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舟桥:“改变”的魔力


曾经,刚学滑雪3天的吴舟桥被扔在阿尔卑斯山的半山腰,手足无措。“我们在餐厅等你,餐厅不在下面,缆车到不了哦。”眼见荷兰同事们一个个“无情”地离他而去,吴舟桥心一横,冲下雪道,连滚带爬地到达餐厅,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高级道挑战。


没错,这就是那个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吻合口漏大鼠模型,发表近50篇SCI文章、影响因子破百的吴舟桥;就是那个靠写科普微博圈粉14万,并担任青光眼乐队鼓手的吴舟桥。


这种“不完美”时刻在他的人生里并不罕见,但吴舟桥早已学会坦然接受,“只要下回做得比原来好一点点就行了”。抱着这种心态,他不仅学会了滑雪,还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一大爱好。


“改变”对吴舟桥而言似乎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坦言,“我当大夫是因为这个职业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做科普是因为这个爱好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如果能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周围的人变得更好,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会很开心!”


改变自己——幻灭与新生


吴舟桥曾经梦想成为一名产科医生。


这个看似怪怪的梦想,包含着他对生命、对医学最纯粹的热爱。“我觉得新生命的降生是件非常令人喜悦的事情,我希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都能做喜悦的事情。”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实习期间,吴舟桥曾一个晚上参与了11台接生、引产手术。这11位产妇中,有的是伴有合并症的高危产妇;有的是孩子因为先天畸形早已经胎死腹中,所以11台手术并不是迎来十一个欢天喜地的新生命,而是也伴随着痛苦和眼泪。亲眼见证其中一些小生命还没来得及睁眼看看世界就离去,令他大为受挫。“我发现自己不太能一晚上承受那么多次失败的冲击。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不了一个合格的产科大夫。”


吴舟桥用“天真”形容曾经的自己。“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我认为做手术都应该成功的。”但世上哪有那么多应该?当现实赤裸裸呈现在眼前后,吴舟桥清醒地认识到,“原来医学并不完美”。


庆幸的是,实习中很多不值一提的小事不停刺激着吴舟桥的快乐中枢:第一次上手术、第一次在术中发现了视野范围之外的出血、第一次做心肺复苏……他渐渐发现,作为临床医生,自己做得好与坏是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于是拼命做得更好一点。


图1. 手术中的吴舟桥


此时,他心中那团名为“改变”的火焰烧得前所未有的热烈。“临床有各式各样我们不知道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真的很多很多!而且一点点好奇心和努力,就可以解决掉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是很刺激的一件事情!”


吻合口漏,是结直肠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胃肠手术之后围手术期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肠子缝上了却没能长好,里面的东西漏到肚子里了。


“我那个时候就非常非常想去了解,怎么把手术做得更好,怎么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因此,在进入规培前一年,吴舟桥毅然放弃自己既定的前程,选择到荷兰攻读科研博士(PhD)学位,花4年时间研究这个问题。


改变科研——从不可能到可能


刚到荷兰,吴舟桥就碰上了一个难题——没有研究工具可用。


这里的工具指的是动物模型,它对于研究吻合口漏发病机制、寻找解决办法来说必不可少。而在吴舟桥之前,很多研究人员尝试过建立吻合口漏动物模型,但都失败了。原因在于他们使用的大鼠在做完肠外科手术后,根本不会漏,模型自然无法完成。“我的导师Lange教授曾跟我说,大鼠愈合速度快,3天就能愈合好,吻合口漏大鼠模型是做不成的。”


吴舟桥偏不信邪——他笑称当时的自己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认为肠愈合的机制中,前3天的炎性反应应该在绝大多数动物中都是类似的,所以大鼠不出现吻合口漏,一定是操作的问题,哪一步我们做得不对。”


奈何吴舟桥却拿不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导师论点论据的轰炸下,他很快败下阵来。但导师并没有直接否定他的提案,而是让他回去查文献,下一周继续谈这个课题。“于是我回去苦查文献,准备继续和他争论,但没想到他仍然会提出了很多我不能给出科学答案的问题。”


