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稔花开
userphoto

2022.11.17 广东

关注

  六月刚到,我就惊喜地发现庭院里的三稔树又开花了。粉红粉红的,小小的,但开得很盛、很艳,一簇簇缀满了枝丫,十分好看。我没心记它一年开三趟还是四趟的花了,反正每次都在不经意的时候,就开满了。冬天时可能少了点叶子的烘托,花簇儿会显得更加绚烈,而现在,则是藏在一片绿油油的新叶下,越发的娇艳、粉嫩。

  我从来都没有修剪过那些枝梢和叶子,总是漫不经心的让它自个儿长,我并不计较能结多少果子,绿叶蔢娑的在院子里成成荫也是好的。这是株本地的三稔,年岁已经不小了,原先是长在一个苗圃场的大花盆里,那时也已经碗口粗了。六七年前我家有了这间房子,我就把它买了移栽进来,它可成了我们家里最先入伙的一员。不过,虽然下了地,但这些年来就一直再没怎么长大了,也许是以前在盆里束坏了吧,幸好,花还是开了一茬又一茬,三稔也结了一拨又一拨。

  我们一家啊,都是喜欢三稔的,每次搬家,只要带院子的都要种上一株,我们喜欢它的形状和味道,喜欢它的酸酸甜甜,喜欢它的清香神怡,喜欢它的生津和平气。哦,对了,三稔是我们地方上的叫法,其实也就是杨桃,另外还有其他许多的别名。我查了一下广州音字典,稔普通话虽然是读“rěn”,但实际粤语发音还是近于“念”,所以大家不妨象我一样把三稔读成“三念”。

  至于三稔的来历我推测是源于“酸稔”,在广府语系里“酸”跟“三”有时也是差不多的,而“稔”则常用来做植物名,比如花稔(即番石榴)。不过,有考据僻的可能要翻出清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来反驳了:“羊桃其种自大洋来,一曰洋桃…,一名三敛子,亦曰山敛。敛,棱也。俗语讹棱为敛也,亦以其味酸,能敛色也。有五棱者,名五敛。”如此的话,我想啊,最初就应该是根据果的形状来叫作“三棱”的,而后才衍生出其他的各式名字来。但三棱的杨桃我还真是没见过,所看所吃都是五棱的,或许是我们这个地方早就不产三棱的了。

  记忆里,儿时的三稔确实是酸,有时一口下去,牙齿都快酸掉了,眼睛都眯成线,还要打上一个冷颤。那会总是盼着能吃上清甜多汁的大杨桃,而到了现在,进口品种多了,个头也大,样子也好,全甜了,但大伙反而又不喜欢,觉得少了那种三稔的味,到头来又怀念起少时的酸。

  三稔的吃法其实也不少,比如用来煲汤,用来煲五花肉,煲出来的汤一点也不油腻,肥肉里渗入了三稔那难以言说的甘甜和冷酸,咬一口,感觉好极了。另外还可以煮鱼、蒸鸡,还听说海南人吃三稔会粘上少许的盐和辣椒一起吃,呵呵,不知是真假。不过推敲起来,除了鲜食,可能还是以蜜渍的多,屈大均说“广人以(三稔)为蔬,能辟岚瘴之毒。…脯之或白蜜渍之,持到北方,不服水土与虐者皆可治。”就连谪居岭南的苏东坡也曾留诗云:“恣倾白蜜收五棱,细研黄土栽三桠。”

  至于我的乡下——中山隆都,特色是做成“三稔包”,我妈妈就最喜欢吃,工序是挺繁琐的,市面也很少有得卖,大都是乡里人自家来做。先把鲜三稔的瓣剪出来做成壳,然后包进去姜丝、木瓜丝、丁香和肉桂等等材料,最后再自然晒干。北风天做出来的质量最好,晒好了跟榄核差不多大小,颜色褐褐的,木瓜的凉与姜丝的热刚好中和,吃起来点点的甜酸,点点的辛辣,开胃消滞,齿颊留香。

  我还听说在番禺沙湾有个“三稔厅”,就在安宁西街的一间古祠堂外,是个玩粤曲的“私伙局”,在早年的广东音乐史上还相当有名,影响非常的大,厅里头的梁阁下共有30多幅的壁画,大多是以名曲的意境来绘画。至于为什么叫“三稔厅”,嗯,我想是大伙儿都爱吃三稔吧,三稔有益肺气,吃了唱大戏准来劲,又或许是厅子附近种了棵大三稔树也说不定,看什么时候去考究考究。

  其实啊,连鲁迅先生也是对它情有独钟的,在厦门时,“我在此常吃香蕉,柚子,都很好;至于杨桃,却没有见过,又不知道是甚么名字。”(《鲁迅致许广平书简》)  后来呢,“我很想吃杨桃”(《两地书》)。  而到了广州,“我所最爱吃的是'杨桃’,滑而脆,酸而甜。做成罐头的,完全失却了本味。汕头的一种较大,却是'三廉’,不中吃了。我常常宣传杨桃的功德,吃的人大抵赞同,这是我这一年中最卓著的成绩。”(《三闲集·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他那个时候啊,最出名的就是广州近郊的花地杨桃了,听说一斤就值四角银元,老华侨们一说起就直流口水。叶灵凤就曾说过,水果店和小贩卖杨桃时,也一定要用“花地”两字作标榜,还要加上“老树旧花”的字样,如果是真的,那简直就是杨桃的极品了。

  现在呢,也是日渐式微了,看报道说在芳村还剩下七株花地杨桃,都一百好几岁数了,也没人管,这几年虽然还结果,但九成果子都长虫了,风一吹就往下掉,也没谁愿意吃。唉,可惜啊,许多传统的名产、老字号也就都这样子慢慢的消逝去了。

  2005-06-03


  补记:关于三廉、三念、三敛、三棱、山敛、酸稔……等等说法,我以为其实都是一回事,都属于杨桃的范畴,各处有各处的称呼而已。从狭义来说,上述的这些传统叫法更可能是特指酸杨桃,而我们平时所惯说的杨桃则是指甜杨桃。但是,即便是现代栽培的甜杨桃也是多以酸杨桃为砧木,多年的优化、选择,品种很大程度上也已经混淆,所以我的看法是,根本就一家人,已不必、也不可能将“三稔”和“杨桃”非要分得太清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桃 | 一树的星星酸又甜
星星果——杨桃丨花颜鸟语
寻味广西:南宁风味杨桃炒牛肉,爽你一夏
花地杨桃
岭南佳果成追忆
“我身边的大树”征文:多观察,多思考,总有收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