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汀州 | 隔川的前世今生
userphoto

2023.09.13 福建

关注

隔川的前世今生

涂明谦

隔川简介

来自官方的简要介绍。
“隔川镇,位于连城县北部,1993年9月建乡,2021年7月撤乡设镇。距离城区5公里,全镇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其中13.7平方公里已列入北部新城规划,其中耕地面积7465亩,林地面积31000亩。全镇辖8个行政村,分别为:隔田村、隔川村、联益村、新营村、朱余村、竹叶山村、松洋村、井坑村。总人口约1.1万人。”

隔川沿革

【唐代】

隔川为汀州长汀县古田乡南团之地。

【宋代】

绍兴之前为汀州长汀县古田乡南团之地,连城建县之后归属连城县南团,一直持续到宋中后期。
《临汀志》:“坊里墟市 【莲城县】 华封坊,崇儒坊,富寿坊,介福坊,迎恩坊,俊德坊,凌云坊,擢桂坊。分上下。旧志载六坊,绍定间寇毁,今复建九坊。乡一,古田乡,在莲城县东北,管团里六:南团,姑田团,席湖团,河源下里,北团,表正里。墟市三:县市,在莲城县南。吕溪墟,在莲城县南六十里。北团墟,在莲城县北三十五里寨前。
宋末南团析出多团里,隔川归南顺团。

【明代】

明代南顺团改为南顺里,隔田归南顺里,隔川归北安里,南顺北安都为汀州府连城县所辖。
《嘉靖汀州府志》:“连城县 宋一乡,统二里四团,国朝改为六里,统图三十有二。在城里 统图四,明县,旧古田乡。姑田里 统图六,在县东九十里,旧姑田团。南顺里 统图八,距县四十里,旧南顺团。河源里 统图五,距县八十里,旧河源上里。上二里俱县南。北安里 统图五,在县北六十里,旧北团。表席里 统图四,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旧席湖团。按宋志,县有表正里,疑亦并入此里,故合而名之,曰表席。

【清代】

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东西南北四乡,隔川归北乡,而隔口田归西乡,汀州府连城县所辖未变
我们可以从《康熙连城县志》记载得到相应信息:“西乡 张坑 张坊 李坊 魏坊 横坊 邹磜 姚家坪 隔口田 北乡 隔川 揭屋 廖屋山 横坑障 罗坑 黄坊 官庄 马坑 䃮礫 吴坊 徐坊 戴屋 许坊 柯屋 上江坊 下江坊 老营下 大坪 蕉坑 正坊 包家车 大坑源 张地井 车上 石背 卓家演。
这个分法,是顺治之初,明清交接的大乱之后产生的。
这一时期,行政上隔川划归北乡,与北团诸里在一起,很容易与北里混为一谈。所以,有些人认为隔川历来归北里,当然这个认知不太对。这一时期隔口田归西乡,而隔川归北乡,这当然是从明代的隔川归北安里继承过来。但民间仍然将这里称为上南之地。而官方仍然在一些文书中将隔川一带划入南顺里,税收的依据也仍然是以南顺里的旧制征收。
我们可以从清代的县志看到这一部分信息。
《康熙连城县志》:“广福堂 南顺里隔川三五甲罗羽真纳租银二两三钱二分六厘。
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肯定,隔川不论归属哪里,税赋都归南顺里,也就是最早建县时的南团,这是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行政管辖和赋税是分开的,这在军、民混住而户籍管理混乱的古代连城,也是可以理解的。

【民国】

《民國連城縣誌》:“治西曰:張坑、姚家坪、魏坊、張坊、李坊、隔口田、横坑、鄒磜,皆西鄉也。治北十里曰:隔川,其附近曰:揭屋、羅坑、黄坊、官莊、馬坑、䃮礫。”
民国初年府一级设置废弃,隔川为连城县所辖。民国初年的村庄治所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仍旧如清代建置,但经过了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末,红军在闽西建立苏区又长征离开之后,国民政府的统治深入闽西山区各县。同时因为抗战需要,在民国30年,也就是1940年前后,连城各乡村进行了合并管理,县下建区,隔川在这一时期和周边乡村合为第一区,管理了治北十里的同一距离村庄包括今天隔川大部和揭乐大部,治所设在隔川。

【现代】

1949年-1953年,属龙岩地区连城县北团区隔川乡。
1954年,属龙岩地区连城县附城区隔川乡。
1958年,属龙岩地区连城县超美公社隔川大队。
1968年,与联益合并,称隔联大队。
1984年,与联益分开,属文川乡隔川村。
1993年,连城县隔川乡成立,由文川乡划入今天大部所属。
2021年,龙岩市连城县撤隔川乡,设龙岩市连城县隔川镇。

