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波谈作文技巧

“作家梦”新材料作文写作示例

作者:陆  波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湖南电视台曾邀请一位热爱写作的农民和观众见面,讲述他如何勤奋写作的故事。那位农民称迄今为止,自己已经写作了三十余年,写出的手稿装了几十个麻袋。但是在这三十余年里,他虽然如此勤奋写作、不断投稿,最终也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说着说着不禁掉下眼泪来。主持人问他今后有何打算?这位农民擦干眼泪,铿锵有力地回答:将更加勤奋地写作!他的回答赢来了全场的掌声。
  同样是个农民,张文举从小也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张文举于是转攻书法,现在已是全国非常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两则材料中的主人公共同之处在于:有理想,有勇气,有毅力。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自己并不擅长的方面一味坚持,而后者则机智地转向了自己擅长的方面。成功必须“扬长避短”。传统上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短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长项、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为此,可以确立如下立意:
  ①人生路上要懂得舍弃,更要懂得转弯。②扬长避短,成就辉煌。③不仅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更要有科学抉择的睿智。④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佳作展评】
  [议论类]


  掌声,在
  
  赞美,不管是不经意间的眼神,还是深思熟虑后的心悦诚服,总是具有巨大的力量。然而,赞美并不总是能促人成功,反倒常常让人误入歧途。
  我无意就材料中的两位主人公孰是孰非大作铺陈,但却有感于受众对待他们的态度。
  张文举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有见识、负责任的主编,在听取了他的劝告后认识自我,调整方向,终于有所成就。可是面对“执迷不悟”的写作爱好者,我们的观众不假思索就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是深深的感动也好,是热情的鼓励也罢,甚或仅仅是逢场作戏,都是一样的让人悲哀。也许那位湖南农民也曾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疑惑:我做对了吗?但在他声泪俱下的倾诉后,却赢来了掌声。于是,他愈加坚定了信念:更加勤奋地写作!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希特勒。这个臭名昭著的魔头却也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在他演讲时,观众如痴如醉,如癫如狂。据载,会场常常是“雷鸣般的掌声”“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希特勒那种漏洞百出的理论当时难道就那么绝伦?不,是那些听众因盲目崇拜的狂热封闭了自己的理智,拒绝了深入地思考。他们麻木而疯狂地使自己,更使整个人类陷入到灾难中去。这是一种群体性的理智丧失。
  比较两者,虽说事情的性质不同,但我们会发现何其理性判断的缺失是一致的!湖南农民近乎愚蠢的举动满足了听众们错误的成功观和价值观。于是他们用掌声颂扬谬误,用赞美鼓励痴行。
  因此,我们虽不必吝惜赞美,但必须在做出理性判断之后鼓掌。就像那位总编并没有虚伪地赞美张文举的行为,而是指明了张文举努力的方向,并鼓励他依此奋斗下去。
  正确的鼓舞是成功重要的催化剂,是辉煌成就的阶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材施教”,即针对弟子的不同才能、禀赋科学地进行教育,这是孔子非常明智的地方。对于“仁”,孔子曾作出了多种解释,这不是他理论自相矛盾之处,恰恰是他高明的地方。
  我们知道,“翔飞人”起初是练跳高的,后来在教练的鼓励下改行,训练跨栏。我不敢说跳高的刘翔不会获得金牌,但谁能保证他拥有现在这样的成功?
  面对他人的言行,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正确选择鼓掌还是当头棒喝,却是我们能做到的。明智地判断,冷静地思考,善意地批评,理性的赞美,正是我们应当做的。
  让掌声在思考之后响起,仅此而已。
  [评析]本文有两大亮点:一是角度巧妙。在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两位主人公身上的时候,作者却独辟蹊径,就受众的态度和反应展开议论。二是破立结合。作者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破则类比引申,立则典型强化,气势充沛,说理辩证,令人信服。(邱冬梅)
  
  [杂文类]

