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各家注解系列——第3条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伤寒论条文各家讲解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导读:2023年新年伊始,小编与多位热爱中医的好友联手整理了历代学者对《伤寒论》的注解,汇编于此。整理选取的医家有新旧《伤寒十人书》的部分作者,还有历代及现代比较重要的医家。

整理内容以条文顺序为纵线,历代医家的生平顺序为横线。每个条文横向学习,互相参照可纵向学习。因为整理过程仓促,难免有所纰漏,还请读者读后于评论区留言批评指正。

若您对本条文有更好的理解与体悟或了解其他学者的观点,还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碰撞思想,激起学术火花,共同学习和精进。

希望这里能成为我们学习和交流经典的阵地,为中医复兴和人民健康出一份力!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塞,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病。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逆者,荣中寒也。经日;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未定之词。寒为阴,阴不热,以其着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词。恶寒见上篇,然此以寒邪郁荣,故荣病而分见恶寒。曰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则必定即见也。体痛者,寒主坚凝而伤荣,则荣实而强,卫虚而弱矣,荣强则血涩,卫弱则气滞,故痛也。呕,吐也。逆,俗,谓恶心,是也,胃口畏寒而寒涌也。阴谓关后,阳谓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难经》曰:伤寒之脉,阴阳俱冲盛而紧涩,是也。伤,犹中也。彼此两相更互发明,言太阳之为病,中风固如彼矣。若或有如此者,则又是触犯于寒而中之也。然阴寒之袭人,从荣而人,荣,血道也。寒之所以从荣入者,荣亦阴,亦从类也,犹龙虎之于风云,水火之于燥湿,各以其类而相从之自然也。此揭太阳分病之纪二,乃此篇之小总,下条乃申此而互言之,详其义以出其治,余皆此条之差分耳,首尾脉络,纲领条目,大端悉类上篇,乃上篇之对待,太阳之太三辨,上篇一,此其二。以下凡首称伤寒者,则又皆指有此云云之谓也。

喻嘉言《尚论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①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发热、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凡是伤寒病,必具此五者,故以为总称。或未发热者,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热矣。多有服表药后,反增发热者,病必易解。盖热郁未久,药即领邪外出,无里证故也。仲景恐见恶寒、体重、呕逆,又未发热,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操刃杀人,早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

①体重:据《伤寒论》当作'体痛'。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者,病太阳通体之表气也。或已发热者,感太阳之标阳而为热也。或未发热者,寒邪始袭于皮毛未得太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分已未发热,而必恶寒也。通体之气为阴邪所伤,故体痛。凝敛于周身之毛窍,则里气不疏,故呕逆也。夫阴阳邪正相持,其脉则紧,今寒伤通体之表阳,故脉阴阳俱紧,而名为伤寒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注】此寒伤太阳之肤表而为伤寒症也。已发热者,得标阳之热化也;未发热者,未得标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论已未发热,而必皆恶寒也;体痛者,寒伤太阳通体之气也;呕逆者,寒邪内入,里气不纳,故上逆也;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敛于中,故脉阴阳俱紧也;寒伤于肤表之第一层,故名为伤寒。合上一节,先分论风寒之邪,后方群列其证焉。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此太阳伤寒之脉的证也,与前中风条参之自别。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故中风身热,而伤寒不即热也。风性解缓,寒性劲切,故中风汗出脉缓,而伤寒无汗脉紧也。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犹伤于风则恶风,伤于食则恶食也。体痛呕逆者,寒伤于形则痛,胃气得寒则逆也。然窃尝考诸条;中湿、风湿,并兼体痛;中风、中暍,俱有恶寒;风邪上壅,多作干呕;湿家下早,亦成哕逆。故论太阳伤寒者,当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犹中风以脉缓、多汗、身热为主也。其恶寒、体痛、呕逆则以之合证焉可耳。不言无汗者,以脉紧该之也。此二条乃太阳病之条目也。

柯琴《伤寒来苏集》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若风邪易于发热耳。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症,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恶寒本太阳本症,而此复言者,别于中风之恶寒也。中风因见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更恶寒矣。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然天寒不甚,而伤之轻者,亦有身不疼、脉浮缓者矣。