隔川地理与地名

山川地理

清代方志对这个描述得比较清晰。
《乾隆汀州府志》:“棋子嶺水東西分流爲汀連之界,離城十里,如扆如笏,是爲連城少祖,隨嶺直下曰三箭埬。其水左流童子嵓、隔口田、過泡洋,合隔川水,越西陂,至北門外夫人廟,會大河。右流狐狸坑、姚家坪、石塘,歴彭屋陂,過晝錦橋,至西門外,入文川。”
从汀州府过脉而来的棋子岭向东南方向走离城十里之处,开始山势如同屏风又有如大臣们上朝用的长牙板,扆是屏风的意思,笏是牙板的意思。
也就是说,风水上讲,隔川所在区域的山脉是连城诸多山脉的少祖山,且离城十里的地方,呈现屏风之态,这个屏是背靠之屏,有别于前屏。
有意思的是,连城的前屏是莒溪的大岭,也就是屏山罗地,而背屏则是隔川的大岭,这决不是巧合,古人在选址上,会反复考究山川河流之利弊。
地理与地名
但如果想要说清楚隔川的地理地貌以及地名来历,那还是要从隔川的诸多村庄的名字入手。隔川分成了隔、川、口若干部分。

什么是隔

隔,在闽西,在汀州,是一个常见的地形地势的专用名词。
龙岩新罗今天还有隔后的地名,也还有凤凰隔的地名。长汀县涂坊镇有木窑隔。连城县东部有大地隔,西南方有塞竹隔,东南部有席湖隔,莒溪与席湖之间有暗坑隔,上杭与连城之交有苎园、杨桃二隔以及丰隔(或称丰头隔)。暗坑隔现在大家不怎么提,但是她的出口处有隔口村,是莒溪镇的一大村,却是大家都知道的。在连城有不少,隔口田、隔口称谓的地名,会因为名字重合率太高,就进行一些改名,于是隔口田改为隔田,隔口继续叫,但民间隔口田的称谓没变,大家心知肚里,这些地名上的小区别。
这些隔,都是按照当地的方言发音,的转音。
《嘉靖汀州府志》:上峽山 在縣東北安里,兩山峽立,中有一路,通北安舖。
所以在汀州客家方言中,这个隔,一面用来指隔开两个区域的那些山岭,一面也用于指连通两个区域的山间峡谷。前者出于字形字义的原因,多为外来行政官员使用,后者则多为操持土著方言的当地居民所用。
所以我们今天考察隔川地名,就会发现,隔田其实原本名字叫隔口田,而隔川则原本叫隔头,也就是峡头
1983年连城地名录》:“隔田 驻地 隔田 曾用名 隔口田,芜俚、大岭背、丰塘、垅尾、山子尾、地前山、大坪山、龙岗辂。 隔川 驻地 地庵 曾用名 峡头村,沈屋、大坪上、新营(营胜山)、朱坊(朱宗)、东山、廖田(廖田塅)、井坑、竹叶山。 隔联 驻地 隔川,栗树园、徐屋、世康、三门对、前堂门、上园门、隆兴街、黄屋、下土曹、屋背山、大井头、添灯下。联益 驻地 七叶塘 曾用名七叶塘,积德堂。
这个峡头的地名,显然是解读闽西诸多隔字地名的关键所在。且隔头与隔口,显然就把隔也就是峡谷的头尾都定了出来。

是什么隔

那这个隔叫什么,如何隔开诸多区域的呢?
《民國連城縣誌》由棋子嶺而北為樟樹隔路通長轄巖頭再起為隔川砦隔川在其陽北安里之蕪司壇在其陰舊為北團司署今則上無蓋屋僅存壇址没字碑數塊嵌入牆内北上中斷為烏石隘邑通清流寧化總路轉東為横坑嶂龍滚潭滴水巖大坪頭揭屋坑黄竹坑吳坊水竹而止於北門外夫人廟為邑城下關横坑嶂又分一支曰陳家壠小路嶺曰高崎崠側下官莊直至麻潭收一邑之水又分上山坑樂太平龍龜寨為一邑大水口又為清連分界以上除第一段外多據童能元山川考
《民國連城縣誌》:“又東北,過彭坊橋,受城北楊梅隔,及隔川隔口田水竹坪,西北來之水。”
所以这个隔的名字叫樟树隔或者杨梅隔,因为山大,所以隔还不止一个,隔所在的山就称大岭。有路可以通长汀的“岩头”,也就是今天的连城罗坊,还能通北安里,也就是今天北团。

隔川砦

通路的中间建有隔川砦,砦就是石头上建木头栅栏那种木寨。而这个隔川砦是一个控制性枢纽,隔川在山的南面,而北安里的无祀壇在山的北面。往北的道路上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中断控制性隘口,叫乌石隘,这是连城九隘之一,是最重要的隘口之一。

乌石隘

为什么叫乌石隘?顾名思义,因为煤矿啊。峡谷地形,其实是一些地层断裂带,显露出的土层和山石都是乌黑的,故而以颜色命名。
隔川是连城重要的煤矿产区,藏量巨大。
1993年连城县志》:“1970年代福建省煤田地质大队进行过为期三年的勘探,确定隔川境内约有4000万吨煤矿储备。”

真正的隔断

我们说了隔在当地是峡谷的意思,那就没有隔断的意思,这个隔如果要有隔断,往往是外来者加上的意思。

所以肯定是有个大山将这些隔断了,然后有一孔道将它们中通,于是就有了峡头和隔口。

确实存在这个地方,我发现它是由于史志中有一段记述错误的信息,是关于隔川的。

大岭山

《嘉靖汀州府志》:“大嶺山 在縣南隔頭,属南順里,山嶺髙峻,層巒疊出,有路沿山而上,西抵長汀界。
这个大岭就是今天北团与隔川之间的山,但史志编修者弄错了方位,说在县南,其实不是,而是县西,或者应当更精确为县西北
大岭的大,是相对平川地貌而言的。所以隔川镇隔田村有个村叫大岭背,这个大岭即是指大岭山,“沿山而上,西抵长汀界。”即是指这个。

