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一寸的欢喜:《阴符经》一百天



又是一个一百天。

日复一日,最后没有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一开始设定为背临,练习过程中备受打击,改为通临。全篇459个字,真正记住的,应该不到一百个,甚至都没有试过自由书写,所以也没有抄写《童蒙止观》。给小尼的字,还是硬着头皮送出去了。

仔细对比一两年前的作业,看不出多么明显的进步,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笔画的力道和气息好歹还是有了一点长进。糊糊老师说,从零分到六十分、八十分,能看到飞速进步,但要继续再往上哪怕多一分,也会非常缓慢。

写字,说到底是一门手艺,除了不懈练习,还有很多需要领悟的东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一无所得,忽然在某一天豁然开朗。可是这一百天里的练习量太少了,只有大约60个小时,领悟几乎没有可生长的空间。

如果说对自己还有所期望,惟愿自己再多写一点,写得再认真一点、细致一点,更享受,也更静定,每一天都体验到进一寸的欢喜。



2022年10月17日,星期一,21:00-21:30,30分钟

第1天

学过的碑帖中,有几个我特别偏爱,《阴符经》就是其中之一。爱形式,是因为褚遂良大人的婀娜多姿像是舞蹈,轻重对比间又有恣意挥洒舞剑的感觉,柔媚与侠气完美结合。但相比于形式,内容更有意思。

还是以一百天为期,最后的作品设定为三个,一是完整背临一遍《阴符经》,二是写一个“心地光明,可以动静”的条幅送给朋友,三是抄写几段《童蒙止观》。

这个帖曾经写过很长一段时间,今天重新回来,感觉非常生疏。要重新听课,慢慢体会要点,找回手感。


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21:20-21:45,25分钟

第2天

记忆中,这个帖曾经写得非常舒畅,也认为自己写得挺好。但翻出作业跟现在对比,似乎没有什么明显区别。我们的记忆的确不可靠、不可信。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21:45-22:35,50分钟

第3天

老师曾经讲过哪些要点,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只是凭着这几年的临摹经验写,先通临完一遍,再重新听课。


2022年10月20日,星期四,21:10-21:45,35分钟

第4天

平时丫头都是自己写字,今天看着她写,质量差别挺大,还是需要适当督促,但也不能盯得太紧,像她这样的年纪,自己主动要求学毛笔字,而且每天都能动笔写一写,已经难能可贵。我过于紧张,等于在削弱她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计划先通临一遍,然后复习课件,再尝试用老师拆解《集字圣教序》的方法自己逐一分析一下笔画。看着这些扭来摆去,觉得背临难度很大,怎么样才能记得住每个字的特别姿态呢?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19:50-20:20,30分钟

第5天

写了几天,还是很生疏的感觉。


2022年10月22日,星期六,22:20-22:40,20分钟

第6天

回头看讲义,老师说“临摹时需格外留心,不要将行书笔意的牵丝当作主要笔画对待,否则会显得疲软,失去结构。”不太记得当时的理解是怎样的,今天再体会,觉得有点迷惑,牵丝当作主要笔画,形式上来说是让纤细的变得扎实,为何反而会显得疲软?


2022年10月23日,星期日,21:50-22:20,30分钟

第7天

周末的一天很快过完,还没来得及听课件,看老师示范,行云流水。尝试很多次,捺画的调整都不得要领,似乎一直以来都没有完全领会到,所以总会有些觉得不妥当的地方,结构上细微欠缺。但不得不说,真舒畅啊,尽管不够集中注意力,也还是写得挺开心。


2022年10月24日,星期一,21:30-22:05,35分钟

第8天

重新恢复每天跑步快一个月,身体很快适应过来,精神状态明显更好。但今天觉得疲倦,不但累,而且困,被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干扰。家里都是些高需求宝宝,能量有点供不应求,坤坤小鸡似乎有受冻的迹象,喳喳叫个不停。安顿好一切,又没时间听课了。


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21:45-22:05,20分钟

第9天

陆续拉了好几个人上贼船开始学书法。徐三多说一个月写了一刀作业纸,练习不少,爱上了写字。其实只要稍微用点心,都会爱上毛笔,因为富于变化,又有美感,像我这样完全的零基础,很容易获得成就感。

快要通临完第一遍,还没抽空听课,明天无论如何要安排出一个小时听完。


2022年10月26日,星期三,19:45-20:50,65分钟

第10天

通临完第一遍。

重新听课,像是第一次听到,以前听过的全还给老师了。难点在哪里?在于把每一个动作都充分做到位,才能有圆润而结实的笔画质量。看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才知道自己有好些动作都省略了。

为什么每一个动作要到位?提、按、摆,都是调锋的过程,充分利用笔腰的弹力,中锋行笔,笔画才厚实。花架子和扎实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下一阶段,要仔细拆分典型笔划,尤其是对比明显的,得反复揣摩、练习,然后才有可能记住。


2022年10月27日,星期四,21:20-21:40,20分钟

第11天

出门了,一如既往,笔墨字帖都带上,住在阳朔兴坪古镇的客栈。徐三多也被拉下水,写了一个多月,爱上了毛笔字,说“现在才知道怎么去欣赏”。吴特工站在一旁围观,说我的摆锋太夸张。自我审视一下,在某些笔画上确实存在这种问题。为什么夸张?大概是因为不能三下两下调顺笔锋。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9:50-10:15,25分钟

