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计小明的故事-人工、制费的分摊依据

一:引子

小明在刘会计的带领下,慢慢对成本认识比之前深刻多了,小明不仅从刘会计那学到了成本知识,而且还从刘会计那学习其思维方式。比如刘会计就喜欢对系统逻辑用图形表达,比如刘会计喜欢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比喻。上次小明在看完刘会计发来的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后,对照新能源成本现状,发现关于人工、制费的分摊依据,在成本核算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不随着新能源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成本核算也是需要更新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核算办法。这不潘总在新能源管理层会议上提到加强组织内成本管理,其实相当于阿米巴经营模式,只是潘总这个属于野路子的阿米巴。以前成本核算只是分到办公室、销售部、研发部、生产部。管理模式强化后,需要对具体产线负责人进行考核。那么就涉及到成本核算模式的改变了。对于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改变,对应于成本核算来说,首先就是需要考虑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了。最简单一个问题,比如涉及新能源厂区共用的中央空调费用(虽然甲乙丙丁各产线涉及各自部门水电都单独安装了水电表),是按照甲乙丙丁产线工时分,还是按照各产线人员分,还是按照各产线占地面积分摊,还是根据月末各产线产量分。为此小明又要求救刘会计了。

二:故事

首先小明按照刘会计之前的安排,需要对成本核算制度,以及工厂问题导向,进行学习了解。小明这不把自己对于人工、制费的分摊理解,画了一个图,图如下:

刘会计看了小明的图,点头称赞。心想:这小伙子还是有点灵性。但是刘会计知道,图只是建立整体概念,要对问题有深入思考,还需要针对实务问题,进行各个击破。

小明把新能源的问题说给刘会计听了,刘会计听完后并没有就此对出答复。而是转而对小明说:“其实这些天,你有没有发现,成本核算问题,有个非常关键的分摊依据如何确定的问题”。小明说:“是啊,好像数据总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从这里分摊到那里,再从那里继续往别的地方分”。

刘会计说:“你这种表达不够通俗,我打个比分,从河里面挖起来一沙石,这一堆沙石好比是企业一项成本费用,第一步你利用肉眼,就把沙石分为大石头、小石头、鹅卵石挑选在一边,然后剩下一堆为没有石头和鹅卵石的粗沙。第二步你利用大筛子,把粗沙筛选为大颗粒和小颗粒粗沙。第三步利用细筛子,把小颗粒粗筛继续筛选为细沙河和精品沙。在这个过程中,肉眼、大筛子,小筛子就是分摊依据。它是不是看起来就和成本分摊依据很像呢。”

小明还是喜欢听刘会计讲例子,可是刘会计也是万不得已才讲例子,因为书面化理论上是最严谨的,讲例子可能通俗,但是有时不一定精准。小明又说:“我看我们公司的人工、制造费分摊依据采用工时的比较多”,没等小明讲完,刘会计就知道小明存在什么问题了,于是说:“分摊依据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根据企业管理,生产工艺等综合考虑。比如企业发生的一项成本费用涉及办公室、生产部、研发部,那么第一是根据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能是管理层经营会议讨论决定,也可能是一个测量准则),分摊到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制造费用。然后进入制造费用后,再依据一个标准分摊到甲乙丙丁车间,再分摊到ABCD产线,最后分摊到产品工单上。这上面每一个分摊依据,都可能不一样。”

小明想起来了,大学同学小四之前和自己说过,他们公司成本分摊依据,除了在第一个环节,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分摊到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制造费用等科目,不是采用材料金额占比办法,其他环节都是以材料金额占比进行分摊。小明就这个问题,向刘会计请教。

刘会计说:“这种分摊办法,不是企业都存在,首先不能说这种办法就不对,因为成本核算的分摊依据,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优劣之分。其次很多时候企业的分摊依据和企业管理息息相关,比如一些企业工厂管理没有跟上,没有机器工时,也没有标准工时,也没有实际投入工时,更没有工时管理系统,那还不是就根据材料金额占比分摊。最后所有的分摊办法,只是一个目前比较可靠的办法,比如一般成本核算的分摊依据以工时,但是比较作业成本分摊依据,就差一些了”。

小明一边听一边点头,眼光中带有对刘会计的艳羡。刘会计端起茶杯要喝水,发现水杯中没水了。懂事的小明立马起身,端起茶杯就去接水。刘会计心想这小子,还是挺懂事的。刘会计端起杯子喝水时,看了之前小明给自己的成本分摊图说:“你这个人工、制费的分摊图,只是走了一半路程,还有一半没有画完”。小明看了自己刚才给刘会计的图说:“还有什么画的不对的?”

