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汀州 | 新桥的前世今生(修正版)
userphoto

2024.07.07 福建

关注

新桥的前世今生

涂明谦

新桥简况

四至

北部 与馆前黄湖、马坪交界,以山脊分水为界。
西北 与庵杰涵前、聂屋交界,以笔架山山脊分水为界。
东部 与馆前复兴、童坊葛坪、童坊赖屋村交界,以大息岭、龟岭山脊分水为界。
西部 与大同翠峰、东埔、师福交界,以笔架山-木马凹-蛇岭山脉为天然界山。
南部 与河田迳背交界,以流源大岭、金峰山、新峰山所在的山场为界。
东南 与童坊刘坑、赖屋交界,以龟岭南部山脊分水为界。
西南 与大同高坑、策武南溪、策武李田交界,以南溪屻、湘溪岭山脊分水为界。

里途

新桥到长汀县城 14公里
新桥到馆前 13公里
新桥到庵杰 20公里
新桥到铁长 20公里
新桥到大同 13公里
新桥到童坊 21公里
新桥到河田 33公里,古代50华里
新桥到策武 27公里,古代40华里

古代驿道

新桥到长汀县城
新桥出发,5里到湖头,5里到南前布,5里到十里铺,5里到东街,5里到城关。
新桥到庵杰
新桥出发,5里到余陂,5里到石人下,5里到涵前,5里到庵头杰。
新桥到馆前
新桥出发,5里到鸳鸯铺,5里到大息岭,5里到湖坑铺,5里到馆前。
新桥到清流里田
新桥出发,5里到鸳鸯铺,5里到大息岭,5里到湖坑铺,5里到馆前,10到小洋,10里到东坑,10里到廖坊,10里到里田。
新桥到童坊
新桥出发,5里到石槽,5里到廖家村,5里到新店,5里到龟岭凹,5里到五里到宋坊,5里到赖屋,5里到童坊。

新桥到连城四堡
新桥出发,5里到石槽,5里到廖家村,5里到新店,5里到龟岭凹,5里到宋坊,5里到陈屋,5里到大铺,5里到彭坊,5里到黄迳,5里到南茶坑,5里到王枧坑,5里到云丰,10里到马屋。
新桥到宁化治平
新桥出发,5里到余陂,5里到石人下,5里到涵前,10里到南丰塅,10里到步(铺)地岭,10里到治平。
新桥到宁化曹坊
新桥出发,5里到余陂,5里到石人下,5里到刘坊,5里到庵前,5里到三坑口,5里到马坪,5里到到坪埔,5里到布地,5里到根竹,20里到曹坊。
新桥到策田
新桥出发,5里到湖头,5里到牛岗,5里到湖口,5里到罗地,5里到李田,20里到策田。
新桥到河田
新桥出发,5里到石槽,5里到廖家村,5里到新店,10里到杨屋坑,5里到溪边塅,5里到迳背,5里到钟家村,5里到刘源,5里到车寮,5里到芦竹,5里到河田。

史料记载的古驿站

由于新桥离汀州城近,且盆地的农耕条件良好,所以历来是最重要的人口集聚区也是汀北交通必由,所以新桥一地的交通发生极早。宋代的新桥区域,已经是极为重要了,有驿有铺。
《临汀志》:“上洪驿 今废。南田铺 在县东二十五里。”
这个上洪驿,就是今天湘洪桥附近。南田铺,即是今天的南前布。驿当时是配有宾馆的,铺则通常带有官店,当然也有一些驿站只有店或者亭。清代开始驿站和塘汛开始融合。
《民国长汀县志》:“旧铺塘驿。宋以军士递文檄,谓之铺兵,髣髴周庐秦亭之制,绍兴间立摆铺法。元则有十里十五里二十里之异,铺兵皆五人。明制十里爲铺,亦铺兵五人,专用传檄。清康熙八年,兼设摆塘,建兵房数间,望楼一座,烟墩三座,塘兵五名,以时会哨。官府客商经过鸣梆护送,用以守隘诘奸,文职申移发铺,武职照会发塘,铺递迟而塘汛较速,以步递马递之异也。”
也就是说进入明清,新的驿站制度规定每十里有一铺,有烟墩三。
《嘉靖汀州府志》:“南田铺 去府二十里。新桥铺 去府三十里,嘉靖三年,知县苏瑶重修。鸳鸯铺 去府四十里。大息铺 去府五十里。”
明代言志所记的新桥乡域内,有大铺三个,小铺和官店没有记入方志,更不用说烟墩。经过明清两代,这些铺舍最终发展成今天村庄格局。这些驿道和驿站在现代还留存过一段时间,但大多已经没入荒烟蔓草之间。由于文献吝啬记载,我们就观察今天新桥境内的大多数村庄,基本是符合“五里一小铺十里一大铺”的军事屯垦逻辑。大的村庄相距十里,小的村庄相距五里,自然村则视资源的丰寡而自然散落,这其中其实有古代汀州的拓殖规律。

水路航运

都知道新桥有汀江水流过,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新桥有水运,且应当很发达。
《嘉靖汀州府志》:“正溪在县东宁化县界李地发源出石含历谢地新桥湘洪峡迤逦至东庄潭分爲二派一派自惠政桥入一派自大平桥入至高滩角复合爲一南流经上杭达潮之神前会三河水至海即鄞江也。”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乾隆長汀縣誌》:“湘洪峽 新橋下流溪中最險舟人憚之峽上有湘洪廟。”
正是这一段的河道不太理想,所以在府志中记载的水路运输,并不是从新桥开始算的。
《嘉靖汀州府志》:“【水路】 長汀縣 自濟川橋下,順流至三洲驛前,一百里。自三洲順流至藍屋驛前,又一百里。自蓝屋順流至上杭縣城外,又一百里。灘勢湍急,上通三板小船,所載不過八九担。若自長汀順流而下,两日可至上杭,泝流而上,五日乃至長汀。”
估计是很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桥没有水运。
《民國長汀縣誌》:“水路邑中赴省(福州)之路,取道閩江,必先陸行,經清流明溪將樂,或由甯化將溪,而至將樂,始行登舟,避九龍之險,又或由連城,而至永安之小陶,登舟。若西出長江,則必陸行八十里,至瑞金登舟,其交通稍便者,惟南行取道汕海耳。自邑城而上,三十里有市,曰新橋,爲寧化入汀孔道,舟小無篷,不足蔽風雨,載重不滿二千斤,至邑城換舟乃稍大,直達永定轄之峯市,計程三百六十里,行邑境僅一百六十里。”
民国方志中所记载,“自邑城而上,三十里有市,曰新橋,爲寧化入汀孔道,舟小無篷,不足蔽風雨,載重不滿二千斤,至邑城換舟乃稍大。”这说明这一段是有航运的,但一是船小,二是受天气影响厉害,三则是受河道限制厉害,所以这段航运的发达程度有限。
今天长汀城关老居民仍然有记忆,1970年代之前新桥的农人每天会有固定的时间,摇敞篷小船前来,以他们的蔬菜交换粪尿。城关居民称之为“较(音gao告)尿水”即换尿水,而策武和新桥、大同这些周边乡镇的水上居民则称这种小船为“较肥船”,即换肥船。这也是新桥到城关段汀江有航运的侧面佐证。
新桥的水运由于需要“舟师娴熟”,所以这是一个有技术门槛的活计,也是生计,所以往往父子亲族相承,形成一定有姓氏与行业的关联,在新桥就是这样。全盛时期一百多条船里头,有六十多条是李氏所有,因而新桥李氏家族有“撑船客”之称。
1970年代之后开始的全国性的大造水库运动,大多数河流都失去了航运的物质支撑,新桥到城关段也不例外,今天无论新桥还是城关,如果想在江中划船,都须要在下游先拦河蓄水。

历史沿革

汀州长汀县衣锦乡营阳里。
汀州长汀县衣锦乡营阳里。
汀州路长汀县衣锦乡营阳里。
汀州府长汀县衣锦乡归阳里。
汀州府长汀县衣锦乡归阳里。
民国 长汀县第二区新桥乡、任屋乡:新桥上中下保、茜坡、鸳鸯铺、汪屋、柳屋南北保、余坡岭、汪坊南北保、石人下;岳屋岗、湖头、任屋东西保、牛岗、湖口、廖家坊、樟树下、罗坑、圭岭下保、李家坊、陈屋坝。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属福建省苏维埃汀东县
现代
1949-1952年 新桥属第三区:馆前、洋陈、陈莲、新桥、任屋、罗坑、江坊、叶屋。
1952-1954年 第三区:新桥、江坊、叶屋、石槽、罗坑、任罗。
1956-1957年 新桥区:新桥、江坊、任屋、罗坑、陈莲、珊坑、馆前镇。
1958年 新桥乡、任屋乡:新桥、江坊、任屋、罗坑。
1959年 新桥公社:新桥、任屋。
1960年-1961年 新桥公社:馆前、新桥。
1961年-1964年 新桥工委:新桥、任屋、馆前、童坊。
1965年-1984年 新桥公社:胜利、潭腹、石人、江坊、余陂、汪屋、新桥、鸯鸯、屈凹、岗头、茜陂、陈屋、石槽、湖头、任屋、牛岗、湖口、小庄、廖家、罗坑、团结、新店、李家。
1984年-1994年 新桥乡:新桥、叶屋、余陂、江坊、石人、潭复、刘坊、三坑口、鸳鸯、茜陂、岗头、任屋、石槽、廖家、罗坑、樟树、新店、李家、牛岗、湖口。
1994年 改新桥镇,镇域仍旧。

古今疆域

归阳里的新桥

《乾隆長汀縣誌》:“歸陽里 統圖三,計村四十。湖頭,新橋,葉屋嶺,任屋崗,屈毆哩,江坊,餘坊嶺,石任下,涵前,赤凹背,潭腹哩,劉坊,小洋,大乾,狗磜坑,鴛鴦舖,恩坊,胡坑,大息嶺,徐巫兩坑,三屋堂,赤坑鄉,舘前,嚴坊,廖家坊,何家排,魏屋窩,謝地,廖馬坪,上江屋,周屋地,饒屋,孫家地,沈坊,烏家坑,三坑口,羊须田,跌塲,張地,長窠。”
这部分其实就是当年唐宋营阳里的大部。

民国的新桥

《民国长汀县志》:“第二区,新桥乡,新桥上保、新桥中保、新桥下保、茜坡保、鸳鸯铺保、汪屋保、柳梧南保、柳梧北保、余坡岭保、江坊南保、江坊北保、石人下保;任屋冈乡,湖头保、任屋冈保、任屋东保、任屋西保、牛冈保、湖口保、廖家坊保、樟树下保、罗坑心保、龟岭下保、李家坊保、陈屋坝保。”
这是今天新桥主要的两大块,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在民国时最终成形。

自然地理条件

群山

新桥镇地处长汀县东北部,人口3.7万人,耕地2.3万亩,人均不超0.6亩,山地16.3万亩,人均4.4亩。新桥与长汀县别的乡镇比,山地少平地多,但是由于人口过于密集,所以人均严重偏低。
新桥镇被群山包围,但都不是太高,域内多为盆地与丘陵,西北部略高达到1100米,东面和南面以及北面诸山基本在500-700米海拔。故西北部坚实,而东南北三面出望,层次极佳,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桥传统上汀江西岸的风水朝向。
新桥镇平均海拔400米,最高点在江坊村后山,与聂屋共享的猴子岽,海拔1029米,最低点在牛岗村附近,海拔324米。

诸河

汀江穿新桥镇而过,途中汇入山溪无数,但主要还是三河:罗坑河、湖口河、鸳鸯河。
汀江,是汀州的主体江河,发源于宁化治平山坑之中,自庵杰龙上入境新桥,向东过饶屋,纳山坑口之水,水来自罗家山、黄泥湖山脊所分之水,转折向南,过庵前纳马坪山脊所分之水,过刘坊村、石人下,纳麒麟山溪之水,过大坝、江坊,纳猴子岽来水,过叶屋、汪屋,纳汪屋山坑来水,过西竹山,纳石背坑来水,过新桥村、屈凹哩,纳鸳鸯来水,过茜陂、岗头、湖头、石槽,纳罗坊溪来水,过任屋,纳温坑蛇岭来水,过牛岗,纳湖口溪来水,过湘洪峡,于南前布下出境。在新桥镇境内全长约23公里。
湖口河,发源于罗地山坑之中,过塘背,过湖口,过长坑哩,过周树岭下,过牛岗,汇入汀江。全长约4公里。
罗坑河,发源于龟岭山坑,过焦头下、龟岭脚下、铺前排、新店,汇合牛路下李家来水,过樟树下,汇合南溪屻下、和尚脑来水,于茜坑口中汇西坑来水,过大门塅,汇刘坑来水,过月形屋、黄屋、廖家受各自山坑来水,过凹岭,受大屻山坑来水,过观音堂,受汤屋山坑来水,过石槽,汇入汀江。全长超过10公里。
鸳鸯河,发源于大息岭,过潘坑受老均坑来水,过鸳鸯铺,受马屋叶屋来山坑来水,过鸳鸯村受赤家山沈屋坑来水,过吴屋桥头、新桥村,汇入汀江。全长超过8公里。

人口密度

新桥镇土地面积136.30平方公里,人口3.3万,新桥镇人口密度259人/每平方千米。全世界人口密度47人/每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105人/每平方千米,龙岩市人口密度143人/每平方千米,长汀县人口密度128人/每平方千米,长汀县河田镇人口密度229人/每平方千米,这样的密度大体只有连城四堡245/每平方千米有些接近,这在乡镇中怕是闽西之冠了。
第一级 人口密集区 >100人/平方千米,如中、韩、日、印、德、英;第二级 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如美、埃、非、墨、伊、西;第三级 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如加、澳、俄、蒙、沙特;第四级 人口极稀区 <1人/平方千米,如格陵兰。
所以新桥镇的人口密度在长汀之冠,放到世界上,都是密度极大的区域。