缺水的隔川

隔川,尤其是隔口田,是连城著名的干旱缺水之地,而且是历史上就已经著名的干旱之区。
史志有载,《民國連城縣誌》:“縣西有石磴陂、大陂,皆林坊大草阪。石馬陂、坑山口老陂、車碓頭新陂、上魯陂、下魯陂、湖俚陂,皆隔口田。以上皆據采訪册補載。蓋山田多苦旱,民習蓄洩之利,則陂圳漸多,其勢然也,故善為治者,因勢而利導之,事不煩而功倍。
这些陂在连城近郊一带也表达为陂塘,主要是因为实在干旱,所以蓄洩之利”,基本靠的是下雨汇水积蓄形成山塘小湖泊,于是历代通过改造,“陂圳渐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人为努力克服了地理环境不利。但是每个地方的人们能生存下来,是对当地地理地貌的适应结果,人不能胜天,人只能在有限度之下,改造环境。
所以从公路修进连城的1940年代之后,大规模的山林开发开始了,纸的生产量上去,山林破坏也严重,导致连城水土流失严重,到1970年代到达顶峰。
1993年连城县志》:“1963年3月,本县生产的京庄、宣纸、大连、玉扣在全省土纸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优等纸。4 月,旱灾严重,干旱持续 200 多天,大部分水源枯竭,水库干涸,小溪断流,土地干裂城关、文亨、朋口、溪、新泉等地受旱面积 10 万余亩,城郊的隔川、隔田、林坊、张坊等21 个村吃水发生困难,为百年未见的大旱。
隔川隔田林坊张坊这些县城近郊村落,人口数量不小,相对周边大山又较平,其实是生态最脆弱的区域。如果暴雨,这些区域往往积水很深,成为洪灾重灾区。但没有雨水的时候,同时又是干旱的重灾区。当连城县别的区域只是田地受旱,县城近郊一带往往会连人都喝不上水,可以见得,这一带缺水的特征,有别于别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连城一县如果发生干旱,一定是先旱文亨、林坊、隔田
隔川一带缺水,所以1949年之后,修建了相当多的水库,比如宝龙岩比如峡背山,与历史留存下来的陂塘体系一起,支撑起了隔川一带的农业,或者生存。
但是缺水仍然是缺水,这些陂塘水库系统只能改善,不能最终解决,所打的机井,也只是可以用于应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同时还有导致地下水位沉降的风险。这大体上也是隔川一带,包括林坊、文亨这些县城近郊区域大规模种地瓜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因为这种作物耐旱,且在相对旱的情况下产量有所保证,别的需水量大一点的作物其实仍然是不合适种的。

多粘土矿的区域

1993年连城县志》:“景炎二年(1277)爱国名将文天祥率部经过连城,在隔川驻扎一个多月,指导当地乡民建窑烧制陶瓷器皿。”
这段现代方志中记载很有意思,文天祥在隔川驻扎教导当地烧陶的事情,现在无法稽考。
但通过方志,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两个事情。一个是隔川之地粘土矿存量巨大,这些由于沉积结构所生成的粘土,是砖瓦生产的上乘原料,储量则以亿立方米计。另一个是宋代隔川区域就已经是大量烧窑的区域,无论文天祥是否指导过,当时的隔川已经是进入了专业生产的区域,这点可以从连城县考古发现的瓷器出土情况得到验证。隔川人烧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甚至之前,而民间传说为宋末文天祥路过时所授,当然这是对民族英雄的一种崇拜,要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加诸他们的身上,可以作为一种家国意识的外化体现,但是把传说当真,则是对先民努力开拓的否认,更是对地下出土文物证据的不尊重。
《嘉靖汀州府志》:“卷四 课钞 长汀县 窑冶钞 四十三锭六百一十文。宁化县 窑冶课钞 一十二锭四贯五佰七十文。上杭县 窑冶课钞 一锭二贯六百九十二文。武平县 无。清流县 无。连城县 窑冶课钞 三十五锭二贯六十文。 归化县 无。 永定县 无。
从现存汀州地区方志看,连城的窑冶所得税收在汀州八县中,远高别的县,差不多与府城所在的长汀县齐平,这很不寻常,想必原因必然是原材料粘土矿的量巨大,同时宋代就已经开始的烧窑工艺到明代中期已经体量巨大,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粘土的特性导致的农业特征

粘土的粘性较高,必然会导致土壤的透气性不太好,如果要用于种水稻,可能得耕上好几遍才能进入插秧程序。而粘土的保水性好,一旦缺水严重,土壤就会粘结干硬严重,农作物根系发展困难,所以在这样的土地上作水”得要格外勤力,以保持水份。同时要人为的多搅动粘土,以便促进作物的根系透气呼吸。这些操作会让在这块土地上耕种的农人比较辛苦,在没有机械化同时又以粮为纲的时代,农人就会格外辛苦。
但是粘土多的区域也有一些优点,那就是比别的土地这些区域会保有更多的水份,利用这种特性,其实可以进行如莲藕、慈菇、荸荠、水芋、菱角这些喜水植物的栽培种植,当然如果进行水产养殖,也是逻辑一样的。
显然隔川人民在上述土地特征中已经找到了规律,并且已经适应千百年,比如隔川人民发现这样的地貌特别合适种植地瓜,于是他们培育了当地地瓜品种。
隔川人最会做生意”,没有哪个地方的人特别会做生意,我觉得隔川人如果在很多事情上做出选择正确,基本是基于对自然地理的尊重,从古到今,选择都合乎天意人道,就是“会做生意”吧。
同时因为峡谷地带,因为峡谷中平川,因为多粘土又缺水,所以隔川很多的地名与这一特征是相关联的。

