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三首古诗色彩清新明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初夏江南农村的自然景色和农民繁忙的劳动情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及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最图,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中,词人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清新秀丽的生活环境和富有生机、情趣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3、写作特点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笔调清新,妙趣横生。

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进行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妙趣横生。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繁忙劳作的情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宿新市徐公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 但富有画面感。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有动有静,在动与静的画面中透出了暮春时节农村清新的气息和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全 诗的字里行间,达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清平乐·村居》口语入词,亲切可感。 

词人归隐农村,与农人接触,耳濡目染, 有感于心,写出的词也就贴近农村生活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的“大儿”“中儿” “小儿”,仿佛脱口而出,极其自然,尤其是 “亡赖”一词,是乡村里的习惯用词,近乎口语,显得亲切可感,词人笔下农家乐的意境 如此新鲜,如此动人。

4、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一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
辛弃疾(1140一1207):南宋豪放派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二、生字街
1、会写、会认的字

杂(zá)稀(xī)篱(lī)蜻(qīng)蜓(tíng)

蝶(dié)宿(sù)徐(xú)疏(shū)

茅(máo)檐(yán)翁(wēng)笼(lóng)

赖(lài)剥(bō)

2、会认的字

3、多音字

剥:

bō:剥落,剥落
bāo:剥花生  剥皮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麦花:小麦、大麦花。 
日长:白天渐渐变长了。 
蛱蝶:蝴蝶的一种。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一径深:一条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 
未成阴:没有形成树荫。未,没有。阴,指树荫。 
走:跑。 
茅檐:茅屋。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和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中儿:二儿子。 
亡赖:同“无赖”,在词中指顽皮、 淘气。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2、词语听写:
杂乱  稀少  篱笆  徐徐  蜻蜓
疏远  茅屋  无赖  屋檐  剥夺
蝴蝶  宿舍  老翁  鸡笼 
四、课文理解

1、出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越来越大,格外诱人。田里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靖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忽然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赶两三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消,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那对老夫妇,在屋前亲热地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二儿手巧, 正在编织鸡笼;小儿最是淘气可爱,横卧在溪边剥莲蓬,自由自在。 

五、课后习题解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点拨:这三首诗词语言平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朗读时,要注意贴合诗词的情境,语调轻快活泼些。语速和语气上,则要根据句子意思的不同有所变化。浅显易懂的词句,可轻快地读。如“篱落疏疏”“儿童急走” “飞入菜花”等词语浅显易懂,读时要轻快。耐人寻味、引发联想的词句,可以舒缓地读。如“一径深”和“无处寻”,画面悠远灵动,读时要舒缓,重音落在“深”和“寻”上,语音绵长,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词的朗读,句式虽有长短,但一般可先用古诗的朗读方法练 习,四字句“二二”节奏,五字句“二三”节奏, 七字句“四三”节奏,六字句“二二二”节奏 但有时也要注意根据词的意境调整朗读的 节奏,如《清平乐·村居》在读下阕时,如果机械地用“二二二”节奏读,就会出现呆板和 凝滞的感觉,应该采用“二四”节奏读出轻快之感。读到最后一句,“溪头”停顿稍长, “卧剥”语气稍轻,“莲蓬”声音延长,语调微扬,读出沉醉快乐之感。另外,词的朗读 需注意上下阕中间停顿要稍长。朗读这三 首古诗词时,可以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还可以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词的体会,自然而然就可以背诵了。
默写 《宿新市徐公店》时,要注意“篱”“追”“阴”三个字在古诗原文中的写法。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

读了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夏季白天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蛱蝶在翩翩飞舞。 

读了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眼前浮现出一群孩童奔跑着追逐黄蝴蝶,最后他们面对一片金黄色的菜花而找不到蝴蝶时挠头犹豫、不知所措的情景。 

读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仿佛看到了 这样的情景: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躺在溪边剥莲蓬。  

六、本文学习目标

1、认识“锄”1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重点)

3、 能借助注释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词所描绘的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古诗词三首
古诗《清平乐.村居》讲解及赏析
【开讲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朗读 知识要点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古诗(童孩多可爱 )
语墨小语|《清平乐·村居》课堂实录
2020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让孩子背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