  华丽转身
    
  车在T形大道上走错方向怎么办?
  毫无疑问,倒车到另一条路上,头也不回地向反方向开走。没人会继续向前,沿王府井向东,路过天安门,穿过紫禁城,上二环,下高速,最后开到进来时的那个路口。
  不是人人皆天才,正如不是车车有GPS。佛说:“机缘!”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来做错误的事。家长们乐此不疲送孩子进兴趣辅导班再提高,学生们不管黑猫白猫前仆后继冲高考,楼下“作家”张,对门“绘画”王,俨然一副国产“文艺复兴”的模样。得道者终成大家,隐逸者知难而退,毒深者却是至死不渝,处处为上九仞山,次次差个一篑土。评论家曰:“浮躁啊。”敢问不浮躁又如何?
  方向错,执著错,错!错!错!右拐三次等于左拐三次,可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选择,而是直线跑道上一往无前的冲刺——当然,前提是能冲到极点。众所周知,变向是超车最多的时候,而关键在于找出到下条直道最近的切入点,把方向盘义无反顾地拧过来。
  男孩们大概不会喜欢一路向北、两眼聚焦,甚至一头扎进垃圾堆的女孩吧。无论是现实还是电影中,惊艳我们的男主角的总是那个惊喜地跑向路边的花,或是蓦然回首眯起眼睛欣赏天边云彩的佳人。这正是“华丽转身”的由来和最诗意的诠释。
  人们总爱拿韩柳欧苏说事——中国古代文人不磨不成王、不打不成器……那就来个有意义的现代版吧。苏轼被贬黄州,开垦东坡种菜,思之公务员多如牛毛,贪污多,廉政少,更兼朝中无人,此路不通。罢!罢!罢!还是拾笔从文,闲来发发牢骚,泛滥妙思,文如泉涌,虽不太受追捧,却成极品美文,终获“茅盾文学奖”,不亦快哉!
  人在无聊时会设计自己的一生,少年人更是集中于艺术、政治、魔法等方面。会选择吗?会放弃吗?我想这些问题才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关键。人有很多,路也很多,痴嗔也未尝不好,但生命只有一次,为了那留在所有人记忆中的辉煌,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即便之后还要后退,还要重来,也无妨。尽可大胆地选择,反正,人生本来就在路上。
  鸟儿有鸟儿的翅膀,蒲公英有蒲公英的飞翔,风筝上天也有它优美的身姿,哪怕线断了,也是华丽的终场。
  [评析]正如文章的题目,本文相对于一般议论文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华丽转身”,用形象说理:有生动的比喻,如用“车在T形大道上走错方向”比喻人生选择弄错了方向;有风趣的现象列举,如“学生们不管黑猫白猫前仆后继冲高考,楼下‘作家’张,对门‘绘画’王,俨然一副国产‘文艺复兴’的模样……”,极具讽刺意味;有幽默的现代版古代名人事例,行文活泼,让人在轻松愉快中接受道理。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事理的逻辑性,从现象到本质,有事理有事例,华丽的开场,华丽的收场。
  

人之常情

作者:天津一考生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若有所思。老师又拿出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吗?”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有的人为了权力地位不停地“奋斗”,以致贪欲无限——人之常情嘛;
  有的人为了金钱物质委身于权贵豪门,抛弃了自尊——人之常情嘛;
  有的人为了保全性命屈从邪佞淫晦,出卖着灵魂——人之常情嘛……
  古往今来,人海茫茫,“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却成了高贵者的墓志铭”。
  但是,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这些被后世敬仰的先人超越了“人之常情”的樊篱,走向了永恒。
  两千多年前的贝加尔湖畔,一位老人正深情地遥望着东方,那根光秃秃的杆子还紧紧地握在手中——汉代使节苏武,曾经的才俊英杰,如今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叟,多少人,多少次以人之常情来劝服他,但只能认为他不懂人之常情。
  也正是他的坚守,他的执著,竟然让单于不愿放弃对他的纳降,哪怕他与一群公羊困守在苦寒之地,艰难度日。
  卫律来了,他讲述的理由最符合人之常情:“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但苏武回答他的是不容选择的坚贞——宁愿自杀成仁。
  李陵来了,曾是至亲好友的知几,将人之常情的深刻表露无遗:“皇上好大喜功,杀人不问功罪,如此受难守节,内心怎能平衡?”苏武绝然要以死告慰君王的举动只能让劝降者羞愧而去。
  不愿与凡俗的人之常情同流合污,苏武以十九年的忠贞坚守,诠释了另一种人生的伟大,成就了旷古英名。
  即便是云拨日开,苏武回到了朝思夜盼的祖国,他也没有据此为功,推却了能到手的高官厚禄,辞官回乡。又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随便任何要求都是人之常情的所为,他又超越了常人的思维程式,成为千百年传为美谈的丰碑。
  时空转换到当代的南非,又一位制造神话的民族英雄进入我的视线——曼德拉。为了南非独立与自由,身陷囹圄二十七年,与种族主义做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当正义的呼声迎接六十四岁的他,在自己的国土上当了主人时,他没有自恃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功劳,急流勇退,舍却常情,不再继续担任总统的职位,甘为年轻人担当着人梯。
  一个个伟大的身躯,用超越人之常情的境界,书写着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这该是怎样一个伟大啊!
  【名师点评】
  文章的开头作者用三段话指出了三种站在正义反面的“人之常情”,起到了针砭时弊、发人深省的效果。作者一起笔就犀利深刻,举重若轻,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显得入木三分,颇有鲁迅先生一样的大家笔法。
  从第五段起,作者笔锋一转,把文章的内容从对丑恶的揭露自然过渡为对“伟大”的赞美。文风也随之变得清新流畅、饱含深情。
  写作时作者没有泛泛地罗列铺陈材料,而只精选了“不愿与凡俗人之常情同流合污”、守节不渝的苏武以及“不屈不挠地争取自由和独立,却又能够急流勇退”的南非英雄曼德拉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这样写就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论证更加详尽,内容更加充实,感情更加厚重,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有情,因此能够给读者以极大的震憾和极强的感染。


