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记忆】狮子山的故事


本文由乡土天下独家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王乃嵩   编辑:文翟

在邵东火厂坪、流光岭、杨桥三镇交界处,有一个叫“字马塘”的地方,地图上的名字叫“旸畅”(旸,读yáng,意为晴天——编者注)。从这儿往南走约2公里,便到了糜家坪,以前有一条青石板路,一路串起家乡的风景。

民国以前,这条青石板沿途有香水庵、高头屋大花屋、铁山冲大屋、晏方屋大屋等老房子。它的中段更出现三景相依的布局,即绵延的青石板路、水不深而清澈见底的杨新水(蒸水的一支,发源于新堂冲水库老虎台)和本文要说的狮子山。

狮子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大山,远观如雄狮踞云端,威风凛凛,守护一方平安。

其上半部分以石头为主,遍布岩石和砂砾,间或有些泥土,长满茅草和灌木;下半部分泥土多于石头,有一层层的“梯土”,家乡的人们用来种植红薯、玉米、黄花菜等农作物。

狮子山的北面,有一个大山洞,里面约有100平米大小,有坐、躺的石头,非常光滑。往里还有三四个小洞,每个约50平米,以方型为主。

听老人说,1934年,有一支国民党部队追击红军,从双峰县一直追到祁东,经过佘(田桥)大(石桥)公路时,驻扎在东风村,离我的老家杨新村(2016年合并到杨中村)近在咫尺。因担心部队进村搞破坏,我爷爷组织村里人开会,商讨对策。有些人说,国民党是反动派,会杀人放火,抢东西,还是投亲靠友,先走为好。有些人说,国军要的是红军,只要不惊动他们,应当没事。有些人说,要抵抗。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爷爷最终决定,为保险起见,成年男人都躲到狮子山上去,妇女儿童出去投亲靠友,避一避。约定如果没事,过几天就接她们回来。

几天后,国民军部队听说红军从杨新经过,便向杨新出发。走到双江坝的时候,突下大雨,而这时,军部接到报告说红军已经到了祁东白地市,所以他们又调头。当时,我们村除去外出的,几百号人都躲在狮子山那个洞里。听说国民党部队走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听老人说,当时大家在洞里储藏了不少粮食,足够吃一月,防御的石头有好几吨。

童年记忆里的狮子山,爬上山顶,向南可看到佘湖山上的铁塔,向北可看到我外婆家真人岭村的矽砂山,向东可看到杨柳的佘家岭,向西可看到胡家冲那边的火厂坪镇。

最多的经历是和小伙伴到山上砍柴。大家拿着毛镰、禾枪,带着水,带着磨石上山。一路上,大家唱着山歌,有说有笑。砍柴,只砍大个的,小的留着,既可以作燃料,又能作藤蔓瓜菜生长的骨架。

狮子山也是小动物的乐园。在山上的石旮旯里,经常能看到野兔屎,圆圆的,黑黑的,有点硬。偶尔也可以看到野兔从草丛里蹿出,一眨眼不见。我叔叔家曾养了一条大狗,有时会从山上叼回一只野兔。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狮子山上开了一个石子场。热闹的时候,周边村姑到山上去砸石子。就是把大的片石砸成碎石。这些石子最后用拖拉机拉到佘田桥的邵东钢厂。采石厂在中饭时间会放炮。这时,厂里一个声音大的人,就会在放炮前大声喊“放炮了哦,放炮了里哦”。一般五分钟后炮就会响起。放炮声成为提醒我们吃中饭的时间到了。我们一般都是听到“要放炮了”的喊声,就匆忙回家,或者找个地方躲起来。

石子场断断续续开了几年。开的时候,一片繁忙景象。拖拉机来回运石,村里的劳动力到那里打钎,有些是把石头放到碎石机里。记得有一次,石子场的一位拖拉机司机,翻车到坡下。幸好人没事。有一次,隔壁的老幺,被石子打进肚子,被抬到拖拉机里,下面放些稻草,送进医院救治。我大姐当时在十二中上高中,有时回学校,我母亲就请过路的司机顺搭到邵东钢厂。为表示感谢,常送司机一些红薯片、桔子等。后来,采石场因邵东钢厂倒闭而没有开了,直到2014年,怀邵衡铁路开始建设,又重新热闹起来。

以前,从我老家杨新村去火厂坪有两条路。一条绕狮子山北路,过茶子冲;一条绕狮子山南路,过白马冲。一条是石板路,一条是山路。

过茶子冲的路在狮子山脚下,这是一条石板路,经过我高祖、曾祖等先人居住的地方。我虽然没有在那儿居住的经历,但听到年长的堂哥说过,他们小时候在那块山坡放牛牧马,好一派江南塞北的风景。可是,物是人非,现在除了几间老的土砖屋之外,就只剩下一口水井,静静的流淌,仿佛诉说过往的风景。再经过一片无人的地方,就到了火厂坪附近的胡家冲。

而如果走白马冲那条路,就要走山路。

白马冲有十户人家,过了那儿,就是树林,偶尔会遇见劳动的村民,因此也不会害怕。但到了胡家冲,经常会听到狗叫,令人害怕。有一次,我与三伯父一起经过。三伯父说,因为山里狗见到陌生人少,所以就叫得特别凶,但你不犯它,它也不犯你的,所以不用害怕。我后来到了城里,发现城里的狗不太叫。即使叫,声音也不大。也许是城里的狗见人多了,也就不想叫了。

读高中的时候,无论是经过茶子冲还是白马冲的路,我都经常走。那里,都留下我太多的记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循环往复。有一次走累了,我在路边一颗树上,刻“柴桑界”三字。那是因为,当时看了《三国演义》,以此来回味周瑜与诸葛亮的故事。

作者简介:王乃嵩,邵东市杨桥镇杨新村人。广西科技大学建筑系教师。从事南方乡土建筑保护研究。

主编:陈胜乔 编校:文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邵东城北杯新诗大赛7】佘晔:邵东一夜
【短篇小说】四川自贡 / 徐木花 《山石之恋》
邵东市佘湖山云霖祠庭
楹联:题邵东市佘田桥莲菏观
《狮子山下》〓朗诵〓
遨游狮子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