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才能避免出现“祥林嫂”式的悲剧?

我们要怎么做以及在何时打破死气沉沉的对话呢?我建议,当我们连一个字都听不下去时,就是打断的最好时机。

我们等得越久,就越难在这样做时保持礼貌。而打断的目的并非在干让自己发言,而是帮助讲述者与表达背后的生命能量建立连结。

做法便是去体会对方心中可能会有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

当我看到这里时,我就联想到了鲁迅先生《祝福》里的祥林嫂。

原本她是一个脸色红润,勤快有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人。

她原本是一个靠自己的勤劳,来养活自己,来生活的人。可是她却被绑了回去,被婆家卖了出去。

她也不是自愿二嫁的,她誓死反抗,头上当时都撞了血流不止,最后留下了一道疤。但是形式比人强,还是抵不过现实。

在她想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她又一次失去了丈夫,最后连孩子都被狼吃了。

她在被迫二嫁后,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后,被收走了房子,只能重新回来做工。

但是她现在面色苍白,手脚也不灵活了,记性也差了,一直在提起孩子被狼吃的后悔。

却不知道别人在满足的自己的好奇心之后,并不会去体会她的感受,询问她的需要。只会觉得厌烦。

人们也会打断她的话,但是并不会去同理她,只会嘲讽她。

甚至嫌弃她不干净,以前都是她一个人负责的祭祀,也不让她碰了。

在她以为捐了门槛后,就能得到救赎,就可以继续负责祭祀的工作,就不会被别人嫌弃的时候。

在她充满了希望,眼中有了光的时候,发现别人对她还是和以前一样,还是觉得她脏,还是不让她碰祭祀的东西。这时她完全失去了希望。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了。

但凡当时有一个人知道非暴力沟通,能去同理她,不嫌弃她,不觉得她脏。她都不会变成后面那个样子,最后变成乞丐流落街头,死在了祭祀的时候。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在她讲了好几遍的时候,去打断她,去同理她,去了解到她真正的感受和需求,去认可她。

结果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那么,祥林嫂的感受需求又是什么呢?

她的感受可能是悲伤,麻木,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而她的需求可能是别人能够理解她,能够接受她,能够让她继续负责祭祀的活,让她感到被需要。

可以去打断她说:

“祥林嫂,听起来你还是很悲伤,还在怪罪着自己,觉得都是因为自己不注意,才会导致了孩子的死。我们都没人能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你是想让我们理解你的悲伤,接受你,让你感受到被需要,让你能继续去负责祭祀的活,是吗?”

当然,这个也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我想大家可能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也想知道,大家会怎么去打断祥林嫂,怎么去同理她。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不是不打断别人的说话,就叫做礼貌,而是我们能积极的与对方互动,才算。

而积极的与对方互动,则需要在我们听不下去的时候,做到去打断他,去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询问他的感受和需要。

不打断别人说话,但是我们完全听不进去的状态,说话者也会感受到,觉得无聊、甚至觉得不被接受,没人能够理解他。

所以需要去打断,去为话题注入新的活力。而不是一个人继续死气沉沉的去听,另一个说的也觉得无聊,不开心。


我们能去做什么呢?

当我们听不下去,别人说的话的时候,我就需要去打断他,同理他,共情他,体会他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去确认他的需求。

这样才是一个好的沟通,一个积极有效的沟通。

也就不会让“祥林嫂”的这样的悲剧,在我们身边重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暴力沟通》8:同理心的力量
真正的成熟,是戒掉三个欲念
同理心
一个人情绪成熟的4种表现
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六招教你友好与人相处
关于共情讲得最好的小视频,看完这个,你还不会安慰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