隔川村名规则

隔川一带的村庄名字是有规律的,我们大体上做一些小结。

隔头与隔口

隔川在方志中原被写为峡头,这是因为沿官路从北团南来,群山对峙,中有一峡可通行,而将这一带直到隔田都命名为峡川。而峡谷平川的头上称为峡头,峡谷出口处则为隔田,也称隔口田,即峡口之田,同时隔田也称南田,为大岭之南的平田之地。
隔头与隔口,因为地形险要,历来是屯兵重地。比如隔头北部的山上建有乌石隘和隔川砦,较平之地则建有军营,有老营和新营。隔口田一带则建有兵寨与望楼、碉楼系统,有厚重的生土夯成的城墙,一直保存到了解放后。
隔口田黄氏最早居住在附近小山丘之上,后来才向外迁出到新园里一带,新园里一带的村庄四周早年是建有完整的寨墙体系的,按村民的讲述,这些寨墙的规格有如城墙,这与早期的居住安全是直接相关的,而这些寨墙的厚薄程度与驻扎之人的军人身份也是直接相关的。

龙岗辂

疑为从前官路,可以一直通到县城南面的龙岗,进入席湖峡。

地前山

今天已经在村庄相对中央的位置,地就是坟墓的意思,地前山就是某个大墓之前的山丘,与之相配套的是山子尾,这个山与地前山的山是同一个山。

大岭背

大岭背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岭山之背,而今天的峡背山水库的山所指则只是大岭山的一部分,大岭,大得多。

芜俚

这在闽西客家话中常见,是湖俚的普通话直译,就是小湖(陂塘)的意思,与丰塘放在一起说,可以肯定,隔川所在区域干旱,但原有一些相对大的湖塘水域。
这些小湖泊,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不断对她们进行围垦,于是这些地方就慢慢变成居民点,而水域就不断变小,有些地方直接没有水域了,今天芜俚村庄西南方向上仍然还有一些湖塘遗留,应当是当年湖的所在,而当年的湖,也要大得多。

井坑和七叶塘

七叶塘现在叫积德堂,这是地名雅化的结果。这些地名都表达着缺水和高度依赖陂塘以及水井的地理特征,七叶塘今天也看不太到陂塘小湖泊的样子了,原因和芜俚、丰塘是一样的。

新营

也就是乡人们今天还称为营胜山的所在,是当年乌石隘、隔川砦的驻军在平地扎营之处,也是当年南团与北团军事力量合一后,北团巡检司渐次南迁的过程中经过并曾经驻扎的地方。
有新营,自然也有老营,老营在屋背山。所以山门对和前堂门这些带门的地名,应当是当年老营的门户,分别在不同位置,对着不同方向。我们大体可以通过石门潭、三门对、前堂门、上园门的位置确定这些军营、隘寨曾经的边界。
《民国连城县志》:石門潭一名石門峽在隔川烏石隘下舊志兩石夾流如中深莫測今石門猶在潭已為山沙壅塞海桑之變豈獨一潭。(據采訪册
石门潭在明清时期就渐渐消失了,山洪暴发时带来的山沙填平壅塞,这个潭的位置当时是在乌石隘之下,一定程度上是乌石隘的护城池,这也是为什么乌石隘为连城九隘之一的原因,因为足够险要。从隔川集镇看向北面是能看到这个石门的,古代没有阻碍情况甚至可能可以看到乌石隘。
今天隔川古代留下的地名中有几个与石门潭是相关的,比如三门对,这个名字应当是山门对,考察村子的屋宇朝向,是略坐南偏东,朝向北偏西,显然这个方向与是朝着乌石隘方向戒备。同样的名字还有前堂门,这应当是当年军营的前堂,还有上园门,这可能是当年军营地势更高的门户。这些以门命名的小区域是当年军营的组成部分,军营背靠屋背山,坐南朝北,向乌石隘方向呈戒备姿态。
今天隔川小学的位置,很可能是当年军营的教场

松洋村

是因为松树垅和波洋,各取了一个字,波洋从前也写作泡洋

山、坑、垅和排(坪)

竹叶山、山子尾、地前山、大坪山、屋背山,这些基本可以肯定都开拓于平地之外,也肯定一点,平地很少。三门对、世康这些小地名,基本是山门对、柿坑这样的地名转来。大量叫垅的地名,也大量叫排(写成坪,但字是上不下平)的地名,比如大坪山比如大坪上比如松树垅、垅尾,这些地名,多是说地方不平,或者狭窄,基本能将这一区域多丘陵难得有平地的地貌展示于人。