密度压迫下的水利修筑极致

到民国为止,长汀一地的陂坝有46处,分布于各乡,而新桥有多少呢?
《民國長汀縣誌》:“梘陂 在縣東北新橋,小河,鴛鴦埔圳路頗長,溉新橋上街田甚廣。高陂 在縣東北平田廟附近,陂陡峻,工程頗鉅,溉新橋小溪背鄧家坊之田数百畝,其利甚溥。難難陂 縣東北新橋劉屋門口,溉新橋小溪背下塅一帶之田四五百畝。跳石陂 縣東北新橋跳石頭,溉新橋下岡下坝等處之田五百餘畝。担水墈陂 縣東北新橋擔水墈,溉橋頭壩角哩一帶之田五百餘畝。屈凹哩陂 縣東北屈凹哩鄉,溉屈凹哩对面一帶之田四百餘畝。魚洋陂 縣東北江坊魚洋灘,灌江坊楊坊等鄉之田六百餘畝。石熟哩陂 縣東北葉屋坊,灌葉屋嶺、汪屋塅、青山下等鄉一帶之田六七百畝。牛屎陂 縣東北葉屋坊小河内,溉葉屋坊及水口邊之田數百畝。橋頭陂 縣東北葉屋坊小河内,溉壩角哩田。茜陂 縣東北叶屋坊小河内,溉茜陂全塅之田。江頭灣陂 縣東北灌陳屋坝鄉田。”
是的,单新桥就有陂坝12处,占全县陂坝的四分一还多。但我们其实都知道,新桥的田亩并不是全县最多的地方。因为还有河田三洲盆地和濯田盆地,连片且更大,更有南山涂坊等乡镇,耕地总量都不少,但是陂坝都不如新桥多。
《1993年长汀县志》:“长汀盆地 城关盆地、河田盆地、三洲盆地、濯田盆地、南山盆地、中复盆地、新桥盆地。新桥盆地 位于新桥乡境内,沿汀江河道两侧分布,海拔在350-400米之间,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
这说明新桥在旧时代就已经受到巨大的人口压力,体现在生产方式上,则是陂坝建设的极致内卷。这种极致根植于新桥当地的耕地总量严重不足,同时匹配人口的失衡。
当然这种内卷也带来人际关系的关联紧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因人地矛盾产生的人际矛盾,想必还是礼法、神明、宗族这些事物。
《民國長汀縣誌》:“乙卯 後隊竄入新橋五坊塘。鄉民數千,陸續赴隘,前隊爲其所敗。敵亦不知虛實,迂道竄瑞金,參《縣續志》忠節、《上杭續志》宼變邑中書郑克明紀事。”
新桥大体是这样,竞争激烈,又格外团结。新桥很早就开始大量输出劳动力在外打工、创业,并不是别的原因,正是内生的人地矛盾。这大体是为何改革之初,北上广深很多市场中新桥人所参与的产业成行成市的原因,正是一种环境逼迫。

村庄名字解析

新桥之名

新桥之名何来?
1981年《长汀地名录》:“新桥公社 位于我县东北部汀江上游,东与童坊交界,西连铁长,南毗河田,北接庵杰,公社设在新桥村刘屋岗上。新桥名称来历:'传说,在村中部有座木桥,横跨汀江,是交通要道,长达二十余米,经常受洪水冲垮,年年需要重建新桥,故得名为新桥。’”
这会让人怀疑,一座桥年年冲垮还年年重建新桥?但真是。
《民国长汀县志》:“新桥渡,县东三十里,今建桥又圮,只存石墩脚。”
“年年新桥”会否是一种文学夸张呢?夸张难免,但也有原因。
《民国长汀县志》:“石新桥 在归阳里,旧名新桥。宋郡守赵崇模建造,寻圮。明崇祯间,知县薛应聘建,匾曰'江水上游’。清康熙丙戌,知府方伸立墩其中,架梁覆屋,匾曰'古渡垂虹’。有记曰:'新桥当鄞河上流,㽻木絙版,以通行旅。山涨悍怒,制木如拔楔然,辄不时圮。余初道其域,目营其状,惟石之可久。度河广三百六十尺有奇,桥如之两岸垒碕如断山,中酾九砥,锐首方趾,周径五丈,砥相距不及四十尺,高半之,其空足通舟楫,横约巨木,甃石衔土,左右引扶栏,上覆瓦楹,如是则桥巩且久矣。时温陵王公四长适镇兹土,赞成之,余乃倡言于文武僚暨郡绅士,佥曰:兹桥豫粤孔道,诚石之便。遂始事甲申秋九月,明年冬十月讫功。靡白金约二千两,工万计。落成偕司马汉阳江公燕齐合乐张宴,士庶咸欢,爰请余记。余曰:政以举大,文以书庸,斯将奚取焉。顾桥之来旧矣,其石也自今始,可题为石新桥。而并书醵金及董役姓氏于碑阴,为将来增葺者劝。康熙丙戌春三月朗陵方伸记。’”
“石新桥”初建于宋代嘉定年间,大约公元1210年前后,但很快就坍塌了。
《嘉靖汀州府志》:“新桥 在归阳里。宋郡守赵崇模建久废。 新桥渡 在新桥铺,因桥坏,始设官佥渡子。”

明朝中叶的汀州方志,记载了这个桥坏了很久,官员们没有办法修这个桥,就又恢复了舟渡,这个舟渡从后来的记载,就叫“新桥渡”
间隔了三四百年,桥重建于明崇祯,大约公元1640前后到了康熙丙戌年即公元1706年的时候,重修了新桥上的保护设施,架了屋梁可以保护桥面不受雨水侵蚀。
《乾隆長汀縣誌》:“新橋渡 縣東三十里,今建橋。”
石新桥维持了快一百年。明末清初的这次重建,为了有别于之前“新桥”之名,用了“石新桥”
但最终还是坍塌了。民国志记录了舟渡所产生的费用,说明桥没能保住。
《民國長汀縣誌》:“新橋、河田、長橋、百步四渡,渡夫四名,銀八兩。” 
所以“年年新桥”当然是夸张,但“寻建寻圮”,经常人维修,随时又冲毁,这当然是肯定的。因此新桥之名,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早,故而我们找了更早的志书。
宋代《临汀志》:“新桥 在长汀县三十五里。嘉定间,郡守赵公伯桧创。”
这个新桥的“新”,居然产生于宋朝的嘉定年间,赵公伯桧即是赵崇模。在这之前是有桥的,这非常肯定,因为没有旧桥,自然不会有新桥。会大张其鼓的说这叫“新桥”,这个老桥,一定是让人印象深刻,想必经常断绝,且想必已经断绝,所以才会有“新桥”之名。之所以用了新桥,是因为宋代建桥的人,以为自己是天命之人,终结了历史。从唐宋有居民以来,因为桥屡修屡坏,新桥事实上是长期处于“无桥”的状态。后来者,谁都想让自己的“修桥”事业彪炳史册,但环境不同意,因为新桥这个地方平和而执拗。
《民國長汀縣誌》:“汀甯路 由汽車站起,經金沙井、東校場、上十里鋪、新橋、館前、恩坊,而達宁化,在縣境三三.五七○公里,尙未築竣。”
民国筑路,仅修了城关到新桥的13公里路基,未能架桥。
《1993年长汀县志》:“县内江河沿岸的主要交通点,在未建桥以前,一般设有渡口。建国前夕,设有新桥、任屋、师福、东街、新庄、罗屋、游绳渡、陈坊、上江、下江、德田、策田、蔡坊、上修坊、下修坊、南塘、窑下、刘坊、兰坊、三洲、小溪头、戴坊、永巫、水口、南安、陈屋、东山、濯田、露潭、美溪、美西、元当、白头、羊牯等 34 处渡口。”
直到进入现代,水泥技术引入,新桥才真正有“桥”。
今天新桥之名,无论是指历史上那座常新之桥,还是今天天新桥镇域的命名,应当是从1210年前后开始算,到今天,已经800多年历史

营阳之名

新桥区域在地方文献中一直表达为归仁里,其实在元明之前,是叫营阳里的,归仁里是馆前,明代开始两地合并,称归阳里。
《临汀志》:“坊里墟市 长汀县 乡三。衣锦乡,管里六,在长汀县东。归仁里,仙桂里,古城里,清泰里,营阳里。”
中国的阴阳观念是从山水位置而来,“山南水北是为阳”。所以营阳,这个阳字比较确定,是一座山的南边或一条河水的北边。首先排除营是军营的可能,因为营阳包括今天铁长、庵杰、新桥,地方广袤,没有这么大的军营指代这么大的空间,不合理。
找水,是可以的。长汀河水整体由北向南,少东西方向,所以且放一下。先找山。
这个营阳里确实在某个大山的南面,今天看应当是庵杰铁长新桥共享的大山,再北就是宁化治平木马凹(海拔最高点超过1250米),连接营阳大悲山(海拔最高点1200米)。从这里以南的武夷山脉组成部分,正是这三个乡镇也就是当年营阳里的主体,位置都在木马-大悲为主体的山脉之南。所以我们从这个线索出发去找这个“营”。
由于宋代以前方志佚失殆尽,我们只能从宋代开始寻找,从一切带“营”的线索出发。
《临汀志》:“东溪 自翠峰发源,会鄞坑水,流高洋桥,到张陂与正溪合。”
这里有一个鄞坑水。从位置上来看,这条溪水是发源自铁长乡北部的。《临汀志》前一本汀州方志就叫《鄞江志》。也就是说,从前汀江在某一段上是叫鄞江的,甚至有一个时期人们用这个鄞江来替代汀江之名。
《临汀志》:“鄞江井 在长汀县东,金花坊。深仅三尺许,溉田甚袤。秤之,重于他水。春秋则外水入而不溢,夏冬则内水出而不竭,人甚异之。”
解读这段文字,大体我们可以得到信息如下。
1井在江边,名字鄞江井。
2水重于他水。
3春秋不溢,冬夏不竭。
4深仅一米,但溉田极广。
重于他水,金花坊,鄞江,信息很多。
《嘉靖汀州府志》:“鄞江 以郡城东有鄞江水,故名。”
这段江水正好在我们说的新桥、铁长、庵杰三乡(古营阳区域)之南,所以我们假设有一山在三乡之北,一水在三乡之南,那这个山与水就有可能符合“营阳”的名字由来,叫什么呢?
鄞山,鄞水。
从铁长庵杰以下,到汀州府城即今天的长汀县城,这一段的山都叫鄞山,而水都叫鄞水。这个称谓直到清末,在古代汀州八县人民之中都是通用并认同的。因为汀州移民在台湾府淡水厅也就是今天的淡水修建的寺院就叫鄞山寺,会馆则叫汀州会馆。
《同治淡水廳志》:“鄞山寺 在滬尾山頂,道光二年,汀州人建鳴崗等,捐建,羅可斌施田。咸豐八年,重修。”
所以有必要探寻一下这个鄞字的由来。
《乾隆長汀縣誌》:“金花坊 五代時,賴氏名小大郎,居縣東十里。夜淅米貯瀋於槽,次晨輒空。賴異之,因伺焉,見白牛即槽而飲,牛踰垣,渡澗,登小坡,忽見遺繩數丈許,白色如銀。遂募人掘小坡地,得黃金數百斤、白金數倍。郡聞於朝,有旨悉還賴氏。賴捐所得,剙金泉院、金花觀,因名其坊,曰金花坊。至今朝天門外居民,猶以金花名坊。事載老誌,或曰得金牛於海螺墩潭中,背有紋曰:天賜孝義云。”
金花坊,也就是今天师福、十里铺、东街、东关营、东门外大街这个区域的总称。古代铜金银不分,都称金,所以黄金可能指金和铜,白金确指银,而水银则指汞。
由于鄞江井的水重于别水,那我假设唐代居住于东街海螺墩桥一带的赖小大郎的得金,也来自历代冲积天然形成,或者晋之新罗采矿所得,在鄞江上游是应当有矿的。
那么在鄞坑向上这一条水路之上,是否有“矿”呢?有的。
《嘉靖汀州府志》:“宋知州吴诚务墓 在东山银坑里。江璊 淳熙六年,以朝請郎知本州。先是州有銀冶,代爲撫州建昌輸銀,而二郡歲撥紬絹綿絮應本州衣賜,後二郡背約抵逋,而州代輸銀如故,民甚苦之。力請于朝,减三分之二運司又於一分認其半,由是上下稍免交征之患。”
注意这个宋知州墓,在东山银坑,这个东山可不是州城东面,而是东溪所在,也就是鄞坑水所在。宋代有银矿,今天名字都还在。
今天我们沿着铁长一路往大悲山走,有两个叫银坑的地名,一个叫银坑水库,一个则在大悲山与木马山之间,也叫银坑。查一下现代方志。
《1993年长汀县志》:“金矿 分布于城关、四都以及新桥、铁长、大同、古城等地,以岩金和砂金产出。”
结合银坑、金花坊、银治、鄞江、鄞坑,我们基本就可以确证今天铁长、新桥、庵杰三乡所在山区,古代应当就叫鄞山,而此处流出之水就叫鄞水,到府城,就叫鄞江。我们还要再查一下鄞字的本义。
鄞字如果不作地名,原字写作堇。
《越絕書》:“薛燭與越王說劒,赤堇之山破而出錫,卽今鄞地。”
这个堇字是和赤直接挂钩的,显然这个赤堇是有矿的特征。堇作为地名写作,即是今天的宁波,今天的宁波鄞州区“鄞”字的由来即为“赤堇之山”。
但这样不足以证明堇字是什么。
《史记·货殖列传》:“堇堇物之所有。”
史记提到了这个字。
《汉书·地理志下》:“豫章出黄金,然堇堇。”
汉书做了决断之论,“黄金”、“天然稀少”,你想到了什么?
马克思说:“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
是的,金银因为稀有,所以是天然货币,所以”“鄞”不是发金音就是发银音。所以我猜一个八卦,银从前也发金音,后来金银分化,专字专用专音罢了。
说到读音,新桥保留了大量上古吴越方言的读音,比如“贵”读ji季音第四声,“鬼”读ji几音第三声,“龟”读ji几音第一声,这是汀州古音。
因此我们大体能这样下一个结论了:“营阳里的营字,来自,即金银之意,鄞山即是银山也是金山,鄞水即是银水也是金水,营阳其实是'鄞’的古代写法,不同时期不同写法,即在金山银水之间的一个居民点。而中国古代开发汀州,非常大的可能性就是为了汀州的矿,而营阳里,就是当年为采矿而设的殖民村庄、采矿小镇。新桥区域的人们,则是汀州派出戍守关隘、屯田、开矿的军民后裔。

