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汀州 | 馆前的前世今生(修正版)
userphoto

2024.06.29 福建

关注

馆前的前世今生

涂明谦

馆前简况

四至

东部:清流里田接壤,以蛇坑、东庄山脊为界;与连城四堡接壤,以铁石嶂、竹筠山、牛栏石山脉为界。
东南部:与连城北团接壤,以龙下峡为界。
南部:与长汀童坊接壤,以大岭、吊军岭为界。
西南部:与新桥接,以大息岭-罗家山山脊为界
西部:与长汀庵杰、宁化治平接壤,以叶公岭-南丰塅-横江背山脊为界。
西北部:与宁化治平接壤,以云霄山鸟子脑为界。
北部:与宁化曹坊接壤,以虎竹寨-燕子坳山场为界。
东北部:与宁化曹坊、清流里田接壤,以莲花庵、大角岽山场为界。

里途人口土地

馆前镇,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面积164.14平方公里,在籍人口16547,有耕地2万亩,人均1.2亩。下辖汀东、复兴、赤坑、马坪、严坊、陈莲、东庄、义家、南材、珊坑、黄湖、云丰、小洋、坪埔14个村委会。
距长汀县26公里。距宁化县57公里。距清流县49公里。距连城县52公里。距宁化治平畲族乡山路20华里,公路32公里。距宁化曹坊20公里。距长校30公里。距清流里田32公里。距连城四堡26公里。距新桥13公里。距童坊21公里。距庵杰12公里。
馆前镇平均海拔525.5米,最高点坪埔村云霄山,海拔1100米。

沿革

汀州长汀县衣锦乡归仁里
汀州长汀县衣锦乡归仁里
汀州路长汀县衣锦乡归仁里
汀州府长汀县衣锦乡归阳里
汀州府长汀县衣锦乡归阳里
民国 长汀县第二区馆前乡,部分村庄在彭珊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苏维埃汀东县。

现代
1949-1952年 馆前属第三区:馆前、洋陈、陈莲、新桥、任屋、罗坑、江坊、叶屋
1952-1954年 第十四区:洋陈、陈莲、复兴、珊坑、馆前镇
1956-1957年 新桥区:新桥、江坊、任屋、罗坑、陈莲、珊坑、馆前镇。
1958年 馆前乡:原馆前、陈莲。
1959年 馆前公社:馆前。
1960年-1961年 新桥公社:馆前、新桥。
1961年-1964年 新桥工委:新桥、任屋、馆前、童坊。
1965年-1984年 馆前公社:汀东、洋陈、陈莲、珊坑、南材、复兴、马坪、黄湖。
1984年-今 馆前镇:汀东村、复兴村、赤坑村、马坪村、坪埔村、严坊村、小洋村、陈莲村、东庄村、珊坑村、云峰村、义家村、南材村、黄湖村。

河流

馆前镇境内河流有三。
一为汀东河,发源于坪埔北面的胡磜一带的分水岭,属于云霄山脉水源,过沈坊汇合云霄山苦磜畲来水,南流经上江屋、禾潭树下、温屋、石背段,于汀东村汇合罗家山马坪、大息岭两路来水,又于馒头山下汇入孙家地、小洋、七良来水,于红旗厂汇入张家坪、东漈岩来水,过丰花园、铜锣坪,于童坊隘口(噫口)南面汇入童坊河。全长超过16公里。
一为陈莲河,此为长潭河的一部分。长潭河发源于宁化治平、曹坊之间的山岭。陈莲河发源于东庄、大乾分水岭上,流经东坑背,于南坑口合鸭屎乾来水,于陈莲的桂口井村大井口汇合长潭河水,流经陈地,于村东各水口汇合邱坊方向上罗溪来水,于杨家墘、彭屋离境,于清流里田乡廖坊村之前汇入庄下、石笋坑来水。以东庄大乾分水山脊作为上源来算,陈莲河全长大约9公里。
一为义家河,发源于新坑哩,是南材与小洋、东庄的分水山岭处,流经南材村,过赖上出南材水口,合珊坑、云丰、王枧坑来水,过梨树坪、魏家庄、过称勾水,于龙坊东北部汇入童坊河。义家河全长超过10公里。

馆前古今道途

馆前镇往南山镇,有南馆公路通过童坊,沟通G319国道,同时能经由南山镇进入涂坊,由涂坊大岗上进入G76高速。刘复线用于连接馆前复兴村与新桥刘坊,全长5公里,于复兴村水口背汇入省道S221。省道S221正在提升为国道G534。馆前镇境之国道G534,于大息岭入境,于恩坊离境,全长将有13公里。这一段公路几乎完全复合了古代汀州通过宁化清流入省城的古道。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古代汀州在馆前镇境内的驿站系统和历史变革。

归仁馆

“馆”是什么?宾馆
今人和古人离家后,都需要“馆”来安放躁动的灵魂,古人行走于荒野之中,更需要“馆”来安放飘泊的肉身。
“馆”作动词,就是指住宿。
《左传·僖公元年》:“师还,馆于虞。”
墟市也与馆相关,仓库也与馆有关。
《周礼·地官·遗人》中记载:“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积的意思就是积累、存放、堆放,“候馆有积”,仓库的意思。这种周代开始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明清。
《永樂大典(巻之七千八百九十二)》:“長汀縣 常平、義倉、舉子倉,舊有五所,係紹興五年凖朝肯,以建、劒、汀、邵四州細民生子多不舉,於逐州縣鄉村置舉子倉。遇民户生産,人給米一石。本縣置于歸仁館、何田市、成功下、古城團等處。”
也就是说归仁馆,当年是存放有官方用于赈灾活民的粮食的,长汀县一共有五所,馆前这里有一所。

馆前站和馆前驿

元代,归仁馆升级,成了馆前站。
《嘉靖汀州府志》中对馆前驿的记载:“在归阳里,去府城东八十里。元时设,名馆前站,至正二十三年,本站提领彭显宗建,国朝因之。弘治六年,知府吴文度命驿丞叶安建小公馆于驿之前。”
站是因为蒙文音译,站赤。
《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其给驛传璽书,谓之铺马圣旨。”
“邮传驿递”是中国古代的官方邮政系统,起源极早,可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到秦汉时代,就已经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国家体制层面的事物。基本的驿站,由驿道、驿站(铺舍)、驿亭、驿丞、驿使、驿卒、驿马组成,低于驿站等级是馆、铺、店、亭,人员配备依次递减。六、七十里一驿站,三十里一馆,十里一铺,五里一小铺,不重要的道路则五里一亭。
《乾隆長汀縣誌》:“舖司 百步(十里)-南田(二十里)-新橋(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四十里)-大息(五十里爲隘)-胡坑(六十里)-归仁(七十里,即舘前驛,有公舘)-七良(八十里,與寧化張地舖接)。”
馆前驿是汀东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驿站,与汀州东北三邑“宁化、清流、归化”相连接,进而“晋省”。驿站系统是大一统国家的象征,是文明流播的象征。

