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汀州 | 夏坊的前世今生
userphoto

2024.06.14 福建

关注

夏坊的前世今生

涂明谦


夏坊乡简介

夏坊乡位于明溪县西北,夏坊到明溪县城53公里。
夏坊乡行政区域面积23120公顷,辖高洋、新建、夏坊、中溪、苎畲、鳌坑、龙坑、李沂、黄地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6394人。
东北与泰宁县大龙乡接攘,君子峰是天然界山,从夏坊到大龙乡大布街30公里,古代走山路取直,约20公里,但全程山路,需要翻岭过岽,特别是君子峰,今天走龙安善溪。
西北、西与建宁县均口镇接壤,以长岭隘为界,夏坊到均口30公里,古代20公里左右,但几乎全程山路。
东面与将乐县万全乡接攘,以水口隘为界,今天界线后移,夏坊村到万全乡治走公路基本在130公里左右,古代走直线30公里略多。
西南与明溪县枫溪乡接壤,古代枫溪与夏坊是一体地域,同属下觉里,夏坊到枫溪15公里,古今道途相差不多。
南部与宁化县泉上镇接壤,以岩岭顶到西峰嵊山脊为界,划界以山岭分水原则,夏坊到泉上33公里,古代直线20公里。
东南部与明溪县盖洋镇接壤,以长寨印、纱帽顶、中定寨诸山为界,此为下觉、柳杨二里天然分界,夏坊到盖洋30公里,古代道途差不多20公里。

沿革

隋唐 南部下觉场等诸村先归沙县所辖,后归宁化,皆在汀州;北部夏坊、龙坑、鳌坑、李沂部分为泰宁所属,在邵武;乡名无考。
宋代 南部归宁化所辖下觉里,在汀州;北部归泰宁,在邵武,乡名无考。
明代 南部,成化之前归宁化下觉里,成化之后属归化下觉里,在汀州;北部成化之后由泰宁划归化下觉里,在汀州。
清代 夏坊在归化县下觉里,属汀州。
民国 1933年之前,属归化下觉里,之后归化称明溪,仍属之。
1949年之后 属明溪县,中间归属三明县(三元+明溪)。
1960年代之后,属明溪县,在三明市。
1954年 改属华枫乡。
1957年 改属鳌枫乡。
1958年 改属夏坊公社。
1959年 改属枫溪公社。
1964年 改鳌坑公社。
1981年 改夏坊公社。
1983年 改夏坊区。
1987年 改夏坊乡。
1949年至今,皆在明溪县,属三明市。

古今下觉里

明从化之后,下觉里基本定型。
《萬曆歸化縣誌》“下覺里 距城 黄地九十里,下覺塲一百里,地源一百一十里,小水一百二十里,嚴磜坑一百里,小瓦一百三十里,大瓦一百二十里,官坊一百三十里,大洋塘一百三十里,楓溪一百里,石珩一百三十里,羅家坑一百二十里,演漿一百二十里,交洋一百四十里,夏坊一百四十里,鄧家坪一百五十里,周家嶺一百四十里,磜頭一百四十里,鄧家嶺一百五十里,陳家山一百三十里,敖坑一百二十里,黄地塘一百二十里,住番九十里,李家坪一百里,沂州九十里。”
明清到民国,下觉里基本包括了今天枫溪与夏坊两乡。
《民國明溪縣誌》:“下覺里 一二三圖在縣西,屬一都所轄地,為距城 八十里之沂州,九十里之住畬、黃地,一百里之安居、下覺場、楓溪、李家坪、嚴磜坑,一百一十里之地源、黄地塘,一百二十里之小水、大瓦、演漿、羅家坪、鰲坑,一百三十里之小瓦、官坊、大洋塘、石珩、陳家山,一百四十里之夏坊、磜頭、周家嶺、交洋,一百五十里之鄧家坪、鄭家嶺。”