第12天

今天要走不少路,早早写完。客栈台面太高,只能站着写,手腕的灵活性受限,字也变得死板。


2022年10月29日,星期六,21:10-21:35,25分钟

第13天

连续徒步两天,加上爬山跑步,走了四五十公里,感觉有点累,手的灵活性也受限。就是这么动一动笔,也还是会有看不见的作用。


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8:30-9:00,30分钟

第14天

按原计划,应该开始拆解每一个字的笔画,看清楚行笔的轨迹,水草舞是如何摆动起来的。但出门在外,着实也可以怪环境,怪桌子椅子不合适,怪内心更难以安静下来。重复书写,也不得要领。


2022年10月31日,星期一,21:40-21:55,15分钟

第15天

困得睁不开眼,累得骨头要散架。只有力气睡觉,别的事都做不了。只写了两行,动个笔。


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20:35-20:55,20分钟

第16天

继续动个笔的状态,写了三行。


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20:50-21:25,35分钟

第17天

“可以动静”的“可”,寥寥几笔,写八九次也写不准结构框架,越是简单越是难。

笔画粗细对比非常明显,尤其是捺,既有行草的姿态,也有隶书的丰腴,而回笔调锋的动作,我始终做不到位,要专门练,反复揣摩细微的手腕动作。

剩下最后一行,懒得拉纸,想歪着身子写完。丫头路过见到我的背影,拿起手机拍了照片,笑呵呵地给我看,那身段,不是一般的柔软啊,扭得像是在练体操。我赶紧调整纸张,摆正头和肩。每天都写,如果不注意姿势,日积月累会身体造成损害。


2022年11月3日,星期四,21:25-21:45,20分钟

第18天

是天气原因吗?这几天都困得不行,一切事情都不想做,只想睡觉。如今这世道,还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睡,尽可能多睡,字写几行就算了。


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18:40-19:00,20分钟

第19天

写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有力道,写完来看觉得也还好,但拍了照片交作业,左看右看觉得笔画太软。有点神奇。

结构是我的弱项。


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16:40-17:25,25分钟

第20天

从头开始磕单字。先认真读帖,看清结构和基本特征;然后逐笔临摹;接着红笔改;改完自由书写一次;再改;再临摹……反复数次,直到脑海里能浮现出字的样子,并且能通过手表达出七八成。

太难了。

首先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只靠记忆是记不全的,哪些地方要细呢?归纳出一些基本特征,一般起笔很轻很细,字中间的横画较细,而连续几横又会较粗,竖钩的竖一般较细,有时在包围结构中又粗。

这些都属于悟的范围了,在认真观察的同时总结规律。进阶是要带着脑子练习的,也需要很认真,明显看得出,随意写出来的,都是没骨头的。


2022年11月6日,星期日,19:00-19:20,20分钟

第21天

全篇26个“之”字,大概分为三种形态。一种笔画细挺,直上直下,几乎不拐弯,最后一笔粗。一种带着柔媚,细而曲折,最后一笔也一波三折,燕尾明显。一种是起笔粗,行笔渐细,最后几乎成牵丝。采用哪一种形态,还是得联系上下文。


2022年11月7日,星期一,23:00-23:20,20分钟

第22天

工作的事情多,侵占了晚上的时间。那是因为前几天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每天睡很多觉,事情都挤到一堆来了。略微感到一阵焦虑,跑步、写字、写作、考试、阅读,好几件事情似乎都没办法展开,焦虑是因为自己有所期待,没有从现实出发,只是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已,与事实不符。

写几行也是写,倒多了点墨,又写了好些中锋横竖。线条还是能看得出力度。

在焦虑中,看着自己是如何对一切无能为力的。


2022年11月8日,星期二,20:20-21:00,40分钟

第21天

漓江回来之后的几天都处于倦怠状态,精神和身体都是。今天慢慢缓解过来,处理了一些工作的事情,一件一件来。

磕了几天单字,很是沮丧,似乎自己根本不会写,那么多的细节都表现不出来,何况还要记那么多字。怀疑人生。

要调整心态。决定今天不磕了,写爽为止,速度相对较快,写了一大张。“一三五死磕,二四六写爽”,还是这个规律比较人性。或者一日临帖,一日乱写。

看着我一边写一边看帖,丫头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你不是都会写了吗?”