馆前的驿站体系

从今天馆前的入境之处开始说起吧。
《临汀志》:“邮驿 长汀县 归仁馆 在县东七十里。大息铺 在县东五十里。”
这个大息岭就是今天乡人们称为大雪岭的所在,这个地方是人体的一个极限。大雪岭,官方写作大息岭,写作大雪岭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冬天山头有雪,但是试问哪里的山头冬天无雪?所以这个地名应当是大息,古代“太”与“大”相通,太息,就是叹息,想必到了此处山顶,行旅之人在群山之中连走了六十里,人困马乏,到得山顶,不由得出长气叹息,而前方驿站已经不远。
所以记载明确,宋代就有驿站,不过这个级别不是最高,是驿馆铺店亭中的馆。这个馆就是指公馆,即是有豪华套房供往来官员休息的。发展到元代,建立了规格比较高的驿站,当时叫站,即是“站赤”。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做法,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丰富。
《嘉靖汀州府志》:“长汀县 (县属)
舘前驛,在歸陽里,去府城東八十里。元時設,名舘前站,至正二十三年,本站提領彭显宗建。國朝因之。弘治六年,知府吳文度命驛丞葉安建小公舘於驛之前。
舘前公舘 在舘前驛門外。弘治六年知府吳文度以本驛房舍窄狹,每上司至隨從官僚别無棲止之所,故剏於此。本驛官領之。
舖舍緫舖 在府治譙楼前東側。百步舖,去府十里,在張家陂。南田舗,去府二十里。新橋舖,去府三十里。鴛鴦舖,去府四十里。大息舖,去府五十里。胡坑舖,去府六十里。歸仁舖,去府七十里。七良舖,去府八十里,在舘前驛傍,属歸陽里。已上八舖,俱府城東,通舘前驛,徃本省各府站道。”  
我们试着来解读一下。
1明代的汀州方志清晰的描述了这一路的驿站、公馆与铺舍。显然宋元时代的归仁馆已经坏掉了,但是归仁铺还在,在当地没有重建公馆,也就是归仁馆的级别下降了。
2馆前驿在元代建立起来了,这个馆前指的是宋代的归仁馆之前,“之前”可没有说就在跟前,所以明代方志说清楚了,在七良铺边上,“七良舖,去府八十里,在舘前驛傍,属歸陽里”。
3弘治年间,修了公馆在驿前,所以七良铺事实集中了馆前驿和馆前公馆,这个地方才是驿馆铺齐全。
4那么七良铺在哪儿,其实就成了今天解锁驿、公馆的位置的关键。我们得查找长汀县的方志,目前只有清代方志可用。

七良,失落的中心

作为塘汛,也就是“派出所”,叫七良峡。
《乾隆長汀縣誌》:“國朝塘汛 每水陸塘兵五名 郵傳附 走馬灘,大息嶺隘,瓦子塅,七良峽。俱東陸路。”
作为铺舍驿站,和塘汛是两套系统,很多地方合在一起,但是七良是分开的。
《乾隆長汀縣誌》:“新橋 去縣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大息嶺,上爲隘。胡坑。歸仁,去縣七十里,即舘前,設公舘。七良,與寕化接界。”
也就是说七良峡和七良铺很近。
确切位置在哪儿呢?七洋堂
七洋就是七良。七洋的意思是七里洋,从馆前集镇到此七里,开始有大片的平洋,所以这些平洋田亩就被称为七里洋。
为什么在七洋设塘呢?因为这个地方卡位极佳,从张家石和恩坊、小洋三个方向上来的人都能被这个塘汛卡住位置。这个地方当然极具军事意义。其实大息隘下的瓦子塅也一样,卡住了大息岭、湖坑、洋坑背、馆前、赤坑五个方向上的来人道路。
所以这个七里洋铺即七良铺,其实已经离开七里洋的中间区域,会在七洋堂向前一点大约在今天小洋村附近,是明代七良铺、馆前驿、馆前公馆的的所在。这个地方今天留下了一个小地名,吞坑,即是烟墩坑的方言表达。
到了清代,这些官方设施经过战争动乱,基本都毁灭重建,所以驿站和公馆又迁回了归仁铺,就是今天的馆前集镇。
《乾隆長汀縣誌》:“舘前驛驛丞署 縣東七十里。元時設○至正間,本站提領彭显宗建。明因之,有公舘。宏治六年,郡守吳文度修。國朝乾隆十九年,奉裁驛丞。其署今爲公舘。”
在乾隆十九年的时候,馆前驿被撤掉了,只留下了馆前公馆,这个时候不再叫归仁公馆,而是归仁铺和馆前公馆,这个变化就很有趣了。清代进入民国,现代交通公具兴起,驿站进一步没落,最后被现代的汽车站所取代。民国方志记载了馆前驿、公馆、铺舍的最后情况。
《民国长汀县志》:“馆前驿驿丞署 在县东七十里。元时设,清乾隆十九年裁。驿丞改为公馆。民国初变卖公产,乃为康中书咏所有。”
公馆能接待官员,当然是堂院亭楼一应具全,所以在民国初变卖公产的运动中,康咏将这个地方买了下来,原因有二,一是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官家招待所,二来康咏先生就是馆前人,今天馆前的康氏也仍然是当地大姓,仍然生活在馆前集镇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康氏的购买也未能拯救这精美的园林,何况这些土木结构也真正担不起百年沧桑。但这个地方会在哪儿呢?
这就得在汀东村的镇政府驻地寻找了,因为政府以南被称为馆前,以北则称为馆背坑。因此,可以肯定,当年康咏买下的馆前公馆,就是今天的镇政府所在。这个地方的合理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就是虽然多条溪流经过此地,但是都不会淹这个地方,因为地势相对高,而背靠浅丘,前望浅案,四面都会来风,但都不是直吹,风到此处都变得柔软,因此在此建公馆,当然也就不意外了。

