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同:哥已不在朝外,这里却还有哥的传说

朝阳门外有什么?

立交桥、大马路、高楼、商场、车车车车车,人人人人人……总之非常现代化非常酷炫非常适合闲逛,闭着眼睛都知道长啥样。

大家对朝外大街很熟悉了,所以今天团团菌给你们看个老旧的新鲜的……胡同!

说起胡同,其实就是北京的街坊巷子。不过,“胡同”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认为胡同最早出现于元代。蒙古人在管理国家、建设都城时充分学习汉族文化,在元大都的规划中便出现了适合蒙古族风俗习惯、又结合中原汉地居住特点的经纬街巷,横平竖直、错落有致,带着军事化管理的味道。

“胡同”的含义跟蒙古语有关,较受认同的说法是“胡同”为“忽洞”的谐音。中原汉地的北方居住特点是每家每院之中必有一井,因此“井”逐渐成为人们居住地的代称;蒙古语中表示“井”意的词汇发音为“忽洞”,慢慢演变为“胡同”。

既有中原汉人端方内敛的智慧,又有北方游牧民族铁血阳刚的血统,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城市小巷,其棋盘式的格局成为北京城自元大都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布局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都被重新规划,大量老旧胡同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数倍宽敞的马路和光鲜高丽的楼盘。

朝阳门外,更是今非昔比。

19世纪70年代的朝阳门

1901年的朝外大街

1906年的朝阳门

1917年的朝阳门外

但是,胡同并非消逝。

在朝阳门外大街的南北两侧,有名可查的胡同曾有二十多条,虽然现在十不存一,但城市肌理留下了痕迹。

过去的朝外胡同

于是我们打开地图,从北至南,由西到东,在散落的谜面中挖掘朝阳门外的老故事。

北侧

朝阳门外大街

线索

吉市口路,吉市口东路,元老胡同

吉市口胡同

据《宸垣识略》载:“东城副指挥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北营外西一守备署在朝阳门外鸡市口头条胡同。”这里原先是贩卖鸡鸭的市场,故叫鸡市口,于是有了鸡市口胡同。民国时期为寓意吉祥,取其谐音,改鸡市口为吉市口,胡同也随之改名。

吉市口老照片

1991年列为危房改造地区,1992和1995年分两批拆迁,现改建为吉庆里、吉祥里两个社区住宅区。

吉庆里社区

元老胡同

相传明代一位姓袁的京官司告老之后在东郊的朝阳门外买了一片地,盖了宅院,颐养天年。人们尊称他为袁老,胡同的名字因人而得,为袁老人胡同。清代时讹传为元老胡同。

1988年因朝外大街拓宽改建拆除南段,建成唐缘酒楼等;胡同南口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店铺。古香古色的店铺门脸,随着朝阳门外大街拓宽改建,被新的商业网点所代替。

20世纪30年代的元老胡同

太平北巷胡同

2003年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西大桥菜市场,现在是中国石化集团总部。

筛子胡同

1988年因朝外大街拓宽改建被拆除。

中国石化集团总部

线索

西草园小区,东草园五巷小区,东草园胡同

西草园、东草园胡同

据史书所载,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在东岳庙东侧旷地设置花园草场,专门为皇城内御马储存草料,又名草厂。清朝末年始住居民,逐渐形成东、西草园胡同。

1993后东草园胡同陆续拆迁,原址上现有铂宫等高档商业金融建筑物。

2003年西草原胡同被拆除,现在是百脑汇旗舰店。

南侧

朝阳门外大街

线索

三丰路

水门关胡同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为使漕运至大通桥下的船只梯航至朝阳门、东直门的粮仓附近,在疏浚护城河时,于该处设置水门关。胡同形成于清末民初,由此标志性建筑而得名。

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盛管胡同

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盛管北巷胡同

1993年拆除,原址上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盛管南巷胡同

1993年拆除,拓展为朝阳门南大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黄庙胡同、三丰胡同、观音寺胡同、净住胡同

这四条胡同都是以寺庙命名。

“黄庙”是指喇叭庙,在清末民初时原为两条胡同,东西向的称为细米胡同,南北向的称为黄庙胡同,后合并;黄庙胡同也被称为朝外四条胡同。黄庙胡同于1995年拆除,原址上建成泛利大厦。

三丰胡同曾叫三佛胡同,因寺庙为三佛寺,后取谐音。这四处寺庙均已不存。

观音寺胡同于1993年拆除北段,改造拓宽为外交部南街。

净住胡同于2003年拆除,现在原址的一部分建有丰联广场等商业大厦。

泛利大厦

丰联广场

线索

南营房胡同,化家胡同

南营房胡同

此地原为清代驻扎八旗兵的兵营,位于朝阳门大街南侧,与北侧营房对应,叫做南营房。据传,当时驻兵为清正白旗兵及眷属,房间窄小,俗称“鸽子房”,两间一套、五套一院,排列整齐。辛亥革命后,营房逐渐成为民居,居民多为满族和八旗后裔。

曾名南营房横街,1975年改为南营房胡同。

1997年拆除,原址在朝阳区人民政府南院。

椿树大院胡同、夏家胡同

这两处在元代时为东岳庙庙产。

椿树大院胡同:此处种有一棵大椿树,几户农民在此耕种,向东岳庙纳租。清末形成居住院落,以树命名为椿树大院。民国期间与南邻的碑楼胡同合并,称为椿树大院胡同。日本人清水安三曾租用碑楼胡同8号一所民房做校舍,创办崇贞女子工读学校,此校为现在的陈经纶中学之发端。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东岳庙

夏家胡同:佃户以夏姓居多,故形成规模后叫夏家胡同。

1998年两处胡同拆除,建天福园社区。

荣盛胡同

1996年开始陆续拆除,在原址上建成迁移来的雅宝路市场,俗称“大棚”;2002年拆除“大棚”,建昆泰国际中心。

20世纪30-40年代的荣盛夹道

昆泰国际中心

化家胡同

1990年拆除北口西侧平房,兴建蓝岛西区。

蓝岛西区

在城市中,街巷从来是富有吸引力的地方,这里或许有安贫乐道的隐士,或许有市井深藏的酒香,又或许有叫卖杏花的姑娘。两边拥挤着民居,中间一条不宽的路,便成为非常经典的构图,适合置于画框内,收在相片中,或者在字里行间描摹出来。

朝外胡同已经成为记忆,却又于不经意间在现代城市中留下痕迹,就像地图上的谜语,等着有心人来探听城市发展的老故事。

我们的历史,其实就在门庭花木、街巷灯火里,不曾远离。

和团团菌一起玩耍吧~

加我哟

让友谊的小船载着你,发现青春朝阳的宝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的朝外大街
徐徐道来话北京︱朝外神路街牌楼曾吓死洋鬼子!
胡同丨后石道胡同
京城旧事:朝阳门外的庙宇多
把台大人胡同
米市大街(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