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鼻子》

 

鼻子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谈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地方无人不晓。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上边一直垂到颔下,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意儿从脸中央耷拉下来。
  内供已年过半百,打原先当沙弥子的时候起,直到升作内道场供奉的现在为止,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当然,表面上他也装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不仅是因为他觉得作为一个应该专心往生净土的和尚,不宜惦念鼻子,更重要的还是他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把鼻子的事放在心上。平素言谈之中,他最怕提“鼻子”这个词儿。
  内供腻烦鼻子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鼻子长确实不便当。首先,连饭都不能自己吃,不然,鼻尖就杵到碗里的饭上去了。内供就吩咐一个徒弟坐在对面,吃饭的时候,让他用一寸宽两尺长的木条替自己掀着鼻子。可是像这么吃法,不论是掀鼻子的徒弟,还是被掀的内供,都颇不容易。一回,有个中童子来替换这位徒弟,中童子打了个喷嚏,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这件事当时连京都都传遍了。然而这绝不是内供为鼻子而苦闷的主要原因。说实在的,内供是由于鼻子使他伤害了自尊心才苦恼的。
  池尾的老百姓们替禅智内供着想,说幸亏他没有留在尘世间,因为照他们看来凭他那个鼻子,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有人甚至议论道,他正是由于有那么个鼻子才出家的。内供却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和尚鼻子所带来的烦恼就减少了几分。内供的自尊心是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他是不会为娶得上娶不上妻子这样一个具体事实所左右的。于是,内供试图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恢复自尊心。
  他最初想到的办法是让这鼻子比实际上显得短一些。他就找没人在场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照镜子,专心致志地揣摩。他时而觉得光改变脸的位置心里还不够踏实,于是就一会儿手托腮帮子,一会儿用手指扶着下巴颏,一个劲儿地照镜子。可是怎么摆弄鼻子也从不曾显得短到使他心满意足。有时候他越是挖空心思,反而越觉得鼻子显得长了。于是,内供就叹口气,把镜子收在匣子里,勉勉强强诵他的《观音经》去了。
  内供还不断地留心察看别人的鼻子。僧供经常在池尾寺讲道。寺院里,禅房栉比鳞次,僧徒每天在浴室里烧洗澡水。这里出出进进的僧侣之辈,络绎不绝。内供不厌其烦地端详这些人的脸。因为哪怕一个也好,他总想找个鼻子跟自己一般长的人,聊以自慰。所以他既看不见深蓝色绸衣,也看不见白单衫。至于橙黄色帽子和暗褐色僧袍,正因为平素看惯了,更不会映入他的眼帘。内供不看人,单看鼻子,鹰钩鼻子是有的,像他这号儿鼻子,却连一只也找不到。总找又总也找不到,内供逐渐地就懊恼起来。他一边跟人讲话,一边情不自禁地捏捏那耷拉着的鼻尖,不顾自己的岁数飞红了脸,这都怪他那惆怅的情绪。
  最后,内供竟想在内典外典里寻出一个鼻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好排遣一下心头的愁闷。可是什么经典上也没记载着目犍连和舍利弗的鼻子是长的。龙树和马鸣这两尊菩萨,他们的鼻子当然也跟常人没什么两样。内供听人家讲到震旦的事情,提及蜀汉的刘玄德耳朵是长的,他想,那要是鼻子的话,该多么能宽解自己的心哪。
  内供一方面这么消极地苦心自慰,另一方面又积极地想方设法把鼻子弄短,在这里就无须赘述了。他几乎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他喝过老鸹爪子汤,往鼻头上涂过老鼠尿。可是不管怎么着,五六寸长的鼻子不是依然耷拉到嘴上吗?
  一年秋天,内供的徒弟进京去办事,从一个熟稔的医生那里学到了把长鼻子缩短的绝技。那位医生原是从震旦渡海来的,当时在长乐寺作佛堂里的供奉僧。
  内供跟平日一样装出对鼻子满不在乎,偏不说马上就试试这个办法。可同时他又用轻松的口吻念叨着每顿饭都麻烦徒弟,未免于心不安。其实,他心里是巴望徒弟劝说他来尝试这一办法。徒弟也未必不明白内供这番苦心。这倒也并没有引起徒弟的反感,毋宁说内供用这套心计的隐衷似乎赢得了徒弟的同情。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起内供来。内供如愿以偿,终于依了这番热心的劝告。
  办法极其简单,仅仅是先用热水烫烫鼻子,然后再让人用脚在鼻子-上面踩。
  寺院的浴室照例每天都烧水。徒弟马上就用提桶从浴室打来了热得伸不进指头的滚水。要是径直把鼻子伸进提桶,又怕蒸汽会把脸烟坏。于是,就在木纸托盘上钻了窟窿,盖在提桶上,从窟窿里把鼻子伸进热水。唯独这只鼻子浸在滚水里也丝毫不觉得热。过一会儿,徒弟说:“烫够了吧?”