吴谦《医宗金鉴》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注〕太阳病,即上篇首条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谓也。营,表阴也。寒,阴邪也。寒邪伤人则营受之,从其类也。已发热者,寒邪束于皮毛,元府闭密,阳气郁而为热也。未发热者,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发热也。恶寒者,为寒所伤,故恶之也。必恶寒者,谓不论已热未热,而必恶寒也。寒入其经,故体痛也。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故呕逆也。寒性劲急,故脉阴阳俱紧也。此承上篇首条言太阳病,又兼此脉此证者,名曰伤寒。以为伤寒病之提纲。后凡称伤寒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注〕方有执曰:“或”者,未定之辞;“必”者,定然之谓。曰“或”曰“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则定然即见也。

喻昌曰:仲景虑恶寒、体痛、呕逆、又未发热,恐误认为阴经之证,故早于篇首揭明此语以辨之。

程应旄曰:伤寒阴阳俱紧之脉,大不同于中风阳浮而阴弱之缓脉矣。证与脉兼得其实,然后乃得正其名曰,此太阳伤寒之病,而非中风所能混也。

魏荔彤曰:伤寒、中风同一浮脉,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迥异矣。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注】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中风外又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恶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以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聚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其名为伤奈何?以肤表第一层而受损伤也。

此论寒伤太阳之肤表。受业薛步云按:寒,阴邪也。太阳之本为阴,两阴相合之为病,重在“恶寒”二字。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亦'发于阴'之省文。阳主发热,无奈阳为阴掩,故有已未发热之分;热为寒掩,故有必恶寒之别。本阴之感觉在寒之寒,故曰恶寒。阴合寒则标阳被其激刺,故体痛。着标阳于体,遂移其痛于体也。胡又呕逆耶?呕非因于寒也,乃谷气欲供其汗于太阳而不得,不能顺地气之上而为汗,故逆天气之下而为呕也。脉阴阳俱紧,胡阳亦紧耶?假令阴脉独紧,又非病在阳矣。阳助阴则阴不独,俱紧却非俱浮,阴浮阳不浮在言外,其代名词曰伤寒,非与风无涉,阴而静者谓之寒,表证者其实,伤寒者其名也。此亦举其所当然,'无汗'二字亦从省。

'体①痛',依陈氏本,喻氏从'重',黄氏从'疼',皆非。

曹颖甫《伤寒发微》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寒为阴邪,而其中人即病者,或由于暴受惊恐,心阳不振之时,或由向有痰湿之体,或由天时暴热,皮毛开泄之后,当风而卧,夜中露宿,或卫阳衰弱,寒夜卧起不定,寒因袭之。所以致病者不同,而病情则一。盖寒邪中人,皮毛先闭,汗液之未泄者,一时悉化寒水,肌里之营血,并力抗拒,血热战胜,遂生表热。初病时,血热不达,或无表热,而要以恶寒为不易之标准。此证虽至鼻燥、眼中热、唇口焦,而恶寒不减,甚有当六月盛暑时,犹必覆以重衾、温以炭炉者,其体痛或如锥刺,或如身卧乱石中。予于春夏之交,盖屡见之。寒郁于外,阳气不得外泄,胆胃被劫而上冲,因病呕逆,间亦有不呕逆者。寒邪外逼,血热内亢,两相抵拒,故脉阴阳俱紧。寒伤皮毛,则肺受之。中医言肺主皮毛,西医谓肺中一呼吸,皮毛亦一呼吸,其理正相合也。故发表之麻黄汤用麻黄、杏仁以开肺与皮毛之郁,桂枝以宣阳气,甘草以平呕逆。务使肺气张于内,皮毛张于外,阳气达于中,则皮里膜外之水气,因寒凝冱者,一时蒸迫成汗,而邪随汗解矣。

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逆,成本作[口逆];为,作“曰”。《玉函》,“脉”前有“其”字,无“者名”二字。)

方有执云:或,未定之辞。寒为阴,阴不热。以其着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辞,言发热早晚不一,而恶寒则必定即见也。

钱璜云:体痛者,寒伤营分也。营者,血中精专之气也。血在脉中,随营气而流贯滋养夫一身者也。此因寒邪入于血脉之分,营气涩而不快于流行,故身体骨节皆痛也。

《医宗金鉴》云: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故呕逆也。寒性劲急,故脉阴阳俱紧也。此承首条,言“太阳病”又兼此脉此证者,名曰“伤寒”,以为伤寒病之提纲。后凡称伤寒者,皆指此脉此证而言也。