新桥村

新桥村人口4820,有耕地1790亩,人均0.37亩,林地面积11132亩,人均2.3亩。新桥集镇的人口密度与县城其实是相去无差的,人均耕地所有量远低于本县平均值。由新桥、屈凹哩、东南、彭屋、小溪背、平前庙、塘背岗、平头寨、寨脚下、栋子树背、西山下、西竹山诸村组成。新桥村有王、吴、郑、余、刘、谢、汪、江、彭、钟、黎、李、许、丘、董、曹、萧、包、林、张、严等近四十八个姓氏,如果连带嫁入姓氏新桥村居住人口姓氏可达六十多个,而历史居住姓氏则会上百,这与历史上繁荣的商贸有关。
新桥,是以宋代建桥的“新桥”为名,后来历代在此建新桥铺和新桥公馆以及新桥渡,从而流传下来的名字。新桥村是新桥镇的居住核心。
从今天西竹山所供的十坊佛来看,新桥当年就是庵杰、铁长、新桥的中心,同时也是新桥五坊的核心。十坊佛即五显大帝,汀州一带称为五通神、独脚公王,是唐宋管理山川土地的神明,同样的神明在濯田的东山和南安,他们也保存了十坊寺和五通庙。西竹山,即山在溪西,有竹,也有庵,就叫西竹山,有一定概率古代原本名字是西竺山。
《民國長汀縣誌》:“鐵張鄉 鐵場保(歸陽里)【歸陽有上十坊、下十坊】,貢龍保(歸陽里),鎮平保(古貴里),黄家地保(歸陽里),洋坊保(歸陽里),大東坑保(歸陽里),張地保(歸陽里)。”
关于十坊,民国方志是有记载,乡人们后来只记得五坊。归阳里是归仁里合并营阳里的结果,也就是今天馆前、新桥、庵杰、铁长四乡范围。上十坊在馆前,下十坊在新桥、庵杰、铁长。到了民国时代,进一步分化,铁长庵杰与新桥各自独立,于是乡人又称五乡或者五坊,哪五坊呢?大约是任屋岗、新桥叶屋岭(柳梧)、石人江坊(江福)这五坊,是极为紧密的村庄联盟。
新桥的居住格局,是上街为最先的居住地,此处靠近山,但距离山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中间隔有雷坑小溪。
《民國長汀縣誌》:“梘陂 在縣東北新橋小河,鴛鴦埔圳路頗長,溉新橋上街田甚廣。”
什么是枧,就是竹子或者木头中间挖空打通,连接在一起,做成可以飞架的水渠。这是因为水渠修筑过程中遇到有些地方因地形地势限制过水困难,所以搭枧即木渠飞架过水。新桥上街一带的人们利用鸳鸯铺来的溪水与上街田亩之间的高低差,解决困难进行灌溉,古人智慧。
所以上水口位就在上街,人们在此建立了镇武祖师庙,因而新桥村的朝向是背靠东面山岭,居于山岭下的小高地,而朝西山,中间以汀江作为护城之池,以南边大岗为天然城墙,是比较典型的因山为城因河为池。后来人口增长,向中、下街发展,这是民国时彻底成熟的上中下三保的来历。再后来,人口严重溢出,镇武祖师庙更东的位置也开始有了居民,即是今天平田庙附近,靠山的幸福路居住区域。
东南,在新桥街位置的东南,这个位置卡在鸳鸯河口上,以闽西要塞和驿站命名的规则,比如新泉的东南村。这个位置多半也是设有要塞的。小溪背,即小溪之背,这个地方是相对上街位置而言的。在此区域为现在叫彭屋、小溪背,从前叫邓家坊,偶尔能从老人口中这个旧称谓,“千年田八百主”。
《民國長汀縣誌》:“高陂 在縣東北平田廟附近,陂陡峻,工程頗鉅,溉新橋小溪背鄧家坊之田数百畝,其利甚溥。”
这个平田庙前的高陂,意思是修筑的位置很高。在长汀境内,唯有涂坊有一处高陂与此同,是涂坊溪源水库的前身,引水于数公里之外,难度很大;长汀之外,还有永定的高陂,大体情况也一样。
“溥”即是普遍的意思,即虽然高陂修筑代价挺大,但带来的好处是普遍的。
新桥一地的喝水、用水问题,历史上其实也严重。
《民國長汀縣誌》:“担水墈陂 縣東北新橋擔水墈,溉橋頭壩角哩一帶之田,五百餘畝。”
人太多,井水如果不够用了,那么吃喝的水就得和浣洗的水分开,这和下游汀州城里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就有了“担水墈”这样的名字,墈即是坎,指从河岸做了下到河边的台阶,目的是“担水”。
为了往来方便人们在此建成了担水墈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新桥街与彭屋、屈凹哩区域的鸳鸯溪漫长,难道人们只在担水墈桥这一个地方过溪?别的没有桥的地方都是涉水?当然不是。
《民國長汀縣誌》:“跳石陂 縣東北新橋跳石頭,溉新橋下岡下坝等處之田五百餘畝。”
什么是跳石陂?跳石头陂,长汀人其实一听就会明白,这!不就是城里也有的跳石桥。哈哈,不是跳桥,俗称跳石桥,原名泰安桥。
古代在溪中设置数块巨石,用于拦水到水渠中去,同时也能利用巨石为跳踏之处过溪。这有一个专用名词,䃮。
《宋史·河渠志六》:“及因濬河,隳敗古涇函石牐、石䃮,河流益阻,百姓勞弊。”
范寅《越諺·名物·地部》:“石䃮,谿間中石。”
显然跳石头,很形象,但确是名词的失落,汀州称上述水利工具为“石”和“石䃮”,为磜和,磜还有,则表达为跳了。
而长汀的乡下还留了这个地名,比如宣成乡兰田村今天还留有下直坑哩,也一样要跳石头的哈。还有就是连城县揭乐乡,有一村叫哩,写作䃮礫,他们古代也跳石头。
所以担水墈桥一定很迟才做好,从前人们过溪都是跳石而过,无论上下游,跳石头事实上是陂桥两利,当然对负重者和孩子不友好。
这个“担水墈陂”做成之后,居然能溉田“五百余亩”,而地名则叫“桥头”、“坝角哩”,因为这个陂在担水墈桥边上,而从桥头这个位置,新桥街上的人们和邓坊一边的人们合边修了两边的河岸,得到了大量的田亩,故而称坝角哩。新桥一地向汀江争取了大量的田亩,但是由于筑坝产生的高低差,这些田无法得到汀江水的灌溉了,这是江边村庄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很大的田地用水困难。如果想让地势已高的田也能灌溉,乡人们只能从很远的地方规划渠道,还得利用高低差,所以叫枧陂和高陂。进入现代后,出现了水泥拦河坝和电力提灌站,这种原始高难度、高维护的技术就被放弃了,而地名留下来,因此地名即是历史。
同样逻辑的还有屈凹哩的田。
《民国长汀县志》:“屈凹哩陂 縣東北屈凹哩鄉,溉屈凹哩对面一帶之田四百餘畝。”
屈凹哩,江水在此弯曲,也写作曲凹哩。是一个凹地,古字为阿,山阿即凹,水边的弯曲也为阿。
《汉书·礼乐志》:“汾之阿。注为:'水之曲隅。’”
所以曲凹哩就是江水在此凹进一块,哩代表小,这个凹不大,刚好做码头。
塘背岗,岗在塘背,这个背指出了塘的所在,有人以为是温坑水库,其实不是,因为方位不对,塘在任屋与岗之间。而是在任屋北面从前有大潭,汀江水域当年远比今天为宽。后改造为田,我们今天看到的江堤远比田地高,也就是说汀江水位与田其实相去不远的。故而这个背其实是任屋为坐标指向的塘背,当然这也是湖头的名字中“湖”与“头”由来,这个湖可能会从岗头湖头开始一直到牛岗。栋子树背即是岽子树背,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一个由两个地方构成的坐标,小山包+大树后头。西山下,即村在西山之下,这个西山即是西峰山,西峰山上有济福堂。新桥村有石背坑水库,石背,即社公坛背后。南前庵,则是庵在南山前。
平前庙,当地人称为平田庙,这个庙的位置建于上街东面的山地之上,上街其实已经是在山岗上比较高的位置,平前庙更高。与汀江西岸的平头寨遥相呼应,二者都有一个平字,这个平其实都是坪,即都为排地,本字上不下平,为坪前庙和坪头寨。寨脚下,即是平头寨的寨脚下。坪头寨历史上真有寨,而坪前庙则也真有庙。

新桥诸庙

坪前庙
也称平田庙,传说为新桥张姓所建:“张氏迁新桥为北宋,传十三世,觉得人丁不旺,故以坪前在新桥一地之上水口处,为风水宝地,建庙塑像祀之,然后人丁渐旺。”
戴生晟老师认为平田庙主祀神明为张巡,我赞同此观点。但说此庙为张氏一门独有,我倒不是很同意,因为这个地方其实是新桥一村的上水口位,为一姓独有,可能性不大。至于所奉之神明的姓氏与村庄中现有姓氏符合,只能说是巧合。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东平王张巡崇拜在长汀是传统崇拜。
《嘉靖汀州府志》:“東平王廟 在縣東惠政橋東。”
这里只提到了东平王,为何我们确定是张巡呢?
《嘉靖汀州府志》:“東嶽行宫 在縣東南,政和間剏,淳祐間,羽流林宗錫剏太一樓、鐘樓、東平王宫、兩廊。弘治九年,知府吳父度脩建。”
我们知道道教中,东岳大帝座下有东平和西平二王,东平王即是张巡,因此长汀旧有东平王崇拜,是可以确证的。
那汀人为何崇拜东平王呢?原因有二。
一是唐王室追封张巡为扬州大都督,于扬州立庙祭祀;汀州在建立之前为晋之新罗,在扬州会稽郡南部都尉治下,军人和殖民屯垦、开矿之人都由扬州派出,扬州即今天江、浙之地,这个信仰是由扬州带来。
一是张巡因为政治原因历代被王朝所表彰。唐宋封张巡为“宝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明代,张巡被纳入国家祀典,开始在东岳庙右庑接受春秋两祭的官方香火;清代四度加封,雍正年间张巡加封号为“显佑安澜神”, 嘉庆加“显佑安澜宁漕助顺之神”,咸丰加“显佑安澜宁漕助顺效灵助顺彰威之神”,同治加“显佑安澜宁漕助顺效灵助顺彰威灵佑护国之神”。
一是张巡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被称为“斩鬼张真君”,而在王朝加封之下,成为了水神。
以上三个原因即是长汀人崇拜张巡的原因。且在长汀的清代方志中有所体现。
《乾隆長汀縣誌》:“東嶽行宮 縣東南。政和間剏。淳祐間,羽流林宗鍚剏太一樓、鐘樓、東平王宮、兩廊。宏治九年,郡守吳文度修。靈顯廟 一 在朱紫坊,崇禎間邑舉人胡祖熹捐地十丈,開廓廟前,树屏壯觀。一 在營背街。一 在半片街。蓋祀張廵許逺也。東平王廟 縣東惠政橋左。崇禎十年春,燬。”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确知,张巡庙在长汀一共有五处之多。为什么?
因为水患。长汀在万山之中,汀江北南流之,暴雨之下,常有水患,这种自然之威,人力无法抗拒,只能托付神明。谁呢?水神张巡。
新桥的情况是一样的,同样的汀江边上,同样的患于水,人群和长汀县城来历一样,都是扬州派出的屯垦军人。要知道新桥在最繁华的时候即不是叫小汀州也不是叫小上海,而是叫“小扬州”!
所以新桥平田庙中神明正是西平王张巡。
今天长汀诸庙都失落了,神明形象已经不可知,唯新桥的庙宇中神像还在,虽是新塑,但时代不远乡人记忆可靠,可以作为汀州区域张巡形象的良好参考。
所以我们在分析完新桥平田庙的神明性质之后,就可以确定另一件事,新桥的上水口庙,即是平田庙。一是平田庙的位置在东面山岭上水口位,一是张巡水神,同时是“斩鬼张真君”,能护佑一乡平安。

三圣公王
新桥当地最近一些年有人认为应当叫“三将公王”,但在新桥更多叫三圣公王,三将则不太对。所以三圣公王的来历就很复杂,我们查一下方志。
《嘉靖汀州府志》:“三聖庵 在歸陽里,去城三十里。天順間,民董子厚建。”
显然今天的三圣庵正是天顺年间(公元1460年前后)的三圣庵,由乡人董子厚所建。但是真正的来历呢?我们在方志中,还注意到了清代长汀志的另一条记录。
《乾隆長汀縣誌》:“寳靈菴 歸陽三十里。元至正間,洪水湧開,有白石三塊如珠,董仁壽以石刻像立菴。明宏治間修。三聖菴 歸陽三十里。天順間里民,董子厚建。”
有趣的是,全国叫宝灵庵的除了汀州之外,实在不多,宝山县一处,金华县一处,余姚县一处,郴州一处。也就是说,这五处宝灵庵,有三处是在江浙,一处在湖南,汀州古代也属扬州。
所以上述方志内容中,在同一个地方,两位董氏,建了“两个”非常相似的庵?我猜,宝灵庵极有可能就是三圣庵,或者洪水中来洪水中去的宝灵庵后来重建变成了三圣庵。历史上这些庙宇经历的最大两次大劫,一次是朱元璋的洪武“伐山破庙”,没有他的批准,大多庙是要被破灭的,另一次很近,都有记忆。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三圣最早的来源是“白石三块如珠”。三将公王在长汀也有,但和这个显然不大一样,至少与乡人用窜童起乩得到的名姓是不一样的。比如清代方志。
《乾隆汀州府志》:“三將廟 在縣南鄞河坊。相傳神有三姓曰陳曰雲曰傅,显於漢,廟祀巳久。明正德中,廖永昇等捐貲置田五畞,以供祀。” 
在汀州三将庙和三将公王并不是罕见神明,乡野皆是。除了长汀县城,比如连城朋口、长汀涂坊、长汀濯田,都是陈云傅三公王。且这不是淫祀,而是列入国家祀典的正祀,明初就已经确定。
《永樂大典(巻之七千八百九十二)》:“感應都衙三將廟。在長縣縣東鄞河坊拜相山之側。”
可以肯定这个三将来历会早于“文天祥三将传说”,也会早于“钟令公三将传说”,因为在汀州民间说他们“显于汉”,就是显神迹于汉代,且从全国各处的三将公王来看,三将可能是全国性的军营崇拜,还不是一州一地所有。
所以可以肯定新桥的三圣公王与各地的三将公王无关,至于今天新桥一地流传的“龚刘杨三将”的说法,来历也比较短。
根据《客家传统社会丛书15-长汀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中,黎治宣老师所写《新桥二月初五三圣公王迎醮活动》一文所载:“據説民國三十六年(1947)的八月中秋,新桥的兩位紳士劉瑞河、王兆昌和一些民衆人等,在吴应奇家大門外池塘的空坪里請人起神扛箕,當箕起動时,有人問是哪路大神、大佛請留尊姓大名。那筷子便在大米上劃出了'三聖公王’四個字。此時馬上又有人説:'請三位公王大神告訴弟子,您的大名、大號。’那筷子又在大米上寫出了'龑新武、劉廣、楊xx’。”
至于起神扛箕的方式得到的“结果”是否能被乡人接受,当然是当地自己的事情。

