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场战役,是哪两个将军之间展开的?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是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堪称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役。

这种战役,双方交战没有最硬,只有更硬。

一方全力回防,一方拼死突入。

而在这次战役中,粟裕进行了前后五次策划,才促成了孟良崮战役的形成。

接下来,就以这五次策划,来看看这场硬碰硬的战役。

先来说一下背景。

话说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可谓大手笔,直接对各大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之所以国民党会在解放战争初期,进行全面进攻,是因为国民党当时占据这么几个优势。

第一,国民党兵多,不说别的,光国民党陆军就有八十六个整编师(或者叫整编军)、另外还有二百四十八个旅,光这些部队就有二百多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特种兵,海军,空军等等,这些作战单位差不多也有一百五十六万人,再加上一些非正规军也有七十四万。

这么算下来,国民党的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四百三十万。

而当时解放军的兵力,看没有国民党的兵力多,也就一百二十七万。

所以兵力相差较为悬殊,这也是国民党敢于发动全面进攻的一个底气。

第二点,就是武器好。

别的不说当时国民党,光接收日军投降,就接收了一百万日军,收缴的日军武器就有好多。

当然日军的武器还不算最好的,最好的是美国当时给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比如一百多艘舰船,九百多架飞机,什么坦克,汽车,火炮,枪支弹药等等更是多的厉害。

不仅如此,开战之初,美国也处处帮忙,给国民的提供海路运输,空军运输,前前后后将五十多万的国民的部队输送到了打内战的前线。

至于解放军,当时最好的武器,也就是缴获的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好一点的重武器也就是少量的迫击炮和山炮而已,至于军事援助根本就没有。

第三点,就是国民的当时统治着全国七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更是高达三亿三千九百万,全部的大城市,交通线,所有的工业都掌握在国民党的手里。

所以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初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于是在历史上的1946年的六月二十六号,国民党就开始对中原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没有多久国民党就发动了全面内战,开始对其余的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

可让国民党没有想到的是,在随后八个月的作战中,双方光进行得比较大的战役,就有一百六十多次,这些战役,让国民党损兵折将高达七十一万。

至此国民党大批兵力被消灭,而扩大的占领区扩大的同时,国民党还需要大量的兵力进行防守。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国民党兵力缺少的弊病就凸显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就调整了策略,于1947年的三月份放弃了全面进攻,改成了重点进攻。

首先国民党集中了九十四个旅的部队,大约七十万的兵力开始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放弃了进攻。

那么在山东解放区这个区域,国民党在徐州设立指挥部,总司令为顾祝同,调集了二十四个整编师,四十五万大军由南向北向根据地推进。

想要来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企图将陈毅和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一举消灭。

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就面临一个被敌人三面包围的一个形式,所以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负责指挥华东野战军的指挥是粟裕副司令。

在粟裕看来,想要将国民党这个围成铁通一样的局面给打破了,就得把敌人调动起来,拆散敌人,然后寻找机会将其击溃歼灭。

为此粟裕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五次策划,以期达到最终的目的。

最终在1947年的五月十三号,还真就从排着密集队形压过来的国民党部队中,看到了机会,作为正面国民党正面主攻力量的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突出出了攻击位置。

于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开始了,三天三夜的激战,七十四师被一口吃掉,国民党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接下来看看,这五次调动是怎样的。

第一次调动。

面对敌人像铁桶一样的包围态势,粟裕思考了许久,用了一招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经常使用的一招,叫围点打援。

怎么围点打援呢?