喻嘉言云:仲景恐见恶寒体痛呕逆,又未发热,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早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一语”乃“或未发热”四字也。

柯韵伯云: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

魏荔彤云:伤寒、中风,同一浮脉,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迥异矣。

丹波元简云:验之病者,有其未发热,则脉沉紧;而其已发热,则浮紧者。诊视之际,宜仔细辨认也。张介宾《脉神章》有说,当考。

成无己云: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者也。

丹波元简云:风、寒二证,譬如人之呵与吹。呵之风属阳,吹之寒属阴。阳主泄,阴主闭,故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虚表实,无汗有汗,而立其目,以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

铁樵按:丹波氏“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以下共十句,为从来未经人道之言,亦为各注家不能见到之言。此人若生于现代,必能昌明中国医学,以其用力勤而头脑清明也。若方有执之解释,真是第一等颟顸头脑。试问“发热风邪干于肌肤而郁蒸也”数语,究竟若何意义?风邪是否干肌肤,已是无凭证之谈。“风邪干肌肤而郁蒸”是否“肌肤郁蒸”,更是不明不白。“干”是“干犯”,详其语意,干犯的原动力是风邪,被干犯的是肌肤,郁蒸即是因干犯产生的,然则是风寒与肌肤合并而郁蒸。“风邪干肌肤而郁蒸”八个字,是解释“发热”两个字的,然则“郁蒸”即是“发热”。换句话说,就是风邪干肌肤而发热。以此句例,下句自然是腠理疏,玄府开而出汗了。但上句肌肤不会自己郁蒸,因风邪干而郁蒸。下句腠理何故疏,玄府何故开却未有着落。如云疏与开即因郁蒸之故,是则简言之,出汗即是发热之故。但发热固明明有不出汗者,此语已属不妥。乃更申之曰“此以风邪郁卫”,试问卫与肌肤关系若何?风邪干肌肤而郁蒸,何时从肌肤之中跑到卫里去了?下文更接一句“故卫逆而恶风”,更不成文理。其释名为伤寒节,云“寒为阴邪,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争,争则蒸而为热”。然则所以“蒸”由于“争”,不知“风邪干肌肤”之“郁蒸”亦争否?如云风为阳邪,客于阳经,是不争的,不争如何亦会郁?况且“相争而蒸”与“不争而蒸”是两样蒸法,还是一样的呢?且阳经又是何物?如此解释,真是寸寸烂断,随意捏造,信口开河,愈说愈不明白。那得不太息于医界之无人!

此两节为伤寒太阳篇之眼目。下文麻黄、桂枝两方,即从此出。且太阳篇中各方均从麻桂二方变化而出。此两节须不得含糊放过。吾尝反复推求,知古人确能知中风、伤寒之真相。第其理稍赜,试为推演如下。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释之者曰风伤卫也;其无汗脉紧恶寒者,寒伤营也。此为最简单明了之说,治医者无不宗之。然使问卫是何物,营又是何物?则其答语,必为“卫是气,营是血;气为阳,血为阴;风为阳邪,寒为阴邪。物从其类,故风伤卫而寒伤营”。问风伤卫何故有汗脉缓,寒伤营何故脉紧无汗,则不能置答。其有据类似方氏说之颟顸医理为答,吾亦认为不满意。须知此乃“中医理”之精髓,此处懂得,全部伤寒可以破竹而下;此处不懂,终竟成为门外汉。晋唐以后的古人,无有能言此者,吾敢大胆说,晋唐以后的古人,皆门外汉也。欲为门内汉,须先明白营卫是何物,更须明白何故脉紧无汗,何故脉缓有汗。