夏坊地名解析

夏坊村

夏坊村1606人,耕地面积2499亩,人均1.55亩,林地面积46162亩,人均28.7亩。夏坊村、合堂丘、划坪、黄添岭、乌石塅、岩坑、吾东畲、新村、夏家坊、沙坝上、老屋下、王坊诸村组成。
夏坊一般会认为是因为夏氏,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同时由于此地历史上是下觉里所在,且下觉场也在夏坊境内,所以有理由相信夏坊的夏是最早的来源,而下觉的下则是夏字转来。所以在史料中找也好,在田野访谈中也好,都不能找到上觉里。同时按照命名规则,上觉里得在上游,而下觉里区域特别是夏坊作为核心,并不存在更上游的大块土地可以作为上觉里。夏坊村曾用上方和集贤为名,估计也仍然是觉得夏字不好听,同时也是与下游的夏家坊对应。
合堂丘,在官方解释中为周姓两房合建祠堂而得名,这个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在闽西,实在太多两房甚至多房合建祠堂的情况,但很少叫合堂丘,这大概率是学堂丘转音而来,即这些田为原本村庄的学田。夏坊的学校历史上,比如明清两代是放在玉皇楼的,这也是村庄的社学,这个地方后来转化为夏坊中学,今天玉皇楼的遗址与碑刻还在夏坊中学内。
《民國明溪縣誌》:“玉皇樓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夏坊村。皇樓橋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夏坊村。”
黄添岭,地方文献认为是山有黄壤而得名。这当然有可能,但在古代夏坊这个地方是有之前说的玉皇楼,即有玉皇崇拜。我们一般会把北极位即紫微垣作为太一上帝的居所,所以这个黄添岭,十之八九是皇天岭的音讹。黄添岭向北为建宁与明溪的界山,笋岭,最高处海拔1150米。
笋岭之名足以说出当地山林的地貌特征,所以当地还有类似的称谓,可以佐证笋岭可能不是出自竹笋,至少不是仅出自。
《民國明溪縣誌》:“指天石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之夏坊。”
划坪即是花坪,坪字为山间不平地貌,上不下平,之所以肯定这个划为花转来,是因为再北面就是小华山,海拔1240米,古代华花相通。这一带有瓷土,所以还有小地名碗厂下,厂在汀州古代是指山间塔建的临时寮屋,不过只有半边,厂字的象形。今天看行政区划图,划坪已经是建宁均口所属,与1980年代的地名录对比,未知孰是。
乌石塅则是因为山有乌石,下有塅田而得名,但是这个地方原名七里赣,即七里岗,离夏坊乡治所七里,是离夏坊北去的驿站中的第一个歇脚点。从夏坊出发往建宁蕉坑,是当时明溪向建宁的主要通路,所以这条古道今天在群山中仍然还有遗留,用卵石砌就。在离蕉坑村5里,离夏坊15里,离乌石塅即七里岗7里,今天遗留小地名长岭隘,是归化与建宁当年的门户枢纽。
明代建县时,这个隘就已经被发现重要性。
《萬曆歸化縣誌》:“下坊隘 在縣治西北一百四十里建寧界。”
清代更是发现屯驻兵员的必要。
《康熙歸化縣誌》:“下坊隘 在縣西北一百里,與建宁、宁化分界,因刼賊不時窃發,康熙二十二年知縣王國脉詳請撥兵二十,各屯駐守護,以便行旅。”
至达长岭隘之前,还要通过高畲咀,咀就是嘴,此处相对平缓可以通过,高指在山顶高处,畲指放火烧山,烧畲。
岩坑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元坑的误写,因为此村在水源头上,且周边还有以元命名的村庄。从前岩坑所在建有寺庙,寺庙可能与黄添岭以及紫薇大帝有关。吾东畲,原本名字为梧桐畲,畲为放火烧畲的行为,梧桐则是村庄的立村之本,即此处烧畲之后,重点重植梧桐,桐油是闽西历代最重要的生存物资,抗战时还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国用以与世界交换武器。烟林排,排本字为上不下平,烟林则为烟岭之讹,这个地方其实是古代的哨所,有烟墩,遇有警情,会燃烟报警。新村,为1965年移民建村,原址为寺院。新村之名在明溪挺多,与1965年南安移民有关。夏家坊,是夏氏开拓之村庄。沙坝上,村庄靠山而建,但是此地有小溪可以利用为灌溉,故而筑有陂坝。老屋下,为周氏之老屋。王坊则为王氏开拓之土地。周氏在夏坊村是优势姓氏。
北面三乡其实是有两条以上道路通往外界的。夏坊西北由下坊隘通建宁,鳌坑龙坑走嶂上过大布,龙坑由藤岭过龙安。所以夏坊一带山岭南面的佛寺也受北面诸乡之人青睐。
《民國明溪縣誌》:“燕子巖 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夏坊、鰲坑之間,與泰甯境交界,山高千丈,石洞寬敝,中祀古佛、諸神像。四方居民來此頂禮者甚多,岩之近處有泉清洌可人。閩書云:'中有石洞,三丈許,禱者知斯應。’”
燕子岩的灵验历史相当长了。
《萬曆歸化縣誌》:“燕子巖 在縣西百里下覺,中有石洞,方三丈許,結庵其間,祈禱嚮應。”
现有方志,至少从明代就开始了,我们其实知道,这些寺院往往先乡村而存在。

龙坑村

龙坑村人口1163,有耕地面积2700亩,人均2.3亩,林地面积3200亩,人均2.75亩,水域面积160亩,人均0.14亩。由龙坑、长丘、范家、锅炉下、南新、上村、去到、洋岭、大坪洞、小坪庵、塅头岭、张家、磜头、坪塅、元村诸村组成。
南新为南安移民明溪所建设的新村,1965年,南安向明溪移民超过5000人。1960年代,南安无法养活自己的人民,由于历史上南安的商业属性高,所以人口一直不依赖本地农业,而可以靠输入。这在商业时代没有问题,但是在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人口就成为最沉重的负担。当时的南安人均土地拥有量不超过两分,所以与当时人口少的明溪进行人口输送,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从1965年开始,移民5000人,到今天南安移民后裔已经繁衍了2万多人,这些人口今天占明溪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这也是为何泉州南安的政府经常会在公开且正式场合对明溪政府和商人组织表示感谢的原因,而南安移民后裔中的商人则会参与两地的商会,致力于两地的建设。
长丘,丘指田,长丘即指形状长条形的田亩,这种田往往是受限于山岭地形,和水源情况相关,特别是在历代扯直溪流和田亩的过程中,溪流一边的田会被压缩到极限,于是拉长。也写作长坵。
范家即是范氏居住之村庄,而锅炉下,则是此地之人古代起炉铸锅,亭岭洞应当是藤岭洞或者藤岭岽的误写。
《乾隆泰寧縣誌》:“龍安保 藤嶺 産藤故名。”
上村则是因为在长丘村的上游,故称上村。去到则是此方向为往鳌坑方向的去道,也是龙坑村的水流的去道之处,从这里水流转向消逝。洋岭为村庄在山中稍为平洋之地,这里也是重要的汇水之山。塅头岭,塅指的是连片的平洋之地,即塅田。塅头岭,指的是塅田头部的山岭,这个塅即指张家和以下到坪塅的这一广大塅田。张家为张氏开拓居住之村庄,坪塅则指房屋建于坪(上不下平)地之上,而门前则有塅田。
磜头则是人们在此修建水磜,此地居于开端头部。元村,即源村,此处为重要的水源之地,在闽西北,源多写作元。此处水源丰富,所以历史上人们在此因地制宜挖塘养鱼。无论是张家还是元村,水源主要来自君子峰。君子峰下自古有三个村庄,大坪洞、小坪庵和陈家石。
大坪洞,与小坪庵,这里的坪其实是上不下平,都是指平地极少之处,是客家区域指地貌的专有用词。大坪与小坪,其实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居住地,因为再往前山的更深处还有宽石排和陈家石等地,这些区域今天几乎是不通人烟的。但是在古代,则是重要的明溪往来泰宁的山间道路。从大坪小坪陈家石向前,过君子峰顶,即可到达账上村,这已经是泰宁县境。这个账上当然是不对的,因为此处为均峰嶂之上,是泰宁与明溪的天然界山,所以应当写作“嶂上”。
在陈家石庵即现在的永城禅寺附近,还能找到明清归化县立的“严禁碑”,即严禁流民、乞丐入境的碑文,这样的碑文一般就立于两县之交的地方,即君子峰。为何不从亭岭洞过龙安乡呢?因为要绕一大圈,古人虽然不知“两点之间最短为直线”的理论,实践上从未有偏差。古代在嶂上附近位置设立隘口,今天仍然能看到在山顶瀑布附近的洪坑漈更深处看到巨大的隘墙建筑,这显然就是用于防御归化、泰宁两地突发匪情的。

