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笼粄
userphoto

2022.11.04 中国台湾

关注

清明节快到了,台湾的客家人又要开始做猪笼粄了。客家人的“粄”(音板),其实就是闽南人说的“粿”(音贵),打粄就是做粿的意思。粄和粿都是以米食为主的食品。

猪笼粄是用糯米皮做成饺子形状的菜包,因圆鼓鼓、胖嘟嘟的外形,与早年用来装猪、扛去市集贩卖的竹编猪笼很像,便称其为猪笼粄。

坦白说我不是很喜欢猪笼粄这个名字,总会有罪责“浸猪笼”的残酷联想,食品的名称至少应该是美好的想象吧……当然,这是自己的问题啦~

猪笼粄是有馅儿的,总体也分甜咸两味;比较常见的皮儿有原味、地瓜、艾草等口味。猪笼粄皮儿的味道和颜色是匹配的,原味就是白色的,地瓜就是黄色的,艾草就是绿色的。

由于艾草是墓地常见的野草,也有避邪之意,所以清明节最受欢迎的猪笼粄是艾草口味的,也称为“艾粄”。据说早年时期,清明节打艾粄几乎是客家村落家家户户必做的事。

艾粄非常像上海的青团。早年青团的口味比较单一,但多年的优化,已经有很多口味了。台湾艾粄的馅儿更多元,咸味的也非常普遍。

猪笼粄因为包了馅,和北方的菜包几乎一样,只是皮不是面食,而是糯米,所以也有人就叫它客家菜包。

比较传统的咸味猪笼粄的馅儿用的是虾米、香菇、猪肉、萝卜丝,用油锅爆香葱头,把食材加进去,再加入调味料拌炒均匀。然后用糯米做成的皮将中间捏成凹窝的圆皮,放入炒熟的馅料。

蒸菜包的火不能太大,中途要掀两次锅盖,去除少许蒸气,以免密闭的空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菜包蒸太软而变形;同时也可避免菜包膨胀过度,冷却后表皮皱皱的不好看。可以看看video里的做法。

以前的文章写过,原住民是台湾的本土血脉,其余人严格意义上都是外地人。闽南人最多,客家人在历史上是比闽南人晚到台湾的。初抵台湾时靠海平原可耕的地不多,因被早开垦的闽南人占据了,他们只好住在山间辟地。原住民当然更惨,都被挤到山上了。

由于垦荒劳动需要大量的体力和热量,所以客家的美食普遍比较油腻,重油重盐。大概因为体力劳动流汗需大量电解质来补充体力,加上那时生活穷困,所以菜餚中加进许多盐,再加上佐料爆香,姜、蒜、红葱头、九层塔、紫苏等,以促进食慾。

有文献总结客家饮食口味的三大要素是:香、咸、肥。肥就是喜欢油腻,我观察下来觉得是有道理的。

清明节就要到了,思念的时刻又要来了。买些猪笼粄或者艾粄,因口味繁多,你要买全并吃完还挺不容易的。最后,希望伴随着美食涌入你脑海的都是些美好的回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特色腌咸菜
如果你来大埔只有一天,一定要这样吃!
【吃货必备】一天吃遍大埔,根本停不下来!
客家美食惹人馋不辞长作河源人
杨胖子吃哪样|从古到今客家菜
阴雨天不可错过的三款开胃菜,春夏之交就吃它们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