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爱情》原著:安杰嫌弃江德福一辈子,生了七个孩子也挺悲哀

看《父母爱情》电视剧时,我不止一次地为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而热泪盈眶。

江德福是真的爱了安杰一辈子,到了老年还互相吃醋,这种真爱很难得。

安杰也为江德福改变了自己,慢慢地他们都活成了对方的样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我一直感到疑惑的是:如此恩爱和睦的一对夫妻,养出的孩子怎么既叛逆又敏感?

一般来说,在父母恩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自信,会更加尊重父母,会更加懂得爱和被爱,女儿会更不容易被渣男骗,儿子也会更有责任心。

看了原著才懂这是必然结果,以原著中安杰和江德福的婚姻状况来看,养出那样的孩子很正常

所谓“父母爱情”,只是江德福单方面的爱,而安杰只爱自己,她不但从未爱过江德福,还嫌弃了他一辈子。

01.“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安杰是大家闺秀,出生在青岛一个不大不小的资本家家庭,她父亲经营的产业有很多:纺织厂、洋车行、洗染店、药店和数家饭店。

但出于种种因素,安杰和哥哥姐姐也没继承到什么财产,后来安杰在公私合营的药店当会计,比起一般女性,过得还算不错。

也正是因为安杰长相出众,她才被市卫生局的寇同志挑中,才有了跟江德福的结合,只是她可看不上江德福。

关于安杰的长相,原著中这样写道:

我对我母亲的印象比较复杂,不太好说。我记事时母亲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四十多岁的母亲脸上保养得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她的肤色很白,皮肤很细,这两样给她的年龄大大地打了折扣。我上初中时,有一篇课文里提到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样一个当时我还不知是褒是贬的词句。老师在讲台上起劲地解释“徐娘”和“风韵”的时候,我脑袋里一下子就有了母亲那张白皙细腻的脸。我相信全班四十多个学生,我是最先明白并深刻领会这个成语所表述的四十多岁女人的模样的。为了这个风韵犹存的“徐娘”,我心里别扭了好些日子。

原著中的“我”,就是剧中的小女儿江亚宁。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成语源自历史典故,是为贬义,讽刺那些芳龄已去还放浪风骚的女人,亚宁却以此来形容自己的母亲。

看到自己的父母年龄有魅力,本是件骄傲自豪的事情,而亚宁却是如此的嫌弃。

尽管安杰年轻貌美的事实摆在这儿,可亚宁心中就是很别扭,她上面的哥哥姐姐们也都不喜欢这个妈,他们称“摊上这么个妈真倒霉”。

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母亲安杰呢?

02.安杰对待7个孩子像继

原著中,安杰生了7个孩子,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生“老七”时38岁,后面还有一个老八给流掉了。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安杰生这么多孩子,是因为她喜欢孩子或者是爱自己的丈夫。相反,她很烦她的这7个孩子。

人家隔壁王海洋家的“病妈”,都整天用深情的目光爱抚在王海洋身上,而安杰从没这样过。

她那双大而炯炯有神的美目总是穿越过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的头顶,落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好像那里有她另一群子女和另一个家。

孩子是最能分得清好坏的,他们对父母的态度和感情截然不同。

安杰的七个孩子都母爱父,他们认为父亲一直是朴实的,不管做官做到哪种程度。尤其是在母亲的衬托下,父亲更是显得可亲可敬,平易近人,他们因父亲而自豪。

因为江德福能跟孩子们打成一片,还经常背着安杰给孩子们零花钱,他最宠的是小女儿,总是将她抱在怀中哈哈大笑。哪怕是过了很多年,亚宁都无法忘记父亲的笑,而那种慈爱是她在母亲那里永远感受不到的。

母亲总是一副很烦我们的样子,对我们七个小活物没完没了接连不断的要求和纠纷始终缺少一份做母亲应该有的耐心。她大部分时候是皱着眉头听我们说话,听不到一半她就会挥着手不耐烦地把我们从她身边轰走。她的这种继母似的态度跟我们的父亲简直没办法相比,因此,我们兄弟姐妹在情感上比较

原著中的安杰对丈夫和孩子都很苛刻。

安杰改造江德福的同时,也在改造着孩子。尤其是吃饭时,亚宁当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等以后离开家了,第一件要做的大事就是张开大嘴痛快地吃一顿饭!