君子峰

君子峰海拔1360米,是归化与泰宁的天然界山。
2003年明溪君子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明溪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很特别的事情,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所以没有过多久,2006年明溪君子峰和均峰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为福建君子峰自然保护区。2008年君子峰自然保护区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君子峰保护区内有十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2种,省级保护动物51种,有大型真菌347种,这里真正动植物天堂。
君子峰上还有飞泉流瀑,登高则可望四县:泰宁、建宁、明溪、宁化。此处山岭,与明溪夏坊、枫溪、盖洋,泰宁的龙安、大布,建宁的均口,一共六乡交界,共有君子峰山区。
其实今天合并在一起的均峰山与君子峰有两个很有趣的事情,一是二者名字来历应当是一样的,都是均的意思,就是从这里两县或者多县均分雨水,另一个则是明溪之所以立县单治,与这两个“均峰”是有密切关系的。
为何说这个君子峰也是“”字的来历,这和水文有关。
从君子峰山岭产生了明溪一侧的夏坊溪、苎畲溪、城岚溪,以及建宁一侧的濉溪,泰宁一侧的铺溪,这些溪流最终都汇流进入池潭水库,成为金溪的上源,但水分三县是肯定的。
而在君子峰西北部笋岭与小华山之西,建宁县城南面不但有均口村,今天还留有小地名均岭下,正是君子峰所在山脉为均岭、均峰雅化的证据。而一县两个“均”名的山岭,到了现代还要一起弄保护区,无论古今都是会改名的。
但具体什么时候改名的呢?明代,建县之后。
《萬曆歸化縣誌》:“君子峯 在縣西下覺里,山形峻聳,萬山莫並,有巖巖璧立氣象,故名。”
不过可能也不是一瞬间就改的名字,因为数县之交,所以可能有某些县先进行雅化,别的县渐次跟进。
《弘治八閩通志》:“泰宁 君子峰 在縣西南龍安保,山勢髙聳,蒼翠可愛,下有泉,亦以君子名。又名聖水。”
关于君子与圣水泰宁县志描述要更清晰。
《乾隆泰寧縣誌》:“龍安保 爲雲蓋山,山势峭拔,雲氣當封其頂。君子峯 高聳蒼翠,下有君子泉。藤嶺 産藤故名。燕子巖 形势峻絶,常若飛動,與君子峯相對。紫雲巖 又名滴水巖,國朝葉祖軾詩:上山復下山,來往如風御。層雲盪當胸,雄峯左右踞。破瓠酌新泉,新泉美可茹。願借菩提枝,灑向煩城去。”
君子峰被认为风水很好,其中与三台山有直接关系。
《康熙歸化縣誌》:“君子峰 在縣西八十里下覺,峰下三山秀拔,名三台山。”
这种三台拱秀,被认为是有利于读书人的好风水。
《萬曆歸化縣誌》:“三台峯 在縣西下覺里,三山秀聳,故名。祀九仙于中,夣有靈應。”
这个梦有灵应,就挺有意思了。
无独有偶,泉州市永春县百丈岩的马氏仙妈庙中的公主殿两侧厢房设有“仙乡一渡”,就是专供游客借宿之用,而这个借宿主要是“祈求仙梦”。福建的读书人在科举之前去庙里做梦,从唐宋以来,就一直这样了,这些人里有著名的真德秀《八闽通志·祠庙》中还特地引用了《谒梦录》的内容,可见这个“做梦”的数量之多。三台山的九仙庙当年也是一样的,很多人来做梦,且并不限于读书人。这种“做梦”当然不能全归于迷信,因为人类没有进入现代之前,一样也需要“心理医生”,当然进入现代,也不会抛弃宗教。
另外在清代和民国之间的军事地图上,能看到君子峰的别名:四君子峰。这想必是纪念闽西北四贤的,即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想必这也是三台山的“梦庙”“灵验”的原因,当年的科举考试,还就是考的这几位的理论,所以这个三台山的朝山,本质是朝君子峰,当然科举的目的,大多数人是想要“位列三台”。

新建村

新建村人口465人,有耕地面积1280亩,人均2.75亩,林地面积8900亩,人均19亩,水域面积300亩,人均0.64亩。由新地源、空下塅、沙坪上、空下垄、城下、外窠、沙坝、岭背塅、垄上诸村组成。
新建的新字当然是来自新地源,而新地源是相对东南面的地源之名而来。但这个“新”,其实一点也不新了。
《民國明溪縣誌》:“古樓寨 在縣西北一百十五里之新地源。”
至少是清代这个新地源就出现了。且这个新地源并不是完全的处女地,早已经被开发过,所以当地留有古楼寨这样的地名,并且还有城下这样的地名。
《萬曆歸化縣誌》:“城下橋 在縣西一百二十五里。”
从余家布,即余家铺过渡到廖家岭,5里过圳背,10里到达新地源。古楼寨,即是当年的“城”,即铺舍驿站的建筑,而由圳背入新地源,要经过城下桥,这个“城”,即是古楼寨的前哨“古楼”,乡人称这个地方为“小古城下”。
这个城下桥在明代之后重建时就改名了。
《民國明溪縣誌》:“元村橋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新地源村,為官姓所建,石橋,有屋。”
在汀州乃至福建,源字都会写作元字,这差不多是一种习惯。
而新地源与夏坊进行沟通,另有桥。
《民國明溪縣誌》:“城坊橋 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夏坊村。”
这个城也是指当年的古楼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
《臨汀考言》:“再如歸邑之楓溪、夏坊澗、新地源,路通延邵,所在空虛,自應設兵聯絡,以資偵探巡防。”
空下塅和空下垄,塅指塅田,连片的平田,而垄则指山垄田,空则是崆字,指山高之貌。岭背塅,则位置在岭背,有塅田。沙坪上,沙指地貌有沙,在河边冲积,坪则是上不下平,发排音。沙坝,指当地多沙,同时人类行为筑坝,取得田地。外窠,指相对应竹园窠这样的居住区更核心的位置的山窝地。垄上,则村庄在山垄田之上,即山岭之上。