隔口田和廖田

是这一区域难得以田来命名的村子,而廖田原本名为廖田塅,是隔川区域难得有的塅田

还有就是古代的隔口田的范围比今天大一些。
《民國連城縣誌》童子巖 在隔口田距邑西十里饒巖石林泉之勝有祠廟府志'南順里廣靈巖即童子巖非是據采訪册
大体上可以通过童子岩的位置,确定当年林坊、在城里、隔口田的边界。
当然,连城方志否定了汀州府志的说法。
《嘉靖汀州府志》廣靈巖 縣南南順里巖中有洞穴祀定光古佛又名童子巖
未知哪个对。

隆兴街、屋背山(老营)

这些地方是隔川今古中心。
《康熙连城县志》:“隔川墟 逢六。”
大体上我们可以从隔川的这些小地名中,得到隔川的地貌与地理以及气候物候条件,以及最终决定的人们的个性。

隔川土地决定的性格

一是地理要冲,隔川一地,一向来为连城的军事要冲。
《民國連城縣誌》:“(清顺治间)八月 山寇從隔口田入隔川,焚掠廹縣,縣令徐嚴為防守,請兵援剿,寇宵遁。(徐志)”
二则是缺水,那些艰苦的区域在农耕时代,是容易出好兵的,因为人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抗,虽然最终不会赢,但却一定会养成凶悍无畏的性格。这与良马都出于漠北,是一个道理。
《民國連城縣誌》:“(明)世宗嘉靖四年乙酉,隔川民陳璣等三十一人,剿捕土寇楊廷蘭,刃賊數十,援未至,死之。《徐志忠烈》嘉靖初,土寇楊廷蘭劫掠村落,璣等征捕,至陳屋坪,邑丞白志清糾民兵未至,刃賊數十,賊縱火燒其廬,死之。縣令吳瓚為立祠隔川,額曰:義勇。”
在方志上看到这一段时,很多人都会以为这就足够代表了隔川人的性格,悍不畏死,三十几个人敢去剿捕几百上千人的土寇。其实这是对隔川历史有些不熟啊。
《民國連城縣誌》義塜 城西一 隔口田一處城北一十六 揭坊一處橋頭周六丈隔川一處車前凹周八丈許坊三處梘背周三丈又大坪菴又屋背山老營下二處石鼻頭周三丈老坑周五丈溪尾一處溪尾壩周二十丈山下一處石固城周五丈以上徐志羅坊一處柯坊一處下江坊一處橫坑嶂一處隔川三處以上采訪册
官方纪录的义冢,一定上也相当于侧面反映了当地曾经的战争历史,而隔口田和隔川的数量也能说明这一带战争的惨烈程度。这也不足以说明隔川人勇武尚战的性格

汀州府志上记载了明末的一次民变。
《乾隆汀州府志》:“汀郡节推刘侯生祠记 侯於時值當有會省之行,曾未兩月,市民羅三妹、隔川陳文章、上琴馬東山、徐姑塘羅七、分水舖大和尙等,相繼作亂,邑中大震,幸侯回車,悉平之。
这样的民变基本是因为在不合理的税赋重压之下,再加上这一区域土地与水源不匹配,而人民又极有血性,因此动乱从来不少。
而隔川在连城县域历史上,又是很动乱的源头。
《民國長汀縣誌》“(民国)前五六六年至正六年丙戌六月己酉汀州連城縣民羅天麟陳積萬陷長汀縣福建元帥府經歷眞寶萬户廉和尙等討之八月丙午命江浙行省右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秃魯統軍合討九月乙酉克復長汀閏十月癸未汀州賊徒羅德用殺首賊羅天麟陳積萬以首級送官餘黨悉平。《元史·順帝紀》:天麟連城軍士以罪拒捕遂與陳積萬陷縣乘勝劫掠六縣皆爲殘破。(舊志武功
这段记录于长汀县志中的动乱,发生在元代末年,差不多是连城历史上最出名的动乱了。
《嘉靖汀州府志》:“连城县 元至正六年,乡人罗天麟反,改莲为连,国朝因之。”
罗天麟和陈积万领导的这场起义,是元末大起义的开端,此后起义不断,元人最终无法镇压,一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这场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大起义,就发生在从文亨到隔川的这一区域。罗天麟是文亨坑子堡人,而陈积万,则是隔川人。
二者的起义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
罗陈二人是表亲,这在客家地区很常见,文亨在县南十里,隔川在县西北十里,文亨与隔川是历史通婚区域,罗陈是历史传统通婚姓氏。这些区域往往因为长期婚嫁而同枝连气,结成稳固同盟。所以当一人一姓受到欺压,两姓会站在一起反抗。而大起义正是罗天麟在元人政权中当兵,获罪于上官,他出奔隔川,与表兄举起义旗开始造反。而苦于压迫的连城百姓在天灾人祸之前,真是一呼百应,纷纷响应,并迅速攻占了连城、长汀,乃至整个汀州和大半个剑州。这就是我所说的偶然中有必然,偶然是罗天麟获罪,必然者一是连城县城周边的土地承载力脆弱而压迫极重,必然者二是诸姓氏间有必然的血缘同盟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3年连城县志》:“至正六年 (1346) 原为县兵士的连城县人罗天麟不满元统治者的高压政策,联合陈积万起兵反元,攻取长汀、宁化、清流、将乐、顺昌等县,迫近南平,队伍发展到二万多人。元统治者令福建、江西、浙江元兵十万余人分四路围剿。起义军终因力量悬殊,加上将罗德用叛变,罗天麟、陈积万被杀,举义失败。元政府改'莲城县'连城县’。”
隔川性格,想必就是极具代表性的连城性格,而由于土地性质决定的性格,则有别于别的地方,与姓氏相关又与姓氏无关。