明着是冲着泰安去的,佯攻泰安,实际是用来吸引国民党整编七十五师,整编八十五师过去救援,在这两个师救援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将这两个整编师一口吃掉。

具体做法,首先是用华野的第一,三,十这三个纵队,去围攻国民党相对比较薄弱一点的左翼。

这么做,就摆出一个态势,解放区准备将泰安的七十二师给孤立出来,然后一举吃下泰安。

局势这么一摆出来,预判国民党一下步的动作,应该是为了拯救这个被孤立出来的七十二师,势必会进行救援,那么七十五师和七十八师,就会被调动出来了。

这次进攻,宋时轮的十纵负责进攻泰安,三纵队负责在泰安南边准备打援。

这个整编七十二师也不好打的,是一支川军部队,老兵多,装备的是日式装备,最擅长的就是防守作战。

二十二号泰安的佯攻就开始了。

一直打到了二十四号的黄昏,泰安的外围阵地基本上就都被拿下了。

按理说,国民党想要救援的话,就会有动作了,对泰安实施救援。

但经过这么一番激战之后,顾祝同却按兵不动,继续他原定的策略推进,泰安的存亡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因为在顾祝同看来,当时的华野这么做,有点舍近求远的意思。

放着正面的新泰、蒙阴不打,去打泰安,这绝对是调虎离山之计。

好吧,这一招算是被顾祝同给看穿了。

这个时候,围点打援这一招就算是落空了,在泰安南边布置的一纵和三纵成了摆设。

粟裕看到这里,只能安排下一步作战,假打泰安就变成了真攻泰安。

于是在二十五号晚上,攻取泰安城的战斗就打响了。

二十六号上午,战斗结束,泰安被拿下,七十二师两万四千人,包括师长在内的一万一千四百多人当了华野的俘虏。

其余物资也缴获了不少,各种火炮三十七门,机枪五百多挺,其他枪支五千六百多支,各种弹药五十万发,汽车还有四十多辆。

这次调动,并没有将主要目标给调动出来,但战果还是有的。

接着是第二次。

这一招可以叫做声东击西。

首先放弃新泰和蒙阴两地,将第二、四、八、九这四个纵队转移到临蒙公路,这支部队是主要的出击力量,用来进攻国民的第一兵团的主力步兵。

目的是消灭一部分国民党的力量,打乱国民党的这次进攻计划,寻找战机,再做下一步的进攻。

但想要实施这一目的,还得将国民党的第二兵团给拆分出来,调到别的地方,这四个纵队的目的才能完成。

如何调动呢?

首先让第一,三,六这三个纵队,沿着津浦路南下,攻击国民党的侧后方,进攻的这个点是整编八十四师防守的宁阳县。

为什么是这个点呢?因为这里可以威胁到第二兵团的补给基地兖州。

补给基地受到了威胁,顾祝同可就不能坐以待毙了,不然就会像泰安那样给失守了。

到时候,按照一般的情况,顾祝同就会将第二兵团的主力部队,邱清泉的第五军调回去就进行回援。

这就相当于将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给拆开了,那么进攻第一兵团的四个纵队就可以放手去打了。

但这次战斗效果不是很好。

首先进攻宁阳县威胁第二兵团补给基地的队伍没有达成目标。

主要原因是,敌人一接战就退了,比如守宁阳的七十四师,见情况不妙,直接就弃城而逃,所以虽然拿下了宁阳县,只是消灭了一千八百多敌人。

战果不佳。

而主要任务夜袭第一兵团的四个纵队,战斗也不是很顺畅,战斗刚打响,敌人就快速地撤出了战斗。

当时第一兵团的司令汤恩伯一接到部队遭遇到了夜袭,直接下令部队退守,和华野夜袭部队形成了对峙。

战斗打到这里,战斗目的是没有办法达成了,所以粟裕就取消了后边的作战计划。

第三次策划。

前两次没有成功,只能说明敌人变得狡猾了,只能另外再找机会了。

这个时候,恰好出现了一个消息,华野从新泰撤出来之后,就被整编第十一师给抢占了。

粟裕又打起了新泰的主意,要一口吃掉这个整编第十一师,因为这个整编第十一师也是蒋介石的五大王牌军之一,对外号称“金刚钻”。

吃掉这个整编第十一师,也是很不错的。

于是新泰被华野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这一次调集了第一,四,六,三整整四个纵队,要知道上次打泰安也就一个纵队而已。