哎,问得我,只好扮高深,“你以为这么容易就写得出来呀。”然后想让她体会一下自由书写的艰难,请她随手写两个峄山刻石的字来看看,谁知道人家大笔一挥,“皇帝”两个字流畅又稳定,比平时临帖好得多。

真是愧煞我也!好,卷起来,明天我就自由书写一张。


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21:50-22:30,40分钟

第22天

磕了几个字,想起昨天说要自由书写。壮起胆子动笔了,第一页写完,结果还好,自由书写没有想象中那么丑得吓人,记得住的字,大概能写出几分,有些完全没有印象,只能瞎写。整体感觉还好,基本的形态不至于太离谱,线条还是偏软。

想想觉得挺可怕,写这么多次,有些字在脑海里却完全没有痕迹。就好像很多时候我们无意识做出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保持清醒的意识多么困难啊。

2022年11月10日,星期四,22:20-22:45,25分钟

第23天

不停地转了一天,收拾妥当,还有工作要处理。原本以为没有力气写,打算动个笔,但真的坐下来,很自然地又多写了两行。自己看着觉得还好,可拍下来一看,笔画和形态都不对。还需要磕得再细致一些,单个字放在一起跟字帖对比,才更能看出问题所在。

2022年11月11日,星期五,21:40-22:00,20分钟

第24天

继续磕,继续沮丧。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23:00-23:20,20分钟

第25天

带丫头外出活动,早上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发现落下了笔墨,又回头拿,只为了不要让一天手生。只写了四行,酒店的小茶几不高,也没有凳子,半蹲在地上写的。一眼看起来还好,形态结构基本正常,还是有一部分天天练习的功劳。


2022年11月13日,星期日,20:25-21:00,35分钟

第26天

越是笔画简单的字,结构越容易变形。比如“之”“子”“可”。捺、竖钩、横、四点……几个典型的笔画要单独练,包围结构也写得不准。


2022年11月14日,星期一,20:40-21:25,45分钟

第27天

单独练几个字,“文”、“我”、“自”。“文”,起笔的尖入很难做到轻盈,这一点也许可以把某些责任推给笔,这支灵瑞已经用了三四年,原本单薄的毛更加稀少,该考虑换一支了。说起来,写了四五年,我似乎很不费笔,只能说练习量太少。

重复写十来次,笔画、结构都不满意,最后终于写出一个稍微像样的,跟原贴拼图放在一起,马上清晰对比出缺陷在哪里。眼力还是太差,手上功夫更是欠缺,不但看不清楚,更写不出来。


2022年11月15日,星期二,21:25-21:55,30分钟

第28天

特别困,昏昏沉沉想睡觉,坐到书桌前感觉挺不起腰,也还是写了几行。文同学停了一段时间继续恢复练习,昨天交了中锋横竖的作业,徐三多说竖写得像蚯蚓,并感慨说,“看来还是要天天练。”前段时间,当我督促她们最好每天都练习时,她骄傲地说“我们有自己的节奏。”我就闭嘴了。

“一事有恒,则万事皆可渐振。”非常认同曾国藩的这句话。但这种体验,也许只有长时间持续做一件事情的人才可以真正理解,并在其中得到巨大收益。

捺,调锋始终不对。明天要双勾才行了。


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20:55-21:20,25分钟

第29天

找出双勾纸来,取下勾线笔,最后还是没有双勾。勾线笔应该有两年没有动过,挂绳直接风化了,碎成一截一截。时间啊……


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22:35-23:05,30分钟

第30天

惊呼一下,100天快要过去三分之一。原本有很多时间,下午和晚上似乎无事可做,但处理几件没有任何成效的事情,时间一晃眼就没有了。

有意多倒了点墨,所以写了大半张。就像以前在大理,希望跑个长距离,又有点偷懒心态的时候,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一口气单向跑出至少十公里,那么为了回家,无论如何也能跑个半马。

今天依然没有双勾,因为没力气。可以寄望明天,或者后天……反正,总有一天会勾的。


2022年11月18日,星期五,22:15-22:40,25分钟

第31天

最难的几个笔画:尖入、竖勾、捺,要再复习一下拆解圣教序的方法,不疾不徐地一笔一笔写清楚才行。明天周末,没有外出计划,嗯,双勾,捺的调锋必须双勾才行。就是说,其实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笔法和技巧。

先反复看老师示范,然后自己写个十几二十遍,接着再双勾,勾完填墨,然后再反复临摹,最后,可以试试自由书写。

明天就这么办。只解决一个问题,捺。


2022年11月19日,星期六,21:15-21:45,30分钟

第32天

明天变成今天,然而并没有按照计划那么办,没有外出,也各种事情处理,没有把写字的优先级放在前面。

乍一看,今天晚上的字还挺秀气的,仔细看,也是秀气。

明日复明日。明天肯定可以双勾。


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13:45-15:45,120分钟

第33天

终于双勾了,40个字,重点都是捺。勾完后填墨,然后就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写不到位,因为在捺脚伸出去之前,笔的下压不够充分,笔画位置也不够下。“之”“人”“天”,这些捺都要很爽利地铺开笔豪,捺到够底,再调整笔锋向右上角收。这是一个很舒展的动作,我之前都写得太小气,束手束脚。

为此重听了糊糊老师第五阶关于《阴符经》的课,很是感慨,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我认为糊糊老师已经倾囊相授,可惜我只接收领悟到了十之一二。反复听,反复练习,反复体会。


2022年11月21日,星期一,22:35-22:55,20分钟

第34天

很多画画很厉害的人都说,“每个人天生都会画画”。我当然不信,你这么说,只是因为你自己会画,又画得好。后来上了十几次水彩基础课,我信了,只要我不用内心无形的绳索捆住自己的手,我能画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书法其实也是一样。即使到了今天,学了四五年,算是基本入了门,我依然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不会写字,我的字太丑了。可是看自己的作业,偶尔觉得“还不错啊”,然后就会怀疑,“真的是我写的吗?”“只是偶尔写得出来而已”。我不相信自己能写好。