彼岸,灯火阑珊

作者:湖南一考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园,——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揖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中联翩,请不要试图登上彼岸,因为:
  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湖心的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不可以登岛逛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色的霞光之中,风轻轻吹过,舞蹈起千万藤萝,绚烂而美丽。不少的游客流连忘返。
  那么岛上究竟有何奇特之处呢?后据知情人士说,那只是一座很普通的荒芜小岛,上面长满了各种野生植物。精明的美国人用距离创造了它的美丽,让人遐想万端。
  其实美国人如此,国人亦知晓个中道理。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影” 那张先亦知晓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其隐约之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的朦胧之美。
  “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显得更加风姿卓越。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刺扎得鲜血淋漓。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感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人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一些浅薄的门徒一哄而散。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对他的敬畏也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么蒙娜丽莎的微笑还会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了解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会被人们尊为美神?如果人们知道了楼兰灭国的缘由,它神秘的面纱是否失去它应有的光华?
  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名师点评】
  语言清新而自然,内容充盈而丰厚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优美而富有韵味,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超。文章开头,长短句结合,把读者带入到一个风光旖旎,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让人美不胜收。
  各种野生植物丛生的美国小岛却引来了众多游人的目光,还有中国古典诗歌中洋溢着的含蓄、朦胧、隐约之美,都是因为“距离”而生出的别样美感。作者并没有停留,而是进一步思考,没有距离就会缺乏美感,缺乏神秘,从而失去它应有的光华。材料运用得当,内容充盈而丰厚。
  
  

他们

作者:上海一考生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在生活中,被人们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体,这个世界有每个人的一席之地。但我们却往往只想到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们。
  在大学校园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他们是其间安静又与众不同的一群。在都市的繁华与自身的困窘之间,在内心的渴望与条件的局限之间,在校园的热闹与心头的落寞之间,他们在尴尬地行走,苦心地应付。他们,就是贫困生。
  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自卑、偏激、抑郁、过于敏感,他们对金钱既重视又鄙视。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一入学就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入学后的各种压力,使这种负担更加沉重。在一定程度上,贫困成了一副枷锁,限制着贫困生的言行。外界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贫困生。家庭的困难,别人的不理解,甚至媒体的恶意炒作,都会给他们以负担。他们既要顽强地直面这惨淡的人生,又要在内心里咀嚼这份苦涩。
  小李经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冬天买了件棉袄,别人会说:“不是贫困生吗?还有钱买衣服?”为方便打工买了辆旧自行车,也会有人说“人都骑车了,比咱还款呢!”小李不明白,难道自己非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地做个贫困生吗?风华正茂的年纪,谁没点儿爱美之心呢?再说,这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啊!像小李一样,他们在物质支出上承受着别人或多或少的非议。
  他们当中,有的在自信而张扬的大学里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在班内活动中也没有什么特长,对专业的陌生也使信心受损;有的面对前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引起心理失衡;有的固执地认为自己一切皆可,拒绝他人的帮助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致使缺乏与他人的沟通机会。在他们当中,自暴自弃有之,放纵享受的也有。成天这样只会让人更颓废,更加消沉,从而形成一个情感怪圈。在他们最为苦恼的问题中,别人的不尊重和不能平等对待是令他们最为心痛的。
  贫困,不是谁的错误,它是和整个国家的现状和时代相联系的。要把它作为奋斗的动力和基石,而不是绊脚石。积极的心态来自于对贫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那就去用行动证明自己,用成绩去找回尊严和尊重。
  在充满着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的大学校园里,任何人都有权利去施展才华、张扬个性。重要的,要打开他们的心窗,让他们看见窗外四季的美好风景。我们要尊重他们,手拉手,共同撑起一片属于他们和我们的天空,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名师点评】
  本文思辨理性。文章将写作的视角转向了“他们”——大学校园中的贫困生,既写出了他们家庭贫困所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写出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尴尬的境况,还写出了由于贫穷给他们所带来的性格上的缺陷,并指出贫困生和我们应当如何做的正确人才做法,使得文章充满了理性的思辨。
  本文思路清晰。文章首先由被人们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我们”入手,并由此很自然地转向了我们忽略的“他们”,接着对大学校园中的贫困生的现状进行描写,既有总体上的描写,如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有个体上的描写,如第四段。这样就使人对贫困生的境况有了真实的了解。后面接着对此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最后总结概括,呼吁“我们要尊重他们”。
  