“卫”之一字,如吾前节中所释,为躯体对于寒暖之抵抗力。此抵抗力所以保卫躯体,故名之曰“卫”。卫不可见,故曰“卫气”。卫气何所附丽?曰:附于营血。血之所至,气亦至焉。苟血少,即卫气弱;血无,即卫气亦无。故不得血,则无卫,此就卫气一方言也。若就营血一方言之,血之所以遇寒而不凝,遇热而不沸,全赖有卫为之调节。故“营卫”二字常并举。《内经》“阳者,卫外者也;阴者,内守而起亟者也”,正是说的这个。又“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亦是说的这个。血是在脉管中行的,故曰“营行脉中”,卫是血中生出来的热气,就是现在人所谓体温,体温确是在脉管之外的。血赖卫气以保护调节,而此所依赖的东西就是它自身所产生的,倒用得着一句韩文来诠释,叫做“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此是“营卫”两字真确解释。至于《内经》“卫外”“内守”两句,不言营卫而言阴阳,那是就他行文之便,并无深意。若要明白何故发热,何故出汗,何故不出汗,何故恶寒,何故不恶寒而恶风,何故脉缓,何故脉紧,这就道理深奥了。我如今将他逐层剖析出来,使得大家明白。

第一,要知道凡是动物的躯体,都有反射作用。第二,须知道卫气不是专在躯体最外一层的。何意叫做反射作用呢?譬如有一座破屋,我们走这破屋檐下过,突然有一块瓦掉下来打在头上,在这当儿,我们就会两手疾速向上举,捧牢自己的头。须知事先并不知道有瓦要打在头上,等到瓦片打在头上时节,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头部着了一下罢了。头部方才着了一下,那手已同时举起,瓦着头与手举起中间,间不容发。这个全不关系知识问题,通才硕学是如此,小孩子亦是如此,就下至猴类亦是如此。原来这样的举手并不是意思命令,两手举起,是生理天然的组织,此呼彼应,所以用为保护的。凡是这样的动作,名为反射的动作。故可以下一定义曰:反射动作者,不由意识命令之自然动作也。

不由意识命令之反射动作,不但肢体官能有之,即筋肉神经亦有之。例如,伤寒病欲知有燥矢与否,可按其腹部,若拒按者,即是有燥矢之一证。所谓拒按者,按之作痛,不愿人之按之。故有病人当被按时,其两手不期而作掩护之势,是为肢体之反射动作。若其人已病至不能动,则两手不能作掩护之势,当其被按之顷,惟见蹙额攒眉之忍痛状况。盖不能掩护,惟有忍痛。其攒眉蹙额,非由意志命令而然,乃筋肉之反射动作也。又如平人遇极可惊怖之事,则心房异常震动。旧小说有形容语曰:如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当此之顷,竟不能用意思制止,是神经之反射动作也。

肢体官能有反射动作,肌肉神经有反射动作,营卫亦有反射动作。欲知营卫之反射动作,说明殊不易。然苟验之于物理,证之于《内经》,则其理甚显。吾今先言营血之反射:凡肌肤受仆擿则肿,为火灼则红,冻则瘃,何以故?曰:因血聚。血何故聚?所以为挽救也。假如血不聚,奈何?曰:受擿扑,肌肤当因剧烈之压迫而低陷,不当反隆起;为火灼,当焦不当反红;冻则当冰,不当反热而瘃,此为急性的。车夫之腿,铁工之臂,异常发达,何以故?曰:因血聚。血何故聚?曰:所以供给工作。假令血不聚,奈何?曰:岂但不能任剧劳,将手足皆废。故《内经》曰: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此为慢性的,慢则习惯成自然,使体健而发育。剧急变化,体工不及应付,则痛苦而为病,皆营血反射之作用。此与伤寒关系犹浅,若卫气反射之作用,则纯粹是伤寒原理。

卫气即是体温,体温者,内而脏腑,外而肌腠,无乎不在者也。遇刺激则其作用显,不遇刺激则其作用不显。《内经》谓阴阳是同出异名,又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以及“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其要一也”等语,都是说的这个。健体本无阴阳,可见是一,是同;病则偏胜,病状万变,故阴阳可千可万。诊病之法,用健体的“同”与“一”以衡量病体的不同、不一。故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此有寻常与非常两种。天寒则体温集于表层,以为抵抗,所以保护脉管中之血,使能运行而不凝泣。故冬令人之体温,常高于外界之空气;天热则体温低落,其低落之方法,以出汗使体温外散而减少,使血行不至过当急速,故夏令之体温恒低于外界空气。卫气者,所以保护营血,其目的在能维持血行之平均,故无论冬夏,健体之温度常不过三十七度,此其常也。

