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劳动节劳动不
userphoto

2023.04.28 黑龙江

关注

本文约1000字,需要大约3分钟读完。


赵本山后期的《卖拐》《卖车》等小品毁誉参半,尽管白岩松都为其站台,说“让人笑就足够了”,可仍有不少观点认为“侮辱残障人士”“把东北人塑造成大忽悠”。

早年的《红高粱模特队》却是有口皆碑。其中的几句台词更是道出了我们的群体价值观,“不劳动,你吃啥?不劳动,你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范老师,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在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熏陶下,劳动才能有吃食成为了最基本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不劳动的农村懒汉成为了最被鄙夷的对象。就连以发现工业社会资本主义规律著称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也是因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农民。

似乎可以说,劳动光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集体无意识。即使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几代人,即使是那些从未参与过农业劳动的,记忆深处也会有这首歌的位置:


我清楚地记得,初中时英语老师这样讲解,morning是6:00--12:00,afternoon是13:00--18:00。当年极为权威的《英语辅导报》还解释,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和劳动有关。避免资本家随意解释morning、afternoon的时间范围,以保护工人的权利。

对比之下,似乎他们不讲究劳动光荣这一观念。我们也都知道,劳动节的由来是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城工人大罢工。因此,劳动节本身是为了庆祝和纪念“不劳动”,与压榨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作斗争,争取不加班的权利,而不是非得要在劳动节弘扬“劳动”、“建功”、“奋进”等观念。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节虽然源自于资本主义国家,但确立这一节日的人,却是我们无产阶级的导师——恩格斯。

我觉得,劳动的满足感来自于价值实现。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机器的轰鸣中、在人工智能的“思考”下,人的价值被一再贬低。一项工作,从立项到实现,没有几个人可以全过程参与,很难估量到个体在其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假设说,贡献了10%,但是最后的功劳不会这样分配,只会说在某某同志的牵头下,完成了这项工作。100%的功劳归属了牵头人。这也解释了一种心理学观点:“公务员的满足感不如Tony老师。”因为不论剪好剪坏,Tony老师独自完成理发,并让钱真实地、实时地进入了自己的账户。

至于,多做多错最终背锅、笑贫不笑娼,那是另一个维度的事,这里不细说了。

传说,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曾努力找这句话的出处,想证明点什么。想着,毕竟这是无产阶级导师的话,我们得遵循。可惜,最终只查出这是一句电影台词。

不过,后来看血统纯正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发现了李大钊的话语:“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不过,这不是李大钊的原创。这是《八小时之歌》的歌词。原版歌曲听起来很像咏叹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更有擂起战鼓。亲爱的朋友,

我将视频贴在下面,以结束这次的长谈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作
【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工作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专业知识,你赚钱吃饭的能力,以及你支撑你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支点;而工作外的八小时,才能决定你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超值!7项数据看中国人的劳动性价比
暑期心得之六:八小时之内,难以有“成绩”可言。
闲谈73
劳动节发源地居然不过国际劳动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