感受乡村

作者:浙江一考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名师点评】
  乡村生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空间。如何正确看待乡村?这篇文章以散文的抒情笔调为我们作了生动的诠释,考生希望人们在体味乡村的宁静与纯净时,多关注乡村的苦痛,多理解多同情乡村的辛苦。开首段的美妙设想与下文的现实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考生立足于现实,重点而又细致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乡村,考生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那就是理解、热爱乡村,同情、尊重农民。这种朴实,真挚的情感非常难得。文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使用了大量形象贴切的比喻句,还有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使文章语言十分生动优美。考生对乡村的认识是客观而深刻的,对中国农民的性格和功绩给予热情的肯定,所以“用心去感受乡村”的主张就非常自然而令人信服。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作者:辽宁一考生

      【引言】
  高考作文一般允许“文体自选”,思维活跃、创意新奇的考生可尽显自己的文体优势,只要是表达内容的最有效体裁,只要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都能为你赢来欢乐的春天。
  
  [满分示例]
  豆豆,看到了你昨天深夜的QQ留言。其实,你的困惑,同样也是我的困惑。昨天全校关于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好多同学选的是“不好评价”,尤其是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 “诚实意味着吃亏”这两问。明摆着嘛——理论上谁不知那是错的?但现实中,谁没有过类似的教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啊!
  还记得高一时的“夜谈”风波吗?那次,事实上寝室里就咱们两人没有参与“半夜恳谈”。可是因为谁也不肯“交代”带头说话者——也真的想不起来谁先带头了,生活老师竟然一大早把咱们全体告到了班主任老黑那里,结果老黑愣是让咱宿舍8姐妹全体罚站一个早自习——并且宣布如不“交代”带头说话者,全体无限期罚站。我实在看不过去,就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带了头——企图揽过责任、解放大家!你却马上站出来为我打抱不平,证明我没有说话——你说的是诚实的真话,但结果怎样?你也被加罚两个小时。后来真正说话的老六大概内疚吧,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更惨,罚站一个上午。其余的人倒是很快就“解放”了。你瞧,你诚实吧?罚得更狠!
  高二期末全市统考,咱宿舍的老七考了年组第三——“空前绝后”啊。你看她“得瑟”的,好像实际真是这成绩似的!事实咱都知道,是她一个高中的男友用短信给她传了好几科答案!明明作弊所得,可开学初的表彰大会上,老七竟获全校“学习进步最大奖”——黄校长亲自给她戴红花、发红包,奖学金整整一千块呢!嘿嘿!
  我老爸有一次在饭桌上讲他们单位争科长的事儿,更是听得你姐我花容失色啊。说其中有个女的要争这个科长,居然跑到一把手局长家里又送钱又献身,还让出差提前回来的局长老婆给撞见了——哎呀,那仗打得呀,差点出了人命啊!你说现在这人们咋都这样呢?
  豆豆,咱班同学中,可能就咱俩最傻了。不过,我觉得还是傻点儿好!还记得《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判词不?那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记得语文老师曾在黑板上写过林肯一段话:“你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
  是啊,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诚实始终是第一位的!别人怎样我们也许无法左右,但是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傻妹妹,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人的底线,永葆诚实的美德啊!
  【成功揭秘】
  这位考生选用了回复QQ留言的形式构思成文,独出机杼,新颖时尚。所写内容集中一点(“诚实意味着吃亏”),笔力集中;几个事例均来自现实生活,语言表达也能自成风格,读来亲切自然。此外,写法上注意欲扬先抑,卒章显志,通过结尾处的画龙点睛(“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傻妹妹,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人的底线,永葆诚实的美德啊”),使文意深刻而不偏激。
  总之,本文题目(尤其是副标题)别出心裁,题材、体裁均有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法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
中考满分作文开头结尾实例
考场作文脱俗四“突破”
2008年高考作文浙江卷作文试题
让我把掌声送给你作文
开头结尾这样写,轻松冲击满分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