最古的恩坊

馆前是长汀的东北部边界,与宁化交界,在方志上,记载了一个地名“杉木堠”。
《临汀志》:“至到 長汀縣 東至杉木堠八十里,爲寧化縣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九十里。”
长汀与宁化都是唐初建立的县,两县的边界已经稳定了一千多年,所以这个“杉木堠”的历史,也就至少是一千三百年向上的。
《乾隆長汀縣誌》:“長汀 附於州。東西廣一百四十里,衺二百一十里。東至恩坊(舊名杉木堠)八十里寜化縣界,至寜化縣一百七十里。”
“杉木堠”对应的,就是今天的恩坊。所以有一个问题,“杉木堠”是什么意思?
这是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唐人姚合《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诗:“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元人萨都剌《金陵道中题沈氏壁》诗:“烟树云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听鹧鸪。”宋人王安石《寄察氏女子》诗:“建业东郭,望城西堠。千嶂承宇,百泉绕霤。”清人纳兰性德《满庭芳》词:“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历代的人们一直在用,没有中断。但是这个“堠”在古代显然不只土堡的意思,它还是记里程和分界的土坛。
《北史·韦孝宽传》:“先是,路侧一里置一土堠,经雨颓毁,每须修之。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既免修复,行旅又得庇荫。”
这位韦孝宽是公元509年出生的南北朝时代的人物,是当时的大人物,他改革了里程计算的办法,就是栽槐树计里的办法。在这之前都是用石头或者泥土做,有点像我们今天在蒙古高原上看到的敖包和青藏高原上看到的玛尼堆,很容易被雨水冲坏,他提出用种槐树的方式,显然是一大改变。
那么“杉木堠”中的杉木是什么意思呢?会不会是种杉树以计里同时遮阴呢?不会。这显然是用杉木做的土堡,同时具有标定边界的作用,但不是那种一里一棵或者几里一棵,因为杉木在我们这里太多了。这显然没有用上韦宽的办法。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个时间可能比汀州建州要早,比长汀宁化两县还要早的一个时间,但又有界限了,那就只能是历史上晋代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同在建安郡治下的沙县和新罗两县的边界。如果从这个时间算起,这个村庄得有1741年的历史,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恩坊这个村庄的历史上下限,即最短1299年,最长1741年,这是和汀州甚至比汀州更为长寿的村庄啊。
以上只说方志和史志上关于馆前的一些点,我们还要在村庄的面上再细说馆前的古今结构。

村庄构成

馆前在宋代为归仁里,明代时与营阳里合并,叫归阳里,包括今天馆前、庵杰、铁长、新桥诸乡大部。归阳里从明代到清代一直保持,到了清末民国,民国改乡时,归阳里再分裂成各乡。1949年之后,归阳里的馆前与四堡里的八将约诸村、西北诸村合并,形成今天的馆前镇。下边我们细说。

四保里部分

《乾隆長汀縣誌》:“四保里 統圖五,計村四十四。大埔、宋坊、鄧原、井頭、蕭屋嶺、馬羅圍、彭坊、張坊、平原山、葛坪、黃坑、噫口、曾坊、龍頭坊、南茶坑、黃頸坑、虚坑、員頭、魏家坊、石笋坑、庄下、桂口井、東坑背、磜下、南坑、邱坊、廖坊、磜頭、山坑、狂風、井口、石背、馬屋村、張坑、洋頭、洋背、下洋背、林屋、社下、圳邉、大坪頭、黃坑、䨇井、龍足鄉、上保。”
这个四保里部分也仍然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应当宋代四保里割出给清流时,剩下的部分,比如陈莲和东庄,一部分是1950年代四堡割给连城时,剩下的部分南材、义家庄、云丰、珊坑和大埔、宋坊、鄧原、井頭、蕭屋嶺、馬羅圍、彭坊、張坊、平原山、葛坪、黃坑、噫口、曾坊、龍頭坊。这两个地方留下重入长汀后,又分别并入馆前和童坊。

归阳里部分

《乾隆長汀縣誌》:“歸陽里 統圖三,計村四十。湖頭,新橋,葉屋嶺,任屋崗,屈毆哩,江坊,餘坊嶺,石任下,涵前,赤凹背,潭腹哩,劉坊,小洋,大乾,狗磜坑,鴛鴦舖,恩坊,胡坑,大息嶺,徐巫兩坑,三屋堂,赤坑鄉,舘前,嚴坊,廖家坊,何家排,魏屋窩,謝地,廖馬坪,上江屋,周屋地,饒屋,孫家地,沈坊,烏家坑,三坑口,羊须田,跌塲,張地,長窠。”
归阳里部分,其实是宋代衣锦乡的归仁里和营阳里合并的结果。归仁里的主体就是今天馆前镇,营阳里主体则是今天新桥镇。

民国馆前的构成

《民國長汀縣誌》:“館前鄉 湖坑保歸陽里),赤坑保歸陽里),館前下保歸陽里),館前上保歸陽里),嚴坊保歸陽里),小洋保歸陽里),恩坊保歸陽里),沈坊保歸陽里),坪埔保歸陽里),廖馬坪保歸陽里),潭腹哩保歸陽里)。
彭珊鄉 彭坊保(四保里),葛坪保(四保里),劉陳閣保(四保里),大埔保(四保里),下坑保(四保里),蕭屋保(四保里),龍坊保(四保里),南材保(四保里),王梘坊保(四保里),南坑保(四保里),雲峯保(四保里),王家塅保(四保里)。”
民国时代,今天的馆前已经初见形态,到了1950年代四堡分出长汀,馆前接受了彭珊乡的上半部,馆前疆域也就最后稳定。
以上我们相当于从点到面将馆前讲述,下面我们再将村庄以点到线到面的方式详细解读一遍,以便得到更为仔细的馆前印象。

村庄名字解析

汀东村

汀东村人口3063,耕地面积3312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29500亩,人均9.6亩。由馆前、温屋、张屋、赖坊、石背段、黄泥坑、铸锅寮下、馒头山下、张家坪、䘵坑、丰花园诸村组成。汀东的产业主要是粉干、烤烟和油茶,是一个典型的靠山吃山的村庄。
馆前即是来自驿站称谓,馆为公馆,前为位置,公馆之前,关于“馆”的沿革,这个后头细说。温屋张屋赖坊张家坪都是以姓氏命名,为温氏张氏赖氏开拓之地,坪为排地,上不下平。石背段,石即社坛,祭祀社公,段即是塅田,沿河分布的长条规整的平田。黄泥坑,土质黄泥,土地性质为山坑。铸锅寮下,即古代铸铁锅的地方,在铸造的地方搭有临时的屋棚,寮是有两面可挡风的厂。馒头山下,应当是当年的烟墩山,此处可以观望到东北和西北两路烟墩的情况,同时对丰花园和陈坊塅两个山区方向来敌可以发出预警。䘵坑,原本是叫碌坑的,就是山坑多小石子,对于农耕之人来说,要开垦为农田,就会有捡不完的小石子。丰花园在馆前河下游,应当是丰下园的误写,此处向下,就是四保里的地界,故而对馆前一地,这其实是下水口。今天馆前的米粉“花园粉”应当就是从丰花园之名而来,这个地方是东阳山的南方水口,也就是说如果以东阳山为罗星位,那丰花园和禄坑都会是风水局里的构成元素。
馆前墟市街道形成极早。
《临汀志》:“坊里墟市 长汀 归仁墟 在长汀县东七十里。”
到明代馆前形成了固定街市。
《嘉靖汀州府志》:“馆前街 在归阳里馆前驿。”
到清代民国,这个墟市就已经很成熟了。
《民國長汀縣誌》:“館前墟 縣東七十里,期逢三八。”
馆前墟定期于每月逢三、八之时集中贸易,即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一月六墟。1960年代兵工厂红旗机器厂落户馆前,红旗厂的人们也会去应馆前的墟。除了近处红旗厂、复兴、坪埔、马坪的人们,更远的黄泥湖、云峰、南柴的人们,甚至宁化治平曹坊的人们也会爬山过岽前来赶墟。
村庄名字现在叫汀东,主要是因为在1930年代时馆前曾设过汀东县。

