个体的重要性而经过长时期的防御性排除之后,其结果是影响深远的。

防御性排除被认为是心理病理性学的核心。排除重要信息会连带引起一个行为系统的部分失活。系统的失活在学术上被称作“压抑”。

哀悼的四个阶段:(1)麻木阶段;(2)渴望和寻找丧失的个体阶段,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悲痛难耐和愤怒;(3)希望破灭和绝望阶段;(4)不同程度的重组阶段。

病理性哀悼的特点可以被理解为执着于渴望重聚的结果,而这种渴望是用不同伪装和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葬礼的三个功能:(1)帮助丧亲者处理不确定感,提供一个机会在大众面前表达悲伤,以及通过设置一个期限来明确一个可以哀悼的适宜的时间段,为接受即将到来的新角色做好准备;(2)将情绪化的行为(恐惧/愤怒)变成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保持社会继续运转;(3)每个人都坚信在自己遭受灾难打击时,其他家庭和群体会帮助自己。

哀悼的失调变式会引发许多形式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影响丧亲者规划自己余生的能力。

哀悼的变式:愤怒和自我谴责占主导地位并且持久稳固,而悲伤则明显缺失。从而产生抑郁和焦虑。这种 称为“慢性哀悼”。还有一种变式是欣快。

简短的麻木阶段是丧失亲人后十分常见的,若麻木阶段延长至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则很可能预示着慢性哀悼的出现。

面对新近的丧失时,个体会倾向于激活或重新激活早期因承受丧失而产生的悲伤。

倾向于哀悼失调的人的人格特点:包括焦虑型依恋的个体以及倾向于强迫性照顾他人的个体。还包括那些主张情感上自我满足但却明确表现出不安全基础的个体。

倾向于哀悼失调的人的童年经历:他们拥有这样的父母——由于他们自身的童年期或者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孩子渴望爱和照顾的愿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并且暴躁回应孩子们——通过忽视、责骂和说教等。他们本人可能经历过父母的不连续照顾,或者经常受到父母的拒绝,但是这种拒绝更可能是断断续续,而非完全而彻底的,因此,孩子仍然期待获得爱和照顾,但是深深的焦虑却使他们担心再次受到忽视或抛弃。

面对任何灾难或不幸时,悲伤是正常并健康的反应。(所以当孩子难过大哭时,我们的第一句话不应该是:“别哭!”“不要哭!”)

认知偏差被认为是导致悲伤长期缺失的主要原因。孩子在任何感到痛苦并寻求安慰的时候父母总是表达出蔑视和讽刺,会导致他逐渐认为哭和寻求安慰是会招致断然拒绝和轻蔑对待的,逐渐培养出情感上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保护的躯壳,并尽可能否认所有对爱和支持的愿望。

对于儿童的丧失,需要让孩子清楚知道两方面重要的信息:(1)死去的父母永远不会再回来;(2)他的尸体被埋葬在土里或者火化成骨灰。

向孩子隐瞒或者掩饰其父母去世的消息,或者当父母阻止孩子含蓄或者公开的表达感受时,都会得到混乱和病理性的结果。

令儿童的哀悼向有利方向发展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在丧失之前,他享受着与父母之间应有的安全的亲密关系;(2)父母应该给予他关于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尤其他提出各种问题并且尽可能真实的回答他们,并让儿童参与到家庭的悲伤之中;(3)他因健在的父母的存在而感到安慰,并且确信这段亲密关系会继续下去。

结论

与其他人的亲密依恋是一个人生活的焦点,不仅是在个体婴儿、幼儿或者学龄期儿童时期,也贯穿于青少年期和成熟期,直到老年。个体可以从这些依恋关系中获取生活的力量和愉悦,也在贡献出依恋关系的过程中给予其他人力量和愉悦。

后记

最后,还是想强调一下,这套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它不像我们以往读过的书,作者要不惜笔墨的去论述自己的观点,极力说服读者接受。

而鲍尔比并没有急迫的灌输观点,而是一切从科学实证的角度出发,只呈现研究结果,不轻易下结论。

你可以理解为他的严谨,但我却认为这是他对读者给予的最大尊重,和对同行的崇高敬意。

正是因为如此,依恋理论才会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为读者和同行留下了广阔的思辨空间。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恋的重磅破坏(失恋对自己的伤害、离异对孩子的伤害……)
理解我们的情感:哀悼 (Mourning)| 哀悼是通向喧嚷明日的孤寂长廊
儿童依恋与安全感
依恋(亲子关系重要的基础)
【测评中心】成人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视角下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个案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