解开所有的束缚,去感受每一种字体的美,然后通过自己的手表达出来。一定要敢写。

今晚只写了几行,但开始尝试先自由书写,然后再临摹,再背临,再自由书写。

明天开始自由书写第一遍,无论多么丑,都要写完。

每天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20:30-20:45,15分钟

第35天

动个笔,写了三行。


2022年11月23日,星期三,20:45-21:20,35分钟

第36天

依然需要心理建设很久,才能真的动笔自由书写。写了开篇几个字,太沮丧。脑海里已经搜索不到关于它们的印记,整体长啥样?横应该怎么起笔?笔画是细还是粗?天、之的N种写法之间具体的区别在哪里?一系列的问题,我都没办法回答自己。

怎么可能写得出来呢?

但其实还是能写出来,丑是必然的,不像也是必然的。由此引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学会某种风格,究竟需要做哪些事情?”我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字,首先要掌握的,是笔画的基本特征,横、竖、撇、捺……

希望自己起码能先硬着头皮先写完第一遍。但其实不敢抱什么希望。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21:00-21:50,50分钟

第37天

确实是硬着头皮写的,速度倒挺快。写完拿着原贴来红笔改,就没有几个能对得上的,甚至第一个字都写错了,居然忘记写繁体。

怎样才能记住这几百个字呢?

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21:30-21:50,20分钟

第38天

一口气写完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计划,于是回头继续临帖。摸索得有点没底,看来又该去复习糊糊老师的课了。


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21:45-22:05,20分钟

第39天

临帖五行。


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0:15-0:45,30分钟

第40天

今天花了不少时间在关注XJ事件的发展,各地人民都在抗议,在争取不被禁锢的自由,这大概是疫情以来最让我耗神的一天。

感到愤怒、悲痛、羞耻……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在朋友圈多发几条信息,传递一些真相和事实。如果每个人都只管埋头经营自己的生活,这个世界会是怎样?

本来一早就要写字的,一直拖到零点过才动笔。还好一不小心多倒了点墨,到底还是写了几行。练习送给小尼的几个字,“心地光明,可以动静”。

也许,明天开始还是要关闭朋友圈。


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22:30-22:50,20分钟

第41天

继续耗神中,看到自己能量的散失。也许可以用感冒作为理由,人是会因此虚弱一点。生命短暂,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我可以做的,那么,表达完之后,事情就结束了。

所有困顿的卡点,都是修炼的机会。

如何开始创作?明天要复习。为什么会提前一天做出计划?其实只是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到。还是要让心能在此刻就定下来,而不是寄望明天。


2022年11月29日,星期二,20:25-21:25,60分钟

第42天

计划果然没什么用,没有复习。这两天看手机有点多,又觉得累,想早点睡,准备动个笔临摹两行就算了。

但一坐下来,不知道怎么就想接着之前的自由书写继续写,那就写吧。记不得是正常的,写了几行再拿出帖来对,得出几个结论:
一、还没掌握褚遂良大人的基本特征,摇曳多姿的笔画形态没抓住,一不小心就写出《多宝塔》的风格。
二、一定要总结笔画的规律,需要专门花时间,要很认真地研究一下。
三、时间、精力、方法,缺一不可。

逐字核对后又临写一遍,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跟单纯只是临摹很不一样,“物”完全写成王羲之大人的圣教序版本,“食”“既”“安”,还带着曹全碑的范儿。

不再计划。


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19:00-19:40,40分钟

第43天

临帖六行。

昨天漏了一个结论,红笔改的时候有个发现,自己的横画很容易出现糊糊老师说的“中虚”,起笔后笔毫没有充分铺开,显得笔画不扎实。


2022年12月1日,星期四,21:05-21:35,30分钟

第44天

几乎睡了一整天,慢慢回过神来。刚铺开纸,同事打来电话,说了几分钟工作的事情。挂了电话,脑海里还是各种念头,心神没办法聚拢,导致自由书写的情况简直可以用糟糕来形容。所以写两行就没办法继续,改成临帖。

我们总是用过去和未来的种种事情来占据此刻,把此刻最鲜活的生命让渡出去,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看起来我好像已经领悟了,清醒了,却很难持续性地做到真正活在现在这一刻。为什么?克里希说,是因为并没有真正看清楚自己的愚蠢。

有点卡顿,先放下来吧。

报了21天《多宝塔》日课训练,暂别褚大人,先去颜真卿大人那里吸收一点能量。


2023年1月20日,星期五,21:00-21:40,40分钟

第45天

《多宝塔》的课程已经结束几天,又回来写《阴符经》,等完成后,下个一百天就是《多宝塔》了。

其实已经写了五六天,硬着头皮写完了小尼的礼物。“心地光明,可以动静”,基本体现了自己的水平。不忍细看的是落款,像是出自完全没写过字的人,以后要专门腾出一段时间集中练习。

