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旧京~老北京的城管

我一直就在好奇,警察,派出所都是近代的产物。在他们出现之前,北京的市容市政是如何管理的呢?近期看了齐如山先生的北京怀旧一书,多少有些明白了。

过去满清的时候,老北京的管理分成两个部分,内城,归旗人管理,当然,住的也是旗人。(清朝后期,也允许部分有权有势的汉人住在内城,但是管理还是延续内城归旗人管理的制度)外城归御史管理。

那么内城的管理机构是谁呢?他的学名叫'步兵统领’,还有个通俗易懂的别称,广为人知,就是'九门提督’。

步兵统领下面有两个总兵,分为左右翼,分管东西城。一切的治安民事诉讼,都归他们管理。

各大街道,还设有官厅,官厅下面每条胡同有个堆子房,由看守兵丁驻扎,凡街面上的一切盗窃,火灾,打架斗殴等等,都由堆子房负责,他处理不了了,上报所在的官厅,如果官厅还处理不了,则有个总官厅,叫'协尉官厅’,它来处理。如果它也处理不了,报到步兵统领衙门,如果步兵统领衙门还处理不了,则只能去大理寺或刑部了。跟现在的警察系统很像,民警处理不了,交派出所,派出所处理不了交分局,分局处理不了,交市局,市局还处理不了,只能交公安部了。

当然,步兵统领不是只负责案头工作的,他要每天(他要是忙,也可以由两个总兵代替)巡视街道,以防下面的人懈怠。

当然,他巡视的时候,各个官厅的官员都要在门口站班等候。

不过,满清入京的时候,把旗人都安排在内城。但是,旗人对社会来说,僧多粥少,很多旗人没有工作。满人又是以武立国,每个人都孔武有力,他们闲着在家,不得天天打架斗殴吗?这就得说到老北京城市管理的另一个组织了。

这个组织没有名字,有个俗称,叫'杆儿上的’。

这个组织很厉害,厉害在哪里呢?一个是他的头儿厉害,最次也是一个贝勒,一般都是由王爷担任。二一个这个组织权利很大,它可以公开的向内城的买卖家收保护费,收来的保护费用于安置由关外进京的这些旗人,保证他们基本的吃和住。当然这些保护费买卖家也不白拿,以后一切的门面附近的滋事斗殴,或者乞丐来找麻烦,这个组织全负责了。

买卖家交点钱,每个月也省了大麻烦,这也属于双赢吧😄。

另外这个组织的头儿,有皇上赐的一根木杖,凡是不遵守这个组织命令的用此木杖打死勿论。这也是这个组织俗称'杆儿上的’由来。

凡是在此组织领取钱粮的,还有受这个组织辖制的乞丐,见到这个木杖,都要三拜九叩,名曰'拜大梁’,俗称'拜杆儿’,由此可见,此组织权利之大。

步兵统领系统和这个组织(这个可以算早期的民间组织了吧),把内城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外城呢?

外城的管理者叫巡城御史,是由都察院委派的。

一般外城,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每个部分委派两名巡城御史,分成正负。

巡城御史办公的地方,叫'城上’,它下一级的办事机关叫'坊上’。巡城御史权利很大,他每天也要巡视辖区,但是他的巡视,是全方位的。打架斗殴他也管,盗窃失火他也管,就算戏院演的戏,违背公序良俗,他也可以管。而且,你要不服,一个可以到坊上喊冤,坊上不管,去城上喊冤,城上再维持原判,你就只能去刑部了,巡城御史这种管理制度层级比较少。

就是这么简单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北京城三四百年的繁华。我在一边写,也一边在佩服先人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夜禁制度:晚上七点以后不分王公百姓,一律不得无故夜行
清朝时北京分皇城、内城、外城,汉人只能住在九门以外
清朝时期的北京城是什么样子的?
清代的北京内城不允许汉人居住,政策执行起来太难!
参观“第一城”
北京胡同“内外有别”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