从巡游看三圣公王的本质
三圣公王在新桥的性质,其实是城隍。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迎神隊伍排列次序
按照黎治宣老师的资料。一般开路的是矮爷高爷,这是汀州人称谓,即是黑无常白无常。随后铳手两人,再后十番锣鼓队,再后面五色旗阵。再跟礼。后跟长锣鼓队。再跟道士。再跟菩萨队伍三圣公王在前,再是三大祖师、五真仙、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府城隍、县城隍、罗公祖师、地母娘娘、水母娘娘、伏虎祖师。最后再跟吹鼓手。
神明队伍中三圣公王在前,说明他们是主祀对象,而府县两级的城隍在后,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次巡游的性质。也大体能说明三圣公王其实是在府城隍-县城隍-乡里公王这一个专管阴司报应的泰山、城隍体系中的。这与福州、闽南一样,府县两级城隍之下是将军庙或者泰山庙,本质也是城隍体系的延伸。
这也是为何我说平田庙其实是失落的城隍庙或者泰山庙,因为平田庙原本也在这个体系中,至少在清代,东平王宫还是东岳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月初七还有一场醮事,就是“放焰口”。什么是放焰口,就是打开火山口,让地狱中的饿鬼前来吃食,乡人会摆几十桌“孤菜”招待。这是自古便有的醮事,放在这里进一步能说明三圣公王作为乡镇“城隍”的身份。
黎治宣老师抄录的祭文也能说明这一点:“恭惟尊神!神通三界,盘桓九霄,同联佛国,具属仙曹。藏世界于粟中,法何其妙!贮乾坤于壶内,术何其高!兹延道僧而说法,更荐馔而祭褩。甘露一施,幽魂悉欢欣而去。神感甫作,属鬼尽惶恐而逃!神其降鉴,乐也陶陶。尚享!”
同时会在仪式中扎“山大人”,汀北一些地方也叫“大山人”,其实就是鬼王,用于镇压诸鬼,还要请“八仙”“十善十恶”到场,在“施孤”仪式之后,要将这些全部烧掉,意思是“有请有送”。初八醮事结束,神明送回各神庙。
所以可以得到结论:三圣公王是基层“城隍”,请来的诸多神明是一起帮忙消灾祈福的,神多力量大。

二月初五大集
农历二月初五新桥大集来自“二月五”三圣庵传统庙会从时间上看三圣公王庙会实质上是保苗祭汀州区域古代只有二月初的一次保苗祭,后来由于人口压力大了,种两季稻后,保苗祭的次数就增多了,有二月、四月、八月至少三次以上,看区域不同。
二月初五这个时间,由于时间上正在春耕,各种农具、农资和手工制品就有需求,会在庙会上交易,近在馆前,远至三明三元的客商都会前来参会,数万人集于新桥,新桥大集因而成名。新桥大集与樊公会、转水会是汀北齐名的庙会大集。
提到大集不得不说一下关于墟市的问题。新桥有市有街,但是无墟。
什么是墟,就是在一个空地上,每月定下一个固定时间,周边乡人前来交易。一般来说,墟就是空间的意思,指空虚之地,多在村外而不在村内,有些地方在村内了,只能说明村庄扩展了。
而市则有类于墟,不过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官办县市,这是常年有的,摊位临时或者摊位固定,而有些地方的市,半官半民的比如草市,就地开摊,没有具体管理者,位置也可能在两村、两乡、两县之交。
街就不同了,有固定店面,常年开张。
所以新桥有市,每年二月初五大集,即是方志中说的“新桥市”,这个是一年一次的市集,地点主要是在大岗、小岗、河对面的下街河坝哩。
所以新桥,是不需要墟的。

西峰济福堂与罗教
济福堂位于新桥村西峰山,小地名上切坑,解放后一度做过新桥敬老院,地图上标为上炎坑。从现存碑文看,堂为顺治十一年邓钟二姓创建,庵名初为西峰山,后冠名济福堂。从济福堂的经书来看,此庵为罗教的分支大乘教的活动地点。
始祖法师叫罗清庵,这当然是典型的罗教弟子的化名,法号悟空,这仍然是化名,因为因为这是罗教修行的阶位,福建罗教的最高阶位叫“空空”。
明代罗教之祖罗梦鸿大约生于明正统死于嘉靖,经历了明代六朝。他依照佛教原教旨、禅宗、儒家学说阳明心学、道教一些术语和道家一些观念,创立了自已的教团组织和学说,在明代中期开始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运河上的漕运各帮派,后来的中国境内以及北美、南洋华人文化圈的那些秘密社团组织,基本都受到了罗祖教的影响。
罗教主要经典是罗梦鸿所写的五部书,称五部六册,题名为宝卷,于1509年刊印,多引《金刚经》和《华严经》的“空”概念。初始典籍可以认为是佛教经典的一种阐释,开始是没有“无生老母,真空老家”之类的“救世弥勒佛”之类的观念,这些观念在一些地方的罗教信徒中出现,可以认为是后边多种秘密道会门的融入和利用加上的。
五部经书名目如下:
1.《苦功悟道卷》一册相当于罗梦鸿的精神自传。
2.《叹世无为卷》一册溯源佛教,劝人无为。
3.《破邪卷》二册,全名《破邪显证钥匙卷》,否定念佛、受戒、禅定、造像、布施、苦行和出家这些“修行”,认定这些修行都是“外相”,不是精神上的觉悟。可以认为是对佛教原教旨的一种追溯。
4.《正信宝卷》一册,全名《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引用禅宗的一些观念,否定当时的宗教仪式,利用过去佛概念引出“无极圣祖”。
5.《泰山宝卷》一册,全名《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引用阳明心学的内容指出性即理,认为这才可以依靠的修道正道。
经典上看,罗教是一个穿着儒教外衣,挂着禅宗华贵首饰,同时追求原教旨佛教又力图恢复阳明心学的明代奇特教团组织。早年的罗教被称无为教。罗教显然接受了“现世苦”的观念,同时也接受了阳明心学现世人需重树“道德主体”的观念。所以罗教呈现的状态很特别,一面也认识到“空”、“苦”这些佛教的东西,另一面又因为阳明心学对白莲教这些有相当血缘的宗教持批判态度,因此罗教数百年历史中基本没有参与暴力宗教起事。所以历代没有把罗教当成邪教,但是对于罗教很是忌惮,比如清代虽承认罗教不邪,但很坚决的禁止。罗教信徒的特征是秘密结社,同时内部也是分了阶层的。
一般来说,罗教没有固定的寺院,特别是被清政府查禁之后。
清代浙江的龙华会,信众分了三层:第一层叫小乘,只要会念了28个字的偈语,就算达成;而第二层叫大乘,要会念108字的偈语;第三层叫上乘,不念偈语,打坐修行。显然初级信众很容易收获,有点像念阿弥陀佛,而会念108字偈语,就有点像一篇小文章了,高层信众近乎教士一类的神职人员。福建与浙江有点点不同,分九层。第一层叫小乘。第二层叫大乘。第三层叫三乘。第四层叫小引。第五层叫大引。第六层叫书记。第七层叫清虚。第八层叫太空。第九层叫空空。无论是三层还是九层,这种阶层都必然导致教团内部组织严密。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禁罗教而罗教不绝的原因了。
济福庵的经书正是《大乘经》五部六册,所以济福堂的斋人们自称不属佛道而是信奉儒教,但未奉孔子,正是因为他们是罗教或者说是大乘教。而斋人们在此出家,都戒荤食素,未着法袍,则带有很多白莲教净土宗的意味。选址西山命名为“济福堂”,也带有很多白莲教和明教(摩尼教)“食菜事魔”的味道,济是到达的意思,福是净土福地的意思,称堂不称庵、庵、寺,想必也想与别的佛道宗派区别开吧。
济福堂有两层三排菩萨。最后一排是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下一排,则是太上老君、觀世音、五谷真仙。再下排:天上圣母、水母娘娘、地母娘娘、玉皇大帝、罗祖、吕祖。右偏有一罗公祖师,堂下两列为二十四位诸天。
因为我们现在知道这是罗教的道场,所以我们现在明白,堂上诸神佛其实都是罗祖的掩护,这和大多数罗教寄居于龙华会是一回事。济福堂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对信众的供养并不拒绝,同时因为堂中有山有田,斋人可以耕作自足。从这点上看,这是将罗教的释道儒、心学思想贯彻到底,真正的修行之地,绝不是某些披着宗教外衣的蛀虫可比。
这也是为何罗教作为秘密教门在福建浙江长盛不衰的原因。

新桥的风水体系:镇武祖师楼、天后宫、回龙庙、文昌宫
新桥的主居住区域传统上分成一条街和四大巷,一条街就是上中下三街,而四大巷则是王屋巷、萧屋巷、李屋巷、邱屋巷,形成时间漫长,这里头已经有村庄、乡镇的历史包含其中。我们前文已经说过,新桥的居住格局,是最先开始上街的,平田庙的位置定下了上水口,但是天长日久之后,大家可能教忘记了这个上水口的位置,从唐代到现在实在太久了。所以在上街又再建了镇武祖师楼,这是祭祀玄天上帝也就是真武大帝的庙。作为村庄的上水口保护神,同时也是注定人们寿命长度的神明,“北极注死,南极注生”。所以今天新桥的老一辈人们讲话急眼了,会说:“来嘿祖师楼下讲。”意思就是你敢用自己的寿数对着镇武祖师去发誓吗?理亏的人自然就不再有声音。
有上水口,当然有下水口,村庄的下水口一般是天后宫。在旧时代二月和八月两次的保苗祈平安的保安醮里,人们都是在天后宫门前拦街搭台唱戏,可以看得很清晰,这是旧传统。这种传统我们可以解读到两件事情,一是天后宫建筑极早,与最早形成的村庄边界有关,一是新桥很早就稻熟两季了。
但我们今天看新桥,不对啊,天后宫在村中间!
这当然不是天后宫位置不对,是村庄的边界扩展了。也就是说今天上街中街下街的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渐次扩大的。所以先有上街和中街,然后人们建了天后宫守着村子的边界,结果村庄还在成长,很快就在围河造田等运动中,将村庄扩展到了江边。
于是人们又在下街最抵近江水的位置上又修建了一个廻龙庙。这个庙朝东,按照村庄发展逻辑,应当是建立于明朝中后的。这相当于村庄的下水口了,所以这个庙是座西朝东的,就是守着水口向着上源的。庙中的神明是河伯水母,由于新桥的船工数量很大,所以初一十五乡人会前来供奉这里的神明。
隔着汀江,对面有两庙,一是前文已经讲过的三圣庵,一是文昌宫。
文昌宫中原本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和孔夫子,不过现在已经改供佛教神明了。文昌宫就是一个村庄用于祈求文运的庙宇,另一面也是用作风水局中的文峰来用。那为何在这个位置呢?
因为如果我们以东面山岭作后靠,和村庄一起朝向西面,与西峰的济福堂所在的上炎坑拉一直线,那木马凹就会成为前屏,新桥中学背靠的山岗就会成为右护砂,大岗小岗都会变成左护砂,汀江水环腰而过,汇鸳鸯水于乙辰位出水,而文昌宫位置正好是巽位,大体这是当年对村庄朝向与溪流走向进行修正的先人们的风水观念在庙宇布局上的最终残留。

茜陂村

茜陂村人口1588,有耕地面积708.6亩,人均0.44亩,山地面积3008.7亩,人均1.89亩。由老屋哩、寨脚下、新屋哩、水口哩、千堪下、小河背、湖头诸村组成。茜陂有蒋、龚、曾、李等姓氏。
《民国长汀县志》:“茜陂 縣東北叶屋坊小河内,溉茜陂全塅之田。”
茜坡,就是西陂,村庄在江水之西,且有陂可灌溉田亩。老屋哩和新屋哩是相对的,老屋即是乡人在此开基之时所建,然后慢慢扩展,寨脚下是当时一个自然村分在两个行政村。千堪下即是千墈下,坎为田坎,这种地形一定是依山势而造的田,好看,但会把耕作者累死吧。小河背,指居住核心区域与当前村庄之间隔着小河,这是以老屋哩为坐标的。湖头,则是在这里到牛岗、湘洪峡,地势很低,在改造之前是江水泛滥的浅水沼泽区域,即客家人说的湖洋,湖头即湖洋的头上。水口哩,则是茜陂片区的水口,并非大行政村的水口。从人口上说,湖头其实和茜陂几乎是平分秋色的。