也写好了春联。楷书太生硬,不敢献丑,最后还是写了篆书。

这几天开始进入放假状态,有大段的时间,心却被各种事情牵扯,每天的练习时间还是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心生惭愧。


2023年1月21日,星期六,22:30-23:05,35分钟

第46天

除夕的烟花爆竹此起彼伏,人们赋予这一天特别的意义,但其实,这一天跟别的任何一天,在自然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夜间星光闪烁,第二天太阳升起,糟糕的事情并不会自动好起来。

发生了一些事情,某一刻觉得心神被扰乱,但很快平复下来。当我把注意力和时间投注在那些事情上时,是在赋予它们特别的关注,问题是,我的人生如此短暂,这些事情和人值得吗?答案显而易见。那么,收回来,把焦点聚集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

就像跑步一样,写字也需要热身。换字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每天的写字状态,也因为手的使用时间而大不相同。

细节还是经不起推敲,有几个笔画在形态上的距离差得有点远。


2023年1月22日,星期日,22:20-23:00,40分钟

第47天

大年初一,宅在家里没出门,写了很多感谢信,接下来几天要多腾出些时间来写字。

今天开始调整练习方式,每次作业分为三部分:读贴,逐字认真读一遍;临帖或自由书写;红笔改,红笔标示出不到位的地方,再在旁边写出更恰当的笔画,如果写来写去写不好,就单独拎出来作为第二天的作业,反复练习单字。

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在此刻,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很多能量。


2023年1月23日,星期一,22:15-22:45,30分钟

第48天

又是宅在家的一天。大段的时间,单一的事务,忽然感到巨大的空洞。人生就是这么一天又一天过完的。

今天写得很慢,花了些时间才让心静下来。笔画的粗细变化、竖钩的各种形态都没把握好。越是这些散乱的时候,越是需要耐下性子。写得少一些没关系,要足够认真。


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21:15-21:50,35分钟

第49天

气温骤降,写几行字手冻得有点僵硬。似乎每天都有不好好写字的理由,今天早上还想着上午就要完成作业,至少写一个小时。结果两条都没有做到。

写得有点沮丧,全篇背临太难了,好多字根本记不住,只能以笔画的基本特征来推测,事实上,褚遂良大人的变化太丰富了。

也许要考虑改为全篇通临,自由书写换一首简短的诗词。作品的形式、纸张也要开始考虑了。


2023年1月25日,星期三,21:40-22:20,40分钟

第50天

时间过半,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

丫头回来了,陪她一起写《张迁碑》,写了几个示范,原来它这么美,看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细节。


2023年1月26日,星期四,11:40-12:50,70分钟

第51天

有些生活的事情悬而未决,弄得有点心烦,决定先让自己静下来写字。

上网了解历代书法家们临《阴符经》的作品,各有特色。忽然间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形式,还是用长卷,家里现有的材料,高度能容纳五个字,刚好可以跟原帖保持一致。那就先通临一遍,看看自己最大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再进一步优化,也知道精进的方向。

一旦动笔写起来,就会慢慢进入状态。中途换了一次笔。这几年基本都是在用灵瑞,原本稀疏的毛变得更加稀少,尽管如此,它的表现力还是略胜一筹。


2023年1月27日,星期五,10:15-12:15,120分钟

第52天

好久没写过这么长时间,手感觉有点累。内心其实不太平静,盘旋着一些事情,以至于看不到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歪歪扭扭,有些结构也变形了。

先完成吧。


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11:00-11:45,45分钟

第53天

笔画很容易干枯,不知道是墨的原因,还是自己手的原因。总体来说,写得太快了,要再慢一点。


2023年1月29日,星期日,22:00-22:20,20分钟

第54天

动个笔。觉得生活太难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把一切搅得一团糟。但也很清楚,正是因为这些难,自己才会越来越清醒。


2023年1月30日,星期一,19:50-20:15,25分钟

第55天

写着写着,忽然发现自己下笔之前会下意识地看看上面和右边的字,作为起笔的参照,就是说,开始能自然地留意起字间结构来。《阴符经》全篇相对工整,字体大小排列都算匀称。

捺画,总是写不好啊。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8:30-9:30,60分钟

第56天

写完第一次完整作品,长卷,462个字。最后的作品长什么样子,心中大概有数了。当然很多问题,单字结构、字间距、行间距都要继续练习,几个笔画要单独练,几个字也要单独练。

之后每天的练习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连续完成通临,一部分专门练习。

目前还脱不了帖,依赖心理太重,要一步步突破,虽然不敢自由书写,但也不至于每个字都要看帖几次,结果还是记不住。就像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最后对自己来说像个陌生人。


2023年2月1日,星期三,21:30-22:00,30分钟

第57天

再从头开始。

有行动,也有情绪。似乎每一次开始都有点挫败,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在重复之前的惯性。如何从日复一日里跳脱出来,每一天都从全新的状态开始,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这一点,也许写字可以参考生活。如果我可以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那么,每一次写字,也可以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如此,才会有真正的热爱。

反复练习“之”“天”的捺画,有了不一样的领悟。褚大人的捺脚之所以有明显的角度变化,是因为行笔的方向变了,也就是说,有明显的调锋动作。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16:30-17:05,35分钟

