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之后,孩子变成了“小Baby”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部分孩子在被诊断为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问题之后,会变得幼稚,彷佛一夜之间“逆生长”。

原本十几岁的孩子,相处起来像5、6岁,令人费解。

原本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变得经常无理取闹,各种要求不断。

家长又不敢拒绝、教育,担心刺激到孩子;忍着吧,又觉得父母不被尊重,着实憋得慌。

左右为难,进退不得。

1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退行。

退行是指当我们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会选择用退回到孩童时候,放弃成人处事原则和方式,来回避现实,摆脱焦虑。

换句话说,不跟你们成年人玩了,我要做回小朋友,无忧无虑,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暂时不管。

退行从根本而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

短期的退行,也确实能够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不至于因为过度自我强迫,压力过大而崩溃。

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其实给了很多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退行”理由。

生病了,当然可以脆弱一点,不懂事一点。

自然,也就会形成孩子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变幼稚了的印象。

2

补偿早年缺失的关爱。

大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童年时都是早熟、懂事的代表。

小小年纪,就十分善解人意,懂得察言观色,是不用父母操心,“别人家孩子”的典型代表。

当然,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懂事。

回溯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父母大多缺少陪伴;抑或是教育严格、要求高;教育简单粗暴,缺少耐心。

加上孩子本身性格较敏感,不懂得表达情绪,自然就只能尽力表现好,来获得父母的关心和赞扬。

换句话说,他们是超前长大,被迫快速长大像空心菜般,长得飞快,但内心缺失的关爱,会一直伴随着他们。

这个缺失的空洞,一直在等待机会。

补偿、填满。

有人是在成年之后,自己想办法填补。

有人是在进入恋爱关系之中,努力从另一半身上弥补。

有一类孩子,抓住了抑郁症的机会,极力补偿。

3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共谋”。

直白一点说,就是这场退行,必须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

这里的“共谋”并非贬义,而是中性的“共同谋划”的意思。就像我们共同谋划一下明年的发展大计,一起计划一下下个月的业绩安排一般,很常见。

唯一不同在于,这里的“共谋”,是不能说的。

在内心里,在潜意识当中,凭借彼此的默契,完成了整个过程。

神不知鬼不觉。

也就是说,孩子的潜意识里有退行的需要,而父母刚好有补偿的需要。

在孩子被诊断出心理问题之后,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自责。

不断地反思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陪伴太少,不够耐心,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情绪不对……

越是检讨,就越是自责、愧疚。

一愧疚、自责,当然就想要补偿了,尽可能对孩子千依百顺,努力让他们高兴。

一如哄小孩子一般。

加之,特别害怕孩子情绪不好,恐惧情绪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下好了,一拍即合。

孩子就安然地退到幼稚、无理的孩子状态,尽情享受父母的关爱。

父母弥补了内心的愧疚,收获了孩子的笑脸。

妥妥的双赢。

4

短期内的“无条件关爱”是有意义的。

那么,这样的关爱、照顾,无条件地满足,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是完全错误的呢?

我个人并不这么看。

早年的创伤和关爱缺失,越早面对,越早弥补,对成长的负面影响越小。

假设孩子一直带着这个“空洞”,努力地强装成熟、懂事,继续做大家眼中的“乖孩子”,可能真要应了那句: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出现心理问题,当然谁都不想,但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都是一个反思和调整的机会,是暗藏成长机遇的。

与其让孩子如竹子般野蛮生长,一点风吹雨打都摇曳、受伤。

不如真正用心填补,像参天大树一般,一圈圈年轮,走得结实、强硬。

短期的、适度的关爱,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5

不想长大。

经历着孩子退行的家长,会有一个疑惑:孩子似乎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无理取闹。

另外,一点责备和意见都听不得,稍不顺心,就委屈异常,泪水涟涟。

父母因为担心孩子的情绪,只能一次次妥协,顺从。

孩子好像是玻璃做的,一碰就碎,奇了怪了,一点也没看出坚强、成长的迹象来呢?

这是必然的。

谁不喜欢身边人凡事都顺着自己,一句重话都不跟自己说,一直做一个“宝宝”呢?

从小懂事惯了,为他人考虑习惯了,某一天突然放飞自我:妈呀,原来这么爽啊!

谁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呢?

于是,原本只是短暂休整式的“退行”,就变成了想长长久久做个“宝贝”的心愿,也就有了软硬兼施,逼迫父母就烦的招术。

从这个时间开始,退行的积极意义就逐渐削弱,消极影响逐步显现。

6

适时放手,推动成长。

一个行动,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习惯,反复习惯,就会成为一个模式。

一旦固化成为一个模式,家庭成员都可能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孩子长期依赖某些幼稚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并且拒绝成长,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妈宝男”、“妈宝女”的前奏。

父母一直陷在愧疚当中,不停补偿,会渐渐掏空自己,不堪重负。

补偿在此时就不再是关爱,而是枷锁,让双方都动弹不得。

一家人都苦不堪言,又谁都不愿意先改变,不断彼此消耗、纠缠。

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孩子是这场“共谋”中的受益者。即使只是短期受益,长期是拿着自己的未来做赌注。

那么,要逼迫一个“既得利益者”主动让出自己的权益,从人性的角度,就不太可能。

谁会这么傻呢?

打破这个“退行”循环的重任,只能由家长来执行。

该补偿的也补偿够了,没有父母能够做到完美无缺。

父母也应当放过自己了。

适时放手,孩子才有成长的机会。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每周更新文章,分析青少年心理特点,探讨亲子教育方法和误区。

解决心理困惑,与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偿式育儿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送你4个锦囊,让孩子健康成长!
觉得对孩子愧疚?想补偿?小心变成溺爱咯
家长的焦虑90%源于自己,你放下焦虑那刻,才是真正爱孩子的开始
抑郁、双相、强迫患者想帮助病友,父母如何抓住机会,加快孩子康复?
把你缺失的全都补给孩子,这对吗?
冰城心理学家溯源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父母的否定与诉苦,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