  内供苦笑了一下。因为他想,光听这句话,谁也想不到指的会是鼻子。鼻子给滚水烟得发痒,像是让虼蚤咬了似的。
  内供把鼻子从木纸托盘的窟窿里抽出来之后,徒弟就两脚用力踩起那只还热气腾腾的鼻子来了。内供侧身躺在那里,把鼻子伸到地板上,看着徒弟的脚在自己眼前一上一下地动。徒弟脸上不时露出歉意,俯视着内供那秃脑袋瓜儿,问道:“疼吗?医生说得使劲踩,可是,疼吧?”
  内供想摇摇头表示不疼。可是鼻子给踩着,头摇不成。他就翻起眼睛,打量着徒弟,那脚都皴了,他用愠怒般的声音说:“不疼。”
  说实在的,鼻子正痒痒,与其说疼,毋宁说倒挺舒服的呢。
  踩着踩着,鼻子上开始冒出小米粒儿那样的东西。看那形状,活像一只拔光了毛囫囵个儿烤的小鸟。徒弟一看,就停下脚来,似乎自言自语地说:“说是要用镊子拔掉这个呢。”
  内供不满意般地鼓起腮帮子,一声不响地听任徒弟去办。当然,他不是不知道徒弟是出于一番好意的。但自家的鼻子给当作一件东西那样来摆弄,毕竟觉得不愉快。内供那神情活像是一个由自己所不信任的医生来开刀的病人似的,迟迟疑疑地瞥着徒弟用镊子从鼻子的毛孔里钳出脂肪来。脂肪的形状犹如鸟羽的根,一拔就四分来长。
  钳了一通之后,徒弟才舒了一口气,说:“再烫一回就成啦。”
  内供依然双眉紧蹙,面呈愠色,任凭徒弟做去。
  把烫过两次的鼻子伸出来一看,果然比原先短多了,跟一般鹰钩鼻子差不多。内供边抚摸着变短了的鼻子,边腼腆地悄悄照着徒弟替他拿出来的镜子。
  鼻子——那只耷拉到颔下的鼻子,已经令人难以置信地萎缩了,如今只窝窝囊囊地残留在上唇上边。上面满是红斑,兴许是踩过的痕迹吧。这样一来,管保再也没有人嘲笑他了。——镜子里面的内供的脸,对着镜子外面的内供的脸,满意地眨了眨眼睛。
  可是那一整天内供都担心鼻子又会长了起来。不论诵经还是吃饭的当儿,一有空他就伸出手去轻轻地摸摸鼻尖,鼻子规规矩矩地呆在嘴唇上边,并没有垂下来的迹象。睡了一宿,第二天清早一醒来,内供首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鼻子依然是短的。内供恰似积了抄写《法华经》的功行,心情已经多年不曾感到这么舒畅了。
  然而过了两三天,内供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个武士到池尾寺来办事儿,他脸上摆出一副比以前更觉得好笑的神色,连话都不正经说,只是死死地盯着内供的鼻子。岂但如此;过去曾失手让内供的鼻子杵到粥里去的那个中童子,在讲经堂外面和内供擦身而过的时候,起先还低着头憋着笑;后来大概是终于憋不住了,就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他 派活儿给杂役僧徒的时候,他们当着面还毕恭毕敬地听着,但只要他一掉过身去,就偷偷笑起来,这样已不止一两回了。
  内供最初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相貌变了。然而光这么解释,似乎还不够透彻。——当然,中童子和杂役僧徒发笑的原因必然在于此。同样是笑,跟过去他的鼻子还长的时候相比,笑得可不大一样。倘若说,没有见惯的短鼻子比见惯了的长鼻子更可笑倒也罢了,但是似乎还有别的原因。
  内供诵经的时候,经常停下来,歪着秃脑袋喃喃地说:“以前怎么还没笑得这么露骨呢?”
