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活一世,“知止”而明
userphoto

2023.03.01 河北

关注

《道德经》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简单的“止”字,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修养,是拿捏好分寸的智者从容,亦是关乎前途命运的进退之道。

 “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也因此,隋朝大儒王通的《止学》自问世以来,始终备受推崇。

曾国藩少时深爱《止学》一书,他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有“止”的烙印。

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不论你是声名远播,还是寂寂无闻,都应该懂得“知止”的道理。

王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止言

《止学》说:“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学说话,只需一年;学闭嘴,却要一生。

说话,是一种本能,不说,却是一种修行。 

刘禹锡在21岁时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再加上他锐意进取,颇有改革弊政之志,因此深得唐顺宗的赏识。

可是他的举措触动了当时掌权的藩镇和宦官的利益,宦官俱文珍拥立太子李纯为新皇帝,总共持续了100多天的革新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靠山倒了,刘禹锡很快被贬出京。

没多久,他又被召回长安,心情不免激动愉悦,便肆意笔墨,写诗一首:

《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得意情绪溢于言表。

刘禹锡如此得意,惹恼了当时那些贬他出京的人,回城的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贬了。

后来等到新皇唐文宗即位,刘禹锡再次被召回长安,可惜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写了一首诗: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他还作了序,序中有一句“以俟后游。”

大意是,我先提前再写好一首,等下次被贬直接拿出来用。

刘禹锡这般狂妄的态度,再次激怒了朝臣。

于是,他又被撵出京城去了苏州,自此再没回过长安。

《易经》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祸乱的产生,往往是由语言引起的,真正的聪明人,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所以他们宁愿寡言,也不会妄言。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口,是心的门户,决定着一个人的风水,管好自己的言行,就会少一些后悔。

止欲

《止学》中有言:“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

欲望就是这样,欲望太多的人注定终生负累,清心寡欲换来的,往往是高枕无忧。

唐代裴庭裕在《东观奏记》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叫毕成的翰林学士,非常有才华。

他深受唐宣宗的喜爱,唐宣宗还准备起用他做更高级别的官员。

毕成知道后虽然很开心,但他知道当时的宰相并不喜欢他。如果宰相从中阻拦,自己就升官无望了。

思前想后,他决定以色讨好对方,便在北门镇寻找到一个长得极好看的女子,派人送到相府。

宰相一眼就看出毕成的心思,断然拒绝了这份“讨好”,并派人将女子送还。

而且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尤物害人。毕成于吾无分,今以是饵吾,将倾吾家族也!”

后来,毕成为表诚意,写血书给宰相,恳请他收下,而宰相始终不为所动。

宰相看出毕成的礼物是鱼饵,又怎会去张嘴咬钩,这才是保全自己家族的万全之策。

《史记》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欲望,乃人性之根本。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贪婪。

人生路漫漫,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都想要。

去掉那些不切实际的贪念,懂得驾驭自己的欲望,享受自己努力所能达成的快乐,才是明智之举。

止争

《止学》中有言:“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君子不计恩怨,小人睚眦必报,人之一生,便是死在脾气,赢在和气。

1889年,张之洞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

然而张之洞在湖广上任后,却因个子不高,相貌普通,被很多人笑话。

有位商人甚至画了幅“三矮奇闻”水彩画,分别是湖北布政史瞿廷韶、巡警道使冯绍祝以及张之洞。

另外两人身份地位显然不如张之洞,但却都因身材短小出名,商人将三人放在一张画上,就是为了嘲讽张之洞的身高。

当商人将这幅画在武昌展出时,一时间轰动全城。

大家都在沸沸扬扬地议论此事,更想知道新上任的总督会怎样处置这个太岁头上动土的商人。

消息传到张之洞的耳朵中,他先是一愣,然后付之一笑,略作思考后,命僚属买下了这幅画。

买下画后,张之洞拿着画,还仔细地端详了片刻,对身边人说:“这种可笑的事情,实在不值得我花心思去处理呀,就这样算了吧,你们也休要追究。”

此后,商人对他钦佩不已,再无诋毁之作传出。

百姓也纷纷称赞他宽宏大量,能容人容事。

张之洞一生,深谙不争之法,洞明退让之道,故此功成名就,仕途通达。

作家周国平曾说:“人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凡事都较劲,都去争个你死我活,不仅在外人看来不近人情,同时也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

为人不争,方能远离纷争;遇事不争,方能趋吉避害。

不争,是宽容,是大度,是拔高自己的境界,是成就自己的修行。

墨子曰:“知止,则日进无疆。”

“止”与“不止”之间,实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

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都要学会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懂得“知止”的人,才能更好地前进。

说话有余地,行事有分寸,慎言止语,守心止欲,清静不争,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如此,余生有福,延绵不尽。

心境改变,命运自然改变

「十点听书会员」好书上新

心灵导师露易丝·海的疗愈圣经

《心的重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有人画《三矮奇闻》讽刺张之洞,他说:没时间理他,并选择了忍耐
千古奇书,读一遍人生顺达
经商百忍经 (91——100)
历史的另类脸谱:一位红顶商人的能耐,撮合三位总督实行东南互保
张之洞的故事:微服考县令
桃源行 刘禹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