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回顾(702)明 董其昌杜工部诗 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藏

今日
推荐

明 董其昌 杜工部诗

经典回顾:明代书法


明 董其昌 杜工部诗


绢本两幅拼接

纵:31厘米,横:301厘米

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藏







这件作品系华侨朱福元先生购自日本并捐赠家乡。墨色古雅,书法精湛,字势飞动,神采焕发。虽无题跋,也未见著录,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董其昌一件精采的作品。




董其昌的章法,字、行之间空阔疏朗,与全篇书法和谐统一,这也许是得到了杨凝式《韭花帖》的启发,但更重要的是与他在笔法、墨法、字法上形成了统一的体系,能够很好地产生“淡”、“生”的审美效果,因此毋宁说主要还是出自他自己的匠心。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章法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似乎不如徐渭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和王铎的方式突出,但疏朗的背景与生动简捷的图像之间构成一种呼应,仍然是长轴大幅形式安排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董其昌《草书杜诗卷》书于63岁前后,这在他82岁的人生中只能算是中期之作。这时的他已经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书画鉴赏、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无繁缛的官场事务和年龄老迈的衰颓,正是其书画艺术的黄金时期。董其昌的人生也罢,艺术也罢,因其在出入之间、离合之际往返游移,而呈不断螺旋上升之势。其中滋味,是值得世人琢磨的。




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山东莱阳,祖父以军功封苏州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



【释文】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紫宸殿退朝口号。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和贾舍人早朝。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杜工部应制诗绝少,不似王右丞、沈佺宣政殿期得见所长此其施之庙廊者。董其昌。


书画纵横网编辑整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其昌 书杜工部诗
明·董其昌·书杜工部诗册
墨趣书法碑帖更新:董其昌草书《书杜工部诗》
董其昌 行草书 杜工部诗册
飘逸空灵,疏淡潇散——明代董其昌书法《书杜工部诗卷》欣赏
董其昌行书《杜工部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