鳌坑村

鳌坑村人口820人,有耕地1805亩,人均2.2亩,有林地26700亩,人均32.5亩,水域面积2100亩,人均2.5亩。由鳌坑、高升塘、黄地塘、苦竹岭、杨家、下鳌坑、桃地、李家坊、李家地、廖家岭、余家布、地源诸村组成。
鳌坑在君子峰下,与龙坑、夏坊,分别是三路山坑,也代表三条水路,背靠的是同一条君子山“大龙”。古代“鳌”、“龙”并称,这里都是指化龙之前蛟龙一级的形态,当鳌龙一起用时,则指龙头鱼身的鱼,就是跳跃龙门之化龙迹相已经出现。历史上,龙坑和鳌坑就曾并称鳌龙区,是归属明溪县苏维埃政府的。这种鳌鱼常用于建筑装饰,其中有龙形,也不犯忌,因为科举在古代常被喻为“跃龙门”,只有单独用龙,才是犯忌讳的。
正是鳌坑的名字中带有明确的科举意味,所以边上还有地名也是如此,比如高升塘。鳌坑下游还没有形成水库之前,这里是交通要道,所以也会有上京赶考之人前往泰宁、建宁通过此处,本地士子想必也会因一个地名而特意走某条事实上路程更短的道途。下鳌坑,在鳌坑下游,因名。
桃地、下家地、李家地、地源,都有一个地字,地在汀州区域作为地名,后期当然指地块、区域,早期就是作为坟山指代的。桃地,多会是桃形地,这当然是吉利的地形,因为桃与寿相关。不过地方文献中说“因为是逃荒人所开拓,故名”,这当然有一定可信度。因为在山区的确会有很多“逃人”所开之地,这里的确是他们的“桃源”,以“桃”名的小地名在明溪一带很多。下家地即是夏家地,李家地、廖家岭,这种冠以姓氏,代表的是姓氏对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地源,源指水源,村在坪地之上,依山势而建。
鳌坑比较早形成墟场,是小区域的中心,同时地处要道。
《萬曆歸化縣誌》:“鳌坑墟 在縣治西下覺一百二十里。”
余家布,即是余家铺,这是当年的驿站,居民余姓。
从余家布到鳌坑,10华里,到李沂村治,10华里,到沂洲村,10华里,到黄地村10华里,到新地源10华里。余家布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枢纽所在。库区淹水之后,相当多的移民上迁或者迁到别的地方去,但是饮食始终会带有比较强的鳌坑气质,这个气质基本是因为驿站的枢纽带来的。比如鳌坑豆腐,就比较讲究,原因在于当地居民可以卖豆腐这种便宜的植物蛋白食品给过客,人流越大,卖得量也越大,但别的不一定消费得起,于是在豆腐这一样食品上会进入“精益求精”或说“内卷”,各种口味独特的豆腐做法会出现,比如“漾豆腐”。当然这些豆腐的做法也不全是当地发明,更多是因为枢纽要道的原因,由各地旅人、过客、移民带入,所以要道也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交融。黄、余、范、邱、廖这些鳌坑姓氏,是汀州典型姓氏。比如余氏,不止鳌坑有,明溪各地都有,在闽西余氏是最早前来开发山林的姓氏之一。
《万历归化县志》:“余公堂 在縣西下覺里,離城百里。余文琚 下覺里人,應正德十六年貢。”
《民國明溪縣誌》:“余公堂 一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下覺里鰲坑峽,一在縣西北五十五里。”
鳌坑在夏坊区域是很重要的,过去夏坊枫溪公社时代合并管理的时候,是鳌枫并称,小区域内是鳌龙并称。所以古代一度在此曾经设过军寨,村庄中有关帝庙的遗留。

高洋村

高洋村人口466,有耕地面积1023亩,人均2.2亩,林地面积20017亩,人均43亩,水域面积300亩,人均0.64亩。由徐家、彭家、坊头、大埔上、演将诸村组成。
高洋在地方文献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因为位置在夏坊的上游,位置较高,而地势平洋,所以称高洋。”这算是比较靠谱的解释了。还有一种很不靠谱“原名高阳,因为因为地旷土厚位高向阳,故名”。
但高洋显然不是这样来的。
《萬曆歸化縣誌》:“交洋 一百四十里。”
这样的名字在汀州还是常见的,上杭有一个“蛟洋”,“蛟塘”“蛟湖”也很常见到。什么意思呢?此处山坑集水面积很大,常会发大水,汀州方言叫“出蛟”。上游为建宁县均口镇的蕉坑,这个蕉坑就不一定是“蕉”,而是蛟,这样的命名也体现在广东省蕉岭县的名字演化中。所以“交洋”其实就是“蛟洋”。今天高洋村北面的“芦下坡水库”,从高空看形如蛟龙,从此向上,建宁均口蕉坑以下,集水面积很大,而水库下游河道则并不宽,古代区域降雨之后,集水成山洪,当行洪至高洋村口时,一定是如蛟龙出山。最近一次非常严重的“出蛟”事件,应当是2022年夏坊区域的特大洪灾,想必当地乡党还有印象。
同样,演将这个地名也存在有误会。当地文献解释为“因为出武将所以叫这个名字”,这是不对的。因为明代文献中“将”写作另一个字。
《萬曆歸化縣誌》:“演漿 一百二十里。”
这个浆指溪水,演就是“长流”之意。
《说文》:“演 长流也。”
这个浆也是古代将乐的“浆溪之阳”来源,而夏坊所在区域也是金溪一源,而金溪的古称正是“浆溪”。
当然这个浆可能也指水质,就是在演将一带有大量石灰岩存在,故而当地开办有水泥厂
大埔上,高洋村距离夏坊10里,距演将5里。古代5里一亭,10里一铺,而在古汀州则会有大小铺之说,5里小铺,10里大铺。所以大埔上即是当年的官道上的驿站,铺字今天都写作埔字了。
徐家、彭家为徐氏和彭氏所居村庄,现在为村庄核心居住区域。
《民國明溪縣誌》:“高洋橋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五里高洋村,係徐、彭二姓所建,石橋,有屋。”
坊头为古代夏坊村的村庄头部,古代不是徐家彭家的范围。大屋下这个地方则是高洋村庄的大厝所在,能看得出这个坐南朝北的村庄其实是想要接引芦下坡水库的“龙气”,这也是侧面可佐证当地叫“蛟洋”的堪舆依据。

