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并不如烟——水东江“燕子堂”萦怀

文/ 尹仲隆

近读陈胜乔先生写的《追寻邵东太平曾氏“时熙堂”的秘密》,从中得知邵东水东江桥边村“时熙堂”在清朝出现“父子皆举人,五子俱登科”的盛况。陈先生还说,“时熙堂”又叫“燕子堂”。

据陈胜乔先生介绍,“燕子堂”第一代主人在族谱中的班辈名叫曾宗逵(光绪邵阳县志中有“曾宗逵”小传),他本名曾镇安,号仪斋,生于乾隆五十四(1789年),33岁考取壬午科第二十六名举人。曾宗逵有五个儿子延椿、延树、延松、延桓、延权,兄弟五人全都考中秀才且都在清朝为官,其中第五个儿子曾延权在光绪邵阳县志中记载为“曾寿麟”,是清同治癸酉科(1873年)举人,做过浙江桐乡、山阴县知县,兼理新昌县知县,后升补海宁州知州,因此,他又被人称作曾海宁、海宁公。

此前,我在《乡土天下》还读了曾仪容老师写的一篇文章:《王夫之与太平曾氏的交往》,里面有个“燕子堂”。

曾老师在文章中说,1648年冬,王船山与太平曾氏曾延美共辅南明王朱榔。1710年家住汪塘黄家陂的曾载阳、曾载述兄弟写了《刊夕堂永日绪论——船山经义附识》。两兄弟之父曾蕃祉与王船山雅意周旋,来往不断……王船山57岁定居衡阳金兰寺湘西草堂以后,与太平曾氏的交往就更加频繁了……解放前,燕子堂曾广谟家里就有王先生不少手稿。曾广谟看了那些手稿后,写了一篇《王船山碑文》。

“燕子堂”,一个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堂名。

它是我外公的家啊!


邵东太平曾氏时熙堂(燕子堂)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母亲带我去过“燕子堂”多次,它离水东江桥边塘不远,可那个时候我没有见到过外公,可能去世了。另外桥边塘好像是条半边街,燕子堂旁边好像有个瓦窑……其余什么都不记得了。

“你舅舅(我们叫晚舅爷)解放前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过,后来在湖南大学教过书,”母亲生前这样对我说(母亲于1961年去世,年仅49岁)。

我还有个堂舅爷,我们兄弟姊妹叫他九舅爷。记得解放初期,九舅爷到过我家一次,先天来,第二天回家。九舅爷被生活所逼,到我家借贷来了,见到我母亲带着一群孩子住荒山野岭上的茅屋里,实在不好开口(后来我听母亲这么说的)。九舅爷回家时,我去积光堂(白玉小学)上学,跟在九舅爷后面,到了黄泥排,分路走。站在黄泥排上,我久久地望着身子单薄的九舅爷:他的长衫被风刮起,衣袂飘扬,九舅爷渐行渐远,我眼睛湿润起来……那情景刻印在我脑子里,现在还很清晰。

我母亲是出生于“燕子堂”的大家闺秀,1912年五月十八日亥时出生,在家排行老幺,从小失恃(死了母亲——编者注),吃苦不少。母亲十八岁嫁到流光岭尹家“教让堂”,连续生了八胎,六女二男。母亲37岁那一年,家乡解放(听一位老人讲,我们村里是1949年八月十六进驻土改工作队的)。次年,父亲因病去世(1950年,享年36岁)。之后,斗地主分田地运动全面铺开。

作者记忆里的“教让堂”

在翻天覆地的岁月里,母亲三寸金莲,拉扯着一群崽女,夫家离娘家燕子堂几十里路程……我们和舅舅家就没有走动了,联系隔断,以至杳无音信。

虽然我们家从此与燕子堂少有联系,但我们在精神上与燕子堂从未隔断。母亲是在燕子堂长大的,受家庭熏陶,从小熟读诗书,唐诗、宋词、元曲,能随口背诵,历史典故娓娓讲来。《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古籍里面的警句名言,烂记于心,常用来教导子女,对我们后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记忆中,母亲给我们缝补衣裤时常念叨:“身上连(缝),进状元,身上补,作知府,哪个嫌,烂舌根。”还有“笑脏不笑旧,笑烂不笑补”等母亲编的口头禅。我们也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世事虽如白云苍狗,但并不如烟。

