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辨】“放心吧,差不了你的!”
userphoto

2022.11.18 黑龙江

关注

“放心吧,差不了你的!”大娘自豪且自信地说。

我去大娘家收笨鸡蛋时,我说我就不查个数了,大娘这样答对。

我来驻村扶贫8个月了,村里有几户养母鸡,我帮着解决鸡蛋“不好卖、卖不好、卖不贵”的问题。前几次,因为鸡蛋不多,更因为我和他们还不熟,每次我都不嫌麻烦地验证个数后,才敢交给买家。

打交道几次熟络后,我不查了。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代社会消费的是信用。可不就是这样。小到村里交易,大到美国的华尔街次贷危机,推动经济行为发生的,都是信用在起作用。我们总说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但我一直觉得,法律不是万金油,生活中的罗烂事还是得靠诚信等社会风气来教化来改变大宗的交易行为基本都有各种担保的方式,比如合同、电子交易平台;小买卖总不能事事都签合同、搞担保吧。尤其在乡土社会,这种行为不但无益,反而让人觉得“生分”,不愿意和你再次打交道。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我使用的是乡土社会一词,而不是农村社会一词。城里人乃至城市中未必就没有乡土特质。我最近在反复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加之我在村中扶贫,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感触颇深。

比如,“土”往往是城里人用来形容农村人落伍、没文化的。但是追根溯源地说,“土”却真实地反映了基层社会的基本生计和生活方式。我们自古是农业国,有着很深的农业传统。这个农业不是相对于工业,而是相对于牧业。汉族人不会逐水草而居、牧马放羊,都是固定在一方土地上,土里刨食,若非变故,世世代代都居于此。很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城里人也都喜欢在阳台甚至房顶开辟一块地种点东西。或许这是骨子里带来的。

土地是固定的,依赖土地生活的人们也就随之固定。小小的一方村落,世代久居,村民们往往是“我知道你根底,你了解我情况”。不讲诚信,理所当然无法在这个熟人社会生存下去。所以我一直觉得,未必是农村人更加淳朴,而是生活的环境约束了这个群体。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火车站周边商区。这可以说是陌生人社会的极端例子了。各种小饭店小旅馆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大家以后乃至余生基本不再打交道,宰客行为也就时常发生。


还想讲几件小事。

第一件。我在村里邮寄快递,事出紧急,收件方还指定使用顺丰。没想到,顺丰还真的能来村里取件。不过顺丰的网点还没有下沉到村一级,采取的是快递员委托他人来村中取件,交付到乡里的快递驿站,再统一送往县里装车寄出。

我邮寄的是手机,因它属于大额货品,顺丰官方给我发了一个验证码,是用来与快递员“对暗号”的,以示值得托付。但来取件的是快递员的委托人,并没有要验证码,那一瞬间,我选择了相信。而事实上,我直到在网上看见了快递已寄出的状态,我悬着的心才放下。

我之所以在一瞬间选择了相信,是因为我手里已经掌握了快递员以及他的委托人的手机号。诚信,始终不该是无缘无故的。

第二件。我所在的村,距离乡上约7公里,目前没有到乡里的公共交通工具。昨天我从乡政府回到村里,路边有一位老大姐在招手。我开远之后才意识到她可能是想要搭便车。我觉得即便当时就意识到了,我可能也不会停下。

站在路口拦顺风车,这种事在城市基本见不到了,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却很常见。小说《平凡的世界》里记录了很多这样的情节,描写得绘声绘色。搭车这件事,无论对于司机还是乘客,都是以诚信、安全为前提的。前一段时间的货拉拉的女生跳车事件不就如此吗?甚至章莹颖案更是如此。有着详细订单保障的经济行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拦车这种无担保的信用行为了。尽管世上还是好人多,假使好人的比率是99%,但有一个坏人让我们遇见了,对我们而言就是100%的伤害。相信他人,也是伴随着风险的。

第三件。去年我为贫困户家修了一个保温棚。保温棚需要用到10多根长钢管、钢架、大面积的厚塑料布,还有边角料等等;最重要的是还得有专业的焊接工来干活。建材+技工,两个要素在村中乃至整个乡里都成了稀缺资源。乡里只有一家店能做这个,也只好联系这家。前后三次,我既到店谈,又电话联系,自以为约好了时间和价钱。就在准备开工的当天,这家店到底利用垄断地位和我坐地起价。当然我不能姑息养奸,东北话所谓不能惯着。我在邻乡依托熟人(又是熟人),以几乎相同的价格办完。

费孝通《乡土中国》于1948年首次出版,很多结论在今天依然熠熠闪光,但显然经济对社会、人心的冲击太大,裹挟着乡土社会发生着剧变,这或许是老先生没有预料到的。他所讲的因固定在土地上而产生的乡土诚信,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被渐渐消解稀释了。

老先生是社会学的视角,现实的剧变则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才更好理解。二者是互为印证的。另外,这件事也最终还是靠熟人才办成。旧的规范被破坏,新的思维又尚未站稳脚跟;乡土中国的今时之变,真是一言难尽。


生活在城市中,免不了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而且大多数伴随着经济行为。其实,农村也并非是谁都相信,城市也都是更愿意找熟人办事。即便是签合同、搞担保,本质上也都是找一个熟悉的人或机构共同参与这起经济行为。签合同,那是因为相信政府相信法律;担保,则是相信个人或者可靠的经济组织了。

张维迎在《博弈与社会》中说,经济学家将人视作理性人(一切活动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自然人,行为可能不损害他人利益,也可能损害他人利益)的观点是一种进步。将他人都视作圣人,这才导致了历史上出现了这么多荒唐的皇帝。正是理性人的这一概念,才产生了各种限制不诚信、限制权力滥用的法律法规。

我们是生活在和谐社会没错,但人与人的斗争却从不会因此而消失。注意!我所说的斗争是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意指追求合理追求公平而产生的抗争或争取性质的活动,并非阶级斗争。完全寄希望于他人诚信,似乎是一种幼稚的行为;但整个社会的诚信,却是我们该努力的方向。所以,我觉得,用斗争的方式避免他人不诚信,用涵养的方式强化自己的诚信,这似乎是个哲学思辨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递查询(邮政包裹,申通,顺丰,韵达,中通等)
顺丰快递如何预约上门取件?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说课(北京四中杜思聪)
春燕手记/
【散文】《乡土中国》读后感
论乡土社会中的礼治与法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