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本女性书籍的启示:她们看到的世界背面,只愿你从不经历

每年的四月都是读书月。总有人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不如早点结婚生子实惠。

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有文字以来的两千年,男人那么认同读书?

你不觉得自女性读书开智以来,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大大提高,女性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吗?

女性从出生到死亡,历经社会歧视和不平等,你能享受到的权利,没有什么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那些受难者一点点争取来的。

你看不到黑暗,心安理得享受自由的生活,那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作为女人,如果你不关心自己,谁会关心你?我们从书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拥有独立的思考、明辨事世、保护好自己、更好地生活的能力!

“煲汤比写诗重要,

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

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深知男人世界的规则,所以王朔如此教导女儿。

在此我推荐五本书,都是真实事件改编,她们的故事,会让你心痛到无法呼吸。我建议所有的女性、所有的父母、所有有母亲妻子女儿的男人,都来读读这些书,不求提供帮助,但求别成为共同迫害的帮凶和麻木的看客。

在阅读时,起初你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电影都不敢这么拍。接着你会发现,仔细想想在新闻媒体中稀松平常,女人都在这么活着,区别只在于知道或不知道,默认或是反抗,成为受害者还是推波助澜者。

女人在这个世上拥有的所有权利,包括上学、上班、自由恋爱、独自出门等,甚至是穿衣自由,都是前人付出巨大努力争取来的。请千万珍惜!

别等到失去才怀念——自由的味道!

1.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强暴是社会性的谋杀!为什么受到惩罚更多的都是受害者?

这本书我一直不敢读,作者林奕含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即便是勇敢地说出了被侵犯的事实,也最终在全社会对受害者的谴责中崩溃自杀。

书中以一个十三岁被老师强暴的小女生为自己写的日记为主线,一步步勾勒出,年少天真的漂亮女生,如何在“文学导师”的反智文学教育下,以交作文的方式被强暴五年,最后被逼发疯的过程。

不明真相的父母甚至主动把她送去老师家补课,每当她想说出真相,就会被大人们训斥。受害女生要么默认顺从自暴自弃,要么在抗争中死于世俗的唾沫中。

正如现实版鲍某某仍高高在上,李星星则活在自杀边缘。受到惩罚更多的永远都是受害者。

正如书中所说:

“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

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

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

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

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

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

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2. 《灿烂千阳》:如果你是阿富汗女孩,你将拥有怎样的人生?

“上个世纪的这个时候,女人还没有出门工作的自由,可是现在这种自由,竟然变的这么一钱不值。

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假如有一天,你为了能去逛街,而不得不在家好好表现几天,想下一趟楼都要向他请假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我今天站在这儿跟你说自由,还不是这么荒唐。”

这是电视剧中的台词,但这更是一个阿富汗女孩的真实人生,不,比这更惨!

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像的悲哀。

母亲自杀,为了给女儿一个好点的人生。亲生父亲为利益为她指婚。

家暴、战乱、逃难。女人被剥夺上学、工作的权利,没有男人陪伴不能出门,没有工作没钱买食物,能选择的只是饿死还是被打死。

女人生病只能看女医生,女医生却被禁止工作。要是生孩子怎么办?不知道,没人为此负责。

你还觉得你拥有的自由不珍贵吗?

女人的命运如果不抗争,就永远是悲惨的,战争对弱者的伤害更大。无论何时何地,接受教育的人才有出路。

这是一本女版《追风筝的人》,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如果女人放弃所有的抗争,顺从地接受男人的安排,你会是个什么样!

恰如鲁迅所说的两种境遇:求奴隶而不得和做稳了奴隶。

如今阿富汗的妇女还在追求的解放运动,恰是我们已心安理得的一切。

而我们真的已经享受到男女平等了吗?不!还差得远!

3. 《82年生的金智英》:对女性不友善的环境下,生孩子只是女性的责任和义务?

在所有工作中,我最不喜欢家庭主妇这个职务,因为你与丈夫并非平等的合伙人关系,他是你的老板却不认可你的能力和业绩,你所得到的只是施舍和怜悯。

如果你在家要做各种家务,照顾小孩和老人,那么你还不如保姆,保姆还有工资,有节假日假期,有请假辞工的自由;而你没有,除非离婚。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你就要看男人的脸色过日子,你和从前青楼的女子有什么两样?

如果最终一无所有,为什么要结婚?只是找个人来供养,或者经历家暴和背叛吗?

《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被一句不能兑现的“我养你”吸引,人到中年遇见的却是一句“我爱上了别人”。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梅湘南新婚就被丈夫打,委屈求全为了家庭和睦,在丈夫怂恿下辞职做家庭主妇,一步一步变成了最后坐在轮椅上的梅湘南。

金智英比起她们幸运得多,有体贴温柔的丈夫。但她真的幸运吗?

“小学老师认为坐金智英邻座的男孩,只是因为喜欢她才老是找她麻烦,希望他们以后可以处得更好;

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抓到暴露狂的初中女同学,因为被老师认为丢了学校的脸而遭到记过处分;

高中搭公交车被陌生男子威胁时,父亲反而责备女儿,认为都是金智英自找的。”

在被忽视的童年中长大,读到大学毕业,为了家庭放弃职业生涯;在连续三个月独自带娃的间隙中,买一杯咖啡喝,就被说成是靠男人养的“妈虫”;干一天的家务导致手腕受伤,被说成有洗衣机洗衣服有什么累?