隔川姓氏

在连城一地,或者沿旧县河走廊南下直至上杭县城甚至下潮汕入海,优势姓氏是黄氏。而沿文川河北上东进沿沙溪达剑州入闽江直达福州入海,陈氏则是沿岸的优势姓氏。
有趣的事情,隔川则黄陈二姓兼有,似乎可以把这个地方看成是黄陈二姓的一个地理平衡点。从族源上看,黄氏起源于邵武的黄氏峭山公。而陈氏则源起颍川,汀州诸县,包括龙岩二县,陈氏则多指族源为贡川。隔川陈氏也一样,指族源为永安贡川
按照隔川陈氏族谱,当地陈氏分了八大支系。
“隔川始祖九经公,为裕安公九子,入闽雍公十三世,生于崇宁四年。初寓黄氏宅,后居柑园坪。妣武淑娘、邓尾娘、万氏、李氏,公与妣武邓二恭人合葬本乡龙滚潭,艮山坤向,案下潭广数亩,大旱潭水不竭,坟山形为金盘载珠,亦作回龙望祖形,山水环合,回龙结穴,有百子千孙之相。公祠在泗州堂左,未山丑向。
......
陈氏十一郎公生于宋嘉定间,下屋门陈氏始祖,妣揭辰娘,公妣合葬隔口田,辛山乙向,狮型地。子得用,妣朱四九娘,公葬老虎坑虎形寅山申向,妣葬神仙寨,卯山酉向,狮形。得用子,善钦,妣魏四九娘,考妣合葬神仙寨。差距钦子子信,妣黄定姑、张细妹,葬神仙寨。
陈氏十二郎公房初于隔川蜡村墩创业制基,宋度宗咸淳间,迁席湖营鲤江坎头。
陈氏十三郎公房,开基上屋门。
从陈氏的族谱我们大体可以看出一些信息如下:
1、隔川陈氏起于九经公,九经公迁自永安贡川,今天隔川陈氏八门都应当是他的后人。
2、陈氏先人于宋代就已经迁入隔川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因素,迁入与迁出在宋代之后很频繁,尤其陈积万起义之后,陈氏大量外迁,如上杭、揭西。
3、初代陈氏配偶的姓氏在当地非典型,武、邓、万、李
4、几代之后,配偶皆为当地姓氏,如揭、朱、黄、魏、张,这是实现了在当地的稳定居住,并当地化。
5、隔川花灯会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陈氏八大房轮值,各出花灯,陈氏的八大房结构应当是历史形成的田产与人丁的结构

隔川的天穿节

田野调查中,村人说:清代初年黄氏黄观杰,创办了兴武社”,择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全村习武之人上台演武,慢慢在清末形成了“天川胜会”,村中也叫“天川狮会”。舞青狮是天川会的热场活动,也是武会的开场表演。

客家青狮

青狮,又称武狮,这是与黄狮相对的称谓,黄狮称文狮。舞狮在汀州地区也称打狮”,打是一个特殊词汇,有时候是指舞弄,有时候则真的指打。隔川的陈黄二姓都能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一带是连城拳的主要传承区域。隔田黄氏则是连城“黄家拳”的主要传承姓氏。
民间的青狮参与的节日巡游与祭祀活动则别有一套规则,村中有数支狮队,带有乐队,在活动中扮演某种极为特别的角色。

祥狮入户

村中人家在年节时听到由远及近的锣鼓声,就会大开中门,在祖先神案上照烛点香,主人在门外放鞭炮相迎
青狮到门口,向中堂方向三点头致礼,跨门入中堂围天井一圈舞进。青狮向中堂神主三点头致意后在中堂舞动,结束舞蹈,狮头会安放于神案,朝大门方向。之后会有拳术和器械以及多人对练
主家封一个红包给狮队。狮队重新起狮,舞动退出中堂、大门。这一活动,客家人称为青狮献瑞”或者“祥狮入户”。

狮阵

一个狮阵,一阵12人,狮头1人,狮尾1人,锣鼓4人,持械6人。

狮步

狮步重心极低,下盘稳固,前后二人,互为互撑。舞蹈之时,先定三星,再踏八方,是禹步。这些步伐模仿狮子的各种跌扑、翻滚、跳跃、掻痒、过桥、跳台动作,同时还要符合禹步的基本步法要求,以便风调雨顺家宅平安乡里清吉

会狮

两狮相遇,狮头要低伏以示平和,高昂则是邀战
会狮时双方以太极方向绕行,目光始终看定对方,直到各自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如果一狮邀战,那打一场是难免的,众目睽睽,谁又丢得起脸面。
但如果是一黄狮与一青狮相遇,那动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古代以文制武,民间也认为黄狮作为文狮,地位要高上一些些。