  这当儿,和蔼可亲的内供准定茫然若失地瞅着挂在旁边的普贤像,忆起四五天前鼻子还长的时候来,心情郁闷,颇有“叹今朝落魄,忆往昔荣华”之感。可惜内供不够明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内供尽管不晓得个中奥妙,然而感到不快,这无非是因为他从池尾的僧俗的态度中觉察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内供的脾气日益乖张起来了。不管对什么人,没说上两句话就恶狠狠地责骂。最后,连替他治鼻子的那个徒弟,也背地里说:“内供会由于犯了暴戾罪而受惩罚的。”那个淘气的中童子尤其惹他生气。有一天,内供听见狗在狂吠不止,就漫不经心地踱出屋门一望,中童子正抡起一根两尺来长的木条,在追赶一只瘦骨嶙峋的长毛狮子狗。光是追着玩儿倒也罢了,他还边追边嚷着:“别打着鼻子,喂,可别打着鼻子!”内供从中童子手里一把夺过那根木条,痛打他的脸。原来那就是早先用来托鼻子的木条。
  鼻子短了反倒叫内供后悔不迭。
  一天晚上,大概是日暮之后骤然起了风,塔上风铃的嘈音传到枕边来。再加上天气一下子也冷下来了。年迈的内供睡也睡不着。他在被窝里翻腾,忽然觉得鼻子异乎寻常地痒,用手一摸,有些浮肿,那儿甚至似乎还发热呢。
  内供以在佛前供花那种虔诚的姿势按着鼻子,嘟囔道:“也许是因为硬把它弄短,出了什么毛病吧。”
  第二天,内供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醒了。睁眼一看,寺院里的银杏和七叶树一夜之间掉光了叶子,庭园明亮得犹如铺满了黄金。恐怕是由于塔顶上降了霜的缘故吧,九轮在晨曦中闪闪发光。护屏已经打开了,禅智内供站在廊子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就在这当儿,内供又恢复了某种几乎忘却了的感觉。
  他赶紧伸手去摸鼻子。摸到的不是昨天晚上的短鼻子了,而是以前那只长鼻子,从上唇一直垂到颔下,足有五六寸长。内供知道自己的鼻子一夜之间又跟过去一样长了。同时他感到,正如鼻子缩短了的时候那样,不知怎地心情又爽朗起来。
  内供在黎明的秋风中晃荡着长鼻子,心里喃喃自语道:“这样一来,准没有人再笑我了。”
  (选自《芥川龙之介小说11篇》,楼适夷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荒诞离奇的文学精品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日本文坛上有“鬼才”之称。他那精妙的短篇小说,技巧纯熟,构思奇特,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其代表作为《罗生门》和《鼻子》。《鼻子》一文深得大作家夏目漱石的赞赏;而《罗生门》被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改编成电影,在国际上连获大奖,推动了日本电影走向世界。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借鉴加工,深入刻画了病态社会中的人的病态心理,揭露了人性的虚荣、虚伪本质和自尊的软弱性,也讽刺了旁观者不愿意看到不幸者摆脱不幸的利己主义。小说有非常深刻的批判意义,发人深思。
  除了寓意深刻外,这篇小说的艺术手法也相当有特点。
  首先,小说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来揭示小说的主题。小说主人公禅智内供,是一个贪图虚荣又内心软弱的人,他始终为一个与众不同、形状奇特的鼻子苦恼。但他为了掩饰内心的烦恼,表面上仍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私下里却试图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恢复自尊,但一无所获,于事无补。直到有一天一个徒弟学到了把长鼻子缩短的方法,经过治疗,内供的鼻子变短了。然而他只高兴了两三天,就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周围的人们比以往更为嘲笑他,笑声中还带有一种恶意,鼻子短了反倒让内供后悔不已,“忆起四五天前鼻子还长的时候来,心情郁闷,颇有‘叹今朝落魄,忆往昔荣华’之感。”直到后来他的鼻子又重新恢复了原样,他的心情才重新爽朗起来,“内供在黎明的秋风中晃荡着长鼻子,心里喃喃自语道:‘这样一来,准没有人再笑我了。’”可以看出,禅智内供心理随着他的鼻子的变化以及旁人对他的评价而发生着变化。他的心理变化大致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苦恼——得意——后悔——爽朗。作者通过禅智内供心理上的这种变化,以及对其在心理上寻找安慰与解脱的描写,深入细致地刻画出了其想方设法维持自尊心的复杂心理。