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平|薛京山:延平三江话往昔
userphoto

2022.10.20 中国澳门

关注

延平三江话往昔

文/薛京山

据民国三十三年出版的地图,那时把建溪叫东江、沙溪叫西江,南平城就座落在东江、西江、闽江的三江合流处。

三江合流处是双剑潭,这是延平古八景中的“龙津春浪”处,剑潭边玉屏山下的东溪古渡口今天看不到浮桥,也看不到手拿长篙渡人于彼岸的舟子,唯有几级古渡石阶在岸边和着轻柔的水波向我们讲述晋代的神剑化龙传说;岸上公园里有两块大石,一刻“溪东古渡”四字,另一石刻有唐代柳公权《王献之送梨帖跋》中的“珠还合浦,剑入延平”字迹。

【民国33年8-12月 南平城区地图】

剑津古渡那头的水东坊有化剑阁在鲤鱼山尾,古渡这边原有双溪阁在延平城边,如今化剑阁与双溪阁早已不存,只有重建的双溪楼踞于旧址。想当初这两阁与双溪楼是古代文人墨客过延平必登临赋诗感怀之地,不说辛弃疾两过延平留下的两首《登南剑双溪楼》,就看双溪阁、化剑阁内前人留下“延津春浪发,每见心为惊。横波遮四岸,回湍拍山城”(明·施开治),“浊浪排空春浩浩,神光拔地夜悠悠”(明·吴恭),“桃花春浪暖,飞上五云端”(明·刘璋)和明代邹维琏的《化剑阁》,“神光一夕动关河,神物飞腾万里波。曾与人间歼魍魉,至今江上泣鼋鼍。涛声怒咽风雷起,斗气虚悬日月多。我欲移文沧海去,檄龙还剑意如何”就能感到南平古八景中的“龙津春浪”处水势让人惊心的汹涌澎湃,看到“双剑化龙”的传说激发了多少人的想像和抒发出的爱乡爱国的温情与豪情。

从龙津春浪处的双剑潭,我想到了从前延平水路上的险滩急流和与之有关的故事。舟船自古来就是重要的水路航运工具,但人们在延平三江里乘船过险滩急流并没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感,各处大大小小不可胜数的险滩莫不让人心惊。中学时地理老师给我们讲延平周围水路时有一句话,说是“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可见延平西溪上滩多水险,西溪险滩有石柱滩、扛猪滩等;东溪有汾滩、竹后滩、龙港滩、凿滩、黯淡诸滩;南溪(闽江)有剑鞘滩、嵩口滩、大湘滩、小湘滩、五港滩、天柱滩、鸠道滩、同场滩、龙窟滩;延平四周水路上的险滩是滩滩相连。

【双塔剑津 中央通讯社南平山水景观 1941年8月摄于延平双剑潭,今藏台湾】

建瓯是古代建宁府的府治,在建溪上游,距南平约六十公里,建溪是建宁府与延平府间水路航运的重要通道。据前人统计,在南平以上建溪险滩著名的有二十七滩,而以黯淡滩为险滩之冠。

黯淡滩在今南平安丰桥处,其“黯淡洪涛”与延津古渡边的“龙津春浪”一样,也曾为延平古八景之一。《徐霞客游记》中记载雨中黯淡水势奔涌之险,“余昔游鲤湖过此,但见穹石崿山崖峙,舟穿其间,初不谓险;今则白波山立,石悉没形,险倍昔时”;明代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说,建溪之险,黯淡滩称绝,去延平五里而遥,舟行者多登陆避之”。

南平人说起黯淡滩都知道有句“黯淡滩,十船过去九船翻” 的民谣:也不知是先有了民谣还是先有了宋人林外在黯淡驿的题壁,据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南剑黯淡滩,滩险善覆舟。行人多畏避之。泉南人林外尝戏题滩旁驿壁曰:'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去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林外,福建晋江人,因王安石“三舍法”后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级,故林外自称林上舍)”这题壁也应了南平一句土语,叫“有路莫行船”。

【民国时双剑潭上的端午节龙舟赛】

自宋以来,南平人民就不停地对黯淡滩进行疏理改造。北宋仁宗天圣至庆历年间,南剑知州刘滋深感黯淡滩“湍猛多覆舟”之害,开始凿滩;神宗元丰年间,南剑知州程博文见刘滋凿滩后仅“稍杀水势”但“险如故”,他再次开始治理,“以僧牒募人凿之,其患始平”,并建立机构,请黯淡寺僧院每年“度僧一人,导湮塞”。此后历代多任官员虽然不断治理黯淡滩,但黯淡滩险患并未解决,直到民国仍未治好。

