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是一年清明时】堂客,你去哪醮坟?
userphoto

2022.10.26 江西

关注

       原题:《三月暗绽,四月沉香》

四月初的春,终于开始透出几重暖意。河边的柳在晚来的春景中早抽出嫩枝,正于明媚阳光下轻轻摇摆。该在春天绽放的花束:桃花、梨花、李花、樱花、海棠、紫槿、杜鹃……让整个江南随处皆可闻到或清幽或浓烈的香。

“你几时放假?要过来过清明么?”母亲来电话。“单位还没出具体通知——”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完,母亲又已叽里呱啦:“你弟和你爸带一伙穗的都转去醮(jiao去声,音同叫)坟了,刚好一车。你不过来,我跟大舅爹去给外公外婆醮坟啦。”我对着手机叹口气,微笑回话:“去吧。您难得不用做饭。我就不过去了。”想想又补上一句,“可能去婆婆那。”

年复一年,几乎同样的语调与措辞,我却在越来越不一样的心境:高泉寺山上还有山矾之香么?油麻坝老家门前一排泡桐可还在?树上可花团簇放?我记忆里的清明,似乎总无边落雨,泡桐紫白喇叭花“噗嗤,噗嗤”自树梢落下,铺落一地繁华。

1

少时的清明节,对男孩女孩而言,是春天里一场欢快踏青。

山野里走上一天,不过跟随父亲几兄弟及门下堂哥姐弟妹们在山间摘花采果,听伯伯们讲上些作古的往事。

男子汉有的腰间别了柴刀,有的肩上扛把锄头,每到一处坟头,三两下把坟堆周围杂草乱枝清理干净,露出潮湿黄泥。最年长的大伯,铲来块青绿大草皮,一把压上坟顶,像戴了顶生机勃勃的小帽。少年们分抢着草纸,一张一张用泥石压在坟周,风吹起来,像一只只翩翩欲飞的蝶。父亲三兄弟在上潭老家坟前烧起草纸、花边,燃好一束香,催促小的们分上一根,依次上碑前磕头,有人嘻嘻哈哈,有人扭扭捏捏。

大伯一边弯腰鞠躬,一边念念有词:“公啊嫲啊,保佑一家大穗无病无痛……”几年后,大伯的念念词变成高泉寺山头上的“爹啊媚啊……”再几年,大伯也进了油麻坝后山的土堆,二伯接着这念念词的活。

女孩子们四处折映山红,男孩子拽茶树掏茶果。我总一个人悄悄去寻一种碎玉般的五瓣小花,它细密纤长的花蕊顶端有点点嫩黄,花蕊真俏皮啊,几乎要将花瓣都盖住。那小白花密密挤攒,成了一团香馥馥的雪球,一枝便似一枚玲珑玉簪。

鞭炮响起来,醮坟的仪式宣告结束,收拾一应东西,奔赴下个坟头。回太爷爷老家上潭的队伍从儿时记忆的浩浩荡荡变得越来越零丁。很多年,人马不再去更久远的老祖宗坟头。那些淹没在丛林杂草里的土堆,三代以后就无声无息,重新寂静成山林大自然的一份子。

上饶人在清明节的“前三后七”去醮坟(祭墓)。醮坟那天疲累回到家,再使性子的孩子多半也不会挨骂挨打,还有一堆好吃好喝候着。饥肠辘辘下我能啃好几块和母亲一起做的甜甜清明粿,拍拍肚皮抹抹嘴,等待黄昏里父亲在堂前祭祀,母亲在后厨忙碌烟火饭菜。

2

那些从前的清明,女孩子最欢喜捧了满怀香绕的感觉,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找空酒瓶、空茶罐,倒进水,插好花再做其它。隔一夜,枝条上细密花苞热热闹闹全绽放。再几日,瓶子周围一圈落满香馥馥小花,从白至黄,我才在母亲催骂声里慢腾腾打扫了去。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很小的时候就不像其它姑娘一样喜欢那灿灿花朵比如杜鹃,我只钟爱那白色小花骨朵儿。

经年后写一段关于清明的文,突然迫切想知那馥郁小花的学名。查了很多资料,问了几十人,打了无数电话,走火入魔一样,还是不知叫什么,如今山野偏又很少见。母亲说上饶话是“麦夕花”,父亲却告知是“耳见尺”,也有人说是“甜树花”。叫什么有何关系呢?即使永远不知它叫什么,它也是我此生最心仪的花。

可能是山矾。北宋词人黄庭坚在《山矾花二首》自序中有:“江湖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王荆公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漏其名,予请名山矾。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意思指山野中有香花,诗人要将它写入诗中,却不知其名,因它可以代矾染色,便取名山矾。

再翻阅到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山矾叶如栀子,可辟书蠹,灰其叶以染紫为黝,可不用矾,故名。三月作白花六出甚香,亦曰白婵子,入药名山栀子。予诗:“结果但道山栀子,不记花开是白婵。”白婵子,这名好像比山矾更婉秀,不知为何我还是喜欢它叫山矾,我甚至怀疑白婵子并非山矾。

四月以后,江南山花烂漫。山矾却已从群芳中攸然消散,它默默地开,默默地散,山野从不因它受惊。

3

婚后的每个清明节,我随外子赶回老家和公公几兄弟去后山给太爷爷、爷爷醮坟。婆婆一人在家忙碌所有老少的吃喝,远近山上她都不去。外子家的醮坟流程基本上与我娘家差不离。不同的是,醮坟回到家后的祭祀,各家各户烧好吃喝统一由男子端去老祠堂祭拜,堂客们不进老厅下。

上饶男人喊已婚女子为“堂客”。你家堂客,我家堂客,应证着这方水土几千年来女子出嫁从夫之念。清明节醮坟,是男人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是继承寻根之事,是每个家庭乃至家族延绵的某种方式。而嫁出去的女子回娘家上坟,却只是心意。

一个男子把一个女子放在心上了,首要一件事就是带那女子回老家给祖宗上坟。再忙的游子,可以不回家过年,也一定会在清明回乡醮坟。堂客在不在乎男子,看她为他准备醮坟的东西就成,倘是堂客连清明黄昏的主公饭都不做了,夫妻间的漠然大家便心知肚明。堂客在乎的时空似乎永远要比男子短一点,少一些。对男子而言,醮坟必须拜到太爷爷甚至更久远,意味着传承;对堂客而言,醮坟只是感恩与念想。

今年清明,从南乡至北乡,每个村庄都在为殡葬改革如火如荼修建着整齐划一的公墓。经年后,这片红土上可能再没坟堆,而多出片片如西方电影里寂寥的公墓山,不知它们回归自然所需的时间会不会比坟堆更漫长?清明节扫墓,仪式会慢慢再没从前那么繁琐,仪式感却会一样隆重。终有一天,我们都会在那小块墓碑之下,只有你留下过念想的人,才会持花去那深远墓地探望你在过这世间的痕迹。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唯经历过这八苦,一生方才无缺,不再遗憾。实际上我希望死后化身尘烟也不占寸土:想念我的人啊,烦请你在那抔尘烟之上揖点土,种一株山矾,使其三月暗绽,四月沉香,便是我此生圆满造化。

(配图均由珍儿手机摄于茗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美盆栽;熟桩山栀子,喜欢这种盆景吗?
坟和墓、陵和冢;的区别在哪里?
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坟的形成和发展
农村下葬后不包坟头,三天后才圆坟,要行开门、上梁、踩房子之礼
民间奇闻-老太婆误葬养尸地,全村鸡犬不宁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 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