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夜忆故亲: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

文/ 朱开银

前言:这是2018年中元夜,笔者在舟山工作期间记下的文字。今年的中元夜,文中的老祖母已驾赴瑶台467天,老祖父已驾鹤西去289天。天地无数有情事、世间满眼无奈人。一辈子很短,请大家珍惜眼前人。

“七月半,看牛伢子傍田圹”,一转眼,时间又到了农历七月半的“中元节”,三伏天已经接近尾声,早晚温差逐渐变大,老家湘西南檀木山一带早起放牛的男孩要倚靠在田坎下的背风处躲避清晨的凉风了。三十年前的这个季节,每到清晨出去放牛时,老祖母总是不忘叮嘱一句,“崽啊,多穿滴衣裳叽,莫冻倒哩……”。

七月十五“中元节”,国人习惯称为“鬼节”,都说这段时间夜晚不要出去,以免碰上各种灵异事件。但是在我老家湘西南农村檀木山,大家通俗地将这一传统节日表述为“接老客、送老客”,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与清明同等重要和隆重的传统节日,并且丝毫没有恐惧感,而更多的是心怀一种对神灵的敬畏及祖先的虔诚。淳朴的农村人,趁农闲季节,把故去的祖先和亲人接回家,早、中二餐三牲酒礼香烛纸钱以及刚收割晒干的“新米”饭顶礼供奉,表达对历代先祖的感恩及追思。

每到七月初十晚上(故去不满三年的亲人为“新客”,七月初九晚上接),老祖父会在堂屋神龛前的供桌上摆上5个酒杯,斟满自家酿造的土烧酒,点亮“香油灯”,燃起香烛纸钱举行“接老客”仪式,一边念念有词一边鞠躬,“本宗堂上朱氏历代祖考祖妣……亲身领鉴亲身领受……”,躬请故去的先亲回家做客,一家男女老少跟在老祖父身后向祖宗牌位鞠躬行礼。讲究点的人家,还会在堂屋前挂上孔明灯,照亮“老客”回家的路。

据老祖父说,5个酒杯代表供奉五代先祖,即父、祖、曾祖、高祖、太祖(还有一种说法是“千人共一盏、万人共一碗”,5代表的仅仅是一个概数)。仪式开始前,老祖母总是会叮嘱我们一帮小孩不要吵闹顽皮,大人不要责骂小孩,以免惊动“老客”了。胆大的孩子会躲在堂屋大门后面,据说阳气极低的还能看到“老客”们一个个拄着拐杖鱼贯而入。我小时候也曾偷偷摸摸躲在大门后面,一声不响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盯住大门口,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老客”进门的影子。

把“老客”接回家后,每天早、中二餐吃饭前,都要先举行祭祀仪式,把菜(碗为单数)端上桌子,斟满5杯土烧酒,盛5碗米饭,架上5双筷子,摆好凳子,燃起香烛纸钱,敲响磬子,躬请“老客”们入席。在那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过了端午节,我们这帮小孩最期盼的节日就是接“老客”回家,因为每家每户都会在早、中二餐备好鸡、鱼、肉、蛋等荤菜,祭好祖宗,将酒倒掉一点,把饭倒回锅里“折”过再重新盛上,一家人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大快朵颐了。而我们这帮小孩老早就垂涎三尺,哪里还顾得上把饭倒回锅里,直接抢一碗祭过祖宗的米饭,手忙脚乱地夹满荤菜,连蹦带跳端着饭碗去院子里串门去了,留下老祖母在身后追喊道:“何得了,饭都莫'折’,呷哩莫得记性格,读书得嗯晓得读,要考〇分格……”

据老祖父说,“老客”在家的日子,苦瓜、丝瓜、茄子、虾、狗肉是不能上席的,晚餐也是不用请“老客”入席的。而如今,我们在城市工作,早出晚归,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只有晚餐能够有时间祭祀祖先,我想,老祖宗应该也会与时俱进改变生活习惯吧。祖父至今还经常跟我们说,祭祀祖先仅仅是个心意而已,目的是教导后人不忘先祖开基立业、繁衍子孙、养育后人的那份艰辛。

到了七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要举行送“老客”仪式(“新客”七月十四晚上送)。晌午后,每家每户都会打发小孩去摘油桐树(果实成熟后可压榨桐油)的叶子回来,而女主人这时都会在石碓臼上把新收的糯米舂成粉,然后和水搅匀做成猪腰状的粑粑,用洗干净的桐子叶包起来放到锅里蒸熟,盛在木制的方盘里,为“老客”送行。勤劳的祖父祖母则会顶着中午的烈日把春天播种的芝麻早早收割,趁着三伏天晒干后捶出芝麻粒并舂成粉,拌上红糖做馅。院子里的小伙伴们总是喜欢来我家讨要桐子叶粑粑,因为老祖母做的芝麻红糖馅粑粑又甜又香。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摘桐子叶时经常被一种通体绿色、长满毛刺的毛毛虫蛰到,那种奇痒无比、毛骨悚然的感觉至今难忘。