有资料介绍,说林则徐在外为官时打算将在福州的父母接到任所,但他父亲林宾日却因惮于南平黯淡滩而拒绝,“详叩所由,则以数年前假馆外郡曾沉舟于延平之黯淡滩,危险之中,祷于神而矢之曰:'茍全生命以归,所不杜门者,有如此水!’”关于此说在林则徐的《先考行状》中有如下记述:“庚辰二月,不孝则徐补江南道监察御史,四月间,放浙江杭嘉湖道。窃念闽浙连疆,仰荷主恩,得以迎养二亲,幸莫大焉,亟遣人至闽请行。不期府君惮于水陆之艰,不欲成行,姑徐之。不孝则徐请益切,府君手谕之曰:'汝勿强余,余行不能至,恐汝转以忧去职也。’”这不仅可佐证前说,也可见至清代黯淡滩依然是行人的畏途,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因拟在此建大型电站,黯淡之险才彻底清除。今天站在黯淡滩前,当然看不到后来因中苏交恶停建的建溪电站,但依然可见河对岸一个当初为建电站开凿的大涵洞,黯淡滩上只见一片礁岩相连,中间河道水流平缓。

【民国时期的南平县政府】

除东溪之险,南平到福州的闽江上也是礁石险滩连接不断,在过去的年代不知有多少水上艄排人在江中因险滩礁石打排落水。读宋人吴逵的《天柱滩记》,知原“古剑津而南五里,有乱石当溪,若颓垣断堑者,水不得安流,怒而奔激,上下之舟,杌棿其间。毫厘有差,则轻者覆,重者碎,篙工水师,无不惴栗!旁一石曰天柱滩,或暴涨不辨港道,望之以为标准。大浸没天柱,则惮不敢行,故险为滩最” ,也知道了从那时起南平人民就在闽江上开凿礁岩治理航道。“绍兴七年,漕台大议开滩,檄逵专其事。十一月既望,开黯澹四港,将及其馀。太守上官愔谓:“宜自天柱始”,于是“以十二月始事,迄於明年正月,石开水循,舟行便安”,且因治滩有感于“惟事无大小,为之必成,害无久近,除之必去” 。

闽江自水口而上至南平其间险滩不少,据叶礼璇先生有关文章介绍,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有不少文化名人南下闽北,如著名作家郁达夫、施蛰存、许杰、靳以等,许多人都留下了关于闽江险滩的记述。

【1840年拍摄于南平明翠阁】

施蛰存先生1940年10月自上海乘船南下福建,途中撰写的《适闽家书》中记录了一路行程,其中有他乘船自福州逆流至南平的闽江险滩文字记录,114日“五时天明,船遂继续溯江而上”,“从水口到南平,二百里间,有大小险滩三十九处,这些滩的名字都很足以表示其艰险,例如蛇头、老虎墓……非像其峻险之势,即寓其难行之意。下午二时,三十九处滩次第过却,远远望见夹岸两山,山上各有一塔矗立,此即南平之门户也,从此进去,船即拢岸。”

1991年,王朝闻先生乘火车从福州到南平,也用文字记录了在火车上所见之闽江险滩,他说“火车沿着闽江向南平市前进……在葫芦山车站一带的闽江江面,江上布满黑糊糊的礁石以及与它对着干的灯塔,使人感到这些多得惊人的密密麻麻的礁石对于木船和机船的航行将会成为多么严重的障碍……如果在这样江中行船,而且是当舵手,这样的水路对他的意志、经验、技术和责任就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1993年,距南平市下94km的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从水口到延平城边的部分东、西溪水面形成了一个诺大的人工湖泊,闽江上的各处险滩均淹没水底,湖面水流缓慢。而亲历水口电站建成前未经疏凌的闽江上的艰险航行过程,在十九世纪苏格兰摄影家、地理学家、旅行家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1837—1921)出版于1898年的著作《镜头前的中国》(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一书中有详实记录。看他乘船在闽江急流险滩中描写的情景,可以感知那惊心的场面,也看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不畏艰险的的崇敬。他说,“当我看见那些具有勇气和胆量,但看似冷漠的穷苦船工们将穿越闽江急流,冒着每一次航行都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我开始对中华民族所蕴涵的男子汉风度和勤劳勇敢的品质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作者简介】薛京山,延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退休人员,《延平文学》专职副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年开古邑,随处瞰深清‖南平延平
延平府
福建南平:晚清时期和民国年间的延平旧影
建溪
南平城乡规划局关于《南平市延平新城总体规划》的公示
浅析闽北城市格局——南平市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