任屋村

任屋村人口2846,有耕地1320亩,人均0.46亩,山地面积6800亩,人均2.4亩。由任屋、对门岗、蛇岭下诸村组成。任屋岗村有黎、陈、任、罗、罗、汤、马等姓氏。
因为任氏在此最早开基,故名任屋岗。此处山岗具有军事意义,今天任屋的村庄格局仍然能看出当年军事堡垒的种种迹相。
比如水流护城,汀江于东北流入,环绕东南汇入大的湖潭,这个湖潭,当年差不多把任屋岗围起来,今天任屋岗周边的牛岗、茨营岗当年都是湖中冒头的山岗。所以今天还留有小地名福丘哩,其实就是湖丘哩,这都是从江水中所得田亩。而从江水中得到田亩之后,会看到大片平洋之地,那些山岗就会格外突显。所以小地名洋拳山,其实是洋墘山,意为平洋之边的山岗。
汀江又于西南向西,汇合温庄溪后从蛇岭下入湘洪峡。西北面为蛇岭山脉,可凭山为靠,东南以江为池,任屋岗一村高出平田不少,如果不能凭河而守就退入内围收缩防御,依山丘而守,这也是任屋岗今天居住格局的由来。今天我们在任屋还能看到上岗、厅下垅、大墓下,都意味着居住区域与田亩以及湖水高度的关系。雷公岭和温坑则是更早开发的姓氏遗留,今天任屋诸姓中已经没有雷与温,但周边还有。温坑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容水量为74万立方米,事实上是从汀人的“山塘”改造而来,这一路水和上炎坑(上切坑)的水,一向来是任屋重要的灌溉水源,反而近在咫尺的汀江指望有限。另当地的人们会利用水力推动水车进行磨米面,因此留下了老面车寮这样的名字。
荷树兜下和黄竹兜下,意为树下,但往往这些地方的高低差较大,兜在汀州方言中为根,意思房子在树根高度齐平。荷树即是木荷,这在汀州村庄中常见。黄竹也写作篁竹,很长很直,人们常用于撑船,这是新桥一带船工不可或缺的工具。
对门岗和茨营岗都在隔江对面,这些以营、岗为名的所在,当年都是军屯的遗留。尤其是茨营岗,这个带营的岗,当年可能是填土抬高过的,当地写作次,也有大量人写作茨,意为挖土填高。今天我们仍然看到村庄外边线呈现比较怪异的圆形,都是当年屯堡的扎寨遗迹。
庙子下,为村庄原本的边缘,现在相对中间,是因为村庄千百年的扩展。老古石,其实是老古舍,这里曾有更早居民的居住遗迹。大圳坡,其实是上游做有陂坝,引水的渠圳修得比较大。厅下垅,即祖厅之下的垅田,这些地方现在当然已经都盖了房子。大墓下也一样,当年岗顶有某些极早姓氏之地坟,现在民居密集,各姓在此建有宗祠。远古之人建地坟当然是因为风水好,历代居民当然也观察到了对岸浅案之上的数丘如笔架、三台,大多姓氏在此建祠,并修有极富风水意味的建筑附属之物。任屋今天仍然叫任屋,但黎氏已经是村庄第一大姓,占七城人口,其次才是任罗陈汤林诸姓。
西北方向的蛇岭从庵杰方向蜿蜒而来,山脊绵长如蛇,且此“蛇在”在犁壁峰下张口饮江。当然不同方向上看,居民的观感是不同的,比如师福的居民就认为这是一个鳌鱼或者鳄鱼的形态。
任屋是新桥镇的两个中心之一,到民国时,已经发展为区域核心,且繁荣程度不低于新桥村。
《民國長汀縣誌》:“第二區 任屋岡鄉 湖頭保(归阳里)、任屋岡保(归阳里)、任屋東保(归阳里)、任屋西保(归阳里)、牛岡保(归阳里)、湖口保(归阳里)、廖家坊保(归阳里)、樟樹下保(归阳里)、羅坑心保(归阳里)、龜嶺下保(归阳里)、李家坊保(归阳里)、陳屋壩保(归阳里)。”
任屋作为新桥区域南片中心,当时的乡治所在却没有设于此,而是在对面的石槽,今天看民国方志,就会明白设在石槽的原因了,这个位置刚好是任屋、湖头、岗头、廖家、湖口、牛岗的交汇点。

湖口村

湖口村人口1929,有耕地1225亩,人均0.63亩,林地10091亩,人均5.23亩。由黄屋、曾屋、蔡屋、南前布、凹子背、下头屋、长坑哩、塘背诸村组成。湖口有蔡、修、曾、梁、黄、陈、戴等姓氏。
地方文献说湖口这个地方得名是因为:“湖口村因地势低洼,一遇雨天便积水成湖,故名。”这当然是不对的。
这要从湖口村的居住历史说起。湖口历史可以上追到唐宋,而现有居民的记忆只有到明代。为什么呢?因为地名的失落。我们看明代方志。
《弘治八閩通志》:“小湘溪 源出南原,至湘洪廟前。”
这说明今天几乎无人知道了的名字,一是小湘溪也就是我们今天称谓的湖口河,一是南原,南原即是南源。当然我们要是小心找,还是能找到一点痕迹的,那就是小庄哩,其实是小湘哩。
这个地名失落了不止一次,我们看宋代方志。
《临汀志》:“南田铺 在县东二十五里。”
南田指的是从牛岗村以南、长坑哩以北的这一段田亩,包括牛岗。这个在明代方志上一样有所体现。
《弘治八閩通志》:“梓步溪 源出大息嶺左,至南田。”
什么意思呢?子铺溪,南田铺如果是大铺、主要路径、省道,那廖屋村和新店方向就是子铺、分支道路、县乡道。这种称谓在连城、永安之交的大步铺上有所体现。梓步溪,流出石槽村南部,在南田处汇入正溪,其实这一段溪水到湘洪峡,相对应小湘溪来说,就当叫大湘溪的,不过有了汀江和正溪命名之后,大湘溪不见史册。什么是湘?烹煮的意思。
《诗·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也就是说,大湘小湘合流湘洪,水势极为湍急,滚荡如同开锅,这个景象是否存在,还请好奇者在雨季暴雨后亲往湘洪桥上观水便知,湘洪峽 新橋下流溪中最險舟人憚之”,古人所言,自非虚言。
这个南田铺今天被称为南前布,当然是存在有一个问题的:从十里铺到南田铺,打死也凑不够那十五里路。什么意思呢?从长汀城出东门过东街,到十里铺,正好十里。但是从十里铺过狮古田,过犁壁峰,到南前布,无论如何都只有7华路。这与宋代方志有严重出入。一般来说,古人是不会错的,因为方志是给官员、士子这些统治阶层看的,错了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只有一个解释,当年从长汀城关到新桥有可能陆路是不走十里铺,只有水路才走这条路。因此我们另选一条道路就是通济岩边上擦过的那条春秋游道路,想必我的乡人都印记深刻吧。
从长汀城关出发,过丰桥,到黄屋楼下5里,到高坑村5里,到高坑岽顶5里,到湖口5里,到南田铺5里。全程25里。
《临汀志》:“笔山 在长汀县东十五里。构木岭 在长汀县东二十里。”
高坑岽顶的山应当就是叫笔山,今天的福龙山寺所在,构木岭则是塘背与罗地之间的分水之山。
那陆路什么时候才开始走十里铺的呢?当然是民国开始修筑现代公路才出现的。民国方志中记载修筑长汀城关到新桥村的长宁公路新桥段路基,完成段13公里。这个数量,当然是扯直了,因此古代的新桥道路分水陆两途,近代合而为一。这种合而为一,最后将水路运输在1970年代前后逐步淘汰出局。今天的公路s221,和原本水路二途,已经鲜少重合。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几个事情,南田铺最早则不是在今天南前布自然村的位置上,而是在今天周树岭下附近的位置。直到水上运输开始发达,南前铺区域需要一个水路码头,于是南田铺迁到今天南前布村的位置上。为何有了水路运输之后,里程没有变过呢?两个原因,一个是水路走湘洪峡很困难,一个是上水逆流用时与陆路的25里差不多。
这也是为何在乡人记忆中,新桥的货物下汀城可以用水路,但人们更多用陆路,逆水时就更是走水路。当然新桥一直在用这条水路,直到1970年代,因为新桥的舟师船工们艺高胆大,这是肯定的,我们在开篇时就讨论过关于这条水路的航运问题,载人有风险,但载货是没有问题的,且这一段的小船比汀江下游的要小。
还说回湖口的名字。湖口因积水而著名,这个观点一定要抛弃,因为积水而不迁走,那是质疑汀人智商。因此不是湖口,而是铺口,南田铺口。不对啊,pu和hu有差。古代汀州发音没差的都发fu。这个名字有没有先例呢?有。比如北团的老铺口,在当地居民的发音里是老虎口。同时我们可以从乡人所制的路牌能看出湖口所指的位置,即是周树岭下与长坑哩之间,今天地图标注的是行政村所在,并不是乡人口中的湖口,从湘洪庙出发依次是牛岗、湖口、小庄哩、塘背。
黄屋、曾屋、蔡屋,为黄氏、曾氏、蔡氏所开拓的村庄,居住核心叫小庄。小庄和各姓居住之自然村,这些区域其实地势不低,但的确有一块海拔在350左右的,便是在小庄与塘背之间的小盆地,应当是历史上在长时间暴雨后容易积水之处,今天建了一些新房,历史上应当是没有的。凹子背,山凹背后,下头屋,相对主居住区域的下游。长坑哩,山坑狭且长,今天长坑哩村庄中还遗留有一个圆形山包,这是当年的烟墩,可以肯定的是,长坑哩地形特殊,是适合设隘寨进行卡位防御的。塘背,即下游的居住区域中间隔有山塘。山塘在湖口村是常见事物,在村庄中今天还有大塘水库,即是由山塘改来。
长坑哩西部的山岭紧接湘洪峡,是长汀极为重要的来龙。
《嘉靖汀州府志》:“白鶴僊云:山脉自石含分枝,由湘洪峽過鷄籠嶂,歷高坑,起鸚鵡石,又里許,秀峙爲南山。”
这就是极为著名的鸡笼嶂,在此山之顶上,可以看长汀城郊十里铺、东街和新桥的田亩街市。
《廣輿記》:“雞籠山 府城北,宋時王中正成道之所。郭祥正詩:神仙之府名雞籠。”
我们翻看宋代方志。
《临汀志》:“鸡笼山 在长汀县北五十里。旧经云:'高十五里。’《九域志》载为古迹,本郡富国先生王中正成道之所。马鞍而下皆以形得名。《舆地纪胜》:'郡倅郭公祥正诗:神仙之府名鸡笼,千寻翠玉擎寒空。秀色凌风入城郭,半街晓日金濛濛。’”
“高十五里”,古人的高度测算和距离测算在一些非正式驿站上用的都是文学性描述,很离谱的,不必在意。但是从山顶能看到汀城和新桥、东街,这是真的。

牛岗村

牛岗村人口1297,耕地530亩,人均0.41亩,山地1036亩,人均0.79亩。由牛岗、周树岭下诸村组成。牛岗有林、周、任、黄等姓氏。
牛岗之名,来自山岗之形如水牛浮江,而牛岗所在为新桥一地最低,岗下之田基本在海拔324米左右,古代开发之前,湖水从湖头一直淹到牛岗,牛岗与任屋、岗头、石槽、对门岗、茨岗都是水中的小岗,这个水会沿着湖口小河一路蔓延到周树岭下。周树岭下建筑的海拔大约350米,紧贴山脚,建于排地之上,正是因为当年的水位不低。
周树岭下,即楸树岭,山多揪树。楸树可以长很高,达到30米以上,是紫薇科梓树属的植物,即是传说中的树王一族。
牛岗林氏为元末明初从河田迁入,先迁大息岭,再于清初迁入牛岗,林氏迁入牛岗得到先期到达的黄氏的帮助,黄氏迁自邵武,为黄氏峭山公后裔。
牛岗村境之内,有湘洪庙。
《乾隆汀州府志》:“湘洪峽 新橋下流溪中最險,舟人憚之,峽上有湘洪廟。”
湘洪庙在此其实是新桥全境水口庙,所以湘洪峡在的山其实是营阳里的罗星水口山,今天新桥人称这个地方为五坊门户。湘洪桥则是牛岗、湖口、小庄、塘背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路,此桥初建于1964年,木桥,原本是无桥的,1990年改为石桥。1964年初建就已经在桥上加了护桥屋廊,这当然是汀州标准的风水廊桥。桥上建有龙凤阁,。
湘洪庙已经改称湘洪寺,在桥头牛岗一边。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寺庙,历史可以上推至北宋,但肯定不止。
《嘉靖汀州府志》:“湘洪廣濟大王廟 宋宣和間重剏。”
宣和年间,就是北宋徽宗的年号,1120年前后,到今天已经900多年。这个地方经常失火,或者因为镇水要很大的火力吧,这也是为何乡人在此修龙凤阁,想必是想要调和阴阳。
《乾隆長汀縣誌》:“湘洪廣濟大王廟 縣東二十五里,宋宣和間重剏,毁於火。乾隆四十六年,鄉民任景先等,募化重建。”
反复烧反复建,因为是下水口,不可无庙,这是一种坚韧的地方性格。乡人们说这位湘洪广济大王是杨文广,确实在闽西,说杨文广来此平蛮的传说很多,真实情况当然不大可能,杨文广离福建最近的一次应当是作为狄青助手在湖南、广西一带讨平农智高,平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西北陕州、代州一带与西夏、辽国作战,他生于999年,死于1074年。这个时间,湘洪庙已经存在了。我们看一下明初史书便知。
《永樂大典(巻之七千八百九十二)》:“湖洪廣濟王廟 在長汀縣東二十里。閩通文間剏。封澄化侯。永隆間,改封廣濟大王。宋朝宣和間重剏。”
确实如此,闽通文则是闽国王昶的年号,时间公元937年,而闽永隆则是五代十国时代闽景宗王延曦的年号,公元940年前后。所以这位神明万不能是杨文广,因为这会拖累这个寺的历史,这是一个真正历史超过1087年的古老庙宇啊。
《乾隆福建通志》:“湘洪廣濟廟 在長汀縣東二十五里,神姓名失傳。宋時封廣濟大王,建廟祀之。”
所以历代不乏有人在猜这位湘洪广济大王是何许人,但最后都承认“神姓名失传”。我们今天也来讨论一下这位神明吧,我的猜想有两个,后一个脑洞比较大。
先说第一个。我们之前是其实讨论过汀州区域最早的来人可能是江浙一带的吴越人,而这个人群和营阳里、鄞江的关系密切。而在讨论湘洪广济大王的神明身份时,又不得不重新提一下这重关系。因为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前岙岐山庙中也供奉着一位广济大王,是不是有些巧了?这位广济大王很可能是传说的中的东海龙王的第五子,佛教中五台山上文殊道场中的广济龙王菩萨。此神明有龙王身份同时也有佛教护法神的身份并有财神身份,而湘洪峡为营阳水口,所以可能性极大。
再说第二个,请保重,这个脑洞开得极大。我们翻找一个广济为名的历代名人,发现有一位广济王。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二千三百六)》:“秦蜀守李冰。有廟在永康軍。偽蜀初封大安王。又封應聖靈感王。蜀平。詔長吏增飾其廟。乙卯。改封廣濟王。歲一祀。”
如果某水工姓氏在屯戍汀州时,带进了广济王李冰的崇拜呢?那么我们就假设,如果湘洪峡是人为开凿:原本湘洪峡与蛇岭为连体之山脉,水从湖口走南前布村出,那么以这个水位,今天新桥镇南部大多数的村庄都会只剩一个小山岗。所以水工凿开湘洪峡,加快了水流出的速度,新桥一地的大多土地得以显露。哈哈哈哈,开脑洞的玩笑罢了,“上古水工治汀州”,是我早前的一个玩笑话,因新桥今天的地形,作一假设,莫要当真。从湘洪峡以上差不多一公里长的牛岗村北面都筑有高堤,因为这里是新桥全镇最低之处,所以要严防水患。
湘洪桥另一边,蛇岭下,也有寺。