这场争论反反复复持续了半年,吴舟桥几乎翻遍了这个领域所有的文献研究。终于,他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之前学者们为了模型比较简单,做的都是大肠的横断后缝合,而不是肠切除后缝合。“这就和人很不一样,我们平时做肠外科手术不可能横断后就缝上,一定会切除一部分。”吴舟桥继而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把大鼠肠子切除一部分,更接近于人类手术,是不是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证据,最重要的还是证据!通过查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营养学研究报告,吴舟桥找到了证据支持:肠切除后,大鼠不仅体重会减轻,它们的营养代谢指标也会发生改变,通俗地说,就是它们虚弱了。当然,还有好多其他的证据,在和导师的讨论中他如数家珍、一一列举。此刻,严格的导师终于松口,“来吧,我们试着做做这个模型”。


吴舟桥当时曾默默吐槽,“要是导师早点同意,实验早做完了!”而当实验真正开展起来,他却感谢起每一次与导师的争论,“很多拿捏不准的细节,因为一次次争辩变得无比清晰。”


3个月后,世界上首个吻合口漏大鼠模型诞生,它也成为研究吻合口漏领域绕不开的动物模型,并为吴舟桥此后一系列关于吻合口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这个过程,吴舟桥感慨,“如果你不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别人是永远不可能知道你的观点的,这样你就更没有机会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而解决临床问题。”


图2. 吴舟桥的毕业论文集——“术瘘格致”,取自“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改变观念——生命的长度与质量


男人哭了。这是他出院的时刻,却不是因为病治好了,而是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男人四十出头,乍一看很“社会”——大光头、单凤眼、皮肤黝黑、门牙有缝儿。说话却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右手时不时挠挠后脑勺,显得有些腼腆。他认真地向吴舟桥鞠了一躬,握着他的手,想说声谢谢,喉咙却哽住了。哽住的话是:谢谢您的坦诚相待,没让我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让我知道该如何规划好余下的人生。离开后,他用微信补上了这句话。


生命的尽头,到底该如何走过?吴舟桥一直在思考观察着,即便答案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曾经,一位患者由于被家人隐瞒了病情,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把水龙头关了”。这件事让他印象很深,“对一些患者,如果一味隐瞒,错过和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活生生的事例令吴舟桥无比痛惜与遗憾。“我认为,肿瘤科医生在面对患者和疾病时,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要帮助患者实现自己的社会和生命价值。比如能不能回归到工作岗位上?能不能继续承担家庭职责?我希望和患者多做一些交流,明白他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而他治病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


男人住院期间,吴舟桥找他聊过数次。交流中,男人坦言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离开后,家里的幼女和父母需要靠他来赡养,拮据的收入和紧迫的时间同样经不起挥霍。了解这些情况后,吴舟桥决定将病情如实相告,“没有手术机会了”,同时他开解男人,“如果您愿意,我来帮忙联系内科,试试一些新的抗癌药物是否有效,特别是加入到临床研究,能够使用免费药物,可以减少很多开支……接下来一段时间,您还能继续照顾女儿父母,不用太担心。”


男人并没有因为真相而自暴自弃,相反,他开始在朋友圈晒带着闺女到处旅行的照片;用药之后有好转随时分享给吴舟桥;加入病友圈子后时不时帮人分享一些水滴筹……直到最后一条朋友圈,更新了他自己的水滴筹。


“也许归根结底,我们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活不好的人生。”


虽身处肿瘤医院,吴舟桥大多数时候给予患者的都是正面的信息。“比如早期胃癌患者,我会告诉他们规范治疗之后5年生存率在95%以上,这对于大多数因癌而恐惧的患者和家属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有些进展期患者,本来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但我们告诉他现代医学已经能做得更多,而且生存率也要比他们所害怕的好很多,这样又是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即使是终末期患者,我们依旧能够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带来一些改变。”


Cancer(巨蟹座)是青光眼乐队所有歌曲中,吴舟桥最喜欢的一首。


当你的端粒越来越短/当我的青春望不到边/你能否陪我看满天的繁星/你问每当我望向你/我究竟看到了什么/我说我看到了最美的夕阳/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来吧让我们享受春天的莺歌燕舞/来吧让我们享受夏日的美妙夜晚/来看秋天的黄叶飘落就像我遇见你/冬天一起看雪飘在我们的院子


