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忆天桥~说说天桥的吃
今天还是看看张次溪先生的天桥志里记载了那些天桥的小吃,有些我们还能见到,甚至于我们前文都写过,我们就不赘述了,只找了一首关于这个小吃的竹枝词来描述它,就行了。有的我们现在见不到了,那样我们就用简单的文字来描述一下。好了,言之少叙,书接正文。一个是爆肚,爆肚我们就不多说了,'天桥杂咏’里这样记载爆肚:入汤顷刻便微温,佐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二一个,牛杂碎。说是牛杂碎,其实就是牛肠。白水下锅,只加很少的去腥的香料,白汤卤熟。熟了以后捞起切断,用辣椒,香菜等拌而食之。因为牛肠的食用价值不大,且没有工业用途。因此,这种卤牛肠的吃法,绝对是穷人食品。一般除了天桥,就在各大庙会售卖,而且是在下午卖。
三一个就是羊肚汤。现在也是见不到了,至少在北京见不到了。其实就是羊肚加灌上羊血的羊肠,没有其他的。'天桥杂咏’中记载:纵使荤腥胜苦齑,充饥何必饮灰泥;清贫难得肥甘味,莫笑卫生程度低。
四一个就是苏造肉。苏造肉现今已经失传,据张先生记载,苏造肉就是用酱油红糟煨炖猪肉,而且卖的时候也是放肉的锅底下,用微火慢炖,然后再零切售卖。当然,后来有人把苏造肉改简易了,改用猪头肉或者猪下水,而且在猪小肠内灌肉馅和香料,汤内也不再加红糟,只用桂皮,花椒,大料,酱油等佐料,味道也算香醇。谁知后人再次变化,只用猪头肉,猪下水,且加炸豆腐,火烧同煮,也就变成现在的卤煮火烧了,原来苏造肉是见不到了。
五一个就是涮羊肉。这个前文讲过,用羊腿肉或者羊上脑,鲜嫩可口,切记不可用腰窝。腰窝肉口感不好,显老。另外,天桥的涮羊肉,不光涮肉,还可以涮羊肝羊腰,也算一个特点了。另外张先生文中还记载,用羊尾油肥锅的习惯,天桥时期已经有了,看样子,吃货们的传承还是连绵不断的。
再有就是共和锅。前文我们说过,在这里张先生也重申了我的观点:一个,共和锅就是为一个人想吃涮羊肉预备的;二一个,共和锅除了裹腹的功能,还兼着社交的功能。吃客们可能进门时谁也不认识谁,二两烧酒,半斤羊肉一下肚,聊天的,唱二簧的,已经谁也离不开谁了。
六一个就是烤羊肉和炮(发爆的音)羊肉。为什么把这两个放一块说呢?因为这两个,做法,调料甚至于味道都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用箅子烤,一个用铛炮。而且,这两个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来源。都是源自满族破落的八旗子弟。为什么烤肉和炮肉饭馆里不卖?只有这些小摊贩卖?为什么卖烤羊肉和炮羊肉的都不吆喝,只用锅铲敲击箅子或者铛边代替吆喝?全是因为如此。烤羊肉和炮羊肉,本来是满族人家里的一种私房的小吃。没有人对外售卖的。只是后来,大清完了,八旗子弟也没用钱粮了,迫不得已,他们有的人就把它走上了街头,从而成了一种公众的小吃。虽然走上街头,但是还是拉不下脸来吆喝,又得出动静吸引人,就只能用锅铲敲击箅子或铛边了。
今天最后一个说灌肠。灌肠现在也有,而且我们前文也说过。再简单说说,说点前文没说的东西。灌肠有两种,一种是用猪肠做肠衣,里面最好还带着点肠油,煎灌肠用的油也是最好用卤肉作坊的锅边油,这样煎出的灌肠香,也是灌肠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淀粉块,蒸熟了,下锅煎。其实这两种,各有千秋,也不能说谁好谁坏。用大肠做肠衣的,虽然香,但是吃多了油腻;直接用淀粉做灌肠的,虽然味道不如前者香醇,但是如果煎好了,浇上蒜汁,也另有一种风灌风味。但是得煎好了,这就说灌肠在下锅煎之前,决不能切,要用刀砍。砍出来的灌肠要一边薄一边厚,成楔子状。这样煎出来的灌肠,薄的一边焦脆,厚的一边外焦里嫩,口感才好,才丰富。如果你眼前有家卖灌肠的,你看看他煎的灌肠的形状,就可以决定买不买了。当然现在也有把两种灌肠的做法结合起来的,就是不用大肠做肠衣,素灌肠,但是用锅边油去煎,也挺好。
今天说了这么多了,咱们明天书接下回,先歇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手把羊肉的专业配方及做法是什么?
炖羊肉的秘诀
「农家菜」爆炒羊头
北京记忆丨白魁老号与它的五香烧羊肉
最适合吃的羊蝎子这样做,简单好吃特入味,一大锅上桌就抢光
16元一大碗的羊肉泡馍,大锅羊汤现煮,馍管饱吃,肉烂汤香真过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