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小衔接做不好,孩子上一年级后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份《幼升小普娃牛娃配置表》,一对照下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先不说该表划分的范围是否科学,这种以知识量作为孩子分类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本就不合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张表背后反映出来的现象:当代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问题的重视与焦虑。

为什么还没开始上学的孩子就被划分为“普娃”“牛娃”“超牛娃”了呢?本质是因为在幼小衔接阶段的不同选择。有的家长在幼儿园就让孩子学习了大量的知识,有的家长忽视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任由孩子“放飞自我”。其实,这两类家长就是对待幼小衔接的两个极端。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幼小衔接衔接的不止是知识,还有生活准备、心理准备、社会交往准备等多个方面。其次,正因为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各方面的过渡期,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没重视幼小衔接的家长在孩子一年级时后悔莫及,因为慢慢的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1.抗拒上小学

突然的从“玩耍模式”切换到“课堂模式”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是抗拒。表现为每天上学前的各种磨磨唧唧,以及找各种借口想躲避上学。这就是学习模式的突然转换带来的弊端,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才更好玩、更快乐。

2.内向不自信

“卷”娃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提前学习和准备。由此,孩子在一年级遇到的同学大都是有一定储备的,相比之下自己什么都没有学过,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现不自信的心理,从而性格愈发内向。

3.自理能力差

幼儿园老师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二母亲”,老师不仅带着孩子们上课,还会全方位地照看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也正产生了一个问题,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准备之一就是生活准备,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在小学阶段能够在生活中独立,全心投入学习。而没有做好生活准备衔接的孩子,在学校往往就会不能很好的生活自理。

4.社交不合群

孩子往往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不适应感,特别是幼儿园到小学,身边的人群和学习模式等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如果提前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很有可能因为不适应而把自己封闭,表现为不爱和同学说话,无法融入新同学圈子中。

5.题目读不懂

很多一线老师反映,一年级孩子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看不懂题目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不识字。但相比之下,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往往能够独立阅读并且完成题目,而识字量很少的孩子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6.进度跟不上

一年级上课都是按照固定的课程计划进行的,孩子一旦没学会、不理解就很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从而导致学习进度落后。没有过幼小衔接准备的孩子学习理解能力不强,常会出现跟不上的问题。

7.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孩子的通病,很多36岁的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1015分钟,并且会很快被外部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小学一般是40分钟一节课,这就需要孩子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慢慢培养的。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的习惯、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等等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选择科学、适合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幼升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升小关键期,给您一份超全家长手册!
还有多半年上小学,幼小衔接该怎么准备?过来人给你5点实用建议
小学 | 步入新学期,如何调整?请查收1-6年级学习侧重点
家长专业课,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给大班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四个准备”帮助孩子入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