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课异构,同放异彩——培智学校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课例分析

本文已经发表于《绘本与教育》2021年5期



同课异构 同放异彩

    目前,国内外绘本分级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日益兴起。但众所周知,绘本适合 0~99 岁的人阅读,即使是同一本绘本,也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读。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 年版)》为指导,同一本绘本如何运用到不同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据不同的学情把握绘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目前比较疑惑的问题。2020 年 12 月,在深圳市南山区龙苑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尝试。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授课教师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和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异构同课。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这是一种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研形式。

    我们此次同课异构的教学对象为培智学校低段和高段的学生。低段班级的授课者为该校教师常慧云,高段班级的授课者为西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江小英。两位教师首先就绘本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决定选择日本作家庆子·凯萨兹的经典绘本《我的幸运一天》。这本绘本充满童趣、情节跌宕、结局反转、细节丰富、具有可预测性,能够让儿童开怀大笑。为避免设计思路上的相互影响,两位教师进行了背对背的独立备课。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分别在相应学段班级进行试教,并与特校一线教师讨论、修改了教学设计。以下是我们对这两节绘本教学课在绘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维度上的分析,以期积累经验,促进教学。

一、绘本分析

《我的幸运一天》中的图画风格明快灵巧、活泼童真;文字风格偏向对话,故事情节性较强。

故事的内容是:一只小猪不小心走错了门,来到了狐狸家门口。饥肠辘辘的狐狸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面对自己送上门来的午餐兴奋不已,不禁感慨“这真是我的幸运一天”。机智、勇敢的小猪临危不惧,利用狐狸想要吃顿干净、可口、鲜嫩的烤猪肉的心理,让狐狸帮他先洗了个舒服的澡,再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最后还做了个惬意的按摩。为了一顿美味大餐,狐狸认为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终却累倒在地;小猪则带上狐狸做的甜饼成功逃回了家。狐狸“幸运的一天”为什么成 了小猪“幸运的一天”?这个经典绘本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冷静,智慧才是战胜强悍敌人的法宝!

绘本中图画细节丰富,埋下了很多故事的伏笔等待读者去发现。读出细节,更有助于读懂绘本。例如狐狸爪子磨得又尖又利,家里的扫帚、鱼竿等工具摆放得很3 1整齐,地面打扫得很干净,墙壁上挂着狐狸捕捉到鹿、鸡和鱼的照片,桌上摊着一本《实用猎食方法》,厨房里厨具、调味品齐备……这些细节充分说明这是一只爱整洁、有本领、身体壮、爱美食、很讲究的狐狸。这就为狐狸愿意为小猪洗澡、做饭、按摩做了合理的铺垫,同时也暗示读者狐狸并非泛泛之辈,而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进而从侧面反映了小猪超凡的智慧和勇敢。在最后一页的画面中,小猪手捧书本专心阅读,这个细节揭示了小猪能够战胜狐狸的根本原因:原来他的智慧和勇气来自阅读。

这个绘本故事情节有趣、结局反转,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论从情节、语言还是图画上,都有利于教师找到适合低段和高段学生的教学侧重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生活语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年版)》针对低段学生与高段学生的阅读目标,从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三方面作出了清晰的界定(见表 1)。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之前,两位教师充分参考课标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各自的教学目标(见表 2)。

1  教学目标的“同” 

两节课的教学目标都体现了特殊教育分层教学的特点,将该学段的学生根据综合能力从高到低分为 A、B、C 三层。教学目标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

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都将“理解故事内容”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事实上,在任何阅读中,理解文意都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环。在本节课中,低段学 生的教学目标为“理解是小猪的幸运一天”;高段学生 的阅读目标为“理解是小猪的幸运一天以及为什么小猪是幸运的”;二者都突出了“理解故事内容”。

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两个学段共同的教学目标。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在师生共读的环境中,学生接触绘 本阅读,了解绘本阅读,爱上绘本阅读。 

2  教学目标的“异” 

(1) 所需学习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

由于在低段教学中采用了“分组阅读以解决问题” 的教学方法,低段学生更多地需要体会团队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而在高段教学中更多涉及师生共读、独立阅读等绘本阅读的内容,因此学习绘本阅读的方法则显得更为重要。

 (2)高段学生领会“态度情感价值观”要求更深入

低段学生只需要体会绘本阅读的魅力,进而培养绘本阅读的兴趣,而高段学生除以上目标之外,还需要学习从故事中提取出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在本课绘本中,热爱阅读的小猪凭借智慧与勇气,临危不惧,最终摆脱了危险,高段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小猪的“热爱阅读”“智 慧”“勇气”“临危不惧”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过程分析

高段与低段教学的“同”

(1)绘本每页的阅读顺序相同

在阅读绘本的封面时,均采取“绘本标题—封面图片—作者、译者”的顺序阅读,并在整体读完之后针对标题或图片内容,进行分析与提问。

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均采取“读图的整体—(读文 字)—读图的细节”的顺序:先读懂整体图片要传达的含义(如狐狸在家里剪指甲),再读文字,最终抓图片细节(如狐狸家中整齐摆放的打扫工具、狐狸书桌上正在阅读的书等)。阅读顺序符合“图片先于文字”以及“由 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

(2)都着重分析了“是谁的幸运一天” 

绘本标题是“我的幸运一天”,封面上有一只小猪和一只狐狸,那么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在故事情节中,狐狸和小猪都经历了一场“幸运”标签的大转换, 因此理解“是谁的幸运一天”对理解故事情节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高段与低段教学的“异” 

