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青年的四本童话,谁的青春不迷茫!但你的迷茫有人懂

那么青年呢,他们应该读什么书?
这是父母们最关切的问题。读书改变命运,我们已经老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什么书能让大点的孩子读读呢?不要童书,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不再满足于童书里的童话世界。父母们如是说。
我也为人父母,心中所想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自以为自己有一个优点,我读书多呀,我可以帮我的孩子挑一些书出来。
然而回想起自己十多岁二十出头时,好像读了很多书,但真正对自己产生巨大影响的却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可读之书匮乏,除了各种神话童话武侠言情,还有什么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呢?


四大名著好是好,但你对人生的疑惑它回答不了。宋江带着108将反抗朝廷最后为什么要投诚?孙悟空一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为什么会被赶回花果洞?刘备很得民心又有诸葛亮辅佐为什么得天下的却是曹操?贾宝玉与人善良不分高低贵贱家族败落后为什么没有人帮助他?
缺乏人情世故历练的少年,只会被情节所吸引,而解不了名著中的深刻含义。你可以说不同年龄有不同年龄的解读,早读总比不读强。这话不错,只是名著的阅读需要配合丰富的阅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总是提醒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但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道理,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道理很简单,只是很多人不相信。还有就是不喜欢作者说话的方式,也因此不接受即便是正确地教导。
少年人关于人生的学习,就像是学习数学,先要学会简单的四则运算,然后才能熟练运用到应用题中。
如果说四大名著是复杂的应用题,那么以下四本书就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当我读到这四本书时,心灵不禁一颤,这么好的书为什么我没有早点读到?如果在我的高中时期读过,我的人生是不是又会不同?
又不禁想起那位辞职看世界的女教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是呀,世界这么大,我却没看全。没有看过世界的人,哪来的世界观呢?阅历是补经历的不足,而不能替代经历。
以下四本书,我以为是写给青年的童话,通俗易懂,看起来魔幻神奇,读起来鸡汤励志,但阐述的故事就是人生的真相。这些书的共同主题都是“寻找”。

1、《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寻找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少年卖掉羊群,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到达金字塔下。
途中他遇见吉普赛占卜老妇人、自称是王的老乞丐、偷了他所有钱的小骗子、怀着朝觐麦加梦想的水晶店老板、在书本中寻找炼金术的英国青年学者、带着驯鹰的炼金术师,还有他一见钟情的绿洲姑娘。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主题是寻找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在恰当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有些人会坚持,有些人会放弃。但天命只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并存在,过了那个时刻天命就会离开你,再也无法实现。
什么是天命?
“天命就是你一直渴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时期,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了。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一切都那么明朗,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人们敢于梦想,期待完成他们一生中喜欢做的一切事情。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开始企图证明,根本不可能实现天命。”
我的天命能实现吗?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追寻天命的人,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的一切。只有一样东西令梦想无法成真,那就是担心失败。但是不要忘记,你的心灵在哪里,你的财宝就在哪里。你的财宝需要被找到,以便使你在路上所发现的一切都能产生意义。”
为什么有的人不去实现天命?
“因为麦加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使我能够忍受平庸的岁月,忍受橱柜里那些不会说话的水晶,忍受那间糟糕透顶的餐厅里的午饭和晚饭。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你的梦想是羊群和金字塔。你与我不同,因为你希望实现你的梦想,而我只是想保有去麦加的梦想。我曾无数次的想象过,如何穿过沙漠,到达安放着圣石的广场,在触摸圣石之前,围着它绕行七圈。我曾想象过有些人站在我身旁,有些人站在我前面,还有我们的谈话和共同的祈祷。可是,我担心会大失所望,所以我宁愿只保留一个梦想。”
这本书的所有句子都能成为励志的金句,它们适合出现在任何一段话语里,但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你不要因为它们简单而轻视它们。就像书中所写的炼金术士的秘密,写在翡翠板上的简短话语,却被解读成深奥难懂的厚厚书籍。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一句话:
“每个人的寻梦过程都是以'新手的运气’为开端,又总是以'对远征者的考验’收尾。”
所以,年青人,别放弃你“新手的运气”,去寻找你的天命吧!
打开这本书,细细体味书本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你会发现,牧羊少年最后有没有找到财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追寻的过程中经历的一切,和他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2、《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选择