汀东县

《中国苏区辞典》:“1928年,中共长汀县委《闽西各派军阀状况及我党工作概况》报告中将长汀分为汀城、汀东、汀西、汀南四个工作区。1931年3月,中共闽粤赣特区委和闽西苏维埃政府在长汀宁化清流三县边区设立汀东县,成立县委、汀东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长汀县馆前。汀东县下辖:新桥、童坊、曹坊、馆前、长宁、红光、红田、四堡等区苏维埃政府。”
《苏区纵横·长汀卷·大事记》:“1933年1月,在新桥再次成立汀东县,辖馆前、新桥、童坊、彭坊、长宁、治平、曹坊、张地等区苏。”
红田即今天清流里田北部田头,长宁即今天宁化治平,四堡即今天连城四堡。所以汀东县的建立,今天看其实是四县之交,此地界于四不管之地,各方势力在此都空虚。

复兴村

复兴村人口1659,有耕地1625亩,人均1亩左右,林地1.39万亩,人均8.4亩。由上严屋、下严屋、高屋、水口背、千山丘、新店哩、湖坑埔、瓦子塘、洋坑背、大雪岭、老屋哩、春年堂诸村组成。复兴的核心湖坑一带土地由于土地平整,“上七十、下八十”大丘田连片,落差极小,所以机耕便利,所以是馆前镇的农业发达之区。
复兴之“复”,当然是从“铺”而来,湖坑铺。这里是当年的要隘、驿站、塘汛的集中区域,我们在后会讲这一系列的驿站、兵站、邮传体系的细节。兴字,当然是新店的“新”字提供。所以其实是铺新,但为了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而用复兴,当然是乡人下过苦功。我们今天从旧纸堆中重拾这些,当然也是为了尊重历史,还原先人曾经的开拓足迹。
上下严屋和高屋都是因严氏和高氏在此开拓而命名。一些志书上这个地名写作胡坑,不排除胡氏早年在此拓垦的可能。但是今天我看从上严屋到水口背的广大区域都湖坑,这个地方的落差很小,下游湖坑埔处极为狭窄,如果堰塞,形成浅水沼泽的可能性很大的,所以此地称湖坑,我更倾向于早期有湖。今天英雄水库的存在即是一个侧面佐证,就是这个地方的集水面积极大,要存够一湖之水是有条件的。所以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古代的人们为了得到田亩,努力的排干湖水,而现代的人们为了更大的灌溉面积则又堵上山谷,将这些山坑重新变成水库湖泊。

英雄水库位于复兴村的葛坑口,上游有山坑七个,故也称七坑水库。水库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74年,库容313万立方米,可以灌溉下游田亩3000亩。从设计到峻工,将近二十年时间,是因为当地在建设时有当地31名妇女牺牲,故而水库一度停工,最终于1974年12月完工,这是“现代化”中的牺牲,因此人们将这个水库称为英雄水库。那个年代,全国有很多英雄水库,现代化的代价,从来不是轻描淡写的付出。在山乡在海隅,缺乏工程机械的现代化过程,都是用人命填出来的,这个水库当然配得上英雄之名。
复兴村与葛坪共享吊根岽,所以英雄水库所在叫葛坑。这个吊根岽当然是乡人按照原有的读音进行的演绎,比较多地方颜色。其实不是吊根,也不是调军,而是均岭,水流在此均分,一边流入汀江一边流入闽江,所以叫均岭。在福建这样两县、两州、两江分水之处的山岭,都叫均岭,只是当地如果不理解,就会演绎出各种名字。吊根岽,有严氏宗祠,祠与围龙与平地有些不同,应当是格于地形地貌作出的变化。同时此地还叫春年堂,春可能是陈字变来,年应当是严字变来,堂,则可能是塘变来,可能与起始的开拓姓氏有关。老屋哩即是更早的祖先的宅子,在水源更上处,这当然是为了乱世避祸求存,而到了太平时代就一路往外迁。
水口背,这是湖坑即上下严屋的水口,背指方位,即在水口的下游。千山丘,应当是前山丘或者浅山丘的误写,因为湖坑区域的田连片,不像很多地方山坑田过碎,数量很大。新店哩,这是当年归属湖坑铺的店,驿、馆、铺、店、亭,店即是官店,但是这个店在历史上移动了位置,所以后来做店的就是新店了,这也说明今天公路G534走新店哩的道路格局,其实古代就已经形成。湖坑埔即是湖坑铺,这是驿站的主体。瓦子塘,则是当年的塘汛,这是古代的派出所。洋坑背,洋指的是湖坑铺这边的平洋大山坑,而这个地方为平洋的背后,这条山坑要小得多。

赤坑村

赤坑村人口689,有耕地670亩,人均0.97亩,山地面积9700亩,人均14亩。由珊瑚塘、大屋丘、新屋哩、乌石下、陈坊段、赤坑诸村组成。
赤坑,当然就是土色发赤,这种土质多半是上游山区有矿。珊瑚塘原本名字为三屋塘,但可能都是山湖塘之误写。乌石下即石灰岩地质,这些区域容易形成山间湖塘,且一些很深。大屋丘,大屋指从前有厅有井几进几横的封火大屋,丘指田,意思是在大屋边上有田亩。新屋哩,是相对于老屋哩而言的,乱世往深山迁,太平了就往平原迁,新屋哩就是更近平原之地。陈坊段即陈氏开拓之塅田,地处下游平洋之处。
可能是由于赤坑东南面的山峰挡住了水汽的北上,所以进入赤坑区域的雨水会少于别的村庄,而赤坑的土质又不太适合涵养水源,所以赤坑区域会相对比较干旱,这也是赤坑名中为何带有“赤”的地理因素。