因为安杰管得太严格了,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不但控制着吃饭,还有客人送的吃的喝的,她总是嫌弃不干净,从而扼杀了孩子们对小零食向往的天性。

既然如此,安杰为何还要生那么多孩子?

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之外,江亚宁是这样解释的:

以我现在这种为人妇为人母的角色去体会当年的母亲,我给予母亲以相当的理解。试想,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一种环境,我母亲除了生孩子还能干点什么呢?你总得给她点成就感吧。

没错,是成就感,原著中安杰最大的成就,就是给江德福生了一堆孩子,也填补了她在岛上  无事可做的空虚感。

03.安杰嫌弃了江德福一辈子

看原著,你会发现,安杰对江德福从来没有爱和崇敬,只有鄙视和嫌弃。

俩人第一次见面,安杰就因江德福坐过站而不满:这不是笨蛋一个吗?在这个城市里,除了乡下人恋着公共汽车,谁还会过站不下车?

所以安杰嫌弃江德福没见过世面,而江德福,是真的有那么上不了台面吗?

一米七八的个头,50年代时兴的中分头被水抹得服服帖帖的,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英雄牌钢笔,表明他对文化的渴望和不陌生。我那时的父亲,虽然进城仅两三年的功夫,但混在城市小伙中,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安杰的眼神很毒辣,第一次见面,她的注意力就到了人家的手指甲上,她嫌弃江德福手指甲缝里藏着许多污垢,回家对姐姐这样诽谤:

看那乡巴佬样儿,还插着杆钢笔。听他说话我敢肯定他认的字不上一百个,那英雄牌钢笔插在他口袋里简直糟蹋了!

孩子们敬佩父亲的朴实,而安杰最是嫌弃丈夫身上那种农民固有的特质,不但嗤之以鼻,还无法忍受:

我就经常见到母亲在面对父亲那种自然流淌的朴实时脸上所溢于言表的那份神情,那神情同一个急着赶路的城市人被一个乡下人拦住问路时的德行一模一样。

所以,安杰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江德福进行“后天行为”的大改造,比如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睡前“三洗”,吃饭不要吧唧嘴等。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嫌弃江德福,安杰对乡下的婆家更是嫌弃。

结婚几十年,安杰一次都没回过江德福老家,虽然公婆不在了,但还有一个大哥,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和各种侄子侄女。

于情于理,安杰应该回去看一看,哪怕是给丈夫一个面子呢,但她死活不肯,理由不是怕吃苦,而是怕虱子,提起就露出难以描述的表情。

江德福的大哥去世,只有他带着大儿子回去的。

十多天回来后,孩子们都慌着迎接爸爸和哥哥,安杰则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态度,没有一句关心的话,也不顾饿坏累坏的丈夫和孩子,而是让先洗澡换衣服。

夸张的是,第二天安杰胳膊上就起满了红疙瘩,说是虱子咬的,江德福问怎么偏咬她自己?安杰阴阳怪气地说江德福跟他们是青梅竹马,自然是不会咬。

可见,安杰对江德福的嫌弃,对乡下的嫌弃,是由内而外,由心理到身体的。她那哪里是虱子咬的,又没有回乡下,只是跟回了乡下的江德福接触了,她那是神经反应,是神经性皮炎。

还有那些乡下亲戚上门时,看到安杰的反应,就懂为何她在婆家的口碑极差。

安杰对待江德福的亲戚,就像对蝗虫一般厌恶,但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因为自己没有工资同样靠着江德福吃饭,只能视而不见,连一丝假笑都不愿给他们,还因此跟江德福吵架。

安杰嫌弃了江德福一辈子,不管什么场合,她能拿过去说事。

就比如安杰强行给女儿安排女婿,导致女儿喝药自杀,江德福让安杰吸取教训,毕竟感情不容旁人掺和,再说了那女婿跟女儿门不当户不对的。

安杰突然就爆发了,像泼妇般的大喊大叫:

你也配说门当户对?三十年前你跟我门当户对吗?那时候你是什么,你不也跟那人一样是个农村人吗?农村人怎么啦?农村人就不是人,农村人就不该也不配娶个城市女人做老婆吗?