岗头村

岗头村人口1700,有耕地677亩,人均0.39亩。由上沈屋、岗头湾、廖屋、下沈屋、陈屋、岗头诸村组成。岗头有陈、沈、张、汤、龚等姓氏。
上沈屋,在岗头湾的东北,游离开村庄岗头之外,与下沈屋是相对的,沈屋,即是沈氏居住之村庄。岗头即是在湖水中有一山岗高出水平面挺多,人们在此山岗上建屋,而后渐次改造浅水沼泽,得到田亩。因此将岗头第一处弯曲处称为岗头湾,而其上游为上沈屋,其下游为下沈屋,再下为岗头,这是真正的“岗”上的居住核心。因为要向江水要土地,所以就要筑坝,一般谁修谁得利,因此,称廖屋、陈屋坝。
《民国长汀县志》:“江頭灣陂 縣東北灌陳屋坝鄉田。”
这些称坝哩的地方,地势会比岗头低上一些。岗头在村庄东南面的山坡上保留了大量的山垄田,这显然是当年未改造江堤之前,赖以生存的山田。但是显然即便改造之后,也仍然珍爱,毕竟这些田也都是有水源的水田。所以今天留有和尚坪这样的小地名,坪即排地,本字上不下平。岗头村有小II型水库大蕉坑水库,1974年建,也正是为了这些山垄田而修建。

石槽村

石槽村人口1668,耕地848亩,人均0.51亩,山林面积4699亩,人均2.82亩由岗尾头、黎屋湾、观音堂、大音下、何家排、禾壁下、汤屋、下堂山、石槽哩诸村组成。石槽有任、汤、黎、陈、岳、沈等姓氏。
岗尾头,即是接岗头的岗,位置在尾部。黎屋湾即在扯直汀江河道之前,此处有一个大湾,水会直达今天黎屋村庄的脚下,黎屋的塅田与陈屋塅其实是连片的,黎氏是附近的优势姓氏。黎屋湾从前还叫窑下湾,窑即烧窑,窑依山势而建,烧的是砖瓦。
《崇祯汀州府志》:“长汀 土瓦窑 二座,罗坊、任屋冈。其在罗坊,有妨风气,士人屡请禁之。三座,青泰里。”
可以肯定,这个罗坊的窑在明中后被禁止之后,从明中后到清代大多数的汀州城所需要的砖瓦都应当是由任屋冈即窑下湾所烧,也侧面能说明,新桥的船工,顺流而下中的货物里,砖瓦是大宗。今天石槽村的两宗生计,一是米粉加工,一是生产青砖,便是数百年前流传至今的祖传手艺了。
为何是在黎屋湾设窑呢?因为这个地方的水流有个大湾,大量的窑泥会在这里沉积下来,这是天赐材料,所谓天时地利即指这个。故而我们又能推测出任屋岗黎氏的一个大宗生计必定是烧窑。
观音堂为佛堂,这个名字与下堂山是连在一起的,山前山背。当地乡人说下堂山又叫下龙山,则是大息岭和均岭方向来龙与鸡笼嶂、湘溪岭方向来龙在此盘结缠绕,当然也是必然。今天下堂山村庄有两丘隆起仿佛龙角,而这一带常有大出,汀人称之为“出蛟”,即是“蛟龙变”,此地形不免让人联想,所以湘洪峡上建庙镇龙,也就可以理解了。
大音下,地方文献说叫“大叶下”,这可能不对,应当是大屻下,为某种类似刀背一样形态的山脉之下,周边还有南溪阴下这样的地名。这个大音下的屻,应当指背靠的绵延大息岭山脉。汤屋即汤氏所居住的村庄,原本名字是叫董家坪的,这个坪是排地。禾壁下和何家排,壁和排是同一个字,也指排地,地方上写作扒或者拔,本字上不下平,指在山上不平之地。禾壁下,即是禾扒下,即山上有扒地且做了田,而房子做在之下。何家排,原本是叫张屋的,何家排,就是何氏在此排地之上建了房。
石槽哩,乡人原本叫石桃哩,因为当地生有野桃。汀州方言说一个事物很硬,确实会说“石硬”,比如包子很硬,叫“石包哩”,也引申为长不高长不大的娃。但是用在这里,我就不是很同意,因为一项方志的记录。
《嘉靖汀州府志》建太平橋落成倡和記【知府巴陵胥文相】琢石于新橋大息逕採木于歸陽諸山  
所以石槽的石可能真不是个形容词,而就是一个名词,新桥一地出石头,且采下的石头,是可以船运到汀州府城的。民国时代的任屋乡的治所是设在石槽哩的,因为这里是梓步溪即罗坑河与汀江的交汇点,往来交通最便利之处。

廖家村

廖家村人口2152,耕地1150亩,人均0.53亩,山林面积15500亩,人均7.2亩。由月形屋、坪头岗、凹岭、桥头、廖家坊、茜坑口、庄下湾、刘坑、陈门岭、大门段诸村组成。廖家村有廖、丘、张、黄、魏、赖、沈等姓氏。
月形屋,是先有月形,后有屋,这是汀州建房和地坟的风水局中常有的名词,动物和自然物的象形。月形就是弯月,为何不是圆月,天然形成的圆月形可太难了。还有如果是正圆,就不会说月形,可能会说日形,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大多数时候缺,一月一圆。这种形态还和河流与山势共同造成的地势有关,一般都在山排之上。坪头岗也是如此,坪,即是排地,一小块平地在不平之地上,本字上不下平。
桥头,因为溪水在山中谷地是左右弯曲摇摆的,自然的山谷中河流会让人反复过溪,今天我们在人类久居的谷地看到河流相对直,多半都是加筑了堤坝进行扯直的,所以过桥也少一些,只在某些必要的地方不得不过,才架桥。桥头在廖家村的对面,真是桥头位置。廖家就是廖氏在此开拓并居住。廖氏占全县人口2.3%,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大散居小聚族的情况,大约分布在50个自然之中,廖家村是比较大的廖氏聚居村庄。长汀廖氏主要聚居于四处:四都镇(多聚同仁、渔溪)、南山镇(多在廖坊谢屋)、汀州镇(原聚于县前街)、新桥镇(多在廖家村、岗头),人口依次分布。新桥镇廖家村,为廖氏銮公后裔,于北宋初先迁长汀县前小校场,后迁新桥廖家。新桥廖家与县前廖家都是廖氏大郎公后裔,廖家村始迁祖为廖氏万郎。
廖家坊是历来的村庄居住核心,当地称这个区域为大村哩,指的是在山乡散居状态中,这里相对集中居住。茜坑口,这本来是一个大的区域,指的是西边山坑的出口,河流两岸都是,现在似乎专用于指向东岸,可能与地块开发先后以及命名的粗细有关。庄下湾,庄在汀州用得相对比较少,疑为樟下湾之讹误,湾为河湾,民居建于排地之上。陈门岭则有可能是村门岭的讹误,在这个地方山岭与河流距离收窄,同时也是与罗坑、樟树、新店之间的分界,在此设隘,可以依托地势之利。为何要说这个地方极可能是隘门呢?因为对面今天做廖坊小学的地块叫大门塅,依托茜坑溪水,这个地方设门也非常合理。刘坑为刘氏开拓之山坑。坑甲尾为山坑峡谷之尾的意,甲本字为岬,意为峡谷平时无水、少水。潘堂下,则是泮塘下的意思,这种塘往往会做成月形或者天然形成接近月形,如果是后天做成月形,则此地多半是村庄旧有的学堂。山塘子口,山塘子口是从前小学的所在,山塘即山谷间形成的湖塘,人们改造用于养鱼和灌溉,口,即是灌溉的渠道口。上村为罗坑溪即梓步溪上游,廖家分成了上下村。黄坊塅、黄屋,则为黄氏开拓之村庄,塅为塅田,为沿河分布的平田,多呈长条带状。
廖家村的读书传统良好,出读书人多。一些村人总是归结于风水好,确实风水也好,背靠大息岭、均山,面朝湘溪大岭,金峰、新峰、微妙三台拱秀,文案笔架,的确可能会对读书人产生暗示效应的。但也不能忽略廖家到新店谷地中大量房屋南北偏西的朝向,这是容易得到更多阳光的朝向。加上山谷中宁静,耕地和山林的平均值都略高镇平均值,所以粮食供给不像集镇中心那么紧张,内卷程度会好得多。同时又处于河田、童坊、新桥的通衢之上,村人不至于过于闭塞。大体这是为何廖家村灵秀的原因了。

罗坑村

罗坑村人口989,耕地478亩,人均0.48亩,山林面积13114亩,人均13.25亩。由陈屋、李屋、赤岭下、丘坑、猪古潭、焦叶坑口、下坑口诸村组成。罗坑有魏、李、陈、梁等姓氏。
罗坑是古名,在汀州大量罗坑的存在,是汀州最早的开拓姓氏,以至于很多叫罗坑的地方当地会认为那是一种类似方位的现象出现。陈屋、李屋、丘坑为陈氏李氏丘氏所开拓之村庄,陈屋李屋居于居住核心。赤岭下,为山岭土色发赤,这是从流源岭到赤峰嶂一带的山岭特征,多含氧化铁、铝。猪古潭即此处为野猪嬉戏之所在,猪古即是公猪,古人养猪是不养公猪的,只养母猪,在夜里等野公猪前来配种,从而保有野性,同时繁衍畜群,降低成本时远离瘟疫,在更高处的地方还有猪兜坑,也是野猪群落活动的区域。焦叶坑口,即是此山坑中有芭蕉,人们一般只在山坑口建房,因为坑中湿重。芭蕉还是野猪的食物来源,因为芭蕉树富含淀粉,而山谷中芭蕉年年长。
下坑口,也是一样的,在山坑之口,这个山坑已经比较深,是微妙山的深处。油坑,则是人们利用山溪水带动水车,在此榨油。南溪阴下,南溪屻下,即此山坑背靠之山峰为南溪与罗坑之分水岭,由于古名失落,故而人们用南溪。在罗坑多为山坑地,平田相对少,所以格外珍爱耕地,建房多在排地之上,如介竹排,就是锯竹的地方,排为排地,本字上不下平。

樟树村

樟树村人口950,耕地面积590亩,人均0.62亩,山林面积6540亩,人均6.88亩。由樟树下、弯子哩、山岩下、下刘屋、大井背、石壁角哩、南山下诸村组成。樟树下有黄、梁、曾、张、邹等姓氏。
樟树下,是真有樟树,这样的树往往在村社的中心,代表土地神明,即社树。樟树、荷树、枫树、巨杉、大松都可以长很高,一旦长过一定尺寸且位置又正好,那往往会被乡人册封为神明,与村庄同寿。这个村庄历史上其实是指罗坑的,因为樟树下从前也叫罗坑,而樟树下自然村则直接就叫罗坑口,与前述罗坑村其实是一体的,进入现代后才分出行政村来。
弯子哩,指山溪在此转了一个弯,同时用于建设村庄的地块不大,故而加哩,表小。山岩下,指村庄在坡度比较陡峭的山岩之下,一般的岩石不会被指为山岩,汀州的山岩就是向前倾出,比如说一个人额头大且突出就叫“岩额”。
下刘屋是针对刘屋而说的,其实罗坑、樟树、新店诸村在古代并没有明确分村分界,今天的行政划分,村界显得有些犬牙交错。大井背,大井为人们利用山势和河水形成的潜藏水脉挖掘的井泉,这类井水干净,往往直接可以饮用,同时也在山坑与大路交汇不远,所以形成村庄,此处称井背,即是村在与井隔了小山岗。石壁角哩,这种也建于山岩之下,但是石壁之名的村庄,背靠的山岩会直立而不倚不倾。南山下,即村在溪南面,且在山下,山坑走向东西向,所以南北有山对峙。山坊哩,则是在深山之中,在现代可以用种植果树之类寄托生计,古代基本就是造纸为业。

新店村

新店村人口1360,耕地802亩,人均0.59亩,山村面积15900亩,人均11.69亩。由新店哩、罗屋坑哩、刘屋、黄屋坑、火烧哩、龟岭脚下、焦头下、虎前排诸村组成。新店有黄、梁等姓氏。
新店,即是有老店存在,店挪移了一个位置。店即是官店,为古代驿站系统中的组成部分,驿、馆、铺、店、亭,这个店即在其中。新店所在的山坑有山溪流出,此溪古代叫梓步溪,即子铺溪,子铺即是大铺和驿馆的组成,这是宋代的体系,到了明清有所变化,“五里一亭十里一铺”或者“五里一小铺十里一大铺”。这些称谓上的不同,也能侧面说明新店一点也不新,历史悠久,至少上推至宋代是没有问题的。同样归于驿站的地名称谓,是虎前排,排为排地,就是房屋建于排地,本字上不下平,而虎前,即是铺前。这个地名失落很早,在宋代就已经失落,这是梓步溪(子铺溪)的失落。
罗屋坑哩,罗屋即罗氏开拓之村庄,坑哩则指此村在坑里不在坑外,同时山坑不大。刘屋黄屋即刘氏黄氏开拓之村庄,黄屋为山坑。火烧哩,即当地开拓为火烧,即烧畲开山的方式,哩表示地方不大。焦头下即村庄高处上流有蕉树。龟岭脚下,即龟岭下准备上山翻越之处,是古代过岭道路的起点,今天的公路不走此处,而是由火烧哩和焦头下盘山而上,旧路盘至山岭,新路则于于凹下穿隧道,古道则走一条直线,穿越龟岭,古代近代现代不同路径,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思维方式。