第58天

克里希说,如果内心没有冲突,就会有自然而然的行动,不需要任何激励和逼迫。我的内心显然有一些冲突,现实生活的种种都在内心投下痕迹。

感觉乱糟糟地,不想写,跟着丫头写了两天《张迁碑》,当是动个笔。今天又不想写,但被自己断了念想。又想起曾国藩的“一事有恒”,一定要有一个疾风都吹不动的日常。


2023年2月5日,星期日,22:45-23:15,30分钟

第59天

感觉自己举着一把锋利的锯子,将时间和精力一块一块锯断、分开,支离破碎。一天二十四小时是怎么过去的?我的记录表里面分分明明。留给写字的时间只有这么一点点儿。

原本想通临几行,写第二个字就改变主意了,就是一个一个反复写,写到能离帖为止。

行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


2023年2月6日,星期一,7:45-8:15,30分钟

第60天

最近太乱了,并不是事情很多,而是有几件尚未确定的事情,时不时在心里打转,写字的过程中也反复浮现出来,只觉得吵闹。

今天写完上篇,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自己背临一遍。为什么会这么难以跨越心理障碍?还是因为想得太多了,如果没有期待和评价,临摹就是临摹,自由书写就是自由书写,写出来了就行,无所谓好坏,那么,这样才是更接近书写的含义吧。

我在写字这件事情上赋予了太多,一一剥落下来。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2:00-3:00,60分钟

第61天

临睡前跟K先生讨论了几件事情,越说越兴奋,躺了好一会,睡不着,起来写字吧。凌晨的心会略微安静一点,笔画不会太飘忽。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这是《阴符经》中对我最有启发的一句。


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21:45-22:45,60分钟

第62天

晚上的时间很有限,前两天陪丫头写张迁碑,来不及写自己的作业。

整理去年的作业,一如既往地惭愧。作业量继续大幅减少,只有两公斤,不到两百张毛边纸,只写了四个帖。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字,如今再看都惨不忍睹。


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22:25-23:05,40分钟

第63天

我还是经常性需要有完全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内心会因此得到充分舒展。

观察到自己写字的状态确实在退步,书写的过程中,会有无数与书法无关的念头不停涌出来,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分散开,常常会看着某个字出神,“原来这一横的变化如此丰富,为什么以前没有留意到?为什么会对它如此陌生?就像是第一次见面。”

写字变成了某种具有疗愈功能的活动,而我,更希望回到它本身,用心在一笔一画之间。

需要有更多长时间的书写。


2023年2月12日,星期日,22:15-22:45,30分钟

第64天

又通临完一遍。下一遍,尝试结合自由书写。

朋友发她儿子的作品,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小时候练过好些年,现在基本不写了。挺可惜的,结构的功力仍在,但笔画明显能看出生疏。写字是个手艺活,就是那句话,“无他,惟手熟也。”

多写。多看。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22:15-22:35,20分钟

第65天

动个笔。

自由书写了几个字,惨不忍睹,褚大人啊,如此婀娜多姿的美妙,被我写成了一个粗壮大汉。说到底,还是写的时候不专心,所以把握不住结构和壁画的精髓。

有些抓狂,又有点沮丧。


2023年2月14日,星期二,22:05-22:35,30分钟

第66天

每天都有这么多事情要处理,拖到很晚才能写作业。但其实自己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自己身上,跟客观环境的关系不大。如果写字是重要且必须要做的事情,那我应该优先安排,早早完成,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完成。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20:30-21:30,60分钟

第67天

头脑清醒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行动没情绪”。

开始再一次通临。这次改变了方式,先自由书写一行,再临写同一行,写了一整张,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事实上,也没有那么丑,甚至丫头还说,觉得自由书写的那一行还更好看。

人还是我这个人,手还是这只手,仅仅因为内心的变化,之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就可能了。

当然,细节上还有不少差异。逐字再对照,如果对整体结构或形态没有太大的影响,以后就保留自己的写法,但如果关键性的笔画出现差异,就反复临摹,直到完全记住为止。正好也可以认真琢磨一下,为什么褚遂良大人要这么写呢?是因为更好看吗?还是为了结构更稳定或出奇?


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20:00-20:25,25分钟

第70天

外出游玩,动个笔。


2023年2月21日,星期二,21:25-21:55,30分钟

第73天

劝退了丫头,从昨晚开始,她就没再写字了。劝退的原因很简单,她还不够热爱,虽然每天都能动动笔,也比我更有天资,但总是需要提醒,需要督促才会多写几个字。

是啊,写字这样生活中非必要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或者喜欢,为什么要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呢?