苎畲村

苎畲村人口397人,有耕地801亩,人均2亩,有林地面积26600亩,人均67亩,水域面积120亩,人均0.3亩。由苎畲、山坊、百步岭、长岭垄诸村组成。
苎畲,畲字意思为用火烧山,古代这种开荒方式叫烧畲,所得的田利叫畲田。而苎字,则来源于苎麻,古代当地依赖的主业是苎麻种植,这是一种可以用于织土布的良好纤维提供植物。这个地名曾被写作住畲,这当然是根据发音进行的还原,不够准确,但是侧面印证了这个字的读音。
山坊则曾被写作三坊,当然没有三坊,只有山坑中的居住点,此处为明溪与泰宁交界之村庄,古代以造纸为业。
百步岭,地方文献写“村在岭上一百阶得名”,这当然不太靠谱,这个名字按照汀州客家命名的惯例,多半是白辅岭或者北辅岭,此地离苎畲村五里,为一铺之地。
长岭垄,垄为山垄田,长岭即是岭下山坑较长,在清代明溪的地图册中这个地方被记为长头垄,意思大体一样。
苎畲从前叫古城,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是传说做过一段泰宁县城的地方,这个传说当然有些不经。不过这个地方做过驿站,应当是正常的事情。这个村庄有相对比较严格的上下水口。
《萬曆歸化縣誌》:“翔鳳橋 在縣西九十里,住畬水尾。將軍橋在縣西九十里,住畬上流,諶烈婦投水處。”
翔凤就是现在的回龙桥,是清代改的石拱桥,这也是苎畲风水桥,桥碑对回龙二字作了解释:“苎畲溪流经此地,山回水转,势如蟠龙,'蜿蜒蟠曲,名之曰回龙。’建桥水尾,'以佐风水’。”这个回龙即是翔凤的意思。在附近还修有相应的风水设施,以便进行镇龙。龙坑水出苎畲之后,就会在水口处汇入夏坊溪,所以这个地方也是会龙之处。
《民國明溪縣誌》:“会龍庵 (舊縣志為會龍堂)在縣西北下覺里苧畬村。”
在从前没有进行大规模农耕之前,苎畲村这一区域的水域应当要比今天大得多。这个水域环于村落的南面,是天然形成的护城河。村庄一开始的功能主要是驿站,而后因为安全,又发展出了商贸,故而村庄之民会有“古城”之概念。
《康熙歸化縣誌》:“住畬墟 在縣西九十里下覺里,毎逄二七日貿易。”
村庄大多数居民姓夏,而村庄中非夏氏的村民大多来自1960年代来自仙游县的移民。

夏氏

苎畲村居住主要是夏氏,这个姓氏是夏坊一带的开拓姓氏。按照他们的族内的说法是“过三畲而止”,所以夏氏的祖上从清流林畲迁夏坊梧桐畲,再迁苎畲,于是就住了下来。这个“过三畲”的传说带着的天命观念很有意思,在明溪的族群迁移中很经常听到,比如瀚仙龙湖的杨时后裔,也说他们从将乐一路南迁,“过三湖则止”。
《萬曆歸化縣誌》:“水口渡 在縣西八十里,邑民夏瑀捨田四畆,年建渡濟涉。夏祖良 下覺里人,任南直太湖縣丞。”
可以肯定夏氏最迟明代之前就已经是当地的优势姓氏了,明清两代到达顶峰。
《民國明溪縣誌》:“夏時行 字建中,下覺里苧畬人。幼聰慧,讀書一再看誦,即記憶不忘。弱冠為邑庠生,七大比無不為諸生冠。嗣以萬歷癸巳科拔貢,入國學為大司成所贊賞。謁選得河南陳州州同,有政治才。後署西華沉邱知縣、陳州知州,皆有政聲。尤善書法,得鍾王遺體,當道多羨之,每徵所書而去,淹貫經史,嫺習詞章,所著有《西遊吟草》。夏錢 字清野,下覺里苧畬人,善畫山水,情境入妙。”
而夏氏自己的族谱则记载了后梁迁入闽地,辗转邵武、宁化、明溪,已经有一千年的闽西北居住历史。而可以作为夏氏居住历史佐证的是村中有超过八百年树龄的苦楮树,被村民上红,视之神明。