李家村

由李家坊、牛路下、罗坑背诸村组成。李家村有梁、李等姓。
李家坊从前叫大村哩,这和邻近的廖家村的大村哩称谓一样,意思是居住核心。李家原本姓李,现多为梁氏,梁氏从童坊赖屋迁入
牛路下即贩运牛的道路,从闽西北的山中天牧区域向南边盆地平原农耕发达之地贩运耕牛,是常有的事情,往往这些道路被人和牛常年经过踩踏出来后,再形成固定官道。罗坑背,即这个地方在罗坑的山背。因为在上游源头处所以山坑河道不宽,村人拱有有石桥,核心居住区域便在石桥头。田塅哩,即李家大多数田都是山坑田,平田相对较少,这些相对平的田都近村庄,但数量不大,沿溪水条带分布,所以称田塅,同时因为小,故加哩字。
李家有大量的山塘水库存在,比如东山塘和古墓塘,这些山塘都是在龟岭山脉之上,积水面积巨大,所以形成山塘,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山下李家的农业的发生发展。东山塘即塘在东山之上,古墓塘则是塘边上有远超村庄记忆的古老墓葬。
李家坊过牛路下可以翻山过迳背,到达河田,这是古代河田与汀北交流的重要路径,山顶是设隘的,山两边设有烟墩,新桥这一边的烟墩已经找不见痕迹,迳背一边的园丁山则还在,那就是烟墩,一般来说一个地方隘寨会有三个烟墩与之配合。

三坑口村

三坑口村,人口789,耕地约213亩,人均0.26亩左右,还有一些无法计算的山坑田,勉强能接近人均5分地,林地面积9411亩,人均12亩。由谢屋、饶屋、对门坝哩、磜下诸村组成。
三坑口之名其实来自山坑口,村庄在一个山坑口上,由山坑而上可以过岽到达涵前。谢屋和饶屋为谢氏与饶氏开拓之村庄,饶氏与谢氏为当地优势姓氏,谢氏入住时间漫长。
《临汀志》:“正溪 自宁化界李地发源,出石含,历谢地、新桥、湘洪峡,逶迤至东庄潭分为二派。至高滩角复合。阴阳家谓之随龙水是也。”
宋代方志中的谢地,即是今天的三坑口,因此可以肯定谢氏在此居住时间可能与汀州建州时间相差无几。
对门坝哩则正对山坑口村的主居住区,坝则是居民对此地的河流以筑坝的形式得到江边田亩,哩则表示最早的时候筑坝规模和居住规模都有限。磜下,则是人们利用水漈即瀑布,修筑引水的水利设施,沿山而走灌溉某些高处田亩,磜下之水从饶屋东面汇入汀江,合流向南,此水来自云霄山脉南部。石公坝即社公坝,这个地方先有社公,然后村人筑坝。石婆岭上的石婆也是社婆的意思,社公社婆即土地公土地婆,社婆在长汀是比较少见的。传说治平下坪的师公(sai gong)即闾山道教法师与石婆斗法,留下了大量的痕迹,村人用这个来解释汀江上游的喀斯特地貌的千奇百怪,是可以理解的。
当地有俗谚:“三坑口人,有半田来有半山,晚上没来吓不惊,亲戚朋友前来探,新秀娇媚来交攀,船上水下的三坑口,十方物资来落滩,船运汀州入市贸,卖给广东汕头客。”
从这点看三坑口村这个位置还是馆前镇马坪村当年马道的终点,在山坑之口,也是从宁化曹坊、治平往来的物资转运的一个重要枢纽,从三坑口开始可以有船运,前文说过,船不大。
《1993年长汀县志》:“三坑口至水东桥下货运收费,分顺水、逆水,每吨公里1965年0.625元、1.25元;1966年0.27元、0.41元。”
货运数据只到1966年,大体三坑口或者说新桥到城关的水运,大约是1966年前后停止的。

潭复村、刘坊村

1980年代之前,潭复与刘坊同在一个行政村,之后分开。潭复村人口789,有耕地315亩,人均0.4亩,林地4960亩,人均6.3亩。刘坊村人口628,有耕地198亩,人均0.32亩,山林面积2051亩,人均3.26亩。刘氏于明末迁入,清中后傅与胡迁入,刘氏逐渐迁出。旧潭复村由潭复、刘坊、廖屋坝、庵前诸村组成。潭复傅氏是优势姓氏。
在廖屋坝还没有做成之前,潭腹上下各有一大潭,上游潭为石公潭,在庵前与廖屋坝之间,今天廖屋坝临汀的田亩中就有当年围潭造田而来。而下游为鱼潭。今天水浅,沙石淤积成小洲状便是当年的鱼潭。潭复即是在潭中间,复指肚腹。潭复村的土地大多在廖屋坝和庵前,大多是围江筑坝造田而来,这个时间当然是在航运衰落的同时发生的。石坑哩,即山坑多石且不大。下畔村,即下游、下边的村庄。竹头岭,即有大竹子的山。潭子坑,山坑中有潭。石结路坑,此为通往馆前的旧路,石结路即是石砌路,为大石块垒成的山路,可以挑担前往,是新桥北部去赴馆前墟的道路之一,从三坑口到潭复、刘坊,三村其实都各自有对应的孔道前往馆前,不需要绕道别村。

石人村

石人村是新桥北部诸村的一个中心,此地有五坊亭,为诸村古代议事之用,同时还是新桥北部前往庵杰涵前的官道所在,今天留有五里坑和石结这样的小地名,五里即指石人到涵前五里,而石结即石砌,古代官道驿路乡人们也叫石砌路。石人村人口2568,有耕地843亩,人均0.33亩,山地面积7070亩,人均2.75亩。由石人下、暗角哩、石岗、马安石、办丘哩、湖洋办、老屋下、坡头角哩、南山下、大坝哩、茶树背诸村组成。石人有萧、李、董、许、胡、汤、聂、刘、曾、艾等姓氏,因为当地曾开矿,所以有八方来人。
石人村即是因半山有巨石如男女相依之人形,而得名。更早的时候并不叫石人下,而是叫黄竹子兜下,这个是按照当地有黄竹子植被特征而命名,兜下,意思建村庄的所在与竹根齐平。石人下,即村庄在半山石人之下。
暗角哩,暗字音ong,意为坚硬硌人,周存老师《长汀话词典》用“硽”字,在这里个位置用这个名字说明此地地质坚固,水冲不坏,形成一个坚挺的角,地块不大,今天在现场看,就会发现河道在此被扯直拉平,原本确实是有“角”的。石岗、马安石与石人下是配套的,都是当地地质地貌特征起的名字,石岗即山岗多石,马安石即马鞍石,为马鞍山的来历,因为石头像马鞍且在山鞍部。
办丘哩和湖洋办,则与周边所有潘湖、潘塘、潘丘来源一样,但不是因为潘氏,而是泮丘、泮湖、泮塘,但这个泮也不是学宫前的半月塘,而是指田塘底下的泥土稀烂,容易陷入。汀州方言称陷阱为“泮湖”音pang fu,而田中有一块特别软烂,作田时一脚踏空,那个地方我们会称之为“湖洋泮”fu yong pang。这种田在古代看田牙人眼中不是上佳良田,因为下头可能有泉眼来水,同时田的潴留水时间可能会有问题。而乡人对这种湖洋泮是有一定恐惧的,在乡村传说中会把它与养尸地关联在一起,认为有一些湖洋泮深不知底,会把人整个吞吃下去。在石人开拓建设房舍,古人只要向下挖到石基,就可以放心起屋,所以今天留下石厅下这样的小地名,不是房子用石头做的,而是在石头上建房,当然汀人建房不可能不用石头,但不会全是石头,没这传统也没有这必要。
老屋下即是最早居住的地块,有老屋下就会有新屋哩,这些居住地块依次被开发。最后人烟稠密,会在很多边角的地方也利用起来建筑房舍,比如坡头角哩,即陂头角,哩表示地块不大。还会发展到对岸去,如南山下,为老屋下隔江相对的南山下的居住地块,这个地方的民居沿江水分布,紧贴山脚,为排地。如大坝哩,在对岸与江水要田地,所以修有规模相对比较大的堤坝,哩则指居住区域不大,不是指坝不大。
这说明古代石人下一带没有建陂的条件,今天伍家陂不是古代建的。
《1993年长汀县志》:“伍家陂:位于汀江上游石人村河段大坝哩,建于1964年10月。水泥浆砌重力坝高2.4米,左右干渠9.2公里。灌石人、江坊、余陂、叶屋、新桥等五村1050亩田。”
石人有种茶传统,耕地不足一千亩,但历史上茶山不止一千亩。茶树背,就是与主居住区域中间有茶树,而村庄在茶树更后,这种小村的兴起是当年种茶制茶的临时居所,渐渐发展为民居,在汀州很常见。茶树背之前曾经叫汤屋,为汤氏所居。今天新桥有石人客家红等茶叶品牌,正是来自石人村茶场。石人为何会种茶,是因为适合。陆羽在《茶经》中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石人一带的地质差不多就是烂石砾壤之间,是上好的茶树生长之地,同时石人江北的山坑大多在山阳,迎风坡雨水时有而雾气常湿,不积不潴,不旱不干,阳光照射情况良好,人们前往采摘方便。
除了茶场,石人还有煤矿和石灰矿。
《民國長汀縣誌》:“煤礦 鄉區石人下,礦苗尚盛,上年曾有人集貲開採,惜未得良工,得不償失,旋以虧本而止。石灰石 距城東數十里隨在皆有,如翠峯嶺、龍門洞、涵前、石人下及漁陽灘等處,石質堅硬,故開窰燒化,灰性熱烈,造紙工人悉賴之,以淹竹麻。”
今天,石人留下了“寮场哩”这样的地名,这就是开矿遗留的小地名,山区多雨,开挖的地方基本是要搭寮的,不然会坍塌出事故,所以以寮遮蔽天日,不是做法,而是求存。汀州这类典型的地名还有钟寮场,也是挖矿的,就是今天上杭紫金矿业所在地的前名。
石人的土地不多,现在人均0.33亩,全盛时期可能更低,但是石人的姓氏很多,比如曾有李、许、董、汤、聂、刘、曾、艾、萧居于此地。这当然不可能全靠农耕,农耕是排外的,所以只能是有超越农耕的其他利润才能养住诸多姓氏。
虽然耕地极为有限,但是必要的农耕是保证存活的根底之事,不可寄托于人,所以村庄引水于山坑上源,垅子哩到石丁下、洋地尾到寮场哩,两水圳合起来有两公里长,用于浇灌沿途田亩。石丁下即石墩下,墩即烟墩,这是地方上的防御警报系统的组成,为何在石人村,是因为这里是前往庵杰的官道所在,更是出江西、往宁化的孔道,必守之地。除了守住土地之外,石人的乡人还给那些嶙峋怪石起了很多名字,比如“大鹏展翅”“麒麟献瑞”“狮形石”“夫妻石”“将军石”等等,并在麒麟山建起了寺庙,用于守住心灵。

江坊村

江坊村人口2219,耕地946亩,人均0.43亩,山地4766亩,人均2.15亩。由江坊、洋坊、廖屋、段哩诸村组成。江坊有江、廖、李、梁等姓氏,江氏是优势姓氏。
江坊为江氏居住之村庄,故名江坊。洋坊,则是因为地势平洋,所以称洋坊,洋坊的洋是新桥区域最大的几块连片平田之一。廖屋为廖氏开拓居住之村庄。段哩,段则是塅田,哩表示地块较小,不如洋坊和江坊的大,但也连片。白叶窝,白叶指若竹叶,汀人也称粽叶,用于做斗笠包粽子。狗肥石,指狗扒石,扒发排、别音,为排地,一般这样的地形是狗形,地块极小。蕉叶坑,则是山坑中有蕉树。
江坊一带是新桥北面比较重要的农区。
《民国长汀县志》:“魚洋陂 縣東北江坊魚洋灘,灌江坊、楊坊等鄉之田六百餘畝。”
古代在鱼洋滩上阻水,做鱼洋陂,用于浇灌江坊的田,这个陂的特点是一陂两岸水渠,这些滩天然不合适行船,如果陂做得好,其实会抬升水位,是有利于航道,但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先人如何解决陂、滩、水道的关系的了。但是这个鱼洋陂,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民国的方志记录有误。
《临汀志》:“鱼梁滩 在长汀县东二十里。”
显然,鱼洋是鱼梁的讹误。什么是鱼梁?
就是一种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抬升水位,增加流速,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
《诗·国风·齐风》:“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古人把捕鱼和娶妻联系在一起。
《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意思是不要冲走我赖以为生的鱼梁。
历史上很多人从事过这个事业,甚至朝廷从中设官得利。
南朝《世说新语》:“陶公少时作鱼梁吏。”陶公指陶渊明。
陆游《初冬从文老饮村酒有作》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也就是说这种鱼梁是当年农耕之人非常重要的动物蛋白补充。
沈从文在他的《从文自传·女难》中提到:“水发时,这鱼梁堪称一种奇观,因为是斜斜的横在河中心,照水流趋势,即有大量鱼群,蹦跳到竹架上,有人用长钩钩取入小船,毫不费事!”
鱼梁变成鱼洋,当然是做鱼梁捕鱼的这个行为在当地消失了,让位给了农业和运输业。但我们通过这个名字的回溯,会明白开拓之初,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在此地存活下来的。
江坊村,宋元称江坊寨,明清称江福坊,是新桥比较重要的村庄,归阳里下十坊之一。这与江坊的地形有关,比如江坊的背靠的山岭乡人称笔架峰,也称猴子岽,为新桥乡境最高峰,在此处左右十数里山岭陡峭高峻,古今都是不可逾越之区。比如有笔架山在当地又叫石壁山,意思就是壁立千仞。乡人一直是意识得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在江坊当办学校,就叫秀峰学校,这是江坊小学的前身。