自尊的软弱性已经使他变得神经质,可悲的虚荣心使内供丧失了自我,作品借此映射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作者使用了内丑外丑一致的处理方法,即外在形象上的丑反映了其内在心灵的丑。小说主要是围绕鼻子进行描写,对于人物的其他外貌特征则基本没有提及。但作者对鼻子的描写很具体,且贯穿了全文。“它足有五六寸长,从上唇上边一直垂到颔下,形状是上下一般粗细,酷似香肠那样一条细长的玩意儿从脸中央耷拉下来”;“鼻子——那只耷拉到颔下的鼻子,已经令人难以置信地萎缩了,如今只窝窝囊囊地残留在上唇上边。上面满是红斑,兴许是踩过的痕迹吧”;“他赶紧伸手去摸鼻子。摸到的不是昨天晚上的短鼻子了,而是以前那只长鼻子,从上唇一直垂到颔下,足有五六寸长”。通过对其怪异的长鼻子以及长鼻子变化过程的描写叙述,可以想象出内供是如何丑陋的一个人,进而从他那丑陋的外表进一步认识到其一些丑陋的本性。
  在《鼻子》中,作者对内供周围的人并没有花多少笔墨去描写和刻画,而只写到了他们有关内供的言谈,“池尾的老百姓们替禅智内供着想,说幸亏他没有留在尘世间,因为照他们看来凭他那个鼻子,没有一个女人肯嫁给他。有人甚至议论道,他正是由于有那么个鼻子才出家的。”从人们的这些言谈中也可以想象出,这些专以别人不幸为乐事的旁观者也是丑陋的,作者对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心理进行了揭露。
  第三,作品中精心的情节设计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也起着重要作用。变短了的鼻子又重新变长这一情节,让人觉得既出人意料,又滑稽可笑,但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却又合情合理,说明人性深处的丑恶是无法轻易就能改变的。内供的鼻子作为具体直观物从某种程度上彰显着世人的一种病态心理,即以别人不幸为乐的利己主义,一旦他人摆脱了不幸,不是为之庆幸,而是对之嫉妒、讽刺甚至攻击,巴望别人重新陷入新的不幸之中。内供变短的鼻子又重新变长,可以说这才是世人所望。
  在作品的风格上,《鼻子》用一种诙谐、幽默、夸张、荒诞的手法记叙了一个令人发笑的喜剧故事,轻松明快的格调中带着尖锐的讽刺,使人读后会面带笑容陷入深深的思索。
  芥川龙之介的《鼻子》是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很难让人相信确有其事,但作家把它当作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把世俗人性的丑恶面毫不留情地展现于光天化日之下,这种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生于80年代的早熟的女儿方舟

作者:尚爱兰


从7岁起到现在,方舟写了21个本子,最厚的一本,写了5万字,最小的一本,就是那本薄纸簿。全部是手写。因为书桌太乱,这些文字,是在床上,地上,茶几上,膝盖上写的。她戏称:“我妈用电脑写作,我用‘身体’写作。”这些本子整理成了两本书。
  有人问方舟:“你是不是早熟?早熟到底好不好啊?”
  她说:“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早熟。早熟的苹果好卖。”
  有人问方舟:“你这么早熟,会不会早恋啊? ”
  她说:“会啊会啊!我都早恋好几回了。”
  她这样回答,我有点儿意外。因为我一直避讳承认和试图否认她是早熟的。孩子发育早,不管是指生理上还是心理—亡,对大人来说,好像都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很多人眼里,早熟代表着不好的发展方向:早熟等于早恋等于早衰,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意味着早早地接触不该接触的东西,早早地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早早地考虑不该她操心的事情,早早地变得不可爱不天真不纯洁不听话了。
  早熟,似乎还是拔苗助长的恶果和江郎才尽的前奏。总之,既然冠以“早熟”、“催熟”的名称,那一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反季节“农作物”,注定要收获扭曲变态并不美味的瓜果。
  我从来没有觉得她早熟,在大人眼里,孩子再怎么成熟老道,到底是个小孩子。但经过旁人无数次的提醒,包括不很中听的批评言论,网上的“板砖”,甚至直言方舟和她妈妈是神经病,我这才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方舟是不是走得太远了?熟都熟了,俗话说“生米都煮成熟饭了”,再去“返青”或者“回炉”,只怕是不可能了吧?
