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燃料电池专题: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将近千亿,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的实现途径:核心技术国产化、规模化

燃料电池电堆基本实现国产化,辅助系统国产化正在提速

建议关注有望实现进口替代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019 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元年

预计205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到500 万辆

以每辆燃料电池车电堆功率60kW计算,分别对应2025 年、2035 年、2050 年销量目标计算,2025 年、2035 年、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分别为:144 亿、720 亿和990 亿元;国内燃料电池电堆的产值为:104 亿元、518 亿元和713 亿元。

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性能提升的核心指标:比功率、耐久性

根据美国能源部(DOE)发布的《Fuel Cell Technical Team Roadmap》(2017 年),为了实现商业化目标,燃料电池系统需满足以下要求:

  • 1)比功率:2020 年达到650W/kg,2025 年达到900W/kg;

  • 2)耐久性:2020 年达到5000h,2025 年达到8000h;

  • 3)规模生产成本:2020 年达到40 USD/kW,2025 年达到35 USD/kW。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空气循环系统成本下降空间大

质子交换膜、扩散层,空气循环系统成本下降空间大。具体看电堆的主要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的幅度,其中质子交换膜、扩散层成本下降的空间最大,以公交车为例,如果产量翻4 倍,达到1000 套/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38%,其中,质子交换膜和扩散层的成本下降幅度分比为58%和56%。辅助系统中,空气循环系统和氢气循环系统的下降空间也可观。双极板和催化剂成本下降的空间相对小一些。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 年)中的目标,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要从2019 年的8000 元/KW 下降到2025 年4000 元/KW ,2035 年下降到800 元/KW ,2050 年进一步下降到300 /KW,如果单车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为100 KW,则单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可控制在3 万左右。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燃料电池的成本有望不断下降。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许多关键材料仍需进口,国产化率偏低,造成成本费用高昂,成本也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离不了氢燃料基础设施的保障,国内制氢、氢能储运、加氢环节的基础设施发展薄弱,未来建设提升的空间较大。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包含:氢能制储、加氢基础和燃料电池三大环节。截止到2018 年底,国内已有3 座液氢工厂,产能1060 吨/年,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7 年11 月2 日发布)的规划,预计到2030 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量将达到60 万吨/年,年复合增速超过60%;截止到2018 年底,国内已建成加氢站23 座,在建17 座,合计40 座,《路线图》预测到加氢站将达到1000 座,年复合增速28%。

储氢技术:短期车载储氢以70MPa 气态方式为主,中期以气态、液态多种方式协同。目前国内主要采取的是高压气态储氢方式,低温液态储氢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有机液态储氢在燃料电池客车车载储氢项目中得到示范,固态储氢在分布式发电项目中得到示范。

产业补贴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

2019 年3 月26 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 1 - 过渡期期间(2019.03.26-2019.06.25)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 年对应标准的0.8 倍补贴。2-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财政部表示,正在研究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和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政策措施,将按程序报批后另行发布。

燃料电池汽车由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辅助电池系统构成。根据DOE《Fuel Cell System Cost–2017》数据,燃料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约63%,由燃料电池堆(催化剂、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空气循环系统、供氢系统、水/热管理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一:电堆

双极板:金属双极板是发展趋势,国内尚在研发中

石墨双极板目前最成熟,金属与复合材料双极板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基体材料的不同,双极板可以分为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和复合材料双极板,其中石墨双极板最早被开发使用,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并已实现商业化大规模应用了。同时,表面改性的金属板以及成本降低的复合双极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质子交换膜:国内基本实现产业化

全氟磺酸型膜是目前燃料电池主要采用的膜材料,全球全氟磺酸型膜的供应商集中于日本和欧美国家,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 系列膜。

根据《2018-2019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数据,国内的武汉理工新能源公司、山东东岳集团、上海神力科技、大连新源动力和三爱富都有均质膜的生产能力,武汉理工的产品还出口国外;在复合膜方面,武汉理工已向国内外数家研究单位提供测试样品;大连化物所、上海交大也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催化剂作用于氢气,使电子离开氢原子。目前Pt/C 载体型催化剂是PEMFC 最常用的催化剂,由纳米级的Pt 颗粒(3~5nm)和支撑这些Pt 颗粒的大比表面积活性炭构成。

根据《2018-2019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数据,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生产商为美国的3M、Gore,英国的Johnson Matthery,德国的BASF,日本的Tanaka,比利时的Umicore 等,国内大连化物所具备小规模生产的能力。

气体扩散层(GDL)起着分布反应气体、在电极和双极板之间传导电子和热量、与平衡电极表面水分的作用。对于气体扩散层,不仅有透气/透水性好、导电/导热性好、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物理化学性质,还要具有易于规模生产和价格便宜等商业方面的要求。

根据《2018-2019年中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数据,目前碳纸产品由几个国际大生产商垄断,如加拿大巴拉德、日本Toray 和德国SGL。我国的碳纸开发生产落后于国外,国内上海和森公司有小批量碳纸产品,台湾碳能科技公司的碳纸产品价格较低,获得了一定市场认可;中国石油大学和东华大学也在从事相关研究。

空气压缩机是保证燃料电池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设备

技术壁垒高,涡旋和双螺杆空压机是目前主流技术路线

旋转容积式压缩机和涡轮式压缩机是目前的研究运用重点。各大类压缩机都各具特点,需要对其弱点进行研究并加以克服,从而满足燃料电池的需要。从效率和可靠性来看,涡轮和螺杆空气压缩机是目前被认为最优的两种技术路线,也是未来运用趋势:

  • 1. 螺杆压缩机:目前美国通用、Plug Power、德国Xcellsis、加拿大Ballard 等公司的燃料电池中都采用了螺杆压缩机压缩机/膨胀机供气系统。德国大众公司在Bora 燃料电池发动机汽车上采用的喷水螺杆压缩机,是国际燃料电池技术的重大进展之一;

  • 2. 涡旋压缩机:日本丰田(TOYOTA)、美国UTC 等公司的燃料电池系统采用了涡旋机械作为其供气系统的核心部件。

氢气供给系统影响车辆的安全性与寿命

氢气再循环装置:影响氢气利用率、解决水管理问题

1. 氢气循环泵:采用电机变频控制电机,使回流能力根据不同功率进行响应,可以有效改善氢循环、灵活性高,但是需消耗额外的电以维持其运转。

再循环装置的规模化生产有助于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引射器为例,根据DOE《Fuel Cell System Cost–2017》)的数据,一台引射器的价格在2005 年时约为300 美元,但是大规模生产后,成本会有大幅度下降,有望达到20 美元/台。国外已有投入使用的氢循环装置,国内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无成熟产品。

  • 1) 美国Park 公司开发出了氢气循环泵,可用于不同的燃料电池汽车;

  • 2) 美国H2 Systems 公司开发并提供氢气循环泵的系列产品(Hyrdogen Recirculation Blower Series );

  • 3) 美国的Argoone 国家实验室开发了氢气引射装置(Ejector)及氢气泵混合循环系统;

  • 4) 各大汽车公司也开发了相应的氢气循环装置,并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例如氢气回流泵在丰田汽车公司Mirai 燃料电池车上得到了实施。

  • 5) 国内正处于研发阶段,有一些发明专利,还并没有成熟产品。

……

<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16px; margin-bottom: 16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bottom: 0px; color: rgb(34, 34, 34);"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报告来源:华泰证券;分析师:肖群稀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分析,氢能源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分析
深度解析:氢能产业链全景梳理
氢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分析及对策探讨
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还要“过关斩将”
氢能知识大全
美锦能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