严冬冱寒,以手搏雪,掌与指骤遇寒,本有之体温不胜压迫而骤缩,而手掌与指均奇冷。当此之时,两手之肤色均白,十指皆痛。何故冷?冰雪之冷外袭,取固有之体温而代之,固有之体温退避而却行,故冷。何故肤色白?当体温却行之先,血已先退,其处无血,故色白。何故痛?痛有两个意义:其一,凡肢体一部分不得血,则神经当痹,而肌肉当死。痛者,痹与死肌之渐也。其二,四肢之末,比于国家之边陲。痛乃神经报告“中央政府”之大脑。若曰此处骤被外侮侵占,其速调大兵来援,驱此侵占之外侮也。须臾之间,神经之报告已发生效力,全身体温奔集于两手,冷者转热;卫气所至,营血随之,皮肤转红;神经得血,自然痛止。惟此时反觉两手火热,肌肤如炙,则因向者遇冷太暴之故。物理原动力强者,反动力亦强。以卫气营血奔集于两手者,其分量逾于适当之数,故觉火热如炙也,此其非常也。言躯体之一部分,其理如此;若推而至于全体,亦若是而已矣。然犹未也,欲明伤寒之真相,当明白何故有汗,何故无汗。

汗之功用,所以调节体温;汗之机能,在末梢神经。汗从汗腺出,汗腺即所谓玄府。司汗腺之启闭者,为末梢神经。其启闭视外界空气冷暖与体内温度为衡,此种启闭亦是反射动作。须知反射动作不由意志命令,其好处在不待意志命令,其坏处在不听意志命令。冬月空气冷,因一方须抵抗外来之寒,一方须保存本体之热,而玄府闭。夏月空气热,因对于外界无取乎抵抗,对于体内且疏泄体温,保持血行程序,则玄府开。然而假使冬月有剧劳,因劳动血行疾,体热骤增,此时有疏泄之必要,则玄府亦开。乃至饮酒房室皆然。故剧劳、饮酒、房室皆出汗,当汗出之顷,外寒袭之,玄府因疏泄而开,因抵抗而闭,人虽不觉,末梢神经自不失职,所谓其好处在不待意志命令也。当其疏泄未已,外寒骤袭,玄府急闭,然寒则已入。因寒入而洒淅恶寒,于是营血与卫气均起反射作用,奔集外层驱逐外寒使出。此时已入之寒,因营卫格拒于里,不得深入,复因玄府固闭于外,不得逸出,遂成相持之局。而营卫因驱此外寒不得,则全身所有者,继续奔集于外层,遂成壮热。在理,体内热高,玄府当开,以尽其疏泄之职,然因有洒淅恶寒之故,而闭拒愈甚,不复可以理喻,于是既壮热而又恶寒。此所以说神经末梢之反射作用,其坏处在不听意志命令也。全身体温均奔集表层,则成一外重内轻之局势。动脉自与气血相应,故见浮脉。《内经》“寒胜则浮”,正是指此。筋脉兴奋,自当有紧张之象,故脉浮且紧。

中风与伤寒异者,不但恶寒、恶风之不同,其根源,时不同也。《内经》之法,风寒暑湿燥火配春夏秋冬,其病之命名,亦准此。故冬曰“伤寒”,春曰“温病”,夏曰“飧泄”,秋曰“咳嗽”。若以六气命名者,在春曰“风”,在夏曰“暑”,在秋曰“湿”,在冬曰“寒”。详解在《内经讲义》中。就吾第二卷《伤寒讲义》所释者言之,则中风之意义,自有确诂,未许望文生义。

冬日冱寒,玄府常闭;夏日暑热,玄府常开;若春秋二时,人体温度与空气温度不甚相远,则玄府启闭之作用,乃在不甚重要之列。而此时汗腺中,司启闭之神经,因无外寒之压迫,其感觉亦不如冬时之敏活,故在此时期中,倘有感冒而发热,通常以有汗者为多。是即冬日之热病,大多数无汗,春日之热病,大多数有汗。就大多数而定名,在最初之时,必名冬日之热病为伤寒,名春日之热病为中风。然热病之种类甚繁,第就初病时病状剖别,既有有汗、无汗之异,又有恶寒、不恶寒之异。于是以有汗之恶寒者与无汗之恶寒者为同类,为之立对待之名词,曰“伤寒”,曰“中风”,而别名有汗不恶寒者为“温病”。故曰“身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然同是身热而渴不恶寒之病,有发汗而即愈者,有发汗而热反炽者。初一步虽同,继一步则异,是明明为另一种病,不得指发汗为误,而列入坏病之中。因此病亦以春时为多,从时定名,别于温病,而曰“风温”。故又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之文。凡名称与其所定大纲指《内经》不符,而且不甚整齐者,必曾经多次之沿革。后人不解此意,横说不妥,竖说不妥,纷纷聚讼,致分门户,费尽无数笔墨,著书汗牛充栋,历唐宋明清至于今日,终竟不曾明白。天下可叹之事,无有过于此者。