马坪村

马坪村人口658,有耕地984亩,人均1.6亩,山林总面积7800亩,人均11.8亩。由上八里段、黄竹坑口、廖马坪、奎雷山下、禾潭树下诸村组成。
上八里段,塅就是塅田,但是这个八里塅不全在马坪村,所以用了一个上字八里塅。因此从上八里塅开始一直过馆前西面小平原一直到湖坑铺前,这八里塅田是连片的,故而在馆前被统一称谓为八里塅,而上八里塅则是在北方,溪水上源,故称上。
黄竹坑口,位置在坑口,地生黄竹。廖马坪,村庄房屋建于坪地之上,即排地,本字上不下平,廖就是客家话liao嬲,廖马就是让马散步吃草,休息中的马匹也保护一定的运动量。下乡在马坪的周存老师就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从廖马坪到山坑口的山间留有一条山道叫马道哩。此即村人所指当年驿马放牧之道。马坪有揭、罗二姓。村部所在即是乡人称谓的老厅下哩,是揭罗二姓共同的祖祠,这在闽西还是相对少见的,大体只有涂坊的涂赖二姓的结盟与这个相类。
奎雷山下,奎雷在汀州就是傀儡的音转,这样的地名一般都是在大山大岭之下,而原名都是崔嵬,比如庙前芷溪南面有黄崔嵬,乡人就称谓为黄傀儡,意指山极高,不可翻越。
禾潭树下则应当是火炭树下的误写。火炭树,是紫金牛科的罗伞树的闽广别称。这种树大约能长到2米到6米高,如同罗伞,喜阴湿。村庄中常采这种树的树根树枝树叶用于消肿祛毒。
马坪村是宁化往长汀的古驿道上重要的中转站。从宁化曹坊的根竹出发,5里到布里,5里到坪埔,5里到马坪,5里到山坑口,再由山坑口通过新桥往长汀城关运送。

坪埔村

早年坪埔也在马坪村,后来才分出。
坪埔村人口1348,有耕地2156亩,人均1.6亩,山林面积21000多亩,人均15.6亩。伍家坑、排哩上、云霄山、新屋哩、双屋坑、坪埔、杨屋、上江屋、寨下、庵背头诸村组成。
坪埔,坪是房子紧贴山脚建于不平之地上,这个位置今天应当是在老屋哩的位置上,坪本字上不下平,音排,埔字则来自铺,当年这里是驿站。
伍家坑,伍氏开拓之山坑。排哩上,排即是不平之地,本字上不下平,这个排地更小,所以用了哩字。云霄山,山高入云霄,海拔1170米。
《乾隆長汀縣誌》:“雲霄山菴 縣東八十五里,後山有巨巖,流出清泉如玉,舊名玉泉。”
新屋哩,和老屋哩是相对而言的。双屋坑,就是只有两户的山坑。杨屋和上江屋为杨氏与江氏开拓之村庄。寨下在寨子下游,由于卡在坪埔和庵背头两条通路之上,这是一个要冲之地,故而有寨,从庵背头有路前往老屋哩。庵背头,即是山前有庵,村在山背。
云霄山的顶峰为鸟子脑,海拔1170,这是宁化与长汀的天然界山,也是馆前境内最高峰。关于最高峰,有人认为应当是牛栏石,海拔1067米,而鸟子脑不在界内,划在宁化了,但是哪怕不算鸟子脑,只算云霄山划在长汀境内的海拔也超过1100米,所以第一高峰当然得算云霄山,鸟子脑也算是个地标吧。这个脑字其实有本字,垴。意思为小山丘,但凡用这个垴字的,都是在大山之巅,其实就是群山之上再有山丘。云霄山为长汀宁化二县的天然界山,同时山势高峻不可翻越,于是顺着山势形成的天然通道就会成为商贸要道,所以历史上根竹和坪埔都是驿道上比较富有的村庄。典型的比如沈氏。

沈家大院和汀东沈氏

沈宅位于沈坊,即今天坪埔,建于清末,占地面积近四亩,九厅十八井格局,中厅三开间,八柱进深。宅第坐东南朝西北,正对云霄山脉来龙。由门楼、门厅、余坪、大门、下厅、中厅、上厅、右三排横屋、左三排横屋组成,由于损毁,左三排已经不完整。称为官厅的沈氏宅第,并不是之前驿站的铺舍,驿站应当是在老屋哩的位置。沈氏在此处不止一处宅第,而是沿着后龙山的山势西南东北向展开,如同一群学童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中,面对高峻的严师,持礼修业。
沈氏在此聚族众读书,所以入门第一额为“轩高岫远”。轩指屋舍,而岫则指山脊之间的山谷褶皱,意思则是指当我们把屋舍建设得高峻而山峰陵谷就会越发窈远,在深山穷谷之中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在志向的引导下空间又是相对的,甚至是无穷的。这是鼓励子弟志当存高远,同时应当安心读书,眼界不同,空间局格才会不同。再进,额书“云峰萃秀”,门朝云霄主峰,山龙过脉,沈氏宅子得其滋润,云峰是一种物质条件,萃秀则是一种期待。穿堂与后堂之间用墙隔开,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分离。前头书额“和气致祥”,这是处世应当抱持的社会连接态度,而后堂书写“居仁由义”,这是个体内在的行事准则,与外在的“和气”不同,“仁义”是反求诸己的。这是用房屋的格局和题额来教导后世子弟,所以这个宅子是一个家族书院。
之所以说是一个书院,当然可以用内部的一些壁画来佐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幅是“魁星踢斗”图,或者也可叫“魁星点斗”图,很写意的画了一个须发虬结的魁星手持大笔,而侧上则是北斗七星。这个形象是“魁”字的具象化,也是科举时代,最常见的祈福符号,这是沈氏以此作书院的证明,但在长汀保存得就极少了。卧龙书院的那个魁星阁所用的形象当然远不如沈宅的魁星生活灵动。
今天在沈氏宅,仍然能看到沈氏极为重视文教的传统,这与汀州沈氏的来历与传统是分不开的。