“这首歌写出了肿瘤科医生的心声。肿瘤不是人生的终点,不是夕阳红,即使得了肿瘤,依旧可以和相爱的人相伴生命中的每一个春夏秋冬,这就是我一直想向患者表达的。生命不只有长度,还有质量,除了治病,如果能够让患者体会到更多生命的价值,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喜悦。


改变合作——从1+1=2到>2


“去荷兰之前,合作对我来说更多是一个分工,我做我的,他做他的,然后大家把自己做的拼到一块,也就是1+1=2。荷兰的经历让我明白,合作应该是1+1>2,通过和各式各样优秀的人合作,让彼此能量变得更强大。


吴舟桥是国内最早开始做科普的一群医生之一,2010年底到2011年初这段时间里,国内医学科普的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他已经开始在八爪网从事外文科学报道的翻译和编译。后受邀加入科学松鼠会,同时在个人博客上稳定地发文。


他曾写过一篇亚洲人喝酒脸红的科普文章。此前,大多数人都将喝酒脸红视作能喝的标志。而实际上,脸红是由亚洲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缺乏,这种酶缺乏是食道癌的高危因素。吴舟桥将这篇科普发在社交平台后,得到了十多万的转发量。


“这令我意识到做科普的价值,它能够改变这个世界,让我们原来一些错误的认识、错误的习惯得到改变。”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8个年轻人决定——将医学科普唱给大家听。2014年,青光眼乐队成军,急闭青、甲亢、全麻等科普小清新民谣相继问世。“我们不满足于谈情说爱的靡靡之音,我们希望借助音乐传达更多的健康理念。”


图3. 青光眼乐队合影


吴舟桥的交友圈子很广——医疗圈、科研圈、科普圈、媒体圈,还有很多其他圈子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希望把我的圈子变得更大,结交更多有意思的朋友,开展更多的合作,让自己的能量变得更强大。这可能给大家一种错觉,觉得我很‘跨界’,但实际上这是误解,我最根本出发点都是因为医学。无论我做科研、写科普,还是玩儿乐队,每一件都和医学有关。”而且乐队和写作也是他生活中的兴趣爱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饱满的,我荷兰导师他们乐队的水平,比我们高好几个层次!”


在吴舟桥看来,很多医学的问题不仅仅要从医学中找答案。“很多外科技术的突破依靠的是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而为了更好地预防一些疾病,把健康知识有效地、大范围地传播,媒体圈的朋友们能够给我们更多指导。”


在新书《医路如荷》的签售会上,吴舟桥把第一块蛋糕分给了果壳网CEO姬十三。“因为在十年前写科普‘岔气’的时候,他和果壳、松鼠会的小伙伴们给了我莫大帮助。”


变与不变——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吴舟桥,苏州人士。江南水乡,舟多桥多,“舟桥”之名由此而来。“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它和我的性格特别配。”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舟桥舟桥,没路了还有桥,没桥了还有舟,总之遇到水永远有办法过去,遇到困难总能找到解决方法。”


吴舟桥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受外公影响。9岁开始,小小的他就开始跟在外公屁股后面去太湖钓鱼。“小时候学钓鱼,一方面培养了我的耐心,另一方面也令我对结果保持淡定、坦然接受。”


“我外公是从那个动荡与变革的年代一步步走过来的,虽然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永远与人为善,他总是教我如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


吴舟桥笔名“林竹萧萧”,取自苏东坡的一首《定风波》,他爱极作者在词中所表达出的那种豁达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能因为经历上有了共鸣,我现在读《苏东坡传》,可能看着看着就哽咽了。”


时至今日,每次钓鱼前,吴舟桥依旧会在心中暗自期待,“我今天会钓一条大鱼,然后我要如何去遛它,浮漂降三次,我才收杆……”但大多数时候即使铩羽而归,他亦不会太沮丧,“反正我将来一定能钓到更大的鱼”。


图4. 大丰收


医学史有载,1881年1月29日,维也纳大学的Billroth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成功的胃部切除手术。


吴舟桥也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在医学史上留下这么一句话。“我会努力,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接受。我只是一个渺小且正在努力的人而已,只要能够成为这个世界变好的一份力量,我就很开心。


快问快答


Q:每天醒来第一个念头?

