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模型:麦肯锡问题解决模型,助你高效解决90%的问题

思维模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正是站在一个又一个思维模型的肩膀上,才能不断进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思维模型能让我们的行动更有章法、更有底气、更有效率。

00

麦肯锡问题解决模型

1、模型名称:麦肯锡问题解决模型

2、模型解释

定义问题→构建模型→分析要素→确定根因→设计方案→激发行动

第一步:定义问题。

问题即落差,具体来说,是理想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落差越大,问题越严重。

用公式表示:问题=期待的状况-现状

前几天,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自己感觉很迷茫,每天忙忙碌碌,但一天下来又不知道自己忙了啥,感觉非常焦虑。

我问了他几个问题:

  • 你心中期望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 造成这两者差距的原因有哪些,这其中哪些是你可以改变的?

他豁然开朗,问题并不仅仅是未来不可知,或忙忙碌碌一无所获,问题的实质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期望的工作状态)。

第二步,构建模型。

这一步,更加有挑战性,我们在看到落差后,需要围绕这个落差,构建模型。

举例来说,假如公司的目标是1000万,现状只完成了600万,差距(也就是问题)是400万。

接下来,就要围绕如何达成400万建模。

销售模型很多,我们需要结合业务实际特点,找到最匹配的模型。这里我们以漏斗模型为例:

我们按照“注意、兴趣、意愿、购买、使用、评价”这几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销售模型,要完成400万的销售目标,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三步,分析要素。

构建模型后,接下来需要在这个模型框架内,分析模型内的每个要素、以及要素与要素的连接关系,从这两方面去找到问题。

上面的例子,我们分别对“注意、兴趣、意愿、购买、使用、评价”这6个要素进行分析,以找到是哪个要素出了问题。

这里要提醒的是,我们在进行各个要素分析时,对各个要素水平一定要有一个参考的标准。

比如,经过分析,我们在这6个要素的数值分别是:

100万、20万、10万、5万、3万、1万。

应该改善哪个环节呢?是“注意”人数、“兴趣”人数?

这里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标准一般有两个来源,分别是行业均值、自身历史数据。

比如,行业同款产品,“注意”人数是500万,显然,我们需要在“注意”人数上下功夫。

再比如,我们自身,从“意愿”到“购买”的比例是80%,但这一次只有60%,那么我们就需要关注这个转化比。

第四步,确定根因。

找到了核心要素,接下来需要找到各个要素未达理想状态的根因。

找根因,肯定离不开5why。

5why使用起来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5”只是一个大概的次数,有的问题可能只需要3次就问出了根本原因,有的问题可能要5次以上。

第二,给出的答案应该能够做到或者在控制范围内,如果无法做到或者推给大环境,那就失去意义了。

如何判断找到的是不是根因呢?

可以用下面这个问题检视:

这个原因如果不存在,问题还会发生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就可以将这个原因视为根因。

第五步,设计方案。

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验收标准。

第六步,激发行动。

如果说前面5个环节是思考和规划的环节,那么这个环节便是具体的落地环节。

我建议用推动变革的做法,去推动每一项行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降维打击,提高行动的效率。

作者:陈后圣 陈辞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还是不走呢?与其揪着头发难受,不如试试解决问题五步法
工具丨麦肯锡7S模型(企业全面考虑要素思路)
从概念、定义、内涵、外延的视角去看问题,再进行框架化、模型化
【最全思考模型】35个助你加速思考的模型
咨询达人善用的《麦肯锡工具》
麦肯锡的方法论:怎样有效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