汀州吴兴沈氏
汀州沈氏为吴兴堂,即郡望吴兴。汀州沈氏的祖源指向,基本是沈氏廷辅公。今天汀州诸沈,也都将源头指向廷辅公八子,即沈氏八木。当然沈氏真正的上源,可能比廷辅公传说还要早,应当追至清流大丰山的沈氏祖坟。很多沈氏族谱中记载的:“沈氏,唐初有沈勇者,随陈政父子入闽开漳,辟地教化,其功甚伟。宋淳佑间追赠武德侯,是为沈氏闽粤始祖。”此即丰山沈源(今名琴源),为诸沈之源。
《民国连城县志》:“豐山沈氏碑記曰:豐山者,今歐眞仙宫闕。初故侍郎沈公佳城也。公諱彪,在宋有護衛功,誥封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監祭酒,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國,御賜名勇,字見義,别號冰潔。今不從彪者,從賜諱也。公先世居杭,宋入閩,娶夫人胡氏,生子二。長永欽為連令,家連城。路欽家清流琴源。而豐山為清連界,道公素往來間,覽其奇峭葱鬱,林壑幽間,若蓬島,若桃源,徘徊久之不能去。乃構數椽,攜二三友人盤桓容與。時而吞吐煙霞,時而吟弄風月,蓋不知歲月之幾何,而飄飄羽化矣。及卒,葬其中,即眞君殿座是也。時眞君受吕仙秘聞,有投桃索藕之奇。迨紹興己卯望氣雲端,隱隱靈異,將卜宅于茲,而公塚存焉。則謂欽曰:此仙宫也,昔六祖假座具于亞仙,而還其塚,功德無量,聲施至今,若能為亞仙乎,當報以吉穴。於是卜一里,許改阡公塚。而眞君遂從原墳右坐化焉,是為今之化身巖。”
沈氏族谱有载:“廷輔公 乳名太乙郎,大名廷輔,號恒志。生於宋高宗之世,習詩經,隨父之任汀州府。官諫議大夫,妣楊氏,誥封夫人,擇居建陽。卒葬建寧武夷山下,地名九析水,慶山已向。墳前有生成石印,石蝦蟆在河中,石筆為記,地形號生蛇掛樹。生八子。長樁 住汀州寧化縣貴溪石溪。次楸 號宣義。生二子。與長子移詔安,為詔安始祖。楸次子留寧化嵩溪。三松 住汀州长汀縣九曲源館前。四柏 住寧化縣徒居清流縣琴溪。五桂 住寧化縣招賢里若竹大址。六榕 住南劍西谷市今延平府是也。七根 住汀州連城縣內。八枝 住上杭縣古田里蛟洋村倒湖塘。”

汀东沈氏

长汀沈氏,两地为主。一为汀东沈氏,主要分布于馆前。馆前沈氏为廷辅公三子沈松后裔,“三松 住汀州长汀縣九曲源館前”。九曲源当然就是今天沈坊,即坪埔到云霄山之间的所在。
馆前沈氏在汀东流播,分别居住在馆前老屋哩、馆前小洋、馆前坪铺、新桥沈屋。汀东沈氏在馆前一带繁衍超过29世,有近七百年。馆前沈氏祖祠,建于明初,为沈松后裔独有。长汀县城的沈氏家庙应当是长汀所有沈氏共有,位置在长汀县城的县前街。
从现有史料上看,沈氏是汀州最古老家族之一,追到唐代,应当是无疑的。

严坊村

严坊村人口1309,有耕地面积1681亩,人均1.3亩,山地面积2万亩,人均15.3亩。居住主要姓氏有严、沈、汤、邹四姓。由陈屋排、严坊、张家石、浪坑、七洋堂诸村组成。
陈屋排,陈氏所开拓,地形为排地,本字为上不下平。严坊,为严氏所开拓之地。张家石,张氏所开拓之村社。浪坑,可能是东洋坑之误,但更可能是宽敞之意的朗坑,这条山坑确比别的要开阔,也更干旱。确实没能找到这个地名的解释,未知乡党中还有知晓者?
七洋堂,就是历史上的七良塘,这是清代的派出机构,塘汛,设有塘兵。七洋,即是七里洋,此地离馆前集镇,七里,开阔平洋之地,故称七里洋,连读后七良,乡人省为七洋。关于塘汛驿站前头有专门章节讲述。

小洋村

1986年从洋陈村分出严坊村和小洋村。小洋人口1080,耕地1328亩,人均1.23亩,山林23970亩,人均18亩。由小洋、大乾、周屋、下炉坑、高地、大丘片、新家地诸村构成。
小洋村在东阳山北侧,除了小洋,大多村庄是山坑。小洋即是平洋之地,但略小。周屋为周氏开拓之村庄。大乾即是大墘,大的山坑之中且在山溪边上。下炉坑在深山中,应当是当年炼矿遗留。从小洋去下炉坑要从凹背排上走,凹背即山凹背,排为排地,建房于不平之地上,排本字上不下平。新乾眼为新墘岸,与大墘相对应。大丘片,是此处田亩连片,稍大。竹子坑,山坑生竹。新家地,即为孙家地。高地,不知是否当年的狗磜坑,因为高在汀州古音中会发成狗音,请教乡党。

东阳山

东阳山寺今天还能看到清代委托赣州的作坊制作的钟和云板,当年的僧众数量是不少的。东阳山应当原本叫东洋山,为平洋之东,山中有石燕岩、七层岩等大量岩洞,这应当是早年中龙寺僧人修行所用的窟寺。东阳山周边其实也很多山洞,这可以通过馆前镇当年的地下交通员严玉三的讲述得知:“汀东地区很多高山都有四通八达的山洞,山深林密,土匪躲在深山洞里顽抗。敌暗我明,剿匪部队费了很大工夫才把他们一个个清理干净。在馆前和童坊交界的风花园山上,有一股土匪......”

东阳山南面为东济岩,这个济当然不太对,因为这个济是到达之意,一般指渡船过渡,结合地形地貌,应当是东漈岩,这个漈指瀑布,东阳山中有瀑布。

陈莲村

陈莲村人口1326,有耕地1949亩,人均1.47亩,林地面积11417亩,人均8.6亩。由丘坑坑哩、庙背、东牙里、东山、陈地、桂口井、莲花庵、杨家乾、彭屋诸村组成。
陈莲之名来自村庄陈地的陈和莲花庵的莲。莲花庵,据陈氏族谱的记载,建于明洪武年间。
《乾隆長汀縣誌》:“蓮花菴 四保里。”
从清代方志看,清代前期就已经有了,上推明代应当是没有问题的。1950年代后改为畜牧场,1980年代该村村民捐资重建,农历六月十八为寺院与村庄的庆丰庙会。莲花庵,今天应当是重建了莲声寺,寺院作为村庄上水口存在。
过了莲花庵,在到丘坊之前,经一小凹便是丘坊塅,性质是丘氏所有,田为塅田,沿河分布长条规整。丘坊坑哩,则是山坑地形。大洋背,则是在平洋背后。东山桥连接丘坊与东山、叶屋,东山即以丘坊为居住坐标,东面的山。叶屋即是叶氏居住的村庄。东牙里,其实是东山与叶屋的合称,叶屋的“叶”在汀州方言中,是发“牙”音,“天苍苍野茫茫”的“野”音。鸭林山脚下有陈莲小学,这个鸭林山多半也是叶林山,但现在的山场归属就不知是哪个姓氏了。陈地桥沟通丘坊区域与陈地村,陈地,就是陈氏开拓之村庄。桂口井,则来大井口,雅化为桂口。井则是虽然村庄在溪边,但溪水无法直接饮用,一般乡人会在离岸一定远的山麓位置上挖井,利用渗透、过滤和大山的水塔效应得到干净的水源,所以井格外重要。桂口井的民居基本是沿山而建的,这能看出从黄坊而下的长潭河在桂口井以下有太多的弯曲,这在农耕时代有利于周边环境的水汽的挽留和涵养,但是如果在极端气候之下,这一带容易积水,村庄如果建房过于与溪水齐平,容易有水患,故而陈莲一带的乡人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桂口与陈地两村地势低处,因为罗溪方向如果同时暴雨,时间一久,大井口处一溪汇入,再于下游各水口处再汇入罗溪水,短时间内必然使小区域内的水位急涨,不可不防。杨家乾和彭屋在各下口之下,八零年代就已经是废村。小地名狗爬石被乡人误会,这个爬是排地的意思,本字上不下平,这样的地名一般就比较山隅,少平地。
水出杨家墘后就流往清流县域。