不知不觉间,母亲去世已逾一甲子,我也从当年的忧患少年变成白发老翁,但回首人生来处,心中总不时荡漾一股追根溯源的情愫,这其中也包括燕子堂。

上世纪末,我们村里的大兴堂曾佑卿(上世纪末过世)和我摆过龙门:说他小时候见到过我外公,我外公曾经到过大兴堂点过“神主”(神龛中的祖先牌位——编者注),“点神主”要请族房中有名望的人。

曾佑卿说我外公是清朝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在方圆十里八乡曾氏家族中很有名气。他说我外公坐轿子从燕子堂过来;外公须发皆白,穿着红绣花鞋;外公用蘸有朱砂的笔“点神主”,手哆哆嗦嗦,左手捉住右手才行……

曾佑卿还说我的舅舅学问也好。他说我舅舅的儿子(我们叫敏哥哥),是老牌大学生,学农的,改革开放初期在湘西某县当过副县长……

2023年4月26日下午,我在大兴堂曾建光家玩。曾建光说听他奶奶讲,我外公叫曾叔才,在兄弟中排行第八,人们叫他八爷,是清代秀才,在方圆周边有名气。说我外公为周家坝(流光岭镇建民村)的延芳堂、光大堂等曾姓家族点过“神主”。我外公穿红绣花衣、绣花鞋,坐彩轿来。彩轿停在石山坳花萼亭,延芳堂等曾家人举着幡伞执事,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

而最近看了陈胜乔先生等写的有关“燕子堂”的文章,我进一步想弄清:我外公是仪斋公(曾宗逵)下面哪一支房呢?《王夫之与太平曾氏的交往》中说的“燕子堂的曾广谟”和我外公曾叔才是什么辈份关系?我舅舅叫什么名字,他的后人情况如何?

我已年近耄耋,很想到桥边塘去看看,不知道燕子堂还存在不?

附录:曾广谟撰写的《王船山碑文》

先生讳夫之,字而农,衡阳人,有周氏之后也。粤祖粤父,砥德修儒,世载其美。先生秉贞固之性,含渊雅之才,际阳九之运,坚不贰之心,岩岩焉,冥冥焉,确乎不可拔矣。夫其初举孝廉,明祚俄圮,唐桂建号,南北互忌,先生上书监军,为调和之计,防溃乏虞,蔽而不用,终用覆败,崎岖桂林,冀扬已烬。大学士瞿式耜荐之,辟为行人,于时朝端水火,嘉赖匡救。既以击弹权幸,几离不测,默察时事,含痛还山。惟清受命,无思不服,革旧布新,尤严发禁,先生转徒岩穴,息影逃名,惜彼余发,卒奠之毁,匹夫不可夺志,其斯只谓欤!康熙时,诏征鸿博,明季耆旧,山林隐逸,竞应干旌,铺彩阙下,而先生黯然一室,孜孜著书,冥心孤往,千圣遥契,阐六芒之玄微,振百世之沉溺,本朝经学,先生实其推轮也,是以身隐而道益尊,名藏而志不辱,数十年来,遗书尽出,昭悬国门,于烁德辉,奚俟表暴,勒铭贞石,以志企思,其辞曰:

休哉先生,允矣完人,诞膺天德,含章有贞,逸足未展,大命俄顷,桂林蹙蹙,曷其可振?天命有归,人靡克争。夷耻常抱,良志难伸,衡门阒若,保此彝伦。不降不辱,松心竹筠,岳岳节高,当世无闻。遗书千卷,有焕其文。澄澄湘波,黯黯衡云。迥乎难即,重我乡枌。

作者简介:尹仲隆,邵东流光岭人,退休教师,垂垂老者,网络新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吊唁二舅爷
母亲,我的骄傲
《吾乡吾土》四
寒衣节
[黄石文坛]兰浪的随笔《我母亲的妈妈》
童年的记忆(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