我要反复提醒自己注意的是,既然已经花费了这个时间,为什么不全身心地投入此刻?如果我做不到,就去观察那个扰动自己的念头。不,应该说那些念头。


2023年2月22日,星期三,21:10-21:50,40分钟

第74天

一半时间写了几行大字,也许以后要交叉写,大字能更好地练习手腕的灵活性,似乎也更专心些。

认真看清楚整个字,然后再下笔,这是糊糊老师一直强调的,要刻意提醒自己才能做到。已经很多次验证过了,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基本就能记住单字的形态特征和笔画。如果不是刻意这样练习,写多少年可能都没什么进步。


2023年2月23日,星期四,20:00-20:40,40分钟

第75天

像“用”这样的半包围结构,我似乎几种字体都写不好。篆书写不圆滑,隶书写不周正,楷书也总是歪的。问题在哪里呢?甚至眼睛都看不出来自己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只是觉得看着不对劲。

“象”,一直没发现自己哪里写得不对劲,有一天才忽然明白,是因为弯钩写得太靠右了。

每当这些时候,就安慰自己,文徵明也是一直迟钝最后大器晚成呢。


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23:15-23:45,30分钟

第76天

跟K先生看电影,回来已经有点晚,本来只想动个笔写两行,还是自然而然写了30分钟。

明天周六,一个人在家,尝试再写一次长卷,一口气写长一点。


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20:55-21:55,60分钟

第77天

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张迁碑》,前几年已经写过好多次,但几乎都没什么印象,觉得挺美,以前好像没这么深的感受。

听了李辛和黄剑的节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开心啊,多跟爽朗、平和的人打交道,多接触快乐的人。黄剑是个摄影师,他说还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书法,但肯定不会再每天临帖。

的确,人类的所有艺术灵感几乎都来源于大自然,小鸟总是能够保持完美的平衡,多观察,对字形肯定会有帮助。但我还是会每天临帖,我就是一只笨鸟。

悟,确实很难通过重复的练习得到,还需要很多方法以外的功夫。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20:15-20:40,25分钟

第78天

糊糊老师经常说“手忙心闲”,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状态,手上做着很多事情,心里却很安逸。我最近的状态是很多事情萦绕在心头,却迟迟没有完成。

周末过去了,没有写长卷。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8:10-8:40,30分钟

第79天

早上的时间不多,还是找出了长卷,既然没有大段完整的时间,就只能想办法利用零散时间。气息完整性当然会差一点,但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练习的。

慢慢养成看上下的习惯,但还不能习惯性地看左右,有一个字略微偏上,后面跟着就歪了。像“機”这样笔画多的字,要再写得紧凑些。想要达到整体的平衡,眼里得先看到整体。


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21:50-22:10,20分钟

第80天

身体很不舒服,吃完饭就冲凉上床了,休息一个多小时,躺着有点不想动,但还是顺利起来写了字,写完继续躺回去睡。

这就是日复一日、雷打不动的好处啊,完全不需要内耗:今天写不写?今天到底写不写?说要做,就能动手去做,很庆幸自己具备这种能量。


2023年3月1日,星期三,17:00-17:35,35分钟

第81天

接着写长卷。虽然说不能怪这怪那,但如果有更好的工具和材料,呈现的效果确实是会有点不一样。长卷的纸张不算好,写出来却有浮雕的感觉,听着笔在纸上唰唰唰划过,也会感到畅快。

横向依然写不平,高的高,低的低。

2023年3月2日,星期四,21:15-21:45,30分钟

第82天

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定式。比如,每天写半个小时这件事情,这一年多似乎就成为惯性。有时候只想动一动笔,但最后也会写半小时,有时想多写一点,也多不到哪里去。

相比于时间,注意力的投入程度当然更重要些。每天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都不一样,要保持稳定的输出不太容易。


2023年3月3日,星期五,20:50-21:25,35分钟

第83天

今天特意练习横向对齐,保持跟原帖一样排版,发现自己对不同大小的单字不太敏感,往往把笔画多的、字形大的写得更大,把笔画少的写得更小。

刻意练习的过程,会调动更多的注意力,结果会整齐一点。


2023年3月4日,星期六,22:10-22:35,25分钟

第84天

外出游玩,K先生说:今晚不写了嘛,明天早上起来再写。

当然不行。今日事,今日毕。一日食,一日写。

动个笔。


2023年3月5日,星期日,21:30-22:05,35分钟

第85天

爬山回来有点累,收拾完行李只想睡觉。但告诉自己,还是要好好用心写,继续练习行间关系、字间关系。

丫头说走不动的时候,我跟K先生两个人搭着手,帮她做了一个人肉轿子,用手臂抬着她走了一小段。写字的时候感觉手臂酸软,使不上劲。


2023年3月6日,星期一,21:15-21:45,30分钟

第86天

工作的事情特别多,身体还在疲倦状态,某人又把我的书都送了过来,大大小小十几箱,摊满一屋子。

我决定什么先不收拾,让它们摊着吧,我要先完成每日功课。心里略有点躁,虽然写了半个小时,但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在“好歹写几个字吧”的状态。


2023年3月7日,星期二,20:55-21:15,20分钟

第87天

感觉特别困,很想睡觉,还是展开了长卷,接着写完整作品。

略有些焦虑,最近几天事情多,写字基本都处于“动个笔”的状态,似乎没有气定神闲的心境,能静下来不急不慢地写字。

过去的、未来的,都只存在于自己的脑海,眼前的这一刻,才真实存在呀。修行修的是什么?不就是眼前这一刻的吗?