余陂村

余陂村人口862,耕地460亩,人均0.53亩,林地3100亩,人均3.6亩。由余陂、井子背、坝哩诸村组成。余陂多为黄氏。
河田的余陂姓余,但是新桥的余陂则不姓余。村人说是这个起源于“油米山”,村庄种植油茶,后音讹为“油陂山”,再后演变为余陂,所以新桥余陂即无余也无陂。
我一开始不同意这个无余也无陂的说法,但后来就认同了。
《乾隆長汀縣誌》:“歸陽里 統圖三,計村四十。......江坊,餘坊嶺,石任下......”
得注意,清代前期的余陂在地名上用的是“餘坊嶺”,没有陂,也不是余,而是“餘”,这个字意思是丰饶有多的意思,但不是姓氏或者自称的“余”。这个“餘坊嶺”与民间所说的“油米山”当然是契合的,意思就是村庄丰饶且在相对高的山岭上。
《民国长汀县志》:“第二区,新桥乡,......柳梧南保、柳梧北保、余坡岭保......”
近现代之所以叫余陂,首先是“餘坊嶺”三字都不好写,简化为余坡,最后变成余陂。
余陂田很少,人均看起来和周边村庄比似乎不少反多,但得看明白这个村庄大多数土地都在山地之上,基本是山垄田,平田很少,连片的更少。如果不是依赖山塘得水容易一些,靠这些田维生是艰难的。所以余陂的产业特征必然是以果、林为主的,古代种油茶,现代则有杨梅250亩,水蜜桃50亩,桂花50亩,小黄姜50亩,草莓50亩。
所以余陂的地名也就有自己的特征,比如井子背,意思是地块与主居住区域间隔了一个井。比如坝哩,筑了坝,同时地块不大。这个地方在古代是筑了堤且有陂坝。
《民国长汀县志》:“石熟哩陂 縣東北葉屋坊,灌葉屋嶺、汪屋塅、青山下等鄉一帶之田六七百畝。”
这个地方今天门牌上标成了坝里路石树哩,即是民国方志上的“石熟哩陂”,在这个位置上筑陂,抬升水位,灌溉的是下游叶屋、汪屋的田。石熟哩写作石树哩,是对的,汀州方言的意思是社树,就是当年的坝哩村庄是围绕社公神树建起的。
又比如船岽,如同小船的小山包,这些当然是在水边不远,人们才会有联想。
有人以为余陂水库是在余陂村,这是不对的,那个水库在鸳鸯村不在余陂村。

叶屋村

叶屋村人口3543,有耕地1798亩,人均0.5亩,山林面积8538亩,人均2.41亩。由叶屋村、里汪屋、外汪屋、江水路诸村组成。叶屋有董、汪、曾、范、陈、曾等姓氏。叶屋岭已经没有姓叶,新桥诸村还有很多以叶氏命名的小地名,都已经没有叶氏居住,叶氏应当是最早开拓汀州的人群,长汀地方上还有“西宋东罗南陈北叶”的说法,汀北曾是叶氏居住的大宗,现在除了馆前河田南山还有相当数量聚居,大多已经向更南方迁居,或者散居。
叶屋、汪屋即叶氏和汪氏居住的村庄,汪屋分里外,就是从江边开始算外而靠山为里,江水路即是虽然建有堤坝,事实上这一带的高度还是偏低的,所以江水常有泛滥的时候。正因为近水而居,所以人们古来对江水又爱又怕,居住地块会选择稍高之处。比如青山下、上屋背山、下屋背山、大岗、董屋山前,这些居所都会在山岗之上或者紧贴山脚,可以这样说村庄下部民居的墙角线往往就是历史水位的记录点。
叶屋村形成比较密集的街巷历史已经比较久了,这些街巷是新桥街道的组成部分。叶屋分成了上街、下街、洋背巷。由于有自己的村庄共同体和村庄边界,所以有完整的上下水口和小型城防体系。今天看叶屋村大体还能看到村庄背靠北部丘陵,渐次向南发展的痕迹。而小地名中比如后门塘边,指出当年的村寨的边界所在,而水口哩则是村庄的下边界,横丁哩则是当年烟墩传警系统的组成,园坑水库所在的山坑可能也是,一般来说烟墩都是散布于隘寨周围,配套数量三个。
和周边村庄比起来,叶屋村当然是大村,耕地数量也居于诸村前列。当然,因此叶屋的陂坝数量在新桥自然会更多。
《民国长汀县志》:“石熟哩陂 縣東北葉屋坊,灌葉屋嶺、汪屋塅、青山下等鄉一帶之田六七百畝。牛屎陂 縣東北葉屋坊小河内,溉葉屋坊及水口邊之田數百畝。橋頭陂 縣東北葉屋坊小河内,溉壩角哩田。”
石熟哩陂在叶屋与余陂交界之处,牛屎陂和桥头陂都是山坑来水,在小河内筑陂抬水,然后用圳引水,所以今天仍有石陂圳这样的小地名留下,大多数的水陂都不再被使用,这与汀江水位下落和村庄的扩大都有关系,还有就是生产技术的发展,用电力提水也是原始的陂坝被替代的重要原因,当然不可忽略的是那些修于更高处的山塘水库。
新桥一地虽在汀江边上,但是人口稠密,除了农林工诸产业用水之外,由居民生活用水带的压力是显著的。所以新桥一地的自来水取水点有几处,其中一处是在叶屋取水,取水口下游100米至上游1000米水域及其两侧外延50米范围陆域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域。当然光汀江是无法保障的,所以新桥还发展了余陂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余陂水库当然不是余陂的山塘,而是东面鸳鸯村的余陂水库。
先说鸳鸯村吧。

鸳鸯村

鸳鸯村所在的峡谷通道在古代被称为大息迳,从这里经过大息隘可以由汀东区域到达宁化清流归化,并通过闽江航道入省,是极为重要的通衢。鸳鸯村人口1797,有耕地828.4亩,人均0.46亩,林地面积22173亩,人均12.3亩,水域8726.6亩,人均4.86亩。由茶亭、赤家山、潘丘、桐子弯、沈屋坑、东坑哩、鸳鸯铺、白坑、吴屋桥头、黄屋坑、叶屋、马屋、青草湖诸村组成。鸳鸯有胡、龚、董、张、钟、严、沈、丘、黄、马、彭等姓氏。
茶亭和吴屋桥头为居住核心,茶亭即是当年新桥与大息岭之间的途中歇脚点,后来发展为居住中心。而鸳鸯铺则是官方设的驿站所在,考虑安全和通路所以偏离中心,铺是驿站的一个级别,驿、馆、铺、店、亭,鸳鸯村是有亭有铺,当然多半也有店的。
《乾隆長汀縣誌》:“舖司 百步(十里)-南田(二十里)-新橋(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四十里)-大息(五十里爲隘)-胡坑(六十里)-归仁(七十里,即舘前驛,有公舘)-七良(八十里,與寧化張地舖接)。”
今天茶亭一带显然更平坦、离田近、交通更便利,正是符合这些要求,才成为居住中心。赤家山则是赤甲山的音讹,从这里去有孔道可以通今天的刘复线,并从捷径到达复兴村,但绝不是坦途,赤即是山岭土色发赤。潘丘在前文解释过,是泮丘的意思,就是湖洋泮型的田亩。桐子弯,即溪水在此弯曲较大,村庄在小台地上,当地植被多油桐树。沈屋坑即山坑在桐子弯下游,为沈氏所居,归阳里馆前和新桥是汀州沈氏的大宗所在。东坑哩,山坑在桐子弯与沈屋坑之东山,山坑不深,居住地块不大,所以加哩。
白坑,即白叶坑,白叶就是若竹叶,汀人用于包粽子和做斗笠,做的斗笠就叫白叶笠嫲。吴屋桥头,即吴屋和桥头,是汀州很常见的一种坐标型命名。黄屋坑即黄氏所开拓之山坑,黄氏在当地应当是比较早的姓氏,比如黄家畲这样的地名,说明有相当的地方开发是用烧畲的方式。叶屋和马屋则是叶氏和马氏所开拓之村庄。老姜坑则不是姓氏因素命名,而与山岭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背靠的山岭乡人一般称之为调军岭,其实是均岭。
《乾隆長汀縣誌》:“惠寛大師 本姓葉,寜化人。入長汀開元寺出家,遂徹心性。時州有虎害,師馴服之,衆號伏虎禪師。南唐保泰三年,因平原山龜峯獅石之勝,剏菴名曰普䕶。其側有軍嶺,高峻無水,師於磐石以鍚擊之,水出不竭。”
这个军岭在馆前叫吊根岽,其实是一岭之水流三乡,馆前童坊新桥,更有此山岭之水均分两江,一边的水从馆前和童坊流入闽江入台湾海峡,一边的水从新桥流入汀江,下南海。所以老姜坑,当然是老均坑,均岭之下的老均坑。

古老的鸳鸯铺

必要说一下鸳鸯村这个鸳鸯之来历。
地方文献对于鸳鸯村的解释是:“原名'龟嫲窝’,后因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在村中心桥下、河边出现不少鸳鸯鸟,故更名'鸳鸯村’。”
当然是很不负责的,因为鸳鸯这个名字出现很长时间了。从新桥村进入鸳鸯河道,便进入了大息迳,这条迳道会一直通达古归仁里即今天馆前。
故而很少人会想到鸳鸯其实是古营阳里的“营阳”二字的音转,这是很典型的文化失落。所以鸳鸯铺即是营阳铺,这是锁控归仁里到营阳里的枢纽,也是宁化清流归化这些汀北区域和福建各地与汀州进行联络的关键所在。基于前文论述过的营阳里的历史,鸳鸯这个名字极有可能唐代开始用的,所以鸳鸯其实可能是最古老的地名之一,极有可能与汀州的历史齐平。由于古老且重要,所以历代都在此建桥,以便官路驿道从山溪跨越。
《乾隆長汀縣誌》:“鴛鴦橋 縣東四十里,即鴛鴦舖前。慈渡橋 象牙林,崇禎間,邑令薛應聘建。”
我们可以想象,这条营阳-归仁大道的大息迳,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重要,只要守住了这里,敌人就只能“扼腕而长太息”了。
最后得说一下青草湖,其实现在应当和余陂水库一起说了。

青草湖:余陂水库的前世今生

余陂水库,位于汀江上游的鸳鸯溪支流,流域集雨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总库容500多万立方米。余陂水库工程总投资7756万元,烟基援建资金4925万元。工程2013年7月24日开工,2019年9月竣工使用。余陂水库建成,能解决新桥镇9个行政村的灌溉和村民的饮水问题。保灌面积6360亩,大约占新桥1/6以上耕地因此有了保障,同时3.3万人,也就是新桥全境人民的饮水安全也得到解决。
这个余陂水库其实是有前身的,就叫青草湖。今天青草湖自然村就在水库北面。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一)》:“青草湖。在長汀縣東五十里象牙林。深不盈尺。廣不盈丈。生草四時長青。故名。運使蔣公之竒有詩云:'地無一勺水,安得有湖名。世事果如此,風波平地生。’”
这位“运使蒋公之奇”是位大人物,他是王安石变法时代的福建转运判官,所以蒋之奇的这首诗写于1069年到1083年之间,他任职福建经过鸳鸯铺,在青草湖停下歇脚。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牢骚客,到处吐槽的那种脾气,他对青草湖的水浅湖小也吐槽了四句。
他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青草湖的湖其实并不止指这个“深不盈尺。廣不盈丈”的小湖,而是指潘坑即泮坑今天余陂水库主库区的大多数区域其实是一个湖,汀州方言称这样的地形为落堕湖,就是地势低洼,只需要在泮坑峡谷出口处筑坝一堵,水库就成型。这个地方会叫泮坑,一定程度也说明了历史上大家对此地低洼且浅水多沼泽的印象。
另外青草湖今天是村庄的名字,但从前不是,这个地方叫象牙林,什么是象牙林?就是平原山。
《民国长汀县志》:“平原山 县东南五十里,四堡里地名象牙林。山环岭复,林樾清翳,一径盘折,仄如衣带,窈窕螺旋,白云弥漫,山谷迥绝人境。有龟峯、狮石诸胜,为伏虎禅师住锡处。山乡苦汲,师卓锡,三泉涌出,甘洌沁人。寺建自保泰三年,赐额广福禅院,佛灯鱼鼓,至今未寂。”
所以象牙林,一般来说是一种檀木,地方特有的。这个名字可能与佛教有关,也可能没有关系,但这个名字远远早过伏虎祖师在此驻锡的时间。而伏虎祖师驻锡于此,则是开运三年,即公元946年前后,这是五代十国时代,所以象牙林和青草湖这些名字,已经最少有1078年以上的历史,说鸳鸯是千年古村,也是严重低估了她啊,这是与汀州同寿的村庄啊。另解读上述方志,同时也能看出来,鸳鸯村所在,是古代归阳里与四堡里的交界之地。

总语

我少年时所识至今的新桥人大多任侠耿直仗义正派,我觉得极大可能与环境是有关系的。新桥这个地方,以石命名的村庄很多,磜下、山岩下、石壁角哩、石人下、石岗、狗排石、石树哩、石背坑、老古石、跳石头、马安石、石槽哩、石新桥。一个地方山石嶙峋,要想开山取石,要想平整田地,就得硬碰硬,不容多余狡猾可用,天长岁久人群的性格也就容易刚硬吧。当然,当他们要表达柔软的时候,就会请你吃很好吃的新桥粉干和豆腐,还有米酒,不醉不准下城。
以上大体就是我认识的新桥,古老的新桥,勤劳的新桥,人口压力极大的新桥,从容的新桥。

(本文图片来自王亮先生、张亮珍先生、陈良锦先生、陈小宁先生、陈端女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砂水口石拱桥
全国葛姓村庄分布统计(共3363个)
不可回头的无奈
最全台州古村合集|台州45处美丽古村落
奉化后岗山村,居高临下,人去屋空
广东省清远市村名与地理环境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