中风之病,所以有汗者,因玄府不闭之故。玄府所以不闭者,因春时空气热度与体温不甚相远,无取抵抗之故。审是可以知《内经》“东方生风,风生木”定义之精。其中风之外,另有“风温”名目者,则因前此必曾经甚久之时,间有沿革。故而中风之为病,独与伤寒相提并论。不言春时者,则因冬有非时之暖,及居处衣被之异。所谓四时皆有伤寒,言其最初名从时定,至于后来,沿革已多,不能泥于名称,望文生义也。中风之病,外感透过卫气留于肌腠,体温虽起反射作用以事驱逐,然外感不遽出,即与表闭者同,一方因玄府开而瑟瑟恶风,一方因体温集而翕翕发热。体温集表,故脉亦浮,汗出即发泄,筋脉不致甚兴奋,故脉浮而缓。吾言至此,对于何故发热,何故有汗、恶风、脉缓,何故无汗、恶寒、脉紧,已题无剩义,且于温病、风温两条,亦已涣然冰释。凡吾所言,皆古人所未言,今人所不晓。得此以治伤寒,可以破竹而下;得此以临床治病,可以见垣一方。吾所以能知此者,十之四五,得之《内经》,十之二三,得之西国医籍,其余则由诊病阅历,悉心体会而来。吾所以公布之者,一则恨江湖医之谬妄,二则痛国粹之将亡,三则鉴于社会之懵懂,直道之不行。愿牺牲个人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为医学谋进步,自夸之罪,不敢辞也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成本为作曰。)

冉雪峰曰:此为寒伤太阳脉证。对前第一节提纲,为总纲的分目。对下凡言伤寒,又为分节的提纲。与上中风节,两两平列,对举为例。风寒各有轻重,各有浅深,又能各伤卫伤营。各注或以风寒分轻重,风寒分浅深。或以为风伤卫,寒伤营。又或以为风伤营,寒伤卫。均属偏见。本节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二句,是补足第一节总纲未尽之义。必恶寒三字,是自己诠释第一节而恶寒句真理精神。体痛呕逆,外病牵及内;阴阳俱紧,阳病牵及阴。各注解说甚详,惟恽铁樵注以生理的反射,诠释病理的体象,以体温的增减,诠释体工的疗能,在中西融会根本上着力。说明发热是体工兴奋,说明出汗是机能调节,说明恶风恶寒,是邪正出人进退消长,与其他徒袭西说皮毛,横扯强派者有别,此恽氏学有心得,故能证人生理病理的最深层。惟云卫是血中生出来的热气,不知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不知营出中焦,卫气出于下焦。又谓发热反射动作,玄府启闭,亦是反射动作,不知体温中枢在延脑,出汗中枢在延脑,不知反射是刹那临时的应变。又只限于反射的本体,若发出冲动,调集机体其他以广御疗,仍须赖中枢脑部的指挥,不得尽归之反射。中风伤寒为第一节的子目。温病中湿中暍,亦为第一节的子目。故中风伤寒温病中湿中暍,经论均冠有太阳字样,此为难经伤寒有五真谛。越人仲景,先后一揆,恽氏对此,体会未十分透彻,故措词不免隔阂,凡此均有商讨必要,此为治伤寒入手第一关键,正如恽氏说,不得含糊放过,故明辨如此,务于经论原旨,再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是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不过开始得的时候,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有的人一有病就出现头疼等症状,看病的时候还没发热呢,可他转头(按:形容时间快)就要发热。

无论已发热还是未发热,必恶寒呐,一定是怕冷的,所以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他一定怕冷,而且不汗出的(类型)怕冷特别厉害。在临床上也是,麻黄汤证的怕冷比桂枝汤证的怕冷要重得多,尤其是大青龙汤证,冷得更厉害。

