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立秋
userphoto

2023.08.13 北京

关注

文/余自农

        每年立秋时节,惯是前夜开始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自是消解了一些暑气,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这也似乎是季节转换的前奏曲。虽时令入秋了,但还没有出伏。雨收过后,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去郊野公园“透气”。我则顺便登喜鸟山,试图找找立秋的物候。

       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意味着岁年过半,也昭示着暑热准备离场,开始一场秋雨一场凉的天气模式了。立秋前夜雨带来的清凉,进一步印证了我国传统历法之科学,不愧是文化瑰宝。当然我国幅员辽阔,经纬纵横,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为基准的。

       相传华夏始祖舜王在今天的山西翼城历山,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编制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并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六个节气为一季,四季为一岁。沿用至今而不废。先祖们是何等的伟大啊!缘此,2018年9月26日,翼城历山被国家气象部门冠以“历法之源”之名。

       立秋节气也有三候。分别对应的物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刚立秋的一候,早晚开始感受到有凉风了。前夜的雨,实际上已消解了不少暑气,但太阳一出来,还是溽气腾腾的。不过,已是“强弓之末”了。你看,松树稍上、草叶上,珠圆的雨滴依然挂着,亮晶晶的。要是在往日,一下子就蒸腾成水蒸气了。

       入秋,对于骚人墨客来说,最是敏感。“秋”更是表达不同内心感受的主题。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吟秋的诗篇汗牛充栋。然而,我最喜欢中唐刘禹锡的《秋词》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也以“立秋一候凉风至”为主题,作了七律一首:“应序时移又立秋,晨昏随遇飒风柔。焦炎夏火趋销灭,烦溽梅蒸始解休。井上梧桐翻叶景,窗前诗客静思眸。岁年向晚光阴忽,但望乡田获稔收。”

       然而,我还是心心念念古人二十四节气历法之伟大。可喜可贺的是,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召开,我国申报项目“二十四节气”在本届常会上接受评审,并且成功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行走着,随思着,忽然萌生一个愿望,余生一定要去山西翼城县的历山看看,探寻一下农业历法文化之源;还要去河南登封嵩山的观星台,体悟一下古人观天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二十四节气来算命,比《易经》靠谱多了!
中国传统农事指南: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竺可桢-顺应天时
二十四节气源起天地之中
古诗词中的物候和节气②节气诗 | 观天者说荐读
我国古代典籍《礼记·月令》中关于节气的经典记载(李仁贵珍藏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