东庄村

东庄村有人口836,有耕地1000亩,人均1.2亩,有山地2.5万亩,人均30亩。由鸭屎乾、磜下、南坑口、东坑背、石笋坑、庄下诸村组成。
东庄之名来自东坑背和庄下,各取一字合成。鸭屎乾,即是土质为鸭屎泥,汀州也叫鸦鹊泥,就是黑白花色的泥,乾即是墘,指离河较近的边沿。磜下,指水磜之下,山坑田的水源基本赖于此,当然一般是先有漈,而后改为磜。
南坑口,相对于桂口井来说的南坑,村在坑口。东坑背,即坑在石笋坑之北的东坑之后。石笋坑,陈莲到庄下一带其实都有石灰岩地貌,古代常有溶洞被发现。比如大角岽,传说有石人、石厨,应当是古人类活动遗迹,相比起来石笋其实算常见。
历史上东坑区域很富有,这与竹山和造纸业有直接关系。比如在磜下,今天仍能看到清代嘉庆二十一年马秉彝中乡试副榜举人所立的功名石桅杆,说明东庄区域有相当的积累,已经能供养专职的读书人。今天各村遗存的封火大屋,则能侧面见证当年的辉煌。

珊坑村

珊坑村人口1163,有耕地1886亩,人均1.62亩,有林地2.36万亩,人均20.3亩。由王枧坑、白石窝、竹薮哩、茶头山、油塘下、王家段、云丰、井口、石背诸村组成。
地方文献说珊坑是三条坑组成,当然也可是山坑本身。王枧坑,王氏开拓的山坑,此坑特点是枧,什么是枧呢?木头竹子中间打通挖空,可以过水,然后把这些接起来,越过一些谷地丘陵和阻碍物,这就叫枧,而可以搭枧接水的山坑就叫枧坑,这个枧与四堡的上枧意思一样。白石窝,地貌山窝,地质多白石。竹薮哩,薮即是窝的客家话表达,哩是小的意思,小竹窝的意思。茶头山,客家人的食茶,多种于后山,茶株常采故不高称茶头。油塘下,在此榨油,很多村庄会利用水力压榨油料作物。王家段,王氏开拓之塅田,这些田虽在山坑中,但还算平整,故称塅。从这点上看珊坑是农业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村庄。由于背靠梁石山和铁石嶂,珊坑山森丰富,高地、黄坑、赤坑、黄泥岽、园哩坑等山林阔叶林成片,野生红菇和自产明笋数量很大,是村人的重要收入。
竹筠山归四堡,其实是一座均山,这里的水会分两县,一边通过石背溪流下称勾水汇入童坊河,一边则流入四堡,通过江坊长校汇入长潭河。最后经过百折千回,最终相会于清流白石。

云峰村

1990年代之前,云峰是在珊坑的。
云峰人口679,有耕地1250亩,人均1.84亩,森林面积1.7万亩,人均25亩以上,其中还有人均0.74亩的竹林,人均0.44亩的果林。由云峰、石背、井口诸村构成。
云峰是很迟的名字,原本叫云丰,但还有更早的名字狂风,这其实是史料上的名字。
《乾隆長汀縣誌》:“四保里 統圖五,計村四十四。......狂風,井口,石背......。”
云丰是为了丰收的雅化,云峰则是为了对应牛栏石峰秀出云端,故而再次雅化。但是为何叫狂风呢?这当然是在风道上。从井口到云峰之间,有一条迳道,而而这条迳道两边山势呈现八字朝南,龙下峡在井口南边东西横穿,水汽旺盛大,北上的空气通过峡谷,会形成大风,这是必然的事情。井口,是有井也有口,历史上则可能是迳口的音讹。石背,即是社公坛背后,当然也可能是牛栏石之背,因为在北团有一个小石背,即可能是社公背,也可能与石盘的大石有关,此事未考察清楚,请乡党指教。当然,早期汀州的社公形象基本是大石,后期才渐渐渐次与坛、树结合,所以汀州各地基本称石公。包括三太祖师、石圣菩萨,早期都是大石头的形象。汀南四都、红山、涂坊至今保存有石头娭哩的崇拜。
云峰姓氏结构基本与四堡相同,是四堡人口溢出后的移民,所以风俗口音和营生都极为相近,有相对较多的宗祠血缘关连。由于林区很大,云峰的林下经济潜力很大。

义家村

义家村人口556,有耕地698亩,人均1.25亩,山地面积8694亩,人均15.6亩。由义家坊、称勾水诸村组成。
梨树坪,坪指排地,本字上不下平,梨树是开拓之初的居住植被特征。义家坊分成王屋和马屋,二姓在此关系良好,但这并非义家村庄名字的来源,因为村庄两姓居住且关系超乎寻常密切的可太多了。义家坊自成一体,所以自有水口。称勾水,是因为河水在此村弯出一个如同称勾一般的大弧。称勾水应当是当年八将约的下水口。
还是得说一下义家的来历。这个地方原本是叫魏家坊的,在清代中前期都是,这在清代的方志上是有体现的。但是现在主要居住王与马,这当然是魏氏迁走了,估计迁走的时间已经比较长。去除魏氏的地名影响,想必是后来居住的姓氏想了很多办法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官方认可。
《乾隆長汀縣誌》:“附社仓议:若鄉中有紳衿大姓,饒裕好義之家,尤宜首先倡率,不拘升斗担石,多多益善,能减一朝浮費,即可偹數人口食,况一粟一粒,官吏並不得干涉,儲于鄉者,還爲一鄉所用,無市義之名,有樂善之寔,何弗勉而行之。”  
义家坊的这个村庄称谓,应当起于清中后期,多半是来自“好义之家”,因为四保里下十坊的社仓离此不远。义家坊的称谓上,其实与魏(音ngi)家坊还留有一定的痕迹,但是再过一些年,就会更多的妖魔化的解释跳出来,不得不说一下。