  我自己,是晚熟的例子。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有这个体会,大人刻意地向小孩子隐瞒实情:“这事你不要问,长大了自然会知道了。”“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于是在懵懂中稀里糊涂地长大了。但我自己的青少年阶段,并没有因为无知而变得纯洁起来,反而是吃了不少的教训,如此晚熟,似乎也未能阻止早恋的发生。既然晚熟,在我自己的身上,没见到良善的结果,所以我对“早熟”的看法,在没有孩子之前就很坚定了:要是我有了孩子,决不对他欺瞒任何事情!
  要是知情权给了孩子,他就会迅速成熟,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中国的传统里,一向非常畏惧孩子成熟,我想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出于非常自私而无用的考虑——天真的孩子,观赏性要强些,又因为无知,能说出些逗乐的言论,叫人开心。
  二是相信一些奇怪的辩证法。比如:“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大器晚成”等等。有个人对我说:“你的孩子完啦,从此失去简单的快乐,思考不适当的问题,直到和所有的同龄人再无共同言语。结果不是郁闷反叛就是无情孤独地过一生。如果不信,这是一个20年的赌约,走着瞧。”这些说法,都建立在不确定的蛮横判断上。早熟的孩子,长大了平庸,当然是可能的。但是小时不了了,长大一定佳吗?小时了了,长大一定不佳吗?他又是如何断定,思考和快乐,是绝对不能相融的呢?
  三是怕沾染病毒,人为地设立一个隔离带,最好是真空消毒过的。事实证明,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他迫切地想知道,总能找到渠道,也可能是地下渠道。
  四是相信一些偏颇的理沦,特别是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年轻父母,很容易接受“顺其自然”、“快乐教育”、“自由发展”等等等等,外表上打扮得很现代很西化的理论。总之,孩子表现得不像个孩子,那一定是不对劲儿了,而孩子应当是什么标准,怎样才是一个最合规格的孩子,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父母常常做孩子的过滤器,把渣滓偷偷地丢掉,不让他们看见,只留下纯净水给孩子饮用。实际上,父母不会反对孩子接触世界,只是屏蔽掉几个信息:丑陋,黑暗,性爱,死亡。但是,只看到鲜花和阳光,他认识的世界肯定不真实,对世界的判断,一定误差很大。
  我上网后,经常有人提醒我:“千万不要让方舟上网,网上像公厕一样,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但我看到一些稀奇的站点,如教人自杀的网站,拍卖人体器官的网站,同性恋站点,就喊她:“哇,过来看啊!”我们一边评论,一边“啧啧”称奇。这在方舟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习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定与她分享,存不住秘密。有时候,她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就变成我的自言自语,她跑开看动画片《美少女战土》去了——其实,孩子对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事情,不一定有兴趣,并非一接触大人的世界,就有了与大人同等的思维能力。
  在告诉她真相的同时,也要教她分辨是非。一个人知道的事实越多,判断力才会越强。我不能想象一个作家,是对人世缺乏体察能力的人。
  不管什么事,只要她看见了,就拦不住她发表看法,机智尖锐而且俏皮。
  走在路上,一些男女说着话从身边经过,她说:“我发现了,一男一女在一起,如果净说些过去的事,那就是刚结婚;如果净说些将来的事,那就是要结婚;如果净说些别人的事,那就是结婚多年了。”
  我说,你那么懒,没有能力不要做班长了。她说:“班长有两种,一种是做事情的;一种是做榜样的。我是后一种。”
  有个亲戚送她一双球鞋,总在强调:“这鞋子是38块钱买的呀!”人家一走,她就讽刺那双鞋为“三八鞋”。不过还是挺高兴:“哎呀,今天我要穿三八鞋。”
  我们去买橡皮,挑了一块韩国产的。我不停地说:“你看,人家韩国的橡皮,一看就知道质量好,擦得干净。”没拿住,掉到地上了。她说:“对!没错!一掉到地—卜,就沾满了灰,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们店里的地没擦干净!”这是讽刺我的“韩流”倾向。
  《西游记》看完,她说:“我发现了,孙悟空常用语是:‘妖精!’唐僧常用语是:‘悟空,你在哪里——’猪八戒的常用语是:‘姐姐——’沙和尚的常用语是:‘二哥,大哥说得对!大哥二哥,师傅说得对!’”几句话就把人物个性概括了。我说:“你说话可越来越有哲理了。”她谦虚地说:“都是没有道理的哲理。”关于早熟,我一直有很多疑问:
  到底到达什么程度算早熟?是不是孩子的视野投入到成人的领地,就是早熟?
