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竟然是艺术的叛徒,残害当代无数画家,导致绘画萎靡不振!

苏东坡竟然是艺术的叛徒,残害当代无数画家,导致绘画萎靡不振!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这是北宋文人画家苏轼讲的,他的意思就是只用形似与否衡量画的好坏,这是幼稚的,这里却是蕴含着一种艺术美学,也表明了苏东坡的态度。

苏东坡的态度就是对待艺术作品的“形和意”,然而似乎不对,要是深究我认为苏东坡在侮辱小孩子,大家看过小孩子们的作品就会明白。

我想大家都见过小孩子画画吧,是不是一味注重形呢,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反而是成年人才会一味注重形似,甚至是表相的,比如一直追求美,女人要看最漂亮的,食物要最美味的等等这些表相的东西,处处充满着欲望。

小孩子审美才是最接近道的,他们的作品朴素而天真,画出心中之物,没有太多受外物所控制。而苏东坡的诗是送给王主簿的题画诗。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他的意思是画家不要一位看重表相要追求其本质,这是哲学角度的一个问题,苏东坡认为绘画之道,在于形神兼备,不能重形而轻理,也不能重理而轻形,应该是兼“形之具,理之得”,这样才合乎自然情态、自然规律。

谢赫,顾恺之等人都是重形神兼备,可见苏东坡是按照古人的路子走的作品只不过后人走偏了,导致绘画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失去了美的成分。

萧疏淡泊好吗,说好也不好,凡事都有弊端,确实回归了事物本真,但是违背了人性,天下所有人都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毕竟芸芸众生还是无知的,不可能成为圣人,超越人性。

而萧疏淡泊只能适应一部分人,不能适应多数人,而多数人还是距离道很远的,所以他们愚昧无知,而苏东坡美学蕴含精气匀和的境界与格调,一直被文人画家所推崇,也是一群精神超脱的人才能欣赏的了的作品并非凡夫俗子就可以做到。

当然苏东坡的境界还太低,修为不够,只过不是有点才华而已,不懂人情事故,不会做人,所以他距离开悟差的太远,只不过借助文学有一点见解而已,他的思想只是处在看山不是山的门槛,不过还没有把看山是山做好,所以他没有超脱看山是山的境界。

只不过他的触角触摸到了看山不是山的这一层,才有了论画以形似的说辞,就是他只明白不要执着事物表相应该看重本质,然而他也没搞清楚本质是什么?否则他的仕途之路不可能一直被贬,处处不顺利。

真正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应该是很顺的,你说你用金银珠宝去动摇唐僧你觉得可能吗,唐僧是什么人,修道境界很高的人,他看透事物本质,因此其心很难被外物所主宰,这样的人为官,自然一帆风顺,因为他无我。

对于苏轼而言他所欣赏的是高人逸才的精神超越世俗之上,那种无为、无欲、淡泊、宁静的境界。但是他有私欲,一心想着入朝为官,所以很矛盾,他也没能摆脱贪嗔痴的束缚,所以他只能把想法寄托在画中没能真的做到超脱。

因此“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有苏轼美学思想“萧疏淡泊”之意,这只是他用来慰藉他心灵而已,只不过后来人理解错了,失掉了画理,让后来很多画家误解为画若“形不似”就高人一等。

才有了现在很多画家的作品难以入目简直就是胡乱一气,不合“常理”,不合乎物之存在规律。

不管怎么说苏轼等人的理论确实促进了中国画抒情写意体系的形成,并且为“文人画”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要做到在形似的基础上更深一层,表达出作品的内在精神,使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读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他的艺术观念与创造早于塞尚二百年、被尊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 北京东正2016秋拍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苏东坡的画竹理论为何能引领后世?
富冈铁斋的艺术漫谈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苏东坡
活在当下中国,如何向世界解释宋画的伟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