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标新立异 自圆其说

 

我的座右铭·当代国人的修身故事

标新立异 自圆其说

——我的治学和修为的理想

作者:朱永新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4日 01版)

     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大三学生的我,从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被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学习。

    在这里,我遇到了恩师燕国材先生。燕师是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我记得恩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的情景——铃声一响,他健步登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就是他倡导的治学方法。他把“创新”作为治学的灵魂,也作为对弟子们的期待。“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字,自此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的座右铭。

    有一次,燕师用“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的诗句,开始了对中国心理学史课程的讲授。这句也许并不太经典的诗,却激起了我这个年轻学子的强烈冲动——研究中国心理学史,解析中国人的心灵。于是,有了我们师徒间的长期合作。

    1993年,我走上了苏州大学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燕师鼓励我结合工作进行思考与研究。他告诉我:教育学与心理学相通互补,可以结合工作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

    2000年,我开始发起一项民间的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标新立异,自圆其说”,成为我们新教育同仁从事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原则。现在,新教育实验已走过15年的历程。它提出“完美教室”“理想课堂”等概念,摸索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成长模式等,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标新立异,自圆其说”自是一种创新,也是精神成长的修为。这种创新,不是任意,不是任性,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下笨功夫。

    一晃30多年,我自己也开始双鬓发白。每当我治学上有所懈怠时,每当我在学术上陷入困顿时,只要一想起“标新立异,自圆其说”的叮咛,就会感到柳暗花明。

    有人曾经问我,你为什么做新教育?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我想,那应该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朱永新自述,本报记者靳晓燕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永新: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
态度觉得一切——朱永新教育定律之一
【百家】一线老师八大难题,听听朱永新怎么破!
当下发展可观的四大专业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谁
朱永新指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 - 教育在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