入夜时分,每家每户门前的晒谷坪上都是火光闪耀、纸灰飞舞、鞭炮齐鸣,火光映红了神色凝重的农村人面庞,就好像是在依依不舍地送别亲人去异地他乡远行一般。老祖父则比其他家更讲究一些,将列祖列宗及5代先亲分批送行,把他亲自用毛笔写好的一张张“扉纸”(类似于阳间的银行汇票,上书“中元大会冥财上奉故考/妣×公/母××老大人/孺人亲身受用××具天运××年××月××日具化”)码在纸钱垛上,每送走一批,燃烧一次香烛纸钱、燃放一次鞭炮,而我则跟在老祖父的身后,恭恭敬敬地端着盛满桐子叶粑粑的木制茶盘,似懂非懂地跟着老祖父一起鞠躬作揖恭送祖先。

记忆中,送老客的时候还要给城隍庙王土地尊神等阴曹地府的诸位神仙官人准备一份,包括车夫脚夫力士也要给付费用,以求纸钱能顺利送达祖先手中,尤其不可忘记“䞄钱仙官”(根据祖父的描述,应该是阴间掌管货币的官人,类似于阳间的人民银行行长),以免发生克扣影响冥财兑付。老祖父还会用在南岳衡山祝融峰顶大庙前石狮子额头上磨过的“卦”来询问祖先是否已经收到了供奉,并祈求祖先保佑后人,“阴卦”则代表已经收到,“阳卦”和“保卦”则代表后人平安顺利,如果“岔卦”多了则说明此人运气不好走,今年要多加小心了。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送老客”仪式总是要比别人家花的时间多一些,因为院子里的小伙伴们早已吃饱了桐子叶粑粑,而我家的仪式还没结束,我早已馋得口水直流。老祖父说,老祖母是独生女,娘家没有直系后人,所以他作为女婿也把故去的丈母娘和老丈人接回来了。老祖父的长兄在解放前被GMD抓了壮丁一直未归,长嫂在儿女早逝没有留下子嗣后也于八十年代初期撒手归西,他作为弟弟也把长兄长嫂接回来了。老祖父念得多了,所以我至今还记得“汤公大达字云庭老大人、德妣汤母李氏老孺人,朱公芳亻戎字军山老大人、德妣朱母卢氏老孺人……”受祖父的影响,我每次祭祀祖先的时候也会请上他们。老祖父还说,世上还有些人在世时没有子女,也有些未成年就夭折的,没有人祭祀他们,他们只能孤苦伶仃地到处游荡很是可怜,所以,我们家还要给“本坊上下无祀男女四生六道孤魂甶孑等众”备好纸钱,单独在槽门口为他们送行。

送走“老客”,一边吃桐子叶粑粑,一边听老祖父讲道教“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与“中元节”的来源,以及儒教的孝道、佛教的报应、道教的解难。讲明洪武二年老祖宗俊福、荣绍二公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水伯保千秋乡梅子坡圳上“插标占地”移民到湖南宝庆府西坪二都中和保银录村落籍的旧事,以及江西祖籍地他老人家也未曾去过却津津乐道的“早禾渡”“鹅掌大坵”。给我们解读《三字经》里“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的典故,激励我们“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教导我们“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人家”,叮嘱我们“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往往结束时已是午夜时分。我们这帮小孩也就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在梦里憧憬着明年的接“老客”会有什么好吃的呢?

檀木山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我们会在七月十六日的早饭时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老祖母说,“老客”们舍不得离开他们的后人,所以他们昨夜还在家里没有回去,要今天早上吃了早饭再走……农村人那份朴素的情愫,让我至今难忘。而今,身在异地他乡,我也只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接老客、送老客”,在餐厅挂好平日里卷起来收藏在柜子里的神龛卷帘,备好三牲酒礼供果香烛纸钱,感怀先祖、敬畏自然,停驻脚步、思索人生……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给在老家的父亲打了个电话,那头正传来霹雳啪啦的鞭炮声,父亲在电话里喊道,“你爷爷快九十岁了还要亲自送'老客’,我来送都不肯……鞭炮吵起听不清,先不说了……”。我在想,这份感怀先祖、敬畏自然的传统民俗,传承至今到底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

作者简介:朱开银,男,1979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省“万人计划”特聘专家。18岁离开檀木山外出求学,长期在世界500强企业从事数字科技工作,业余时间坚持用乡土文字记录心路历程、传播社会正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原创散文)清明
渭南文坛 | 王新龙:清明祭祖
清明为什么要祭祖?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启书原创)年的韵味系列之三——怀敬祭祖
《古今称谓释义》
居家应酬礼仪(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