A:摘牙套(从没想到我30岁才开始整牙)。

 

Q:第一个动作?

A:打开手机看时间。

 

Q:一般几点起?

A:5点45分,或者更早,避开早高峰。

 

Q:一天最惬意的时候?

A:早上洗完澡,神清气爽。

 

Q:非常注重形象?

A:至少不希望自己太邋遢。

 

Q:良好形象的意义?

A:对医生而言,和患者接触的时候自然是重要的场合之一。因此工作场合我会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一份自重能换取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Q:有没有收到过患者或家属的示爱?

A:有过,礼貌拒绝就好。

 

Q:一天最难受的时刻?

A:晚上睡不着。

 

Q:为什么?

A:白天咖啡喝多了,本来准备工作,没想到工作很快做完了。

 

Q:每天都要喝咖啡吗?

A:一天4-5杯现磨浓缩。

 

Q: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需求?

A:都有。

 

Q:理想中的一天什么样?

A:早上起来,咖啡豆特别好,磨出来的咖啡特别香;到医院,患者没有特殊情况,几台手术都很顺利,按照自己预想的进行;下手术收到自己文章被接收的邮件;这个时候打开办公室冰箱,刚好有肥宅快乐水(可乐);边喝边看邮件,发现自己另一篇文章也可以投了;回到家,发现《明星大侦探》更新了。看完更新洗个澡,躺在床上立马睡着了。

 

Q:现实中的一天呢?

A:早上起来尝试新买的咖啡豆,往往是失败的;到医院,患者多多少少有一些并发症,手术往往比预计的时间长一些;下手术收到往往是拒稿邮件,打开冰箱,肥宅快乐水被喝了一半了;回家《明星大侦探》还没更新,这就是我现实中的一天。

 

Q: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中的巨大反差?

A:因为平时每一天过得都和理想有一些差别,所以当美好的事情降临时,我会特别地珍惜。

 

Q:如何克服马拉松的平台期?

A:说脏话。

 

Q:身体到极限了?

A:不是,心理上的累比身体明显,反复做一个动作,很烦躁。

 

Q:平时会说脏话吗?

A:很少。

 

Q:平时会有烦躁的时候吗?

A:刚写完一本专业书中的一个章节,丢了,小一万字,欲哭无泪。

 

Q:一个乐观主义者如何处理烦躁情绪?

A:睡觉,醒了重新干。

 

Q:如果有时光机,想回到过去,还是穿越到未来?

A:我会想到未来看一看,看看50年后手术怎么做。

 

Q:设想过50年后的自己吗?

A:一个快乐的外科大夫,能够为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一些改变,一些帮助。


专家简历


吴舟桥,MD, PhD。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外科一病区医师。2011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前往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外科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建立2个世界首创胃肠外科疾病动物模型,2015年回国后继续临床工作并从事消化道术后并发症研究,特别是针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病机制及其对肿瘤复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致力于消化道手术技术及安全的规范化推广。至今已发表了近50余篇SCI文章,谷歌学术H-index为13。担任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杂志编委,《中华全科医学》青年编委。欧洲外科研究协会会员、国际胃癌协会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国际教育培训分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Annals of Surgery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JAMA Surgery等大量国际知名外科杂志审稿人。近30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演讲。曾或正承担荷兰及国内科研课题共计4项。曾荣获北京大学年度人物、国际胃癌大会青年学者奖、韩国国际胃癌周最佳演讲等荣誉。


i.02.2018.12.27.01


排版编辑:严斯瀛 AME Publishing Company

责任编辑:高    晨 AME Publishing Company

点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玩乐队做科普,发150多分SCI,这位85后青年肿瘤医生有点牛!
胃癌怎么早期发现?医生不说你不懂
#医学科普 #心血管吴博士
科普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亲妈!
外科口罩、KN95、N95口罩,应该怎么选?医生告诉你!#医学科普
胃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