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理良心,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连载122)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为本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sì),世世不辍(chu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道德经》第54章暨连接月祝福连载25

心即是天下,天下皆是道。

本章讲了三个要诀“善、修、观”。

用好这三个字,人生会顺风顺水——从身心和谐扩展到外部环境和谐,最终又回归于内心的明悟,由此形成以个人融入整体、与所在系统达到一致的圆满大和谐。

《道德经》学用是心道,心就是天下,天下皆是道。


第一“善”字诀:善建、善抱是心态,目的是修最高的到达。

  • 善建者以不建为建,则永不拔;

  • 善抱者以不抱为抱,则永不脱。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困。

善建是善建大道无为,善抱是善抱上德不德,把握“两善”就抱守了生命的原则、稳固了人生的根基,自己长生久视,还能泽被子孙。


第二“修”字诀: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做到、要实证。

人肯从自身做起,真修实干,道德就会不断增长,生活也会发生改变,不仅令自身受益,还能兼济天下。

生存环境是人类与万物共有的,要靠大家共同维系。

人是万物之灵,但万物中只有人类有改造自然的想法,其他物种都是顺应自然。

但现实已证明:若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理良心,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所谓“早服是谓重积德”,越早服从大道,越早自在解脱


第三“观”字诀:观,是借鉴外界经验,校对修行方向,目的是聚精会神,提高修行效率。

“观”既是一种德行,也是善和修的基础,需要“致虚极,守静笃”的清静心——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才能如实映照世间万象和自己内心。

一旦发现内心躁动游离,就用天理良心去静静对照。

清静中,人心会自动作出选择,恢复淳朴的本来面貌。

“观”是重要、直接又稳妥的修行秘诀


“善、修、观”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狭至广的拓展过程。

但万法不离其心,心是生命的主宰,也是天下的中枢、万物的调度。

不管现象界多庞大,最后都要返回到心上。所以,观天下,修天下,直到知天下,都是专门冲着这颗真心而来。

修行若没有虔诚的心、宏伟的愿、持久的行,结不出道果

行道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定一事无成。


修行是不断地自我超越,秘籍是:与自己所在的系统达到一致,感悟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所以,修道的路径图是从聚精会神开始,到天人合一,最后到达道法自然。

这种感觉无法言说,是在做人做事中不断训练出来的。

一旦感觉出来了,功夫就出来了,人就可以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那时,天下事尽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心也始终在道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天理良心(惕之惕之)
道家经典嘉言二十八句
德为立身立事之根本
老子五千言之旨归
刘先银经典点说:对话陈琦南老子道德经研究爱民第三,不上贤,使民不争
原创:解读《老子道德经》天道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