都已经过了三十年了,安杰还在拿门当户对说教,可嫌弃农村人的是她。

安杰嫌弃江德福老家的亲戚,嫌他们索取得多,亚宁从公平角度说,那些堂哥堂姐即便是排着队扛着包,都没母亲娘家人得到的好处多。

安杰娘家一家都因江德福的关系,受益颇多,不只是阶级上的问题,还有:

舅舅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姨妈家的两个女儿,除了舅舅家的二表哥眼睛近视得跟个盲人似的,其余的表哥表姐们统统被我父亲弄到了部队,都入党、提干、当工农兵大学生去了。这是我父亲的那些个乡下亲戚做梦也不敢想的。

这也是安杰娘家一家人让安杰嫁江德福的目的和算计。

嫁给江德福,安杰是“万般委屈”的,又对婚后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安逸的日子比较满意。

婚后江德福要去岛上执行任务,安杰大骂他是骗子,泪流满面像被拐卖的良家妇女。

而事实是,安杰上岛后享受到了无尽的荣誉和尊重,也正是在那些注目礼下,安杰从不适应到融入了海岛。

其实跟姐姐安欣相比,安杰足够幸运了,可以说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04.《父母爱情》没有“爱情”,婚姻不代表爱情

亚宁在写“父母爱情”前,就说了个前提——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

安杰嫁江德福前,没有爱情,婚后也没有那么美满,所以这段婚姻自然不代表爱情。

安杰和江德福结婚时,已经是婚姻恋爱自由的时代了,但亚宁纳闷的是:

作为一个堂堂的海军军官的我的父亲和一个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大家闺秀的我的母亲,他们既没人逼着,也没人赶着,怎么就走入了洞房,并且勤勤恳恳地开始了漫长的生八个或七个的生儿育女的夫妻生活呢?

没有强逼,但有软磨,安杰是因寡不敌众才向江德福“妥协”的。

安杰的娘家没有一人不同意她嫁给江德福,原因是哥哥娶的老婆是恶霸地主家的女儿,姐姐的未婚夫是父亲以前的生意伙伴,阶级成分也是个高门槛,意味着将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所以,海军军官江德福送上门,就等同于天上掉馅饼了,有这么个革命同志为自家壮胆,日后就好过得多。

在安杰的“委屈”下,在哥哥姐姐的鼓励和支持下,江德福对安杰开始的爱恋,也变成了赌气,为了争口气而拿下安杰,且一结婚就打开了生产的大门,他是彻底征服了安杰的人身。

关于孩子,原著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以为他俩生了七个孩子,而且儿女双全,那生活一定美满幸福,我这个白痴或者弱智就要笑话你们也是白痴或者弱智了。数量有时候什么也不能说明,只是一次次行为的重复罢了。

看到这里,又觉得一生爱浪漫的安杰,为了现实的不得已而妥协,彻底被命运折服了,失去了自我的她,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点击下方卡片 一起品书评剧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了《父母爱情》原著才明白,安杰从未爱过江德福,为何还给他生7个孩子
三看《父母爱情》原著:才发现江德福的真实面目,他从未爱过安杰
《父母爱情》原著:江亚菲为情自杀,安杰和江德福的摊牌句句是恨
安杰没爱过江德福,《父母爱情》原著人性之恶,想来细思极恐
《父母爱情》原著:如果张桂兰守妇道,江德福就会带她进城吗?
《父母爱情》原著: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无爱,都是赤裸裸的“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