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鄱专栏 | 方桂洲 | 老村“屋背晒场”的故事
 

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

点击蓝字“作伴结庐”,免费关注。

文:方桂洲  版式:洛儿

老村“屋背晒场”的故事

说起老村“屋背晒场”,其名字即俗气又土气,每每想起它,却总不免思绪起伏,魂牵梦萦。

那时候的晒场面积很大,抵得上三个篮球场,有两面砌了围墙,另两面紧靠高出晒场地面约两米高的出村马路。晒场前靠马路的地方还有几家农户,驻村里的一家国营商店,有广播站,还有医务室,毗邻晒场的还有那时候的村革命委员会,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晒场后面是一排牛栏屋,整个哂场座落在老村的背面,所以当年的大人,小孩都叫它”屋背晒场”。

小时候,每当放学后,村里的孩子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屋背晒场,有的看大人们收谷,扇谷,在旁边瞎帮忙;有的在空地上画个圆圈,一起玩的人都把自己的纸牌放在圈子里,然后用一块剪下来的凉鞋皮或雨靴底皮,从老远划好界的地方丢过来,能把圈子里的纸牌射出去,那就是他赢了的牌。还有捉迷藏的,晒场上有很多禾杆堆,常年都有,一堆挨一堆的,大约有一两丈高,是用来冬春季节给牛吃,或铺牛栏用的。有的杆堆扯缺了好大的洞,于是就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去处,还有在这里打扑克牌的,有摔跤的,还有在空地上画上用来攻守双方的阵势,俗称”走攻城:两边人都摆好阵势,如有人能顺着画好的路线,攻入对方的阵里,那他这一方就算嬴了。玩”走攻城的孩子们特卖力,都玩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还有的干脆爬到晒场的围墙上,或坐着向前移动,或在上面直起身子行走,寻求刺激。这里不仅仅是晒场,也是孩子们的欢乐窝。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岁月里,村里的民兵们三天两头在晒场上搞训练,在退伍军人的带领下,做着各式刺杀动作,有的投掷木制手榴弹,民兵们好不威风,真让孩子们羡慕。有时也有让孩子们觉得不解,但还是很好玩的事,那就是在拖拉机斗上做成的临时会台上,总会有大人被罚跪在台上,低着头,脖子上还要挂一块木牌子,这时候,台上的村干部就会带头挥舞着手臂喊口号,台下的大人们就都跟着一起喊,会后,还要用绳子牵着那人绕村走一圈,很多小孩跟着凑热闹。晒场不仅有孩子们的欢乐,也演绎了那个年代大人们的酸甜苦辣。

在露天影院风靡中国农村的那个时代,我们在这里知道了董存瑞,黄继光,第一次听到了《我的祖国》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旋律,听到了《洪湖水,浪打浪》那饱含深情的革命歌曲,听到了催人泪下的《妹妹找歌泪花流》《白毛女》等等。再后来,武斗片开始盛行,第一次听到了《牧羊曲》,在那寂黑,宁静的夜晚,听着这婉转,悠扬的天赖之音,看着电影镜头里太阳从嵩山少林寺冉冉升起,女主人公白无瑕挥动羊鞭,迎着晨风歌唱,真的令人心旷神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成了席卷中国的家用交通工具,我们村也卷入了这个时髦的浪潮中,什么永久、凤凰、飞鱼、飞鸽等各式牌子的自行车,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购买,特别是结婚陪嫁,自行车是首当其冲。买了车子,少不了要练习骑车,于是乎,屋背晒场也就热闹起来啦,欢声笑语随着车轮滚滚,俨然成了老村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人到不惑之年,往事如梦似幻,如影随形,不时浮现在记忆的长河中。而今时过境迁,无处寻觅当年的影子,随之而来的是耸立着的一幢幢崭新的洋楼。再见了,”屋背晒场”,那个不起眼的名字,还有不起眼的那些事!

作者简介

方桂洲:江西鄱阳凰岗镇人,县作协委员,诗词协会员,喜爱绘画,诗歌。作品在《湖口报》等刊物发表。

香落尘外书斋

作伴结庐工作室

总编:湛蓝

编辑:

陈风华、风碎倒影

总编助理:无兮

美编:ETA

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把我的思念寄给你吧!就以月光为筏,以清风为摇橹,划进你冬意深沉的梦想......在长江浩流的梦境中,在雾霭重围的日子里,我是一枚小小的舟子,从未停止向彼岸的你进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建华 | 二八大杠
【金华故事】盛氏迁居的由来
叶维伟:稻场
老胡村的基本建设
晒场·戏台 玉溪日报
陆文三 | 老房子里的故事(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