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框胡同:消失了的老北京小吃街

门框胡同在现如今的北京变得家喻户晓似乎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满大街的“门框胡同卤煮”让这条胡同蹭着卤煮的味道成了网红。实际上自清末至民国年间,门框胡同比现在还要红,那当儿胡同里实打实都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的小吃。

起初这条胡同没有名字,据说光绪年间几家商户在胡同里用石板搭了个过街楼,过街楼上供了财神庙。过街楼形似门框,胡同由此得名,论起来如今这也是北京城最后一座过街楼了。

门框胡同门北起廊房头条南至廊房四条(大栅栏街),早年门框胡同的北口对着廊坊头条的劝业场,出南口就是大栅栏。广德楼,广和楼,中和戏院,三庆园和同乐轩五大戏园子和“大观园”电影院就在大栅栏里,八大胡同离这也就是五六分钟的路程。逛街的,消遣的,散了夜场的人们时常来这里小酌,宵夜。陆陆续续,二十来家老北京小吃汇集在这条胡同里。胡同从南往北,最有名的店铺是康熙年间的刘家老铺复顺斋,专买酱牛肉,比月盛斋早了百十来年。此外年糕王、豌豆宛、豆腐脑白、老豆腐康,爆肚冯、奶酪魏、炒火烧沙、同益轩羊肉馆,瑞宾楼褡裢火烧,德兴斋烧羊肉杂碎汤、俊王爷烧饼等都在这里落了户。据爆肚冯的后人说,当年裘盛戎,荀慧生,金少山,谭元寿,程砚秋等名角儿也是这条街里常客。门框胡同在那段日子里成了北京城最聚人气的小吃街。

如今享誉京城的“门框胡同百年卤煮”就在胡同北段,有趣的是在早年留下的在文字资料里提到的门框胡同的老字号当中并没有“门框卤煮”这一号,胡同里再现门框胡同当年街景的壁画和文字中,也没有见到“卤煮”的影子。听住在附近的老人也说八九十年代以前,“门框褡裢火烧”倒是有,“门框卤煮”这一说法不曾听说过。“百年门框卤煮”似乎有空穴来风之嫌。

在胡同北口的“百年老六卤煮”店点了煎灌肠,麻豆腐和卤煮。店面是老板自家的私房,他家是胡同里第一家卤煮买卖。有没有百年不知道,不过卤煮的口挺味地道,小肠卤香味十足,入口不腻,老板说小肠是提前用独家秘笈卤制过的。灌肠煎得焦脆,不粘牙。麻豆腐用素油羊油混搭,比以往吃过的口感细腻,确实和北城的味道不一样。

   站在门口的就是“老六”

建国后私人的买卖都归了国家,门框胡同里这些个老字号也都散了伙。直到1985年爆肚冯又在门框胡同北口的廊房二条里重新开业,刘家老铺搬到了粮食店街,但也已经物是人非。老豆腐康和炒火烧沙等已经失了传。如今胡同里经营着卤煮,羊杂,褡裢火烧的铺子大多是操着当地口音的外乡人。过街楼上的财神庙换成了火神庙,那条纯正地道的老北京小吃街已经没有了……

原本门框胡同北口开在廊房头条,南口在廊房四条,如今的门框胡同北口第一家就是门框胡同14号的“百年老六卤”,由此以北的那小半条胡同已经拆除,其中就包括 1930–1933年张恨水曾经住过的门框胡同12号,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张恨水完成了被称作鸳鸯蝴蝶派经典之作的《啼笑姻缘》。卤煮店的老板还清晰的记得12号,说他的发小儿“老猫”就住在那个院子,但张恨水的事没听人提起过。听他说门框胡同也正在腾退中。

《门框胡同百年卤煮》,这胡同和卤煮不知道是谁蹭了谁热度。

下期预告:

廊房头条:北京劝业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老北京小吃品百年京味--老北京小吃介绍
再回,门框胡同
京城旧事:北京小吃——褡裢火烧
老北京小吃 ------ 褡裢火烧
北京小吃褡裢火烧的做法
史上最全老北京小吃合集!这个周末,让你100元吃遍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