“体痛,呕逆”,由于一点也不出汗,人的气体不得旁达,不得旁出,像桂枝汤证它不是不往上撞,它也撞,但轻,所以桂枝汤也有干呕啊。而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气体一点也不往旁走,它都往上撞,所以它呕逆。桂枝汤证身体不是不疼,也疼,但疼得轻,血管缓了嘛。而伤寒是无汗,充血固然上面重,身上哪儿充血都比中风重得多,所以身体都疼,不光头项。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关系,有汗脉缓,无汗脉紧。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全紧。就像我刚才讲的脉紧、脉缓,脉紧,你拿手一按脉,界限非常分明,这类太阳病就叫伤寒,伤寒是个证,就是太阳伤寒。

那么古人取这个名词(伤寒)跟中风一样,也是由于这一类的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比中风明显、显著,所以就叫伤寒,伤于寒嘛。这也不对啊。这也是拿现象当本质,古人那时候限于水平,没法分清致病的本质。所以,我们研究中医,第一要搞清规律、方法,这是客观事实啊。至于这种客观事实怎样来理解它,古人有时候拿现象当本质,那是错误的。但是这种形象,也就是客观事实,是永远存在的。现在也是啊,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这两种感冒,一个是有汗的,一个是没汗的。那么古人管有汗的叫作中风,没汗的叫伤寒。这是因为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可我们现在就不应该这么认识了,还要说什么风伤哪里、寒伤哪里(这都是不对的),这明明白白的,现在都是常识了,不是什么科学专门的事了,还要那么讲(风伤哪、寒伤哪)就是错了。可是这个“伤”和这个“中”是要让你分析的。所以仲景的文字都这样,他起个名字,你看“中风”与“伤寒”,这是很有味道的。“中”,邪深。“伤”者,伤于外(邪浅)。咱们磕伤、碰伤,都是伤于表皮,这个(伤寒)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所以想法汗出(病)就好了,人体的病邪浅,这叫作伤寒。

这三段,头一条讲的是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概括的特征。那么太阳病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中风,一种太阳伤寒。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由于汗出和无汗,证候就不同了。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校勘】成无己本:“逆”作“”;“名为”作“名曰”。《玉函经》:“脉”字上有“其”字;“俱紧”下无“者”字;“为伤寒”上无“名”字。

【句释】“体痛”,为汗腺闭止,发热汗不出,末梢神经受到酸刺激的反应。“脉阴阳俱紧”,柯韵伯云:“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即是说无论用轻重手法诊察脉搏,脉管壁都有紧张的现象,仍为浅层血管收缩的结果。“伤寒”,犹言感寒,既不同于书名“伤寒论”代表广泛热性病的伤寒,更不是肠热病的伤寒。

【串解】柯韵伯云:“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症,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中风因见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更恶寒矣。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

因为有这一系列的寒象症状,便可认为是感寒的的证。于此可知伤风、感寒两证的分别,只是机体不同的反应症状,并不是致病因子的有所悬殊。为什么把这些症状叫作“伤寒”呢?古人以“寒”属冬,冬主敛藏,发热、恶寒、无汗、皮肤紧缩,好像冬令的寒冷敛藏一样,所以叫作“伤寒”,这名称仍然是对事物的比附得来的。

【语译】所患的太阳病,姑无论已经发热,或者还没有发热,只要是有恶寒、身体疼痛,甚或呕吐等症状,脉搏亦呈现紧张状态时,这便是伤寒(感寒)的主要证候。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解析】

本条为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在太阳病提纲脉证的基础上,若恶寒之证突出而或已发热、抑或尚未发热,此时身体疼痛、呕逆、脉来阴阳皆浮而紧的,则为太阳病伤寒证。