(1) 整体绘本的阅读顺序不同。
      出于降低绘本阅读理解难度的考量,低段教学采用 了“分角色阅读”的方式。即按照人物角色的不同将绘本一分为二,分为“小猪版本的幸运一天”和“狐狸版本的幸运一天”,分别让两组同学阅读并思考“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最终全体同学一起阅读“完整版本的幸运一天”,解决了“是谁的幸运一天”这个问题。而由于高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为了尽可能保留原绘本设计的“精巧”与“准确”,高段组在教学中保 留了原绘本的全貌,并采取了“从封面读到封底”的绘本阅读方式。
 (2) 阅读内容不同。
绘本的文字经过精心组织、提炼与编排,不仅能补充、辅助绘本的图画内容,还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低段学生识字量极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保留文 字内容反而对其理解故事情节是一种负担和阻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只读图”的方式。高段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绘本内容,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欣赏绘本的趣味性、艺术性、文学性。
(3)分析内容不同。
由于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涉及了分析人物的心情与想法(如分析小猪在敲开狐狸的家门时是什么心情)。而高段学生不仅可以分析人 物的心情与想法,还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如狐狸家里的清洁工具齐全,说明狐狸是爱干净的),甚至可以预测情节(如预测小猪在面对狐狸威胁时会怎么说)。
(4)故事主旨不同。
同样出于低段、高段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的考量,低段教学仅仅着重分析了“是谁的幸运一天”,而高段教 学还分析了“小猪为什么幸运”(具备临危不惧、智慧 和勇气等品质),以及“小猪的智慧来源于哪里”(阅读)。

四、总结

1

教学内容具有适宜性

《我的幸运一天》绘本中狐狸和小猪都是常见的动物形象,绘画风格生动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推进和反转充满惊喜和意外,能够吸引培智学校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绘本文字多采取对话形式,文风活泼,行文简单易懂,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绘本的文字较多,情节有一定的复杂性,低段学生识字量较少,理解会有较大难度。教师对绘本的文字进行了一定的改编,运用减量、简化、分解等课程调整的策略,保留了故事的关键情节,保留了绘本的图画和少量的文字,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识字量较多的高段学生而言,绘本难度较为适中,教师则保留了原文的文字,进行了原汁原味的阅读。

从整体上看,《我的幸运一天》是非常适合培智学生阅读的绘本,教师根据课标进行调整之后,绘本课的教学内容也分别适应低段和高段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具有适宜性。

2

教学目标体现个别化教学理念

低段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理解故事情节,即理解“是谁的幸运一天”。而高段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是谁的幸运一天”,还需要理解“小猪幸运的原因是什么”,即小猪具有临危不惧、勇敢和智慧等品质。对故事主角个性品质的理解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这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高段学生因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相应的认知基础,则能够在精读绘本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教学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不同学段教学对象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目标设置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教学对象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特点,能够体现个别化教学的理念。

3

教学过程富于创新性

由于低段的教学过程涉及“分组阅读”,教师创新性地运用了这个宝贵的教学机会。首先,在课前活动中,教师采用玩“幸运大转盘”游戏的形式,请学生分别上台转动转盘,以获得进入小猪组或狐狸组的机会;同时在游戏中加入“空白组”,转到小猪组或狐狸组的同学就是“幸运”的,而转到“空白组”的同学则没有那么“幸运”。游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幸运”的意思,为学生理解绘本内容搭建了支架,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快速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阅读故事的环节运用了“分角色阅读”的方式,将完整的绘本以小猪和狐狸的角度拆分成两个故事,并分别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切入故事,降低了故事理解的难度。另外,在“分角色阅读”中,使用平板代替纸质绘本,经过“处理”的绘本保留了图画和少量对话文字,并配以文字对应的音频,如此更贴合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理解能力,有效解决了低段学生识字量少、无法独立阅读的问题。最后,采取“分组阅读—整体阅读”的方式,既促进了组内学生合作、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又能够保证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段的这节课是借班上课,为了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特意在课前进行了五分钟的亲切自然的谈话,以消除陌生感,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在高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读图与读文相结合,深入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特质,从图画的细节中总结出狐狸爱整洁、身体壮、有本领但十分贪恋美食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颠覆他们对于反面人物形象扁平化、片面化的认知。同时,教师注重阅读与生活的联结,从故事中小猪在家中阅读的情节,延伸出小猪智慧的根源其实是阅读,启迪学生在生活中要多阅读才能获得智慧和勇气。课件设计美观、重点突出,对绘本的呈现有创新性设计,将全部文字进行适度放大,方便学生阅读;对重点图画进行放大处理,方便学生观察;辅以适当的音效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境和人物情绪;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两个人物对话的文字,利于学生分辨和朗读。教师还注重拓展阅读,为学生准备了庆子·凯萨兹的其他经典作品以及关于狐狸和小猪的相关绘本,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将课堂的师生共读延伸到课外的亲子共读、独立阅读。


绘本浸润儿童生命

绘本滋养儿童心灵

指导老师:江小英

图文编辑:冯志茹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培智课堂中应用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设计 | 谁咬了我的大饼
语文教师应加强人文素养 (人教版)
不断超越,遇见更美的自己——阜南特教共同体教研活动月开始啦
培智数学《2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水一方-搜狐空间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