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澳洲漫步】悉尼歌剧院里面的世界更精彩

去悉尼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就是她那矗立在海边的由几个互相依托的奶白色贝壳状屋顶组成的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美是融化在整体环境中的,无论从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过多少次,当你站在它的面前时仍然能感受到她无与伦比的美。这次在悉尼前后七天,因为下榻洲际酒店,几乎天天在这座伟大的建筑周围流连,但除了它百看不厌的外形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感受。准备回国的那天上午我下决心抓紧时间去参观了一次,希望能完整地体验这座被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建筑。


[1]走近悉尼歌剧院。


[2]歌剧院下面是一个餐厅,游客们都愿意在阳光下用餐。

悉尼歌剧院的建设计划是在1954年被批准的。1955年开始的设计比赛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作品。最后获胜者是年轻的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工程建设从1959年正式启动到1973年竣工历时十四年,比原计划在1963年澳大利亚国庆节投入使用整整拖延了十年。其原因很重要的是如何把约恩·乌松的天才创意变成现实。就这些壳体如何制造如何安装等问题就把整个建设团队给难住了。下图的纪念碑的左上部分记述了约恩·乌松的感受: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一直到1961年建筑和结构设计师们才找到了解决办法,所有的“壳体”都由纪念碑左下部分的球体创建而成。这一想法几乎解决了全部问题,规模生产、制造精确、安装简单。正如约恩·乌松所说,这使这座以几个奇异壳体构成的整体建筑外形达到了完美和和谐。

[3]悉尼歌剧院纪念碑。

[4]悉尼歌剧院平台上潜心攻读的澳大利亚女学生。

悉尼歌剧院的官方旅游活动基本上有三类,一种是基本内容参观团,时长一小时,票价35澳元,英语导游,每半个小时一个团。另一种是后台参观团,时长两个小时,可以参观演员化妆间,还包括一顿早餐,票价150澳元,英语导游,只有每天早上七点钟一个团。再有一种就是亚洲语言参观团,时长半小时,票价22澳元,根据不同时间有中文、日文、韩文三种不同的团。我开始想时间长一点好,有时间多照照像,就买了一张十一点半的英文团票。后来又想想,一个小时的英文讲解听明白的可能还没有半小时的中文讲解的多。马上决定去售票处更换了一张十一点四十五分的中文团票。

[5]参观团集合地点。

十一点四十分,中文导游来了,她说我运气很好,前一个中文团是十一点的,由两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组成,共六十人,但这个团只有我一个人,真正的贵宾团。这样就不是我跟着导游,而是导游跟着我在悉尼歌剧院的大厅和音乐厅里从后到前从上到下游览了整整半个小时。上面图[2]后的说明都是导游告诉我的。

[6]进入歌剧院大厅后先拍了几张片子,能感觉到它的独特结构。原来外面看到的奶白色壳顶就是用这些扇骨状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支撑起来的。
[7]从下往上看壳顶的构造。

[8]这也是壳顶的内部构造。

[9]剧场外的休息厅。

悉尼歌剧院的整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音乐厅、歌剧厅和贝尼朗餐厅。我们在外面能看到的前面两组贝壳里面是音乐厅和歌剧厅,后面较小的一组贝壳里就是贝尼朗餐厅。从外面可以看到西面那组贝壳比东面那组要稍大一些,所以西面的音乐厅也是最大的,大约有2700个座位。有演出的时候是不能参观的,我的运气真的很好,最大的音乐厅当时没有演出和排练,可以参观。

[10]楼上的休息厅。

[11]沿着这个楼梯往上走就是音乐厅了。

[12]可能是由于贝壳状屋顶的关系,里面的空间显得有点乱。还好建筑师们把这里装饰的很协调。

[13]除了壳顶是混凝土结构外四周都是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钢架结构。我和导游在音乐会一样寂静的环境里往上走,左边陪伴我们的是清澈蓝天下的悉尼海港大桥。
[14]临到音乐厅入口前,虽然玻璃幕墙是茶色里,但透过洒进来的阳光看到的天还是蓝的,海也还是蓝的。
[15]红色的钢架、茶色的玻璃、蓝色的天构成了神奇的天顶画。

[16]在加上紫色的地毯,这就是悉尼歌剧院音乐厅的前厅。还可以看到海面上点点白帆。

[17]与海港大桥相映成辉。

[18]从这里隔着玻璃仰望东面罩着歌剧厅的那组贝壳状屋顶真像神秘的海底龙宫。

[19]我流连在前厅照相,不是导游提醒都忘了来的目的

[20]音乐厅,正前方是大管风琴。据说这座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一万另一百五十四个风管组成。
[21]这些椅子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坐上去还是很舒服的。主要的优点是翻动坐垫时完全没有声音,这对音乐厅是至关重要的。
[22]这么多椅子如果翻板有声音那也是灾难性的。

[23]音乐厅的二三层座位。

[24]后顶棚。

[25]前顶棚。

[26]舞台顶棚。

[27]离开时在二层入口处又回望了一次舞台。歌剧院的内部世界真的很精彩。

自从1973年落成以来这里每年都要举行超过一千六百场的演出。这么多年以来有多少人多少次地体验过这座伟大的建筑带给他们的美妙享受,她已经成为悉尼的灵魂。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一座仅三十几年历史的建筑是无上荣耀。遗憾的是设计师约恩·乌松因工程建设大规模超支与澳洲政府发生冲突而于1966年忿然辞职并离开了澳大利亚,直到他2008年去世再也没有重新踏上这块使他伤心的土地。世界上有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曾被这座伟大建筑的绚丽所震撼、被环绕在它周围的旋律所陶醉、被发自它内心的歌声所感动,但是约恩·乌松却从来没有亲眼看见过它的身影。稍微能给人以宽慰的是2003年悉尼歌剧院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对他的杰作的最终承认。由于他年事已高不能出席领奖仪式,由他的儿子代他领取。

[28]结束了在音乐厅的参观想去歌剧厅那边看看。歌剧厅的休息厅已经开放。


[29]我走到售票厅犹豫了半天,考虑要不要买票进去享受一场演出。因为当天晚上就要回国,考虑再三没有买票。

[30]等待看那场演出都是老头老太太。遗憾我没有时间了。

[31]穿着特殊服饰的检票员。

我向他们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悉尼歌剧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者的天堂悉尼歌剧院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悉尼歌剧院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悉尼歌剧院
澳洲“悉尼歌剧院”- 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原创】澳、新之旅(二)悉尼(上)
历史上的今天 |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恩·乌松逝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