李沂村

李沂村人口632人,农地1169亩,人均近两亩,林地43863亩,人均70亩。由李家坪、坡坑、居安、塅上、蒙洲、长启、沂州、下桃支诸村组成。
《民國明溪縣誌》:“邵武府泰甯之沂州一帶村落,亦附於下覺里,而併入歸邑版圖中,及成化八年,方始劃撥完成。”
我们今天顺着源流去找,会发现沂洲以下汇入夏坊溪,龙坑苎畲溪、鳌坑溪、夏坊溪三条都来自同一山脉君子峰,如果以当年山河归制的逻辑,除了中溪下觉场,沂洲和上述三溪及沿溪之村庄,都应当划自泰宁。当然,今天我们的方志资料过少,讨论大体也只能到此,后边会引家谱。
李沂村,取辖村李家坪和沂州两个自然村首字命名的行政村,现在的李沂村治是李家坪。坡坑,原本是是陂坑,即在此山坑之中人们建有水陂,用于灌溉田亩。居安,居其实是龟的意思,眼前龟洋,背后龟山,龟安,后期觉得龟不雅,在三明一带基本都变形为居了。塅上,为塅田,小村在塅田上游。蒙洲,在李沂上游,草木旺盛覆盖于小洲之上,有遮蔽之态,也有门户之意味。今天鳌坑下游水库就是用蒙洲来命名,利用的也正是如同门户的地形。长启,由长分利、付启塘两个村庄合并而成,长分利,即长滨里,指水岸线长,付启塘即蝴蜞塘,蝴蜞即是水蛭、蚂蟥。沂洲,则在村庄南面,枫溪下游,沂字在器物上指纹路突起,在地名上则为山石突起,即岐、屺。下桃支,即是下桃洲,在某一个桃洲的下游,此处在山坑中开辟有很多的田亩,确有世外桃源的样子。沂州桃支一带是枫溪汇入水口的所在,所以与苎畲的“会龙庵”很相似,这个庵叫进龙。
《萬曆歸化縣誌》:“進龍庵 在縣西下覺里,離城九十里。”
在诸多村庄中,沂洲村其实是旧的中心。
明代在归化县设有北预备仓,是当时的四仓之一。这个仓就设于沂洲中兴寺。
《正德歸化縣誌》:“中興寺 在縣北八十里下覺里,上通建宁江西,乃徑道之要衝也。北預備倉 在下覺里中巽寺,去縣八十里。”
沂州的人口比较早就已经充实,因为沂州周边的开发也比较早,现在看起来,不会迟于隋代,沂州就已经开始开发了。
《萬曆歸化縣誌》:“大庵 在縣西下覺里沂州,離城八十里。石龍庵 在縣西下覺里沂州,離城八十里。”
这点可以从庵的数量上看得出来。也能从比较早就建桥这事上看出来。
《萬曆歸化縣誌》:“沂州橋 在縣西八十里。”
另外,就是谢氏在沂洲扎根的时间很长,他们的读书人数量、出仕做官数量,也能看沂洲比较长的开发时间。
《萬曆歸化縣誌》:“謝可賢 下覺里人,應萬曆二年貢。謝洸 下覺里人,任北直大興縣丞,奉恩例封贈陞南直毫州同知。謝可久 下覺里人,任廣東後衛經歷,考滿奉例封贈陞山東沂州判官。”
我们从谢可久的封赠官名来看,谢氏与沂州之名是可能有直接关联的,谢氏极有可能是上祖从山东沂州迁出的。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性,明溪夏坊的沂州之名,最早就是来自山东沂州,纪念故乡。所以我有一定理由怀疑,北边李家坪村的蒙州也可能是对应南边的沂州而起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故乡,当然这仅是猜测,还须李沂地方姓氏的家谱支持。
而谢氏的读书人之中最突出的,应当是元代的谢英辅。
《萬曆歸化縣誌》:“謝英輔 下覺里沂州人。由元辟薦,歷位樞密副使,告老。元季陳友定削平福建諸山寇,英輔賛畫力居多,遂與友定同守八閩地。”
民国方志记载得更清楚。
《民國明溪縣誌》:“謝英輔 號古溪,邑西北七十里下覺里沂洲人【原隸泰寧縣(見謝姓譜沂洲考),設縣後,劃隸今邑,現隸畫蓋鄉李沂保。】由進士以薦辟,擢諫垣,官至樞密副使。崇祀忠義祠。省通志入忠節。本志有傳。謝英輔墓 在縣西北七十里,下覺里之沂洲相公窠,英輔官元樞密副使。”
除了宋元的谢英辅,一时人杰,还有谢赐荣,在明初也大放光芒。
《民国明溪县志》:“謝賜榮 号古峰。邑西北八十里下覺里沂州人。洪武初,任遊擊將軍、左翼都督,封鎮國上將軍,兼樞密院事。有傳。”
解读这两段民国方志中的人物。谢赐荣,应当与谢英辅有很密切的关系,我怀疑他们是兄弟,因为他们的号很接近,一个是古溪一个是古峰,且时间上他们也接近,陈友定为元末人物,为明军所破,而谢赐荣为明初人物,二者时间上衔接无缝。闽西北的山多,出武将是常有的事情,而所出的文臣也极为擅长阵仗,那就是闽西北独有的了。
沂州谢氏族谱记载了一些很好的资料,对于今天我们追溯村庄的渊源与本来,很有意义。
《民國明溪縣誌》:“按《謝氏房譜》謝紹謀所撰《沂州考略》載:沂州故屬歸化鎮。五代時南唐廢鎭為場。周顯德五年,陞歸化場為歸化縣。宋太平興國五年,始置邵武軍,歸化隸焉。元祐元年,易歸化縣為泰寧縣,今縣名。歸化,正以有古歸化地在其中耳。沂州,距泰寧所轄村落纔二十里,距明溪驛,亦僅八十里,距泰甯城則有一百四十里,且沂州與甯化之下覺里相膠,故併入下覺里,而縣志只載割甯清沙將各里,而泰甯不與焉,言之不詳。省府志率因之,然邑城門有東樂西清南安北泰之號,則泰甯不顯居其一乎?是沂州舊屬泰甯地,而非甯化地,下可誣也云云,特為考正,以明一邑幅昌所由來。”
从这一点上说,谢氏家族,很好为“家乘即为国史”这一说法,作了很好的注解,家史即是国史的一部分。也很好的说明了明溪县古名“归化”的更古老渊源,是隋唐时代的归化场和归化县的渊源流传,从地名编制的角度,归化虽然建于明成化年间,但渊源则起于隋唐。这也是李沂的古老之处。

黄地村

黄地人口368人,有耕地990亩,人均2.6亩有余,林地面积22500亩,人均61亩。由黄地、圳背、大新坑、高磜坑、上放车、下放车诸村组成。
黄地,就是黄氏开拓之地,地在汀州客家话中专指墓地。圳背,圳指水圳,是安放于地的水渠,有别于渠,不架空,圳背就是圳背后的村庄。大新坑和高磜坑,都是山坑中有坑田,可用坑中高处水进行灌溉,磜为人为砌的石头挡水墙,用于抬高水位,以便流入指定渠、圳。上放车和下放车,有两个解释。一种是,车在汀州有两个用途,都不是今天的汽车的概念,一者用于水磨水碓的水车,一者用于灌溉的水车,上放和下放,则为上坊与下坊之误。另一种,则是从山上滚放石头或者木头,也称为“车”。盖洋有车坪,应当是前一种。我个人也倾向于前者。
放车村上、下都姓朱,所以上下放车实则一村,他们共同供奉一个神明,那就是罗公祖师。我们可以从罗公信仰看出当地的一些文化历史的踪迹。