2023年3月8日,星期三,22:00-22:15,15分钟

第88天

好几件工作的事情赶在一起,感觉一整天都在打电话,心神耗散。今天真的只是动个笔了,但也还是继续在写长卷。


2023年3月9日,星期四,22:00-22:25,25分钟

第89天

又是工作忙碌的一天,夜晚还没处理完,决定一切等明天再说,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要先写字。

手指和手腕都有些僵硬,完全没有手感,最近写得太少。

从侧面看过去,一行五个字,好歹还是有点队列的感觉,比上一次有进步。也只能这样自我勉励和鼓励了。


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20:55-21:15,20分钟

第90天

居然只剩下最后十天!我要尽快把手上的工作理顺,每天多一点写字时间,争取能够再通临一次。


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21:05-21:25,20分钟

第91天

周六带丫头去深圳徒步,吃晚饭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我叫了一句:“惨了!”

丫头面色一变,紧张地问:“怎么啦?”

“我忘记带笔墨了,本来是想今天早上写字的,结果来不及,收拾行李时居然忘记了。”

“你吓死我了,我以为你发生什么跟性命相关的事情了。”

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件大事,四年多来,只是刚开始学习时中断过三天,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一天不写,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而我却忘记带笔墨出门。

今天忙了一整天,夜深了还在处理工作。开始记录写字日记,才发现另外一件事情:昨天晚上回到家之后,我又忘记写字了!而且现在才发现。

我是怎么了?坐车晕了头?需要定下来。


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21:30-21:55,25分钟

第92天

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今天的境况,难以想象,自己竟然可以同时处理这么多看起来让人抓狂的事情。越是忙,越是提醒自己:要定下来,沉着冷静。要好好吃饭。

回到家来,把每日功课先完成,要做的事情先做完,然后继续工作。

一笔一画写着字,忽然觉得特别幸福,有这样一个安身安心之所。

虽然行气明显不顺畅,也还是写了好几行,长长的长卷,快写完了。


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21:50-22:05,15分钟

第93天

宁可早起,不要熬夜。昨晚工作到一点,七点自然醒,一整天的状态都不太好,脑子有点转不过来,提起毛笔手发软。

命运又给我安排了什么?最近真是前所未有地忙,而且是很紧急的忙,一一写下清单,在几件事情之间来回切换,又无奈,又觉得好笑。

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得到精神的松弛。接丫头之前到半月岛走了一圈,躺在大石头上看天。小鸟叽叽喳喳,天气不冷不热,我是如此渴望自然。

写字,最近都变成一种仪式,只要提起笔,就很好了。


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20:15-21:15,60分钟

第94天

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但可以寻求一切可能的援助,并尽力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可以让时间紧张,身心也跟着紧张。

写得不怎么专心,不知不觉写了一个小时,完成第二次完整版,六米多长。展开来,从头看到尾,整体不够飘逸,某几天的气息会好一些,某几天明显局促。

今晚写歪了。最后一次完整版计划分三次写完,中间这三天再重点练习不太熟练的笔画,尤其是最后几页,有点生疏。


2023年3月17日,星期五,8:00-8:30,30分钟

第95天

从最后一页开始往前写,遂、良、奉、居,这几个字都很难写,一不小心就变形了。


2023年3月18日,星期六,6:50-7:10,20分钟

第96天

今天要外出爬山,早早写完,就不用带笔墨出门。昭、制、器,又是难写的字,越写手越紧张。


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19:55-20:15,20分钟

第97天

中午开车回来,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因为昨晚没睡好,精神困倦得很,要拼命拍自己的脑袋才不至于睡着。

头晕乎乎,手使不上劲。


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20:55-21:15,20分钟

第98天

继续倦怠。右手拎过重物,感觉有点酸,很不灵活,细的牵丝写得很不稳。

觉得生活不对劲,及时调整。

明天开始写最后的作品,每天要腾出足够的时间来。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16:50-17:50,19:50-22:20,210分钟

第99天

一口气写完了最后的作品,不,分了两口气,接丫头放学之前写了一个小时,吃完饭之后写两个半小时,三个半小时写完,比预想的快很多,写得太快,必然粗糙潦草。今晚只是摊开看了整体效果,明天再仔细看细节,肯定又是惨不忍睹。

一气呵成的感觉会相对流畅一点,但有几行偏差有点大,尤其最后两行,写到“遂”字手一哆嗦,完全变形,顿时感到很懊恼,难道这次作废重新再写一次?不,我决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签章和落款还需要反复比划,明天写完就正式收工,时间刚刚好。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21:15-21:45,30分钟

第100天

最后一天练习落款,每次写款识都很沮丧,实在太丑了,拿不出手。可正如B哥所说,这就是自己写的。一心只想藏拙,就写个最简单的,“癸卯春分”,结果字写大了,没有“分”的地盘。

一百天过去,完成了一件事情。





送给小尼的礼物。↓


六米多长,一张照片拍不下,只能录个视频。↓

糊糊老师说,书法是建筑和舞蹈的结合。感受笔在纸上跳舞,建造起一座又一座精妙的城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笔: 竖向笔画写完干什么?
这九条冷知识,能让你书法更上一层楼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130笔画的连接
书法十讲之四
书法创作要不要“回锋”?苏东坡的这句话是很好的回答!
如何才能练好钢笔字二(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