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团队“防疫”手册:搞定三类“寄生虫”

 比不上奥斯卡奖的《寄生虫》,却把团队伤的够呛

文/杨继刚(微信公众号:转型刚刚好)

好莱坞传佳话,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Parasite》(寄生虫)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也是史上第一部赢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多年前,曾看过那部经典的《The Host》(汉江怪物〉,人物性格、冲突与时代背景的刻画,极致而深刻,抽象而刻骨,呈现社会变革中的跌宕起伏。
 

“寄生虫”又是一个绝佳的隐喻。最近在读的《瘟疫与人》中,作者将寄生虫分两类:微寄生与巨寄生(这个词很好玩,感兴趣的给我留言再聊)。本质上,人类在进化,寄生虫也在进化,构成了自然与社会生态动态平衡。在寄生虫与宿主的这场数万年的战斗中,不能说输赢来形容他们的关系,而人类的免疫力,则是这场战斗中持续升级的关键点。组织也如此,滥竽充数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组织中的寄生虫,平常的表演功夫并不逊色。其实,“寄生虫”未必是具体的个人,而是一种弥漫于组织内部的行为、规则或习惯。作为管理者,要警惕团队中的三类“寄生虫”。

01

第一类“寄生虫”:眼里唯上级,心中无客户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逻辑只有一个,是不是坚守客户价值(当然,那种福利待遇超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特定公司,暂不考虑在内)。
 

创业公司不会有啥问题,因为不坚持这一条,肯定死;中小企业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原因是离开客户日子惨,缺少订单要完蛋。这类“寄生虫”分布最广的恰恰是大企业,或者企业的大部门。“大”的意思是:人多、事多、流程多、责任多、利益多。如果恰恰是离客户(业务)比较远的部门,这种情况更是多发。为什么?
 
第一,因为价值链长的问题,哪怕客户不满意,一时半会也无法传递到这些部门来;第二,既然客户导向失灵,那么评价绩效的标准就在上级那里,要不要怕马屁早就不算问题,怎么能让上级的打分更高一些,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上级面前表演,在上级面前诉苦,在上级面前邀功,在上级面前挑事,就成为一些部门见怪不怪的事。
 
方案指引:将“客户导向”落实到员工行为层面
——做不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少也要有“部门(团队)客户价值行为八条”这样落地的规则,不做到这个份上,团队免疫力就差,寄生虫就会猖狂。

02

第二类“寄生虫”:表态很坚决,行动无踪影

不知何时,表态成为一种组织文化。不信,看看多少企业的微信群,早就沦陷为“夸夸群”。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只要位子与票子由上级决定,这种表态文化就很难避免。

 
表态,是不是就一定不对?从组织一致性角度,表态一定有道理。表态的背后,是组织内部上下级的有关承诺的“心理契约”,如果连态度都没有,上级怎么相信你的行动昵?因此,表态就是承诺,而且是公开承诺,这也构成了公众监督的一部分:你看,态都表了,要没行动,多没脸面呀。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后续的行动到位、检查与考核到位、奖惩兑现到位,那么,这种“表态”就是良性循环。可问题是,很多部门和团队中,出现了不少“只表态、不行动”或者“表态很坚决,行动无踪影”的情况。究其原因,最可能的情况是:部门或团队,没有及时的检查和考核后续的行动,既然不用检查,就能不了了之,如果这位部门和团队领导再心慈手软,显然,良好的愿望,最终都是沉重的打击。
 
方案指引:过程考核要抓牢,行动落地要盯紧
——建立有效的过程清单模式,通过节点系统、会议系统、流程检核系统,建立过程行为追踪体系,让体系管人,让流程管人。部门和团队管理者,要表扬那些行为结果好的员工,打击那些只表态不行动的员工,建立部门和团队标杆文化,让东风压到西风,这事就有解了。

03

第三类“寄生虫”:形式主义,贯彻到底

越是大组织,形式主义越繁盛。其实,理解这件事特简单,背后的本质是面子。谁最要面子?天晓得,你我都晓得。
 


为什么大公司更在意面子?往好的一面讲,是公司品牌、形象、影响力,这些确实都可以为公司带来“软资产”升值。但,老百姓都知道,要讲面子,就得多花钱。可并非所有在意面子的“形式”都能给公司带来面子。一旦被形式主义捆绑,那就意味着组织居高不下的成本、浮于表面的繁琐、开不完的大会小会、扯不清的流程责任,巨大的组织内耗,会让部门和团队遭受内伤。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的亏损,除了财务意义上的收入小于成本费用以外,还有管理层面的含义:内耗过多、形式过多,耗费过多的组织资源于无用的环节上,花钱买面子,亏损很正常。
 
当然,不是所有的形式都不讲。必要的形式,也属于“程序正义”的一部分,也是规避管理风险的重要保障。可问题是,彻头彻尾的形式,就会让内容无处安放,到头来,伤了里子,丢了面子,上级也搞的灰头土脸。倘若再衍生出“报喜不报忧”与欺上瞒下这样的并发症,那就严重了。

 
方案指引:内部客户化,心声社区常态化
——华为的心声社区,简直就是所有员工心里话的公共广场。有啥不满说出来,对事不对人,聚焦问题抓改进,只要言路畅通公开透明,谣言和恶意中伤都没有市场,所谓的清者自清,需要的是公开透明的组织环境,而不仅仅靠当事人的道德品质。而内部客户化,则是一切形式主义的杀手锏。
 
企业与“寄生虫”之间,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核心还在于部门和团队的免疫力,这恐怕也是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管理者的重要启示吧。


TOP1:复工第一周:收下这份团队管理指南

TOP2: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TOP3:关键时刻,信任去哪儿了

TOP4:优秀员工离职,真相扎心了……

TOP5:作为个体,向华为学习的6条路径

TOP6:2020,与常识同行,与周期共舞

TOP7:如何给你的焦虑去杠杆(三种方案)

TOP8:天吉,地利,正转型

TOP9:微软转型:大象跳舞分三步

TOP10:危机时刻,“领导”首先是个动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电子官僚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政科前沿 | 曹志立:“摘牌”何以促减负:基层形式主义整治的组织符号逻辑——基于Y市A社区清理挂牌的实践考察
工作痕迹化是否为另类形式主义?
形式有用吗?—“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五十三
莫让签订责任书陷入形式主义“怪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