保罗 柯艾略是个很有意思的作家,他的文字轻松愉快有趣,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没有沉重的说教,很让那些叛逆的人愿意接受。
话说柯艾略本人就曾是个叛逆的少年,曾被视为精神疾病受到三次电击治疗;青年时代,因反对政治独裁,被投进监狱;直到38岁去过圣城圣地亚哥朝圣后顿悟,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朝圣》。
《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的主题是选择天赋和爱情。相信灵魂伴侣的说法,很能打动少男少女。就算是中年男女也有很多人因不甘心而想要寻找,然而他们终究是错过了可以寻找的时间,灵魂伴侣左肩上的光点已经熄灭。
柯艾略对于灵魂伴侣的说法是独特的,他说灵魂伴侣不止一个,有无数个。旧的灵魂被打碎投入到新的躯体中,就化作了无数个灵魂伴侣。比如夏娃和亚当,说夏娃是亚当的一部分,意思亚当的灵魂分裂,一部分进入夏娃的身体。
对于我们不太懂得的宗教,我们可以不必深究,灵修之旅也可以看成是心灵成长之旅。
少女布莱达面对人生的三个选择,一是在爱与追寻智慧的道路之间抉择,二是在太阳传统和月亮传统之间抉择,三是在两个灵魂伴侣之间抉择。
人们往往不害怕生活的艰苦,却害怕做出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放弃,选择一条路,就会失去另一条路,万一选择错误了怎么办?归根结底,人们害怕的是失败,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产生的失败。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错误,孩子。就算是停摆的钟也能在一天之内指对两次时间。”
所以,还没开始前,为什么要担心错误呢?如果你不做出选择就会完全错过。
那么在爱情之间应该怎么选择呢?
不需要选择,因为好的爱情是拥有而不是占有。
“我永远都会记得你,你也要记得我,就像记住那个傍晚,那些打在玻璃窗上的雨滴一样,那些因为我们无法占有,而能永远拥有的东西。”

3、《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引领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德国作家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历程。
出生并成长于 “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每个少年的心中,都希望能找到一位“德米安”,可以为他解惑,引领他走上正确之路。然而我们的德米安在哪里呢?
当辛克莱在校园遭遇凌霸,被迫屈服,又委屈又恐惧,那段时间就像是生命的黑暗期。幸好德米安出现了,他轻松地解决了令辛克莱的绝望的难题。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非常好奇,德米安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千万不要有神迹,因为如果是神迹,我就会放弃。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就说了,神迹本身就是对上帝的不信任。
德米安什么也没做,但他什么都解决了,请听他说:
“有些事或有些人让你害怕。从哪里来的害怕呢?你根本不应该怕任何人。如果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害怕,原因就是害怕的人承认了前者的权力。比如说,这个人做了错事,被另一人发现了,这样的话,他就有了控制你的权力。”
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你会发现辛克莱所困惑的,也是你曾经或正在困惑的,从少年到青年,道路开始分叉,就像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在毕业后各自分飞,道路不通,命运也将不同。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4、《悉达多》——体验


《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更是成为各类毫不相关的音乐人灵感的来源——从60年代到00年代,从尼克·德雷克到电台司令,从深沉悲伤到摇滚妄想。
如果说《德米安》是引领青少年的人生指南,那么《悉达多》则是所有人的人生辞典。
佛陀名乔达摩 悉达多,黑塞把名字一拆为二,变成两个人,乔达摩依然是佛陀,而悉达多则成为追求理想的普通青年。寓意佛陀也是从普通人而来,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也能成为佛陀。乔达摩和悉达多一体两面,代表着信仰和世俗。
人生就是体验,悉达多本有着高贵的出生,俊朗聪慧,如果沿着父辈的指引,将一生平安富贵。然而他对于内在心灵的追求超过外在物质,在跟着沙门苦修并学会所有沙门的本领后,他问意义何在?再次放弃一切离开,独自在森林中追寻。
"当你正在求道的时候,"悉达多答道,“你很可能 只见你在追求的东西,反而不能发现任何东西,反而不能专注任何东西,为什么?因为你只想要你在追求的东西,因为你有了一个追求的目标,因为你被追求的目标迷住了。所谓求道,含有达到某种目标的意思,而得道的意思则是自在解脱,无拘无束,随缘赴感而不强立固定目标。”
当他发现执着地追求也是一种枷锁,便放弃追求,进入世俗生活,体验财色权钱。随着他在大城中获得财富、地位,他过上了从前鄙视的生活,追求肉体的快乐,有了欲望,犯下了很多罪恶,害怕死亡的到来,对未来感到绝望,希望以自杀来结束痛苦。
悉达多来到河边准备投河自杀,最后一刻他听到了生命之河的永恒之声,顿时清醒过来。
“我害怕自我,我在逃避自我。我在追寻梵天,阿特曼。我欲求摧毁自我、摆脱自我以便在自我未知的最深层发现万相的核心,即阿特曼、生命、神灵或绝对终极之物。而正因为如此,我却一路丢失了自我。”
“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我之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任何体验如果未达到极致并终归寂灭,都会重新出现,悲哀总会回归。”
《悉达多》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青年悉达多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所以,这不是一本容易理解的书,而是一本需要随身携带的心灵之友。
我所选的这四本书,巴西保罗 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德国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和《悉达多》,都是在世界上传播很广的文学作品。
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才是我们追求梦想的动力,愿我推荐的这四本青春童话书,可以给青年们一些启迪。


注: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名言“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
保罗·柯艾略,巴西作家,被誉为“上帝身边的伟大作家”。2007年,由于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力,联合国聘请他为联合国和平大使。

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米安》,谁的少年不彷徨?
四本书助你踏上灵性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经典语录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书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