罗公祖师和罗教

关于罗公祖师,一共有三个传说来源。
一是明代吉水状元罗洪先,罗状元同时是风水先生。
一是唐代诗人罗隐。汀州地区的人们称罗公祖师为罗文秀才,罗隐的汀州发音就是罗文。他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宋元之后,开始神化他,开始有故事。比如生母为虎精,又如他走过庙门,庙中菩萨会站立,又如身上有龙骨,被玉帝派雷神拆了龙骨,只剩一张“圣旨口”,又传说他长得丑,宰相女儿看不上他。
一是明代罗教之祖,罗梦鸿。罗祖罗梦鸿大约生于明正统死于嘉靖,经历了明代六朝。他依照佛教原教旨、禅宗、儒家学说阳明心学、道教一些术语和道家一些观念,创立了自已的教团组织和学说,在明代中期开始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运河上的漕运各帮派,后来的中国境内以及北美、南洋华人文化圈的那些秘密社团组织,基本都受到了罗祖教的影响。
汀州的罗公祖师,同时指向这三位。不是弄不清,而是这三位是现代罗公祖先崇拜的共同来源,也就是说罗公祖师是人们在千百年来把诸多罗氏杰出人物综合而成的神明。明溪黄地放车的罗公祖师,就是这个典型。
《三明日报》李坤恒先生所写的《明溪神医庙-罗公祖师庙》一文中大体这样说:“明溪的罗公祖师庙,在明溪夏坊的黄地村,当地民众说是罗洪先,是金榜题名的状元,闽赣地区将罗公祖师作为保护大神崇拜。而根据当地村民描述,明溪罗公祖师庙在光绪年间失火,只留下一部大乘经,五部六册。”
这当然就是罗教!
罗教,主要经典是罗梦鸿所写的五部书,称五部六册,题名为宝卷,于1509年刊印,多引《金刚经》和《华严经》的“空”概念。初始典籍可以认为是佛教经典的一种阐释,开始是没有“无生老母,真空老家”之类的“救世弥勒佛”之类的观念,这些观念在一些地方的罗教信徒中出现,可以认为是后边多种秘密道会门的融入和利用加上的。
五部经书名目如下:
1.《苦功悟道卷》一册相当于罗梦鸿的精神自传。
2.《叹世无为卷》一册溯源佛教,劝人无为。
3.《破邪卷》二册,全名《破邪显证钥匙卷》,否定念佛、受戒、禅定、造像、布施、苦行和出家这些“修行”,认定这些修行都是“外相”,不是精神上的觉悟。可以认为是对佛教原教旨的一种追溯。
4.《正信宝卷》一册,全名《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引用禅宗的一些观念,否定当时的宗教仪式,利用过去佛概念引出“无极圣祖”。
5.《泰山宝卷》一册,全名《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引用阳明心学的内容指出性即理,认为这才可以依靠的修道正道。
从经典上看,罗教是一个穿着儒教外衣,挂着禅宗华贵首饰,同时追求原教旨佛教,又力图恢复阳明心学的明代奇特教团组织。早年的罗教被称无为教。罗教显然接受了“现世苦”的观念,同时也接受了阳明心学现世人需重树“道德主体”的观念。所以罗教呈现的状态很特别,一面也认识到“空”、“苦”这些佛教的东西,另一面又因为阳明心学对白莲教这些有相当血缘的宗教持批判态度,因此罗教数百年历史中基本没有参与暴力宗教起事。所以历代没有把罗教当成邪教,但是对于罗教很是忌惮,比如清代虽承认罗教不邪,但很坚决的禁止。
罗教信徒的特征是秘密结社,同时内部也是分了阶层的。
一般来说,罗教没有固定的寺院,特别是被清政府查禁之后。
清代浙江的龙华会,信众分了三层:第一层叫小乘,只要会念了28个字的偈语,就算达成;而第二层叫大乘,要会念108字的偈语;第三层叫上乘,不念偈语,打坐修行。显然初级信众很容易收获,有点像念阿弥陀佛,而会念108字偈语,就有点像一篇小文章了,高层信众近乎教士一类的神职人员。福建与浙江有点点不同,分九层。第一层叫小乘。第二层叫大乘。第三层叫三乘。第四层叫小引。第五层叫大引。第六层叫书记。第七层叫清虚。第八层叫太空。第九层叫空空。无论是三层还是九层,这种阶层都必然导致教团内部组织严密。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禁罗教而罗教不绝的原因了。
《萬曆歸化縣誌》:“華寳山庵 在縣西下覺里黄地塘。”
这个华宝山庵,应当就是龙华(会)+宝卷(五部六册),即教团组织和教义,加上信众,是典型的“佛法僧三宝”的组织架构。所以可以肯定,明溪在古代是罗教的重要活动场所,而清代的天地会、青洪帮,近代的小刀会、红钱会、大刀会、千刀会,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熟悉闽西北红军史的人应当知道,大刀会与红军在1930年代在明溪沙县一带是交过手的。

