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祥发: 关心“一老一小”之一种

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

 言及关注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人们常常仅仅会想到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孩子,因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说法经日持久、旷日持久,影响已是非常深远而广大,某种程度已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其实,关心“一老一小”应该说是多层面的,本文所言及的关心年轻干部心理健康、关心老同志老干部政治上的进步,相信了解情况的同志们会深有同感,定然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应是毫无疑义的。

先说说关心老同志老干部的永续进步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警觉并高度重视,老同志会更多看到社会消极面,需要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原因何在?其一是他们从所在岗位退下来后,当年“溜须拍马者”亦相应“隐去”,有的甚而“过河拆桥、恩将仇报”,使他们亲历了过去“传说”中的“人情冷暖”、“人情淡如水”。其二是没有岗位事务的缠绕,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观察、体验社会,并在老同志聚会中互相传播、互动情绪、互旺肝火,失落感、幻灭感油然而生。其三是人老体弱,多次入驻大小医院,对“久治不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着深切感受。其四是对自己过去很少操刀的“买菜购物”有了更多体悟,其间的“制假售劣”、“坑蒙拐骗”、“缺斤少两”让自己好好地领受了一番。凡此种种,让他们深刻领悟到当年信心百倍的“改造社会”、“改造人性”之艰难繁复,个别同志进而对自己几十年前确立的社会理想产生怀疑和动摇,为此,需要增强精神上的“免疫力”。

老龄党员体弱多病,成为不怀好意之人“做工作”的对象,需要早打“预防针”。此点主要表现于偏远落后地区,一些老龄党员从村社干部位置上退下来,年老体弱加上客观存在的些微“失落感”,使他们成为大小医院的常客,前述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上病痛未能治愈,长期折磨身心,家庭经济拮据状况加上“人情冷暖、世态阴凉”,使他们极易为个别长期鼓吹“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病”的不法之徒看中锁定,先拉其“下水”,然后凭借其在乡村的影响力拉更多人“下水”,如此一来使个别偏远村社成为某种不法活动的藏垢纳污之所。此外,在这些地方,封建迷信、地方恶势力也往往借助个别退职党员干部的“余威”,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干扰一方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为此,要通过加强退职党员干部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早打“预防针”;并通过党内关怀帮扶,让老龄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同志的关心,利用其在本地的影响力多干扬正气、助发展、惠民生、保和谐的工作,更好地发挥老党员的积极作用。

老龄党员个别参加淫秽赌博活动,急需及时“诊治”。基于前述老龄党员退下来后时间有余、精力尚旺的原因,个别党员由羡慕、推崇“成功人士”们骄奢淫逸、花天酒地的生活,到“心动”、模仿、效法他们那种“人过的日子”,其间先是经历了一个“思想出轨”、也就是理想信念动摇的过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轻者参加淫秽色情活动和打牌赌博,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了教育引导老党员、老干部保住晚节,党的基层组织一刻也不能淡化、更不能淡忘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党内关怀,在思想上政治上纪律上务必与在任、在职党员一样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他们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一生走好,永远平安。

 再说说关心年轻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遵循“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人才和干部工作理念,优选安排一大批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镇官”)、西部志愿者、“三支人才”等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工作,从而在基层一线形成了一个年轻干部群体,为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基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和基层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为了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化解风险,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年轻干部群体健康成长,我们在加强思想工作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年轻干部群体的心理疏导,对症下药做好工作。

据调查了解,年轻干部群体或许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困惑,构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需及时引导予以舒解和化解。

一是社会的复杂性使之产生幻灭感。从大学的“象牙之塔”走出,怀拥单纯的心境和可贵的人生理想,步入现实社会,耳闻目睹我们社会尚存的种种“瑕疵”,有的同志难以正确理解和对待,更难以正视和承受,进而有意无意地于内心深处放大、夸大了这些“瑕疵”,恶化了自己的心境,深感难以适应、十分茫然。这样一来,对人生理想的幻灭感由此而生,表现在工作上便是变积极为消极,变主动为被动,变进取为停滞。

二是“用非所学”的状况使之产生挫败感。依据职能职责和基层现实状况,这些年轻干部群体多从事“准公务员”或“特殊村干部”的工作,每天做得最多的便是文稿草拟和电脑录入、网络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用得不是很多。这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状况,难免使准备“大干一场”的学子们产生些许失落。同时,虽然用非所学、学非所用,但由于基层人手紧,老龄干部普遍素质不高,年轻干部实际承担的工作量却不小,甚而常常有点力不从心、力不胜任,自我优越感也大不如前,进而“自我矮化”,产生了人生挫败感。

 三是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之产生落寞感。因学识、性格、气质、爱好方面的差异和方言土语方面的阻隔,加之身处僻壤远离家乡亲人和昔日学友,年轻干部群体难免产生寂寞感、落寞感。同时,当地个别干部对未来“竞争劲敌”的一系列“预防措施”,也必然使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产生“交际恐惧感”,有的只愿单独完成写稿、打字之类的工作任务,而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当地干部合作完成民事调解、项目实施等高难度工作任务,进而对未来前途把握不定,其内心寂寞感、落寞感进一步加剧。

四是收支失衡的境况使之产生窘迫感。年轻干部群体工资本来就不高,与正式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相比,部分福利待遇又没有,这样实际收入就较低。但在支出方面,日常生活开支、各种人情往来开支、探亲访友开支、参加上级众多会议开支、捐款捐物开支、学习升造开支,等等,一年算下来却也十分可观。这样入不敷出,经济上产生拮据感、交往上产生窘迫感自是必然。

五是佳偶难寻使之产生被遗弃感。由于地处偏僻,同年龄、同学历、有共同语言的青年人自然不多,单身年轻干部佳偶难寻。有的原有对象因毕业后天各一方,逐渐疏远进而解除恋爱关系,因年龄和恋爱经历,寻偶难度更大一些。因环境制约,有的女性主动或被动扮演“第三者”角色,惹来不少麻烦。上述种种,使个别人产生被遗弃感。

 上述种种困惑,纠集在一起,构成年轻干部群体挥之不去的巨大心理重负,或明或隐地影响到工作,若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及时予以疏解和化解,将极不利于年轻干部群体的成长进步。各级各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完善组织管理、关心帮扶、结对联系、座谈调研、心理疏导、情况报告、多方联动等制度规章,做实做细工作,不懈努力、持之以恒,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证。

  //  

作者简介

结庐作伴

陈祥发,供职于重庆丰都县人民医院,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四川文学》《中国文化》《重庆文学》等刊物,出版作品集《原野的风》。我的诗文观:靠真情走进读者深心。

@。

把我的思念寄给你吧!就以月光为筏,以清风为摇橹,划进你冬意深沉的梦想......在长江浩流的梦境中,在雾霭重围的日子里,我是一枚小小的舟子,从未停止向彼岸的你进发。

@

关注 · 结庐作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层党员干部十个怎么办
一些乡镇基层干部反映,近期接待任务繁重,开支上升
基层党员干部“慎交友”的感悟
在“学”“思”“实”中百炼成钢
牢记使命任务,争做奋发有为干部
乡镇党员干部应作表率 服务群众当好六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