南材村

南材村人口1065,有耕地1020亩,人均1亩,林地面积22050亩,人均21亩。由南材、赖上、赖下、大岭背诸村组成。姓氏有马赖黄宋。
大岭背,就是在南材与彭坊之间存在一个大岭,这个大岭分割了四堡下十乡的两大主要区域。赖上赖下就是赖氏居住的一个山岗,溪水绕山岗,上游为赖上,下游为赖下。南材为居住核心村庄,包括源头、墟场坑部分。
南材的名字出现后,各种关于砍柴和烧火的古怪又尴尬的解释就出来了。其实南材应当叫南茶坑,在清代方志上,很清晰的。为什么叫南茶坑呢?因为这个南材在一条通达的官道上。
作为驿站,南柴铺的名字出现的时间其实挺长了。但是南柴铺在近代被近现代的公路交通绕开,以致于很多人不再知道这个归阳、四堡、青岩三里之交的驿站。明代的时候,这个驿站就很成熟了。

《嘉靖汀州府志》:“南柴舖橋 在縣治東舘前驛,地坊連城縣界。嘉靖三年醫官馬文明、耆民馬定華、馬祥、馬旺等,以此處溪水衝漲,人難渡涉,捐貲恊衆族建立,以便通行。”
从馆前去四堡,必走南材铺:馆前出发5里到丰花园,再5里到山顶,再5里到南材铺,5里乌石哩,5里到云丰,10里到马屋。而从彭坊出发去四堡,走南材比走称勾水会节约5里左右路,走哪里呢?彭坊出发,5里过隘上,5里到黄颈坑,5里到南材。当然如果有勇气翻大岭,那10里就到南材。这个黄颈坑,就是今天童坊黄坑,这个名字从清代就写错了,因为存一条路径,所以叫黄迳坑。
这个南柴铺是人们停歇喝茶的地方,所以叫南茶坑,而官方在记录时只听音,所以写作南柴和南材。
这个铺在驿站管理上,清代是归属连城的。
《乾隆汀州府志》:“连城 舖其所有十,曰縣總,北達府治者。曰連安,曰分水,曰新添,曰南柴。”

历史上的地名,其实一直是扶摇不定,一些村庄的名字在更改时,除非有特殊的作用,不然更改起来一直有随意性。比如源头在清代写作员头,主要区域之外当年做过墟场的地方叫虚坑,又比如岗上、下后来被改为赖上赖下,因为赖氏居住于此。又比如隔村的魏家庄改为义家庄。名字就是这样一路流变一路失落,我们可能唯有回溯源头,才能看到村庄历史的真相。
南材和义家庄,是当年八将约的核心。
刘永华先生的《寺庙进村:闽西四保的寺庙、宗族与村落》中所记载的《马氏族谱》:“在下冈屋,地名下庵,原立庵壹所,举凡春秋祈报,两门共作醮筵。至万历四十年,伯祖万泰、文宝、新庆,两门人等,议庵太近人家,出入僧人不便,将庵移至水口,以作通乡保障,总名八将约。云窝为约正,竹园、溪背为约副,魏家坊为约赞,芦坑、黄枧坑为约通。凡官府往来点册及期会公事以迄春祈秋报,四约众等帮垫消耗之费,同集公所。故八将约下庵老基,万泰、新庆共议两门建学馆以延师德后。”
我们解读这一段老谱上记载的信息:这个下冈屋就是今天赖上赖下所在的山岗;今天八将寺还在,背靠山面朝村居,在水口边上;在赖上赖下之间的下冈建立了学馆请了教师;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读约组织是王阳明经略南赣后,政府推行且赞助的地方基层组织,相当于今天我们的乡政府一级,但基本自治;八将约,极有可能最初是戍守的军人后代的同盟,祭祀八将,后来才加入区域神明伏虎祖师。

黄湖村

黄湖畲族村人口480,有耕地115亩,旱地60亩,人均0.23亩,拥有山地面积1200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000亩,人均25亩。由黄泥湖、横江背、罗家山诸村组成。
黄泥湖,黄泥指土质,湖指村庄居于山村居于一个山窝,坐东朝西,背靠山岭大约850米海拔,而村庄大约在800米左右,大多数山垄、梯田在村庄下方750米海拔的高度,这当然是先有居住的村庄和水源,然后一点点的把那些梯田雕琢出来。横江背,其实是横岗背,山谷因为山势都是南北向,这个地方突然东西向,故称横岗,而人们建村于山背即山南阳面。罗家山,为罗氏开拓之山场,今天的入山公路是盘旋于罗家山而上进到黄泥湖的。
这是典型的山乡,且是深山,在90年代之前公路未曾硬化之前,出入只能依靠步行,步行当然是直线最快,但要翻多重山岭,能运送的东西实在不多,故而物资不通,交流不畅。

这里居住着汀州最强韧的人群,他们是汀州开发的最典型代表,看到黄泥湖,大体就知道东南山林如何接纳汀州人的,沿着汀江而上,再于武夷、玳瑁的间隙中穿过,从戴云山间越过飞鸾,将火种撒遍闽西闽东粤东浙南的,正是这种人均0.23亩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他们烧畲为田,插松成林,种蓝造纸为业,将华夏文明中的凤凰与盘瓠带入到最深的山中,那是华夏真正的边缘,又将纸的洁白,和布匹的青蓝从山中采撷,带回人间。
1993年,我作为三明摄影协会的向导与外嫁省亲的乡人,曾一道在马坪到黄泥湖的山道上一道晃晃悠悠走了一个上午,饮水于野泉,停歇于山亭。当古老的石砌官道走到了尽头,村庄在山岭之下现出真容。饥渴疲累到了极的我,忍不住像莲花生大师一般高呼了一声“桑耶”。那是归属汀州的山乡特质,蓝氏族人的山岭坚持,畲山儿独有的骄傲与神奇。

归仁

馆前的古称是“归仁”。那什么是归仁?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孟子则说:“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为什么归仁呢?仁德之政,是人民所求。
《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元年》:“古公、西伯天下归仁,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
所以民心向背,主要还是有否为民着想,是否真正想民之所想。
大体这就是中国文化真正的内涵了,“释礼归仁”。


(本文图片来自长汀张亮珍先生,清流陈汝辉先生,长汀王亮先生,长汀蓝琳初先生,长汀黎卫东先生,感谢再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岭最值得去的十个小村落
最全台州古村合集|台州45处美丽古村落
推荐!原来浙江藏着那么多石头古村,人少景美超适合拍照!
连城地名用字略探
速写珊塘村:风雨斜阳映古道
“秋季养生到茶乡” | 安徽休宁—新安源茶乡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