金智英最终没有走出困境,屈服于韩国大男子环境,直至压抑成精神分裂。

女性的命运是不是只能困宥于婚姻?婚姻带给女性的究竟是保护还是盘剥?如果作为母亲的女性,时常处在不公正的待遇中,压抑而阴郁,身处其中的孩子还能健康成长吗?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会让人一生都难以摆脱。

救救母亲,就是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我们自己!

4.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挣脱父母畸形的爱,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价值

所有的父母在做错事伤害了子女后,都会说:“我是为你好,我怎么会伤害你呢?”

仿佛这就是一句魔咒,可以免除一切责任,让孩子重新变得听话乖巧。

读这本书时,我惊诧于这事竟然发生在发达的西方文明。也对,如果发生在非洲,以当地的教育水平,没人会觉得有什么稀奇。如果有人喊叫出声,定会被判定是不遵传统的异教徒。

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它打破了我们观念中的幻觉,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乌托邦主义国家。

一个美国女孩,十七岁前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父母的垃圾场干危险的工作,生活在父兄的家暴阴影下。

摩门教教徒的父亲,远离正常生活所需的学校和医院等政府机构,带着孩子们生活在大山脚下,整天为末日降临而储备食物。孩子们参与危险的工作,频繁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父亲博大而深远的爱,在自己的生命无法保障时,显得那么的讽刺。爱他的兄长,也是残暴殴打她的人,虽然事后都会向她道歉,但没人能接受重复的殴打和道歉。

母亲只是叹息,让她学会忍让。奶奶想帮她上学,内心对父亲的爱和愧疚,让她不敢答应。

直到担心哥哥会用刀刺死她时,她才决定改变,向父亲说出一切,然而父亲并不相信她,哥哥则赤裸裸地警告她——告密者的下场。

她要如何走出阴影?

读书!读书!读书!去发现另一个新世界,去发现一个和父亲嘴里完全不同的世界。离开伤害她的家,去大学读书,接触多元文化,感受正常生活的氛围。从正反两方面来了解这个世界。

不要去评判任何人,而要试着去理解他们,知道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也知道这个世界的多元性。开阔的视野,会让人变得更包容,不会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某人某事某物。因为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对世界的很多认识,都只是盲人摸象。

女孩进入了大学学习文学,也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历史,也学会客观地看待摩门教的传统;学习哲学,也学习与家人相处、与世界沟通。博士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到与自己和解以及在世上生存的意义。

受到家庭伤害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女孩的经历让她体会到:你可以爱你的父母,也可以不按照他们的安排生活;你可以独自生活,也可以思念家乡和家庭。这不矛盾,我们总是痛并快乐着。

从垃圾场女工,到名校历史学博士,我们称之为教育改变人生但真正改变人生的是一个人内心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5. 《向前一步》:如果没有恐惧,你想要做什么?

女性走出家庭走上职业道路不是男性的恩赐,而是工业革命对劳工需求不足所致。

但女性在职业发展上的玻璃天花板,仍然阻碍了她们的发展。

一个女人成功了,人们会问“她的靠山是谁?”

我们站在从前女性的肩膀上,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她们曾为之奋斗的一切。

但如果今天的我们不能向前一步,争取更多的男女平等待遇,那么未来的女性权利也许会倒退。

在经济下滑不景气,失业率递增时,总会有大波声音呼吁女性回归家庭,把就业机会让给男人。

当然争取女性权利,并不是大女子主义,而是实现男女平等。

现实的真相是,世界仍然由男性在掌控。这就意味着,当要对这个世界做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决策时,女性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

在195位国家首脑里,只有17位是女性。而美国还没有出现过一位女总统。

桑德伯格以其真诚的态度,详细叙述了她自身的经历和窘境,能够让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女性轻易地认同她。她阐明了那些职业女性常常面临却又很少厘清的问题。

向前一步,就是让更多的女性获得权力。当更多女性进入领导阶层、用有力的声音表达她们的需求与关注时,世界上所有女性的处境也将随之得到改善。

女性提出的 7 大要求|1974年

1. 免费的全天候托儿所

2. 同工同酬

3. 废除所有令女性从属于男性的法律条文

4.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5. 禁止歧视女同性恋者

6. 堕胎和使用节育手段合法化

7. 禁止对女性施加暴力

如果有一天波伏瓦的《第二性》已经过时了,那么女性才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当年的要求,如今实现了几条?

今天来看,我们还在读《第二性》,我们的境遇比当年还要不堪。如果全职妈妈成为了向往的生活方式,那还有什么比女性主动放弃独立更可悲的?

1908年3月8日,美国妇女在纽约游行争取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不是为了让我们买买买,而是提醒我们:妇女解放运动任重而道远。

别为了一支玫瑰,就放弃了整个人生!

读完以上五本书,如果你受到了震动,我建议你再读读波伏瓦的《第二性》,你会受到更多的启迪。购买

处在悲惨境遇中的人,往往无法自己走出困境,因为受限于困住她们的环境和舆论导向,会认同受到伤害是在自我赎罪。这种困境唯有开放的教育可突破,也唯有多读书多思考,你才能避免被伤害。

读书是为了从前人的经验中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学以致用才是根本。

女性独立,比起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独立。我们不必强求撑起半边天,只要努力撑起自己头顶的一片天,就能给千千万万的女性以鼓励和希望。

读书也许不会改善我们的境遇,但能给我们带来希望,不是吗?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第二性》看女性之痛——“温暖阅读 悦享悦美”主题读书活动
《第二性》【哲学】:读千卷书之第541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世界第一女记者”献给世上所有女人的自白,关于生命,关于勇气,关于爱
“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最通俗易懂地解读「原生家庭」与「当下幸福」
女人不应沦陷于“第二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