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不浅:浅谈筋骨皮

文/何静寒

拳谚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几乎涵盖了我们习武锻炼的全部内容,但是可以只练一口气,不练筋骨皮?或者只练筋骨皮而不练一口气吗?我以为那句拳谚讲的是一件事,内与外是相互为用而不能截然分开的,事实上那「一口气」要藉由「筋骨皮」作为锻炼的门户,本文且先谈谈这个门户,粗浅得很,故曰浅谈。

当我看到「外练筋骨皮」这句话时,不禁奇怪:「肉在哪里?」,难道锻炼不干「肌肉」(本文所称「肌肉」是指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的事吗?

哈佛大学粟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博士在其大作「身体的语言-从中西文化看身体之谜」(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究竟出版公司)一书中比较了古代希腊与中国「人体观」的异同及其原因,其中提到:「对于个别肌肉的注重,甚至是肌肉-不同于肉与肌腱-这个概念本身,都是属于古希腊医学所独有的,世界其他地区则和中国一样,都对肌肉『一无所知』」。

其原因除了对身体的观察方式不同外,希腊文明中对于「分节之美」的价值观也是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外形上肌肉凸显,段落分明的身体形态,「区别了生气蓬勃与濒临死亡的人、成熟与不成熟的人、独特以及不具个人特色的人、勇敢强壮与胆小怯弱的人、欧洲人与亚洲人、男人与女人」。(附图:希腊人物雕画像)

相对于希腊个别的、分节的身体形态,中国人对身体的观察是整体的、分层的,「扁鹊对于齐桓侯的诊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表现出一种空间的层次-将身体结构视为深浅的构造……,疾病首先感染皮肤与毛孔,接着进入血脉、肌腱、肉、内脏,最后则进入骨髓。」,这种「整体的、流动的、垂直的、表里的、深浅的」身体形态,是我们习武者必须深植在心的人体观念。(附图:中国内景导引图裸身画像)

「外练筋、骨、皮」就是在这种观念下把身体的结构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由「骨骼」构成的结构主体,中层的「筋」负责操控骨骼,「皮」则是在外的保护层。

此处的「皮」应该看作是「外层的肉」,而不仅仅是包含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皮肤」,「练皮」的目的除了要强化一般皮肤应该有的防护、感觉、调温、分泌、代谢、吸收等等的功能外,更要使它腠里密实而与肉合为一体,所以而有拍、揉、洗等等的方法,总不外要让它们欲紧密愈好,所以有些功夫深厚的老拳家手臂上的皮肤捏不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筋」是附着于骨骼的肉,它包含了肌腱、韧带、筋膜、肌肉束的外缘而依运动的需求统合起来的组织,所以古人混称「筋肉」或「筋力」,表示这个组织也是力量的来源。

习武之人常说「气」要「收敛入骨」,但是在这之前,必须「力」能包合入骨,也就是在用力时屈肌与伸肌的张力是均衡的向内(骨)包拢,不能有一方单独向外扩张,照古老的说法是:「阴阳相互为根」,因为均衡,才可以相互为根,所以习武者对于筋肉的训练是以松柔伸展为主,而且其伸展要超越肌群与关节的限制,使筋肉这一组力线,外接于肢的末梢,内接于体的深处而以水平与垂直的方式连接全身,甚至深入脏腑之中,如此即可藉由可操控的「随意肌」(骨骼肌)运动不可直接操控的「不随意肌」(脏腑的平滑肌),这就是「导引」的直接通路。

筋肉伸展延长的另一个作用是能使得骨骼关节充分的活动,人体的架构是由大约206块骨块连结而成,其中有结合紧密不可活动的部份,例如头骨,但大部分其实并没有真正结合,只是靠筋肉连接起来,其骨块与骨块相邻的空间就形成「关节」,所以「关节」可说是身体运动、支撑、传导的枢纽,它同时也是最脆弱的部位。

我们可以假想当初上帝造人(假设这是真的)的情况,祂用最简单方便的素材,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的,捡了一些比较坚硬的树枝(骨骼),「照自己的形象」拼凑出一付人体的基本架构,但是这个架构是松散的,不能成为一个整体,祂拿一些树藤把骨块连接起来而形成韧带,这时人体像一付木偶,本身不能活动,祂拿一些树皮包在骨骼外面,随手抓一些泥巴作为黏着与保护之用而形成筋肉,接下来祂想:「怎么能让这个玩意儿自给自足,不要让我操心呢?」,祂仔细的用植物纤维搓了许多管线作为供给能量与控制之用,「但是怎么固定这些柔软的管线呢?」,最稳当的方法就是把主要管线依附骨骼架设(当然祂要把泥巴拨下来,树皮打开),祂很小心的把管线铺陈开来,甚至注意到在关节的地方多留一些长度,以免影响关节的活动,这些就是血管、神经等等的东西,当管线铺好以后,祂才安置能源厂、发电厂、废水处理厂等等的五脏六腑这些东西,最后再用泥巴把外形修饰得圆润一点(祂的创作都是以圆形为基本造型),放在太阳底下烘干而形成皮肤,祂先把人仰倘着烘,烘到微微坚硬而还保留黄土的本色,祂觉得恰到好处很是满意,再把人翻过来烘时就有些大意,烘得稍微焦黑了一点,祂看看身体前后的色泽有些层次也满好的,就这么定案了(后来祂要试试不同火候有哪些趣味,所以又烘了一些偏白、偏黑、偏红的产品),祂这才伸出食指和中指串联住左右两肾,朝着人偶的口腔吹一口气,这口气吹开了肺脏,渗透到身体每一个极小的部位,祂确定肾脏的火星已经点燃启动,祂松开手,这个人偶从此成为祂的化身,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不论我们是追求身、心或是灵的提升,不论儒、释、道哪一个法门,在「诚心」「修身」之前,都是以「正身」为基础功课,我们习武者更是如此,而正身与否的关键就是「骨骼」,因为它是人体初始的架构。

骨骼是否处于正位,其关键就在「关节」,但是每个关节都有其不同的活动范围,也因为如此,人体才可以形成不同的「姿态」,所以同一个关节在不同的姿态中其位置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才是关节正确的位置呢?

如果关节能在使用最少肌力的情况下达到支撑或传导的功能,这个关节位置就是最理想的,所以每个拳派都会设计一些基本姿势让初学者去拿捏掌握全身关节的正确位置(称为站桩),这些姿势有平衡的或不平衡的,无论如何其要领都是「放松」,也就是要求学者在使用最少肌力的情况下维持住这个姿势,此时各关节的间隙必然打开(为活动而保留的管线才能伸展),连接上下的筋肉因而拉紧,这个拉力贯穿每一个相关的关节,使得无论看起来平衡或者不平衡身体姿势,都能维持在一个平衡的张力之下,这也是习武者要讲究「架式」的主要原因。(站桩图)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为什么位于身体最核心的「骨骼」还归类于「外」呢?显然前人把可见(形)的部份称为「外」,而把隐藏其中不可见(质)的部份称为「内」,「气」在哪里?「气」在「皮内」「筋内」「骨内」而遍布全身,做到「骨正」「筋柔」「皮坚」,自然「气」在其中,若能做到「皮、筋、骨」合为一体,那一口「气」也就百炼成钢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锻炼」这档事不能好高骛远,一步登天,先找到自己的骨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拳学初探
十二经筋【图文版】
筋骨强壮需日常呵护
易筋易骨--古战绵拳博客
站桩功夫,说起来不能涉及到具体的筋肉骨骼,因为肌肉骨骼科学研究的
十二经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