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天弓:细节


苏轼《寒食帖》

苏轼《寒食帖》第二行中“年年”二字,看字行、看章法,觉得是“年”字末笔悬针,竖下出锋后顺势右下点。这一点是重复符号。悬针稍弱,顺势点精彩。如果细看笔势,发现这一点起笔的露锋与悬针针尖还是有点距离,不是顺势点,而是提锋稍左移再落笔一点,也精彩。我写《寒食帖》的赏析文章,看高清印刷本不放心,上网进入台北故宫的网站,果然有书画藏品的数字化。点击开数字化的《寒食帖》,惊呆了,这么清晰!一些令人无法忘怀的精微,纤毫毕现。墨迹留下了露锋起笔的牵丝,非常纤细,不注意看不到。这一点不是原来提锋左移,而是笔锋凌空取势、右上旋转一圈后,先左下逆入,再右下一点,绝妙!再回头看这一行,“食年年”或“年年”,境界全出。为悬针而点,更为“年”字字势而点,所以我称之为字组。这是凌空取势的画龙点睛。顾恺之画人物的点睛,等了数年;贾岛赋诗的点睛,反复“推”“敲”;书法家苏东坡的点睛,就是这笔锋一转。书法艺术的魔力就在这里:临时从宜。


我在赏析文字中加了一个词“有意为之”,凌空取势也要点到悬针的出锋处,精准而自然。所以,初看“年年”就会有初看的错觉。不愧书法艺术的天才,“有意为之”是灵感的一刹那、理性的一瞬间,不是设计描摹。苏轼与王羲之不一样,笔锋多了一点理性。我庆幸看到了这起笔露锋的牵丝,否则,赏析文章会留下一个疤痕。


古代书法经典都有这样的精微细节。不然,就算不上经典。观赏书法作品,关键在看细节。“书法大师”常有,精微细节鲜见。


END


请点击“原文阅读”浏览完整组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节的魅力:《寒食帖》中的这一“点”
【书法研究】细节的魅力:《寒食帖》中的这一“点” ■张天弓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硬笔书法如何控制笔锋?多注意起笔收笔动作
​苏轼《寒食帖》笔法解析,看完恍然大悟
北宋书法名迹(五):苏轼《寒食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