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是胡琏,五月二号他占领了空城新泰,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随后他这就准备和第二兵团的主力邱清泉的第五军合兵一处,准备协助第一兵团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结果五月三号的早上,胡琏就发现他的第十一师,已经被华野的四个纵队给围了起来。

胡琏第一个想法就是呼救,向陈诚,向顾祝同,向更高一级的呼救。

那么更高一级的也不敢怠慢,毕竟这都是嫡系部队,于是第五军迅速就向着整编第十一师靠拢。

所以五月三号的上午,担任狙击的一纵就和第五军发生了激战。

一天下来,虽然第五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大部分阵地都在一纵的手里,但华野预期的目标已经无法实现。毕竟这是两支王牌军,实力不容小觑。

华野想要一口吃下,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就在邱清泉的第五军,第二天准备再打的时候,华野主动撤离了。

第四次。

这一次是敌人自己露出的破绽。

当时汤恩伯,想要占领沂水城,这个地方在鲁中南地区,是沂蒙山的腹地,同样是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是一个交通枢纽,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所以汤恩伯就打算派出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去做这件事,抢占沂水挤压华野。

然后第一兵团的主攻部队,就开始扫荡华野。

那么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属于桂系部队,打仗也是很厉害,抗日战争中一些重大战役都参加过的。

但国民党之间是有派系之争的,这一次这两支部队也想施展一下能力,所以命令下来之后,他们的推进速度很快,有些迫不及待的向华野挑衅。

结果就是他们脱离了铁桶一样的部署,非常显眼地暴露了出来。

既然自动跳出了,那就一定要打的。

华野这次出动了九个纵队,其中第二,七,八纵队是歼灭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的主力,第一,四,九纵队阻击从东面来的援救敌人,第三和十纵队狙击北面来援之敌,特种兵纵队待命,作为机动的预备队使用。

所以这个架势,绝对是打算一口吃掉这两支敌人的部队。

那么吃掉了吗?

没有,连碰都没有碰他们,因为战场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的,战略战法是要根据变化而变化。

怎么回事?

第五次策划。

敌人的第一兵团动了,他们要在五月十二号发起对华野的全面进攻。

而第一兵团的主攻部队将会是第七十四师,敌二十五师和八十三师作为辅助,打配合,直接攻打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坦埠。

在这种情况下,七十四师必然会凸显出来,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第一纵队已经和敌人交火了。

七十四师相比较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可重要了很多。

因为就算是拿下了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国民党的行动依然不会停止,而拿下了七十四师,这次战役就算是出了结果,可以迅速改变战场的情况。

再加上第七十四师担任的中央突破任务,这支部队已经进入到华野主力集结的正面,华野根本不需要做太大的部署调整就可以对七十四师形成围攻。

七十四的装备是好,但七十四所处的位置可不好,都是山区,七十四的机动能力是发挥不出来的。

于是在五月十三号的时候,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了。

当时华野安排了五个纵队,一纵,四纵,六纵,八纵,九纵,共计十几万人,对七十四师进行了围攻。

战斗打了三天,到了十六号下午,整编七十四师三万两千多人,被全歼。

这次战役,也直接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消灭华野的作战企图。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野秘密行军3日,突遭国军轰炸,粟裕:那个排长有问题,抓住他
鏖战华东(十五):豫东战役之第二阶段——睢杞战役
华野五个纵队四个没到位,结果叶飞一个纵队干了五个纵队的活
中央令华野歼灭第五军,粟裕秘密制定二套方案,大出敌我双方预料
怎样看待“淮海战役时陈士榘按兵不动,刘伯承急电粟裕”?
听闻黄百韬自杀,粟裕一头栽倒,妻子楚青透露:他不敢向主席诉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