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读者的5个阶段 | 说·书(第12期)
userphoto

2022.11.23 山西

关注

婷说

很多朋友和馆主反应

自己平时阅读的时候,有些书读不进去

亦或者别人觉得很好的书,自己读读却没有那般共鸣

这是为何呢?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自己却写篇散文都很费力?

给朋友荐书的时候

如何更好地推荐适合对方的书呢?

本期【说书】

给大家说说,阅读的5个层次。


阅读的5个层次,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消费型读者

在这个阶段,阅读和其它很多娱乐行为——例如看电视、逛街、唱歌——类似,更像是一种消费行为,很大程度是无聊打发时间而已,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阅读。但由于这种行为本身仍旧是在接受文字媒介,这种媒介和流媒体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是大部分人接触阅读都会经过的阶段,所以我把它列为阅读的起始阶段,也叫做接触型阅读,仅仅是在“接触”,但并没有产生什么互动,也没有获取到什么营养。

阅读题材:多为粗制滥造的网络文学作品,不追求质量和细节,以追求字数和故事新奇、历险为主(在线发行的电子版严肃文学不在此列)。刷朋友圈、微博等过程中的鸡汤式、碎片化阅读。

参考阅读量:<2本/年
(阅读量不区分纸质阅读还是移动端阅读,只统计严肃型长篇作品数量,但不统计碎片化文章或低质量网络文学作品,下同。)


第二阶段:兴趣型读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如果当事人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于其它消费娱乐行为的特别之处,就会慢慢喜欢上阅读这种行为,而质量较低的网络快餐式文学则不能再持续满足他们的诉求。于是开始关注一些更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如不少新锐的严肃文学创作者的作品,或者一些传统作品的电子版本等。

受大环境影响,这个阶段的读者主要的阅读还是在手机上进行的。但到达这个阶段之后,“打发时间”不再是最主要的阅读动机,同时也会有一些阅读习惯的形成,阅读媒介也不再只局限于移动端,可能会部分转移到传统媒介。

阅读题材:结构和创作相对较严肃一些的文学作品或短期流行作品,内容以故事性较强的小说类为主,还有成功学、鸡汤学性质的书籍以及小众群体的漫画等类型作品,还有一部分是受目的驱动的书籍,如技术类的、情感类的等。

参考阅读量:2~6本/年

(这个阶段是一个分水岭,个人感觉现在绝大部分国民都停留在前面这两个二阶段,每年的阅读量都很低。根据2016年第13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结果,成年人平均年阅读量约为8本,但我怀疑这个结果统计了大量消费型阅读,因为我们都能感觉到身边的绝大部分人是从来不会主动阅读的,甚至相当多的人一年都看不了1本书。)


第三阶段:状态型读者

到了这个阶段,读者基本已经具备了一个常态的阅读状态,阅读也成为了读者投入相对固定的活动之一。这个阶段的读者开始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和满足感,不再靠单纯的兴趣驱动,能够更主动地安排自己的阅读计划,寻找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可以有意识地主动脱离“手机依赖症”,不再将所有的空闲都用来刷手机,而是会有计划地利用零散的空闲时间参与系统阅读,例如在地铁上、睡觉前、旅行中等。

这个阶段的读者会逐渐对自己的阅读范围和兴趣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在书架前可以通过短时间地翻阅来确定某本书的风格,给出自己的评价,以及判断出是否是自己喜欢看的;对于看过的书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深层次的感受和共鸣,并可以在特定的情景下将其表达出来。

阅读题材:不再有明确的范畴和限制,水平较高的小说类,经典文学作品,比较通俗的散文集、杂文集,名人传记类书籍等都是这个阶段的读者关注的内容。

参考阅读量:7~12本/年

第四阶段:积累型读者

经过前面一个常态阶段的积累和演化,读者已经慢慢开始具备一个稳定的阅读状态和认知,并且随着阅读量的上升,三观视野会扩大,阅读的视野也不断增加,对书籍的渴求也在增加。到达这个阶段的阅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点:看得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看得少,想看的也越多。于是开始更加高效主动地增加阅读量,并且有能力在一定领域、范畴内通过集中阅读来获取系统的知识,思考能力也得到了系统的增加,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距离和联系,也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阅读的习惯。

这个时候阅读已经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再需要显式的动机去阅读,而是变为由内而外地去主动阅读,也会开始有感而发地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其他读者交流。

阅读题材:题材不再受限,文学、学术、历史、哲学等所有题材都有涉猎。但阅读呈现周期性和系统性,会在短时期内系统性地阅读某一类作品,例如历史类、经济类、经典文学作品等等。

参考阅读量:13~50本/年



第五阶段:作者型读者

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和思考能力的系统化,所有的读者都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向外输出,完成由读者向作者的进化。这个阶段的读者不但阅读阅读量持续上升,而且也会开始尝试系统地写作,而写作的艰难又反过来促使他们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积累,形成一个循环。

这个阶段的读者在世界观方面具备了立体认知,阅读和写作成为他们和世界沟通并获得自我满足的重要方式,阅读成为他们更高的精神诉求。

阅读题材:和积累性读者一样阅读题材不再局限于某一范畴,但阅读过程中除了信息和知识积累之外,还会更关注文化多样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并以此来实现写作能力的积累。

参考阅读量:>51本/年。

(我的豆瓣圈子里有不少人每年的阅读量都在100本以上,这些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些“工作特别闲的人”,他们甚至业余时间还在写书;他们也不是一味追求速度的读者,他们只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阅读上。)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划分方式,各个阶段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严格独立或互斥,有的人可能在不同领域的阅读阶段不同,也有的人可能同时表现出多重阶段的特质,所以这个分类仅供参考。毕竟人性是复杂的,任何试图用简单方式总结人性和划分集体的尝试都必然是徒劳的——这个结论也同样适用于星座、血型、属相等理论。

总得来说,我们可以把以上结论当作是一个人从开始阅读到后面深入阅读的大致发展过程的总结。我倾向于认为阅读的阶段是自然发展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动去关注更深入的领域,看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想去写些什么。尊重这个自然性的事实,在自己阅读和培养孩子看书的事情上,我们就可以尽可能避开功利主义、目的主义的陷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YA 文学缘何风靡全球 ——论欧美青少年文学的发展
阅读书目22: Chaos Walking系列
理论书之《当代美国青少年文学研究》
以名篇名著阅读为切入口, 加大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量
微时代里的微表达
当我们在谈论《红楼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