天穿节

连城很多人写成天川胜会,当然不全对,也不全错,因为大体可以解释为隔川当地的天穿节胜会,简称天川胜会,以示有别于别的地方的天穿节。
那天穿节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一个南方的民间节日,起源于女祸补天。汉代刘安《淮南子》中记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什么要补天?因为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怒触不周山,于是天柱断折,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漏。所以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而客家地区这段时间则正处于立春之后的雨水节气,山区的雨水多少,其实是一年丰收与否的主要判断,因此,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个难度也差不多是女祸娘娘“补天漏”的难度了。
各地虽然有些差异,但客家人基本会在这一天做一些补天”的事情,比如做糍粑或者米糕把门缝填上一填,或者到河里摸几块圆石头当“五色石”,又或者把米糕糍粑或者石头扔到屋顶上去,以象征“补天”。
这些补天的行为一面很具备纪念”和“感恩”的成份,是华夏人群对“老祖母”的一种很特别的怀思,这点很古老,很母系,是对最原初的人类行为的追忆。同时又是很古典的傩仪式,人们相信通过这些行为,可以调节当年的雨水量,老天爷会因为大家齐心同力的“补天”行为,给最合适数量的雨水。
所以我们只要把青狮的狮头当成傩面具来看时,立马就会发现,舞青狮,实实在在就是一场无比古典的傩仪式。这种仪式,远远早于春秋,是上古人类之遗留。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行为中得到确认。
《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的意思,就是东面的台阶。《论语》这部分内容是说,有乡人前来借神明之力驱赶不干净的东西,也就是进行傩仪式,孔夫子穿着非常正式的衣服,站立于东面的台阶上。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会认为孔子是不信怪力乱神,所以用戒备的姿势,不让这些乡人进入他的后堂,其实不是。孔子这是在配合乡人的傩仪式,他加入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镇守一方,以便让那些“不洁不净”的东西无可逃遁,只能被驱赶出去。
所以我们发现两千年后,在我们的隔川,乃至连城,乃至整个客家区域,在接祥狮入户时,人们还是和孔夫子一样,在门前将青狮请入门户,而青狮队伍则也仍然如同两千年前的乡人傩队伍一样,在鞭炮声中大力舞动狮子,大声驱赶不祥,而那些演武的阳刚烈血的套路对练,更是驱魔赶鬼”最好的路数。
天穿节在客家也不是所有区域都保留下来了,有些区域就消失了,或者说被别的取代了。比如长汀县涂坊镇,就非常典型。镇上,也就是涂坊自然村,这个天穿日正月二十是没有“起应”的,而是提前到了“人日”初七前后,“人日”也是百姓指为女娲造人的日子与天穿日其实有相同的思维情感逻辑,涂坊村的人们同时还把这个日子和“三佛祖师”祭祀进行了结合。这点在很多客家村庄都可以看到,初七到十五的这段元宵祭祀,可以用于等同隔川的天穿盛会。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同是涂坊镇的河甫村,涂坊村北面五里的村庄,主要居住姓氏为吴氏,五百多年前从连城席湖营(宋代南团,与隔川同属)迁来,至今保存了过正月二十三的习俗,这应当是当年从连城区域带过来的“天穿”旧俗。
所以隔川的天穿节和天川盛会,在区域内是相当特别的,但这还不是我要讲述的全部。隔川的天穿节演武的传统,要比村人描述的时间要久远,来历也更复杂。

宋时天穿习俗

明代升庵先生楊愼所编著的《詞林萬選》中有关于天穿节的记录,诗为宋人葛胜仲的《驀山溪》:“驀山溪(咏天穿節宋巳前以正月二十三爲天穿節)春風野外,卵色天如水。魚戲舞綃紋,似出聽,新聲北里。追風駿足,千騎捲高門,一箭過,萬人呼,雁落寒空裏。天穿過了,此日名穿地。横石俯淸波,競追隨,新年樂事,誰哀老子,使得暫遨遊,爭捧手,共憑肩,夾路遊人醉。
杨慎就是那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作者,明代大才子,而他记录的是宋代词人葛胜仲的一首词。
葛胜仲,字鲁卿,江苏丹阳人,生于1072年,卒于1144,宋代词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元符三年(1100年),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宣和间,他领头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花石纲”,气节甚伟,著名于时,著有《丹阳词》。
有意思的是葛胜仲的词中,天穿节赛马射箭比武,万人围观。
怎么知道葛胜仲这个词的内容是围猎比武呢?因为葛胜仲的这个词一箭过万人呼,雁落寒空的典故出自唐代张祜的《观魏博何相公猎》:“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这个有趣的宋人纪录,无法上溯到唐代去,但是在宋代肯定的。而南方各地天穿节中,独特的尚武精神,早已经不再表达,唯独隔川还如此表达勇武。所以很多的文献把隔川天穿节盛会说成了清代习俗,甚至认定是清王朝的授意,这是对古老民俗最大的轻慢,这是对隔川历史没有了解。
我们今天把隔川地名重新整理时就会发现,隔川有老营(屋背山),有新营(营胜山),有乌石隘(连城九隘之一),有隔川砦,而隔口田则在峡谷出口处的隔口新园里建有城堡。这些迹相,都证明隔川,历史上是曾经驻有大军的所在,且是锁控长汀、连城、宁化、清流的关键所在,用今天的话说,是控制性枢纽工程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隔川天穿节,来源于宋时习俗,最迟由宋代驻军传统遗存,同时转化为当地传统。而驻军当年是为了进行演武,开春第一次演武,而隔川因此就形成了尚武传统,结合在春耕仪式中,成为独特的地方传统。

