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和七下西洋,为何带一船的老妪随行?这背后竟蕴含着大智慧!


郑和,一个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被尊称为马三保、三宝太监,他的七下西洋之旅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华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他出生在云南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家庭,先祖是元末咸阳王,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被誉为“兴滇之心,事滇之子”。

然而明朝军队攻打云南时,郑和被俘并惨遭“宫刑”,之后在皇宫和燕王府服役。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跟随朱棣南下征战,表现出色,被赐姓郑。

朱棣登基后,他被任命为内官监太监,负责皇宫的采办事务,并逐渐成为皇帝的亲信。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宣扬大明国威、畅通海上贸易,也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建文帝,从1405年至1424年,他先后六次委派郑和为正使太监,率领庞大舰队下西洋。

1430年,在朱瞻基执政年间,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从而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

他的舰队先后到过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等36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往。

那么,朱棣为什么会选择郑和来领导这次意义非凡的远航呢?首先,郑和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战士。虽然这次旅行是和平之旅,但朱棣深知“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备之”,所以需要一个会打仗的人来带队。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让他在朱棣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北平保卫战中抗击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接着在郑村坝大战中协助世子朱高炽和朱棣击败了李景隆。这些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也让他有了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其次,郑和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沟通技巧。七下西洋需要与各地的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郑和尊重各种宗教和文化,这让他在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交往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种三教皆通的特质在当时的宫廷中非常难得,也让郑和成为了朱棣心中的最佳人选。此外,郑和在执行任务时忠诚可靠。

他深受朱棣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忠诚的品质。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些价值观。

总的来说,朱棣选择郑和领导这次远航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的丰富经验、卓越才能、忠诚品质以及与各方的良好关系都让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郑和仪表堂堂,能够彰显大明国威气度。尽管郑和在年幼时被俘并被阉割,但当他长大成人后,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外貌和气度。据描述,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行走时虎步生风,声音洪亮,没有半点太监的阴柔猥琐之态。

相士也称赞他具有“虎颔燕领,铁面剑眉”的英勇气概。

朱棣是一个注重外表的人,对于长子朱高炽的肥胖臃肿并不满意,而更喜欢高大魁梧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此,郑和的外貌和气度无疑为他作为正使出访增添了分数。

在迷信的古代,郑和的船上为何会带有很多女子呢?

其实,这些女子在郑和远航出访中扮演着特殊且无可替代的角色。她们主要分为三类:裁缝、接生婆和其他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女子。

由于郑和下西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随行的官兵和船员人数众多,耗时数年,船上大多是布衣、布袜、布鞋等易损坏的物品。因此,必须配备专业的女子来缝补和制作衣物、鞋袜等。

每次出航,需要为这数万名官兵准备充足的衣物、被服等物品,这些衣物和鞋袜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女子来缝补和制作。同时,为了避免男欢女爱之事的发生,这些女子的年龄都比较大,是一些针线手艺好的老婆婆。

另一类女子是接生婆,她们数量很少,但经验丰富。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要宣扬大明国威,开展海外贸易,还要用先进的中国文化文明“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

在出访过程中,郑和发现西洋各地的医学技术非常落后,特别是在生育方面。因此,他带上了接生婆,为当地人民提供必要的医疗帮助。

这些接生婆在当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当地妇女顺利生产,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女子随行。她们不仅精通医术、手工艺和其他技艺。这些技能在海外诸番国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这些女子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综上所述,郑和带这些女子同行并非因为他迷信或不怕邪,而是因为这些女子在远航出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她们不仅为船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还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这些女子的存在和她们的专业技能是郑和远航出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431年1月,按照明宣宗朱瞻基的意旨,郑和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然而,在1433年,郑和在返航途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

尽管如此,他七下西洋的传奇经历仍然使他成为了“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展现出了杰出的航海、外交和军事才能。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将永远载入中华史册。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听风如故的文章,建议大家记得将听风如故的公众号加⭐星标置顶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明朝太监,却担负着扬大明国威的重任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着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
郑和下西洋时,为何不带年轻貌美女子,反而带着一堆老婆子?
郑和下西洋——远去的历史真相-微信精选-历史讲坛
1911年斯里兰卡捞出明代石碑,翻译碑文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船队下西洋时,被小国杀了170多人,明朝处理方式太霸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