  到底是某些孩子例外地早熟,还是绝大部分孩子集体晚熟?
  孩子对世界到底有没有知情权,完全的知情权?
  我们为什么习惯向孩子隐瞒事实,同时也隐瞒观点?
  晚熟教育是不是愚化教育和奴化教育的投射?
  我们为什么要故意阻止孩子成熟的进度?我们为什么要呵斥和吓退他们向成人世界投放注意力?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我长期观察的结论是:成绩拔尖的学生,心智都比同龄人成熟。思考的范畴接近成人。都具有批判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较少人云亦云。特别是文科成绩拔尖的学生,更为突出。据说,我们的课程设置,理科方面的难度,世界罕有。但是,文科方面,美国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写“美国在二次大战中的地位”之类的论文。同是七八岁孩子,咱们也差得太远了吧?所以我说,人文方面,中国的孩子也许是集 体晚熟而不是过于早熟了。
  早熟的孩子能不能和其他孩子共处?
  方舟是怎么跟同龄人相处的,这本《正在发育》写得很清楚,相处得十分正常。如果仔细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其他孩子也不晚熟啊!也许是方舟还没学会在小说中,塑造个性不同的人物。书中的幼儿群体,每个人都跟方舟差不多呢!几乎没有什么事能瞒得住他们。眼睛一个比一个尖,脑子一个比一个活,嘴巴一个比一个溜。咱家方舟,好多事情上,属于老实受“欺负”的呢。而且,特别古怪和叛逆的事情,常常是出自别人的手笔,而不是她。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的评价总是“她的人缘很好”,当然,这是含蓄的批评,是说她作为班干部,不够坚持原则。方舟行事为人,一向圆滑老成,她自己说:“唉,不好意思,太虚伪了。”
  孩子的发育进程,其实大大超前于我们的了解吧?
  早熟,过早地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势必要以失去纯真为代价,行为举止乖戾,闹得不好,就成了不听管束的染发小太妹。但似乎也不尽然,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担心。上三年级,放暑假的时候,老师说要做一两件好事,比如到学校里搞搞卫生。暑假快过完时,她惦记着自己还没做什么“好事”,就四处邀同学去学校扫地,搞“雏鹰活动”。我说:“老师就那么随口说说,举了个例子,你还当真了,我保证全班没有一个人记得老师的话。”她不信,以为人家都做过好事,偏她落后了没法交代,到处打电话。当时正放假,只邀了一个男同学,他在楼下喊方舟,我探头一看,他果然拎个扫把,我又气又笑地说:“你们去你们去,我保证学校大门锁着,我看你们扫什么。”劝阻无效,两人还是走了。果然,学校大门紧锁,不过这也拦不住人家非要做好事的决心,他们翻门进去,硬是把学校的主要活动区扫了一遍。因为学校太过冷清,又没人旁观和作证,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信心不足,干劲儿大减,虎头蛇尾地收工了。由此可见,她对老师的交代,重视到言听计从的地步。
  教她怀疑权威独立思考,但没有教过她目无尊长,不听老师教导,不守学校秩序,不懂做人规矩。从她上学始,就一直告诫“要乖乖的,当个懂事的孩子,听老师的话,跟同学好好地玩儿”。我不希望她的内心和行为举止,与外部世界总是起冲突。如果总是处在紧张戒备的战斗状态,那不是我的所愿。事实证明,那样的人,是没有亲和力,不能成事的人。
  让她尽可能地知道更多真相,原是为了帮助她更正确地判断。由此带来所谓早熟,只是副产品,如果这就是人们说的早熟,我想那是不可避免的。
  (选自2004年3月24日《中华读书报》)

让人敬畏的坚持

作者:李云龙

     题记:人们常常用最客观、最真实、最繁冗的笔调,去描绘令自己佩服、崇敬的科学家的事迹,去记述他们所经历的千难万险、酸甜苦辣。不过,陌生的科学术语、枯燥的实验过程,却常常使我们的激情与感动慢慢地、不由自主地消解在这“客观”的阅读之中了。
  袁隆平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成功之路也无疑充满了痛苦与酸涩。然而,让我们振奋、感动、思考的也许不仅仅是他所取得的成就与所承受的艰难,更有这成就与艰难背后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让人敬畏的坚持!是为记。
  这是袁隆平又一次受到国际上的表彰了——这一次,袁隆平获得的是被誉为“以色列诺贝尔奖”的农业沃夫奖。
  严格而近乎苛刻的评审委员们写下了这样的认定意见,袁隆平“是现代农业研究史上的一个科学巨人,他对世界性的食物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他的领导下,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数百名科学家,经过10年的合作研究,使水稻产量总体提高了20%,中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0%。为帮助增加世界食物供给,他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咀嚼其中的一个个单纯的数字符码,你会不由自主地透过这略显简洁而概括的认定意见,由衷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与震撼。袁隆平的研究为整个世界、人类带来了福音,水稻研究由于袁隆平而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他那普通而响亮的名字,也因此载人了农业科学最为光彩的那张书页。