“必恶寒”,强调了恶寒的必然先见。寒邪客表,寒为阴邪,其性凛冽,比风邪伤人为重而且深,也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肌表失其温煦,故恶寒必见,而且虽身居密室,复被向火,也不能减轻。寒性凝敛,表闭无汗,卫阳必郁。待阳气闭郁到一定程度,方表现为发热,故伤寒之发热就不如中风之迅速。但也有素体阳盛,感寒发病立即出现发热的,所以用“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种未定之词,以示发热有早有晚。伤寒发热缘于表闭阳郁,故以干热灼手而无汗为特点,这与中风证发热肌肤潮润而有汗迥然不同。“体痛”即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证之一。寒性凝涩,伤人可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使营卫气血涩滞不利,故周身疼痛特别明显,《内经》谓“寒主痛”正是此证之机。“呕逆”,是寒邪束表,里气上争,胃气上逆的反映;若寒邪影响肺气不利时,还可兼见喘咳等证。“脉阴阳俱紧”是指寸关尺三部之脉都见浮紧,“脉阴阳”是指尺、寸之脉。脉浮主邪在表,脉紧主寒、主痛、主邪气实。伤寒表实无汗,卫闭营郁,所以表现为脉浮而紧张有力,与太阳中风汗出营弱的浮缓脉不同。太阳病伤寒证,若寸关紧而尺脉迟,或寸关紧而尺脉弱的,则为伤寒夹虚之证,治当另作别论,不可发汗。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中风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营阴外泄,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属太阳病表虚证。伤寒为寒邪直透营卫,卫闭营郁而见恶寒、发热、无汗、体痛、呕逆或喘、脉浮紧等证,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有汗与无汗则是两证鉴别的要点。

倪海厦《伤寒论》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暂且不管,“必”,就是一定有的症状,一定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这就叫作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人,得到伤寒会发热,体质不好的人,看不到发热,病直接进到里面了,但一定有的症状是恶寒,怕冷的现象。水停在表面上,会感觉到冷,水停滞,造成温度下降。人的神经,血脉系统,都是一直在循环、突然这部份被寒束到,产生障碍,神经没有好的营养去供应,病人会感觉到痛,这个痛就是因为压力而且冷,所以要把水排掉,如何把水排出去,同时把病毒排出去?因为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水份,如果攻的太过,结果感冒好了,人也脱水了,所以在排水的同时,要把丧失的津液同时补足。为什么会呕逆?一般来说,当病情进入少阳的以后,会有呕逆的现象,但在这里并不是进入少阳,而是病人本身肠胃有问题的人才会产生的现象,或平常肠胃很好,而大饱大饥之后或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的时候,感冒进来,才会呕逆,呕逆就是东西吃不下去,并不是每个人得到伤寒都会有呕逆的现象。脉阴阳俱紧,阴阳脉,过去有两派说法,一说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左手为血,右手为气。一说轻轻摸到表面上跳得紧数强,重按到骨边,跳的更强,表是阳,里是阴,这二说法皆可。现在我们来做个总结,所谓阴阳脉,所谓寸为阳、尺为阴,这在临床上是最有用的,所以临床上摸到寸脉与尺脉都是又浮又紧,就是脉阴阳俱紧。

太阳病,有一种会流汗,没有恶寒,但风吹的很难过,病人会发热、发烧(中风),有一种没有流汗、恶寒、怕冷、全身骨节酸痛,这是因为水排不出去(伤寒)。中风为什么不会骨节酸痛,因为水排得出去,所以滤过性病毒千百种,只分这两种就好了,按症处方,就是辨症论治。

若以节气来看,“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所以在霜降到春分这段期间,被寒气所伤,就称为伤寒。因为寒气乃是冬天的正气,所以被冬天的正气所伤而产生的伤寒,并非疫病,所以不会传染。

在南方一样有伤寒证,在美国佛罗里达很多,例如长时间在冷气房工作,或是游泳突然跳进冷水中,都可能出现伤寒证。如果是身体很强的人,吹了冷气,可能只是皮肤痒一下就好了,所以平常要保养身体,除了食物选择以外,就是要把肠胃保养好;人体要清灵、天是虚灵,人是清灵的意思,就是食物进入身体,二十四小时就要排出去,新陈代谢很好,就是“清”而能够“灵”动。

我们临床使用麻黄或桂枝,就是看病人有汗或是无汗,就是中风与伤寒这两种病症的区别。

整理人:刘鑫

排版:净信

审核:之己

说明

我们承诺:本次整理各家注解的内容仅供中医人士学习和交流使用,为中医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经典的交流平台。

旨在传播中医文化和知识,以期提高临床大夫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存在不当使用请与小编联系。

和其光而同其尘,修岐黄而觅知音。

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病家得离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16)六经病证
增广补正《伤寒杂病论》整理版.doc
杨绍伊揭秘遗失的《汤液经》为《伤寒论》之源
《伤寒杂病论 真解》之“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