隔川之美

隔川很美。
《嘉靖汀州府志》滴水巖 在縣北七里北安里有泉自石竇中出如線溜㵼巖下  
在这个相对干旱的区域,滴水岩就会因为反差变得格外美。有别于别的岩泉之秀,滴水岩的水自泉石缝隙中流出,溜泻如线,如同珠串,点滴不断。这种美好,可能出自珍惜,出自人生感悟。有如人们在天穿节时“补天”的思维,不多不少,不增不减,深不盈尺,汲之不竭,所以人们对自然与社群的感悟总体表达为感恩惜福。
《民國連城縣誌》滴水巖 在邑東北七里距隔川五里而近巖左山頂地名仙人騎鶴有羅仙故蹟巖下泉如珠滴局勢寛宏舊名珠巖夜月為連城八景之一與府志'泉出石竇不溢不竭可以並參
邑人童世賢詩曰石竇泉通一線微懸崖點滴濺珠璣聲疑玉軫風前撥光訝瓊瑶日下飛梵刹香清然柏子山僧事少閉巖扉乘間吟眺頻來此滌盡塵襟與世違
李龍官詩曰古洞陰陰帶薜蘿石梁横處落花多巖前滴滴垂秋露換得仙娥一曲歌
徐淩雲詩曰巖上幽禽恰恰啼洞前芳徑草萋萋坐來怪底衣偏溼一路飛泉似瀼西
王廷掄詩曰卓錫泉生高樹杪層巖瀉落秋蟾皎清輝照徹滴珠巖纖注瀠洄碧玉沼數架茅庵傍水湄一聲清磬區昏曉披圖賦試卧游詩無翼長飛心似鳥
滴水附近,尚有靈龜庵、羅寶寨、仙人塘諸名蹟。(據隔川采訪册)
调查中乡人提到滴水岩曾是定光佛驻锡的道场,这是有可能的,清代的府志提到这个事情,同时清代汀州知府王廷抡的诗中提到“卓锡泉生高树梢”,这个卓锡就是驻锡的意思,一般都是指大德高僧。别的僧人也有可能,比如宋代僧人密窒。当然也有可能是宋开宝年间的赖慧大师,传说他也曾在滴水岩结庵修行,九十多岁时即将入灭时,写下了诗偈:生也了,死也了,九十三岁知多少,而今打破太虚空,一轮明月清皎皎”这个偈子,也是为何滴水岩后来同时有了“珠岩夜月”的原因。
“珠岩夜月”这个名字出现的时间应当是清初,同时与王廷抡关系密切,但这个名字真正出现在史料中,已经是民国。
明朝中叶的方志,《嘉靖汀州府志》中提到的连城八景:“連城縣 居稠山之中,崇岡復嶺,東引蓮峯矻立之雄,西擁旗石寶嶂之勝,南案銀屏秀出之嶂,中抱文溪九折之流,他若金鷄諸岫挿漢昂霄,天馬群峯如笏如杖。八景:三龍井、冠豸峯、天馬山、金鷄山、放生池、白雲洞、石門巖、滴水巖。
到明末府志中,“珠岩夜月”也还没有出现,人们仍称滴水岩。

《崇祯汀州府志》中如此记载:
“滴水岩
周景辰  林外泉声时洒洒,岩前苍雨尽斑斑。愿分一滴菩提水,散作甘霖披八寰。
吴檖  仙翁炼就九还丹,更把璚浆洗垢斑。魑魅一时收不得,至今余沥洒尘寰。
陶文彦  幽岩步入响潺潺,绝壁飞泉玉色斑。愿借珠玑千万斛,浥成甘露泽人寰。
清初对滴水岩的考证就比较清楚了。
《康熙连城县志》:“滴水岩 县北七里,有泉一线出竇,溜泻岩下,深不盈尺,潴不溢,汲不竭。相传定光佛驻锡于此。宋政和间,僧密窒创岩宇,岁又倾圯。永乐间重建。
直到民国,“珠岩夜月”之名才正式出现。《民國連城縣誌》:“按連城八景,舊傳:冠豸晴嵐,蓮塘煙雨,金雞朝旭,天馬秋聲,石門宿雲,珠巖夜月,龍井靈泉,鷲峰瀑布。諸目。徐志則進白雲洞而退鷲峰,後人題詠多仍其舊。
连城八景从明至清,已经变更数次,但滴水岩,这个珠岩夜月,却不溢不竭,始终在八景之中不增不减,这个也很隔川性格。
还有就是以上十数首历代文人写给隔川的诗,其实并没有完全覆盖这块土地之美。所以末了我转引府志中记载,但大多方志不引的一首前人题咏滴水岩的诗句,来祝福隔川这块缺水的土地,愿我的乡人幸福而智慧。
《嘉靖汀州府志》
“(滴水巖
前人
林外泉聲時洒洒岩前花雨盡斑斑
願分一滴菩提水散作甘霖被八寰

本文图片,皆来自邹勇先生和詹鄞森先生以及连城乡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城城墙:近890年卫城史
福建连城“游大龙”龙面宣纸为姑田蒋氏开创 为传承八闽文化做出大贡献
福建革命英烈82
四堡峒间 | 春节仪式感最强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一 舆地志 疆域1)
清道光年间年丰乡六都地名划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