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就是剪枝,以符合“礼”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Learning is to prune to comply with "rite"

学习就是剪枝,以符合“礼”

Less is more.博学以文,约之以礼。

心理学有ABC理论,比如今天遭受不白之冤,明明是对方的错误,却被人倒打一耙是A,面对对方的指责,自己也会立马回击,然后大吵不已,这是C。似乎是无妄指责A在先,是这一事件引起自己的行为情绪反应C。但这并非必然,中间还有一个我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这是B。我们可以选择心平气和的解释,甚至是不予理睬,全然笑纳,都可以,并不是完全都会指向C。中间的这个B是关键,也就是我们如何来看待事物,如何来评判事物,这决定了最后产生的行为反应C

这体现了中间环节B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如何来反馈、如何来评价、如何来认知才是我们采取某种行为的关键。这就是认知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我们的行为是通过自身的认知出来的,是认知决定了我们采取何种行为、运用哪种方式。

改变认知是改变自我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对于认知的研究已经有很深入的理论和实证案例。我这里想说的就是对于自我的认知,这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个人对待某一事情的态度、感受是由其对待事情的认知决定的,也就是自我可以决定的。

同样一个失恋,有的人可能伤心一段时间就能够很快走出来,而有的人却要花很长时间、甚至终其一生都会活在阴影之中,陷入失恋的痛苦和抑郁之中。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家庭生长环境不同,生活教育的方式不同,比如同样生一场同样的病,有的人因为底子好、免疫好、心情开朗,那么这场病对于他而言就等于没有,一下就好了,但是有的人却要花很长时间、接受很长的治疗、休息很久才能复原。

同样的外在的风风雨雨,人生的坎坎坷坷,生活工作中的曲曲折折,有的人就能够很好化解,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事,并不是这些困难在他们人生中就不存在,而是因为他们眼中的这些困难有了新的认知,是因为他们认知上产生了变化。

经常喜欢举的例子就是我与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意义就是我。没有我就没有世界。这不是主观唯心,而是客观事实。世界不就是人眼中、心中的世界吗?没有了人,这个世界还有意义吗?虽然世界还存在,但是那个世界因为没有了人的参与,也就不成其为世界。人与世界本身不可分。

我们对待人生中的风雨坎坷,其实也是关键在看自己的态度,自己是怎样看待,如何认知这些生活狗碎鸡零,或者不如意之事。谈到人生痛苦,佛家讲得最彻底,也可以拿来参照。佛家讲无生无灭,是了生死,因为根本没有生,又何来灭,那么归附在生死上面的一切,“所受皆苦”,那么这些痛苦其实都根本不存在了。了生死,断绝一切痛苦,说得很实在。佛家讲因果,渡人渡己,是断烦恼。有些我们也不清楚的佛家称为“无始量劫”,是那上面带来的因,产生今世如此的果,说得也很实在,只是不能证实罢了。因为都是因自造,果自尝,因此号召人们积极奉献,利他利己,这也是断烦恼所在。

认知的改变,是我们可以尝试着手的。而一切宗教、心理学、文学、科学都在“刷新”着我们的认知。这也需要一些自我机制的主动建构,一些对周围环境反应的自我调试,每一个人的认知不尽相同,但都是可以自我塑造的。

宋明理学经常讲的一个概念叫“变化气质”。我想教育、读书、学习还有生活中的历练其实就是在做着这一件事——变化气质。铁杵针磨、宝剑锋磨,其实这个变化的关键就在刻意地去训练、习磨。

这也就引出了我今天想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自我的学习、修养。学在变化气质,在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好比精神,地好比物质,物质跟精神是相匹配的。自我的认知也就决定了自我的形象。有形的可能无法改变,无形的象,所展现的面貌可是大不相同。

世间的一切都是源于自我的那颗天地之心。如何去把那颗心给修整好,不要在心田上布满荆棘杂草,而要盛开出美丽的花朵,全在于自我的学习、修持。

我想到英文的一个单词就是prune,修剪树枝、修整树木的意思。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小学时候被老师叫去修剪学校操场上的槐树枝。我需要爬上去,然后拿着大砍刀去砍,自己以前看着高年级同学去做觉得很了不起,现在自己爬上去了,发现并不是很容易。

小时候奶奶就对我说,如果小的时候一些思想行为不纠正,就像小树一样长歪了,小的时候不扶正,那么大了就很难修正过来了。奶奶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农村中的事物的道理,跟我们人是一致的。我还比较深刻的是,她对天的敬畏,称天为“老天爷”、“天公”。我当时念了书,发现奶奶讲得不对呀,明明那个叫“天空”,怎么是“天公”了呢?后来又看《西游记》电视剧,发现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难道奶奶说的是这个“天宫”?再后来自己听曾仕强教授的音频,才发现奶奶说的是“天公”。天公的意思也就是老天爷,也就是还因为有一个“公”字,所以老天爷最公正。

平时也读书,读到似乎是培根的论学习之类的文章的时候,我见到过prune这个单词,也是说学习如同剪枝,是要把不正当的、不该有的、不符合的东西给剪掉。所以要剪去自己不该有的多余的部分,符合一个自己特有的理想的标准,那其实还是很痛苦的,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和牺牲的。

其实,我还想到了儒家孔先生讲的“礼”。礼的内在核心当然是仁,而礼其根本要求还在“敬”。或者说是既恭且敬,也就是要诚。

“儒”在孔子之前就有,孔子是集大成者,所以是至圣先师。在李泽厚的研究中,发现儒其实产生于巫术,也就是原始的鬼神信仰。当然这里鬼神身后边、最高位置的那个头头就是原始居民头顶上方的那一片天。巫术有一套舞蹈动作,有一套礼仪规范。之所以会做祭祀这样的一些行为,其实就是和天合一,与天的意志协同一致,从而实现尘世的安宁和幸福。

我所谓的天地之心、天心,这些儒家的概念其实就是最后确指的人心。还是源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那颗心。所以古代讲天子,皇帝是上天之子,我们都是天下之民。也就是上天是有意志的,上天的意志就明确体现在人身上,因为人为万物之灵长。

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体现,这个世界的发现和改造,其实都源于人的存在。所以人是上天旨意的代言人或者执行者或者沟通者,我们人心联通的是天地宇宙,责任不可不大。所以儒家一直以来都有协和万物、做天的副手去承担天地宇宙的重任。这是有使命的,是一个极为宏观开阔的宇宙视角,也就是历代读书人的精神脊梁,浩然冲天之志,这样一种精神信仰,是正气,浩气,大气。

因此,整个逻辑串下来就是世界由人之心所决定,人之心要去符合天地之心、天心,因为天心其实就是人心;人是天指派的协和世界宇宙的代言人、执行者或沟通者。而要做好这个辅丞天地、做到天人地三者贯通为一的角色,就要通天彻地、上学下达,这就是儒家学者的使命,是士的使命,是君子的使命,是仁者的使命。

人心的规束,人心的向善、向上,人心与天心的纯良一致,都是要进行自我的学习的,是需要自我不断修持的。而这种学习和修持就如同给树木修整剪枝,需要去掉后天那些多余的畸角斜枝、旁条枝杈,最后它才能长成参天树木,是时时刻刻需要下一番功夫和力气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夜梦魂无锁,招招待释乾坤[七绝]
佛家禅语:有缘不推,无缘不求*
(原创)心,美丽神奇的世界 (3)
最知我心是天公
拜天公:真心诚意、恭敬感恩
阳明心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你这么一问就是错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