  促使水稻研究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从袁隆平的水稻杂交实验开始的。水稻杂交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世界性难题,许多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为此倾注过大量的心血,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最终不得不放弃或中断了努力。失去信心的西方学者甚至失望地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袁隆平却没有轻易地放弃,尽管许多人对他那种与主流观点大相径庭的设想提出了疑问,甚至是发出了不屑一顾的嘲笑,可他还是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的研究计划,他要走自己的路,用事实来向人们作出响亮的坚定的回答。恰恰就是袁隆平年轻时候这一点点被人疑作书生意气的坚持,为众多学者轻轻地打开了一扇他们梦寐以求然而却未能打开的窗户,从此以后,人们才得以细致地领略水稻研究中那一片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也正是这一点点近乎倔强的坚持,使袁隆平在此后的漫漫岁月中与艰辛和重荷结下了不解之缘。坚持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仅仅是艰辛困苦的开始。
  40年前的一个夏天,正是水稻开始扬花的季节。清风拂起阵阵稻浪,沁人心脾的花香飘过四野。此时的袁隆平,Jb潮随着那无边无际的稻浪起伏不定。他要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在这茫茫稻海之中寻找一株用作实验的“雄性不育”水稻。那卷起的裤腿儿、那弯曲的脊背,使袁隆平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朴实的老农,然而,他手中的放大镜与他那不放过一株一穗的专注与执著,无一不在向人们明示,他又哪里是一个老农呢?可是,一个习惯于室内案头工作的学者,如今要领受老农的艰辛了:脚下是泥水混杂的田地,头顶则是炽热如火的烈日,如注的汗水汇成道道溪流,透过密密匝匝的稻叶间隙,洒落在水中,深入到田里。尖挺的稻叶宛若把把小刀,划破了他的脸、他的手臂,他的双腿,经汗之后,又痒又痛……然而,一天过去了,他没有找到;两天过去了,他没有找到;三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终于,经过日日如是的两千一百多天,袁隆平的足迹踏遍半个中国之后,他带领自己的研究小组在号称天涯海角的海南找到了一株理想的“雄性不育”水稻。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无数的艰辛困苦成为一级级迈向成功的台阶,正是这一株水稻的发现,让袁隆平向理想的实现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转眼之间,时间又悄然过去了几年。连袁隆平都无法算清,在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十几个春秋里,他到底经历了多少失败,禁受了多少打击,饱尝了多少辛苦。就在这一年的收获季节,敢于坚持理想和信念的袁隆平终于迎来了自己丰收的秋天,他使杂交水稻的亩产突破了600公斤。600公斤这个概念远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的一段表述,揭示了袁隆平的研究和600公斤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在此后的岁月中,袁隆平没有驻足不前,他始终坚持着提高水稻产量的信念和理想,一如既往地进行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他的杂交水稻亩产已经超过了800公斤。而今,当人们手捧饭碗享受着袁隆平的丰硕成果之时,浮现在内心深处的也许不仅仅是对他的成就的感动,或多或少地,还有对袁隆平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一种深深的敬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动体验]粮食宝贵、劳动光荣/孩子们的亲身体验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三十三)
袁隆平育种水稻失败曾经去挖煤,两个月后负责人却说:你赶快回来
这是鲁迅亲译过的日本鬼才作家成名作,它揭示了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袁隆平谈妻子,她辛苦照顾三个孩子两个老人,他才能专心研究水稻
致敬两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