中溪村

中溪村人口905人,有耕地1778亩,人均1.96,林地面积46914亩,人均52亩。中溪、甘坑、梨子墘、当洲、夏觉场、船丘、留地、各水口诸村组成。
地方文献在解释中溪之名时,说“因枫溪溪流经村中,故名”。这当然不是很负责任,因为枫溪流经村中的村庄很多,但都没有叫中溪,所以中溪肯定来源有自。
《萬曆歸化縣誌》:“空溪墟 在縣治西北下覺一百里。福慧堂 在縣西下覺里空溪,離城九十里。”
什么是空溪?
空字在汀州各地用于地名,基本是从崆字而来,意思是两边的山高,而中间有平地,空(崆)形声也会意。这个名字在长汀县濯田镇美溪村长丰坑,这个地名原本也是长空(崆)坑,后改长丰。而延祥有孔坑,很多人们以为是孔氏开拓,其实看过延祥周边地形地貌后,也会明白,这是崆坑。
大多数空都会改名,因为“两手空空”、“箩筐空空”不吉利,所以人们倾向于把这些地名改得“好听”一点,比如丰收比如中正比如孔孟之裔,当然最后的修改是枫溪。枫字在汀州客家话中发音与空有点点像,枫同时还通丰,这点也和长崆坑改长丰坑,道理是一致的。
这当然没有必要一定劝说不要改,改有改的心理安慰需求,但仍然应当追溯一下源头,并记录下来,以便后人追寻,追寻我们的从何而来。
甘坑,就是柑坑。梨子墘即村庄在种有梨树的水边。当洲,溪水正中而过,后来经过拉直改造,得到更多土地,但今天在当地仍然能看到溪水故道。
夏觉场,就是当年的下觉里名字的由来,下觉应当是来自下崛即狭窄通道,场的意思,则是矿场,这是当年朝廷在此开矿的遗留,下觉里之名就来自下觉场。这个下觉场废弃的时间应当相当长了,可能早于清代,但名字留下了。场往往是最早的移民聚居点,一些场可会升级为县,比如上杭场升为上杭县,泰宁建宁的前身,归化场就一度升为归化县。船丘,船指船形,丘指田,即山间如船形的田亩。丘,总是不太大。留地,应当是刘地之名转来。各水口,即是合水口,本字为甲或者夹,即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溪水源流与命名逻辑
夏坊乡境之内有数溪,差不多是明溪北部溪流的一半之数。
夏坊溪北部水源有二。
一起于小华山,过花坪,从碗厂下入黄添岭,汇笋岭来水,再由岩坑,汇吾东畲来水,过杨家坑入夏坊。另一,起自建宁县均口镇枣树坑,过乌石塅即七里岗,过烟林排、新村、沙坝上,入夏坊。二水交汇于夏坊,小华山来水乡人称为大河
夏坊溪西部水源,发源自建宁均口镇蕉坑村。分别从小华山西部山麓汇水过蕉坑,和松根岭过下地由横溪而来的溪水,汇水向南,入芦下坡水库。过高洋村,从南汇入五雷峰来水,过坊头,过演将,于王家汇入夏坊溪。
北西二源合流后。夏坊溪先东后南,过沙坪过空下,于城下合小珩溪。小珩溪水来自黄磜源也是五雷峰所出水源,过王家、小珩、去上角、邹家、水口入新地源岭背,过沙坝,到城下,合夏坊溪。
夏坊溪过城下后,向东,于下鳌坑,受鳌坑水流。鳌坑水流自燕子岩发源,过黄地塘、鳌坑,过杨家,于下鳌坑处汇入夏坊溪。
自下鳌坑以下,至蒙州,为蒙州水库,接受各山坑来水,比桃地、廖家岭、余家布、地源之水,这些山溪都不大且短,故无文书表达。蒙州以下,受居安、坡坑之水,过李家坪,直下水口,于水口水库,受南来二水。
南部水源有二。
一为枫溪之水,发源自松根隘下郑家岭,与熊地来水合,过磜头,合晒禾口之水,再合茶壶坑之水,过章玉塘,过枫溪村,由磜下堂折向北,合穿心坑水,向东,过大雅村,过杨背山向南,过霞村,过各水口、船丘,复折向东,过留地,合甘坑、黄沙坑来水,过下觉场,过中溪村,过当洲,复向东北,达沂州,于长启合下桃洲水,过长启合盖洋溪水。
另一为盖洋溪,源自雷西上游的富家山、罗翠上游的砂坑一带山坑发源,汇合于三溪寨之前,然后过邓厝,过盖洋镇,过车坪,过小蔗坑过湖上,过牛角,过纱帽顶,过楼前,于长启东部汇入夏坊溪。
到达水口水库,进入板渡之前,龙坑苎畲溪水汇入。此水源有二,为大坪洞起源,过洋岭,过张家、坪塅,出元村,合范家、上村来水,于龙坑汇合,出百步岭,入苎畲,汇于夏坊溪。板渡之下就是水口。
夏坊溪于的下水口即在水口村,这已经是将乐地界。自水口以下为铺溪,水口村在水口之下其实还接受了一条明溪的河流,那就是温庄溪,由于不在夏坊之内,且过水口,这里就不谈。
夏坊溪是明溪极为重要的河流,夏坊溪联结的下觉、柳杨二里,是明溪西北二里中最为山乡的所在,是明溪、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六县交汇之区。这六县之交的诸溪最终都流入了池潭水库,也就是我们所知的金湖,这些溪流水域共同构成了金溪上源。金溪再向下流,汇合沙溪,也就成为闽江的西溪上源。
因此君子峰、西峰嵊、纱帽顶、罗翠诸山为夏坊溪诸水的来龙之山,这也是为何下觉、柳杨二里划入归化的原因。山中之山坑大者为蛟龙,小者为鳌鱼,都在玄武之位,都是龙生之九子,都要由鳌鱼变化成龙,通过溪水,于深潭处,为百种水族之宗长。出水口,稍往下游,就有地称为长龙、龙安,再往下游,则为大龙,溪水始大。
最后蛟龙入池潭,故而金湖就有了新的解释,“金鳞岂是池中物”。这些夏坊溪之水,这些君峰龙种,罗翠云雾,都在静候那出海之机。

(本文图片,来自明溪陈诗怡女士、林婧女士,感谢再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这个湖有两条长溪相会,都是奉化的风景线,到底哪个更美?
明溪九曲之一曲彦坑,三角地带,广播声里说古今
温州20个秀美古韵村落,新评3A级景区村庄,你认识几个?
惊艳了!浙南有8个古董级的绝美村庄,周末自驾正好!
福建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村庄名单公布,快来看看有没你家乡
槎川源,不曾远去的人文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