刘会计说:“你这个图只是将费用归入了本期投入的人工、制造费用里面,那么最后产品生产,一部分成为产品,一部分成为半产品。你需要在进行分配”

刘会计说起就在小明的原图上,继续补充,画了以下图表。

刘会计说:“其实图形只是给你一个大概的框架,让你对成本,对于ERP下成本,不只是会操作几个流程,几个下一步,具体分摊依据才是重要的环节。分摊依据常见的有1:按照数量分摊,代分摊金额之和/各种产品数量*某种产品数量。2:按照材料金额分摊,代分摊金额之和/各种产品材料金额*某种产品材料金额。3:按照标准工时分摊,代分摊金额之和/各种产品标准工时之和*某种产品标准工时。4:按照实际工时分摊,代分摊金额之和/各种产品实际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实际工时。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办法”

小明对于什么按照数量和金额分摊不是太感兴趣,毕竟新能源目前是按照工时进行分摊的,所以对于工时分摊,小明非常有兴趣继续了解。于是要刘会计就此问题讲解一下。

以下就是刘会计对于工时的讲解。

工时管理也是根据企业管理结合的,有的企业只是制定了一个标准工时,没有后续对于每个工单的工时管理,而且这个标准工时可能是很久以前指定的,但是企业管理没有及时调整,会计也不是太懂,所以就这么用着。有的企业有标准工时,也有工单工时,但是这种工单工时,采用生产文员手工统计方式,然后汇总给财务部或者输入ERP系统。好一点的企业可能采用工时管理系统,进行工时管理。

对于工时管理系统,小明比较感兴趣,毕竟新能源公司目前还是生产文员统计工时。于是刘会计就此重点讲解了。


A:工时管理系统模式

员工数据采集(工单-任务-工时),使员工工作时间明细得以实时掌握;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如停工待料、加工组对调、机器维护等情况;能准确计算出每个工单、每个工序或任务等每个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可以获取员工产出数据(包括数量、质量、完工状态等),从而可以计算、分析员工的工作效率。

如下图,这种工时管理系统,可能会操作工条形码、生产设备条形码、工单条形码、工艺工序条形码等数据全部通过无线扫描终端扫描录入,方便准确快捷的录入数据;管理者通过客户端实时了解生产现场情况。

在这种工时管理模式下,每一种产品本期投入多少工时是非常准确的。所以本期分摊到各个工单工时数据也是相对精准。然后月末在完工产品和在制品分配费用,完工产品工时和在制品工时也是有数据的,分摊起来也是更加合理。而且各产线人员发生调拨动作,系统也能够对相关工时进行处理,后台数据能给准确的给到财务部门,以便成本核算。

B: 工单工时统计模式

刘会计首先给小明看了下,工厂工时统计的表格。实际工时统计表

工单号

线别

生产时间

产品型号

标准人数

生产人数

标准产能

计划产能

实际产能

标准工时

实际工时











按照实际产能折算

备注:因为各产线人工调拨多较多,所以存在实考勤工时和实际工时存在差异,所以相关部门做好了人工调拨工时统计相关数据,成本核算时需要按照调拨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关于人员调拨问题,刘会计举了例子。比如甲产线直接人工考勤工资为20万,乙产线直接人工考勤工资为30万。但是本月有10天,甲产线人员全体支援乙产线从事生产,那么月末成本会计计算直接人工时,就不能直接根据工资表上,把甲产线人员直接人工,全部放在甲产线产品直接人工,还需要把这个10天直接人工分摊到乙产线。

如果是甲产线几个员工,本月三五天,可能上午调拨三小时去乙产线,下午调拨两小时。本月没有固定时间,都是陆续发生。这种状态下,如果有工时管理系统的话,数据很容易被系统获取,成本会计也很好取得准确分摊依据。如果没有工时管理系统,则需要对此业务在人工管理上做加强,以便财务部门能够获得准确数据。如果企业不能获得准确数据,那么实务中的分摊就五花八门了,总之不管用什么分摊办法,最接近业务活动的,才是最合理的。

同时对于生产部工时如何统计的问题,刘会计虽然叫小明和生产文员去沟通,但是现在刘会计也把这个问题做了如下解释。

假设甲产品,本月投入工时为90,本月产生01工单和02工单,工时数据如下表。

工单

工序

工时小计

工单状态

A01

A02

A03

01工单

10

20

30

60

完工

02工单

10

20

0

30

在制

01工单

10

8

12

30

完工

小计

30

48

42

120


工时统计,实务中也存在不同做法。上面表格的做法是,企业可能整体分为甲乙两个步奏进行成本核算。而甲步奏下,因为企业生产管理需要划归A01,A02,A03内部作业流程,三个步奏归属于同一个工单。比如“甲01”工单,在A01,A02,A03内部作业,分别填写其对应工时,最后“甲01”工单总工时就是三个作业的合计。

比如甲产品和乙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当期发生90万,期初无在制,本期投入总工时为160小时,那么在计算完工成本和在制品制造费用时,就会存在不同计算办法。

第一种就是:在制品不分摊人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费率=90/90=1,甲01工单完工制造费用成本=60*1=60万,甲02工单不分摊制造费用。乙01工单完工制造费用成本=30*1=30万。

第二种就是:在制品分摊人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费率=90/120=0.75,甲01工单完工成本制造费用=60*0.75=45万,甲02工单在制制造费用=30*0.75=22.5万。

乙01工单完工制造费用=30*0.75=22.5万。

三:分析与总结

成本会计系列文章

1:浅析中小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之一

2:浅析中小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之二

3: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之三

4:浅析中小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之四

5:浅析中小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之五

6:浅析中小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之六

7:成本计算案例浅析

8:成本案例浅析二

9:成本计算案例3-成本还原

10:浅析ERP下成本核算

11: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就是烤大猪蹄子

12:会计小明的故事-ERP下成本初识

13: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现场了解

14: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数据的归集和分摊

15: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核算指南

16:会计小明的故事-以问题为导向规范成本核算

17: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核算案例解析

18:会计小明的故事-公司成本核算案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七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管理的精要
成本核算简明教程
IPO案例:结合业务流